第二章 幼儿认知的ppt.ppt_第1页
第二章 幼儿认知的ppt.ppt_第2页
第二章 幼儿认知的ppt.ppt_第3页
第二章 幼儿认知的ppt.ppt_第4页
第二章 幼儿认知的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幼儿认知的发展 幼师班 第一节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感觉 如果你将一只苹果放在7个月大小的婴儿面前 他一定会伸手去抓 苹果的红色 在他的眼中引起视觉 苹果的香气刺激他的鼻子 引起他的嗅觉 抓到苹果后 苹果光滑的表皮 苹果的温度引起他皮肤的触摸觉和温觉 苹果的重量引起他的本体觉 咬在嘴里的甜汁会引起他的温觉 所以引起视觉 嗅觉 味觉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称之感觉 感觉是人认识过程的最初阶段 感觉是关于客观事物最原始的心理信息 是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是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 你仔细观察 还会发现这个婴儿在伸手抓苹果时 如何苹果太大 他就用一只手抓 如果一只手抓不了 他就会伸出两只手抓 可见并不只是感受到红色 香味等的单一刺激 而是对苹果的整体有反映 这就是知觉 知觉 人对事物的各个属性 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 整体的直接反映 是个体组织 选择并解释感觉的过程 它与感觉一样 都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 一 婴幼儿的感知觉 肤觉是一组复合的感觉 包括触觉 温觉 痛觉等 触觉 婴儿出生时已经具备了超出成人想象的发达的触觉 婴儿的唇 手掌 脚掌 前额 眼皮都非常敏感 由于具备了抚触条件 良好的触摸对婴儿的情感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触觉是婴儿探索这个世界的重要手段 温觉是皮肤对外界温度的感觉 新生儿的痛觉也很敏感 前庭觉 人的内耳里有一个半规管得器官 里面存有淋巴液 当我们的身体加速运动时 淋巴液的晃动引起对身体平衡和运动觉 叫前庭觉 新生儿饥饿啼哭时 母亲就会把他抱成一个特定的姿态开始喂奶 反复姿势 只要孩子到母亲的怀里就找奶吃了 嗅觉 味觉 嗅觉是鼻腔里的嗅细胞对散发在空气中的气体刺激引起的反映 刚出生不就的孩子是否有嗅觉呢 有的 刚出生20 30分得新生儿对香水有反映 用类似洋葱的气味刺激熟睡的新生儿鼻孔周围 也能引起他们的眼皮紧闭 转动头部等骚动不安 甚至苏醒过来 新生儿已能区分好几种气味 并产生各种反应 改变面部表情 不规则的深呼吸 脉搏加强 打喷嚏 头躲开 四肢和全身不安宁地动 出生一周的婴儿已能辨别母亲的气味和其他人的气味 出生不到12小时的新生儿对草莓和香蕉的味道表示满意 对臭鱼和臭鸡蛋的味道表示拒绝 这表明区别味道的能力有可能是天生的 新生儿 认识 母亲的气味吗 实验 母亲用过的毛巾其他人用过的毛巾人工喂养的婴儿母乳喂养的婴儿 味觉 婴儿生来就具有能让其看护者知晓其味觉偏好的能力 漠不关心婴儿出生时对咸味的反应与水的反应相比加以拒绝味觉在婴儿和儿童期最发达 以后逐渐衰退 新生儿明显 偏爱 甜食 婴儿对味觉上的差异比较敏感 遇到与习惯的滋味有区别的食物立即能辨别出来 第3个月的婴儿对各种主要味觉物质的溶液能精确分化 再过一段时间 多数婴儿也可以分化不同程度的甜或咸 听觉的发展 1 有几种观点 2 一百年前 普莱尔提出 一切幼儿刚刚生下时都耳聋 因为出生后的几个小时内 内耳中的液体妨碍了婴儿听觉能力的准确测量 3 1983年廖德爱 黄华建研究结论 出生第一天婴儿已有听觉反应 新生儿的听觉反应时极其充分的 能声音定位 区别不同强度和时间的声音等 婴儿对声音的反应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方式 感受抚慰 警觉 痛苦的反应 听觉的产生 婴儿在出生前已开始有听觉 最清晰地传递到胎儿的声音是母亲的言语声 用塑料玩具狗发出的 唧唧 声为刺激 对42名出生24小时内的新生儿测试 一次刺激引起反应19名 45 2 两次刺激引起反应16名 38 1 三次刺激引起反应5名 11 9 听觉偏爱 对出生3天婴儿的研究 婴儿各自的母亲朗读孩子故事并录音 作为测验的声音材料 婴儿用一定的频率吸吮奶头 就听到自己母亲朗读的声音 反之则变为他人的声音 结果 85 婴儿会按产生母亲声音的频率吸吮 婴儿对说话声音敏感 对于沉闷 愤怒 硬冷的语调与轻松 愉悦 温柔的语调 又有不同的反应 人们与儿童说话时不自觉提高了嗓音 经常性出现儿化语 话语结尾也往往升调 是因为儿童喜欢这种声调的说话方式 婴儿在听成人讲话时 能使身体运动与讲话的声音模式同步 4 5到7岁儿童的听觉阈限值比成人高2 7dB 13岁以前儿童听觉敏度在所有频率上都很低 6 7dB 经过发展 听觉阈限也会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14 19岁之间 这段时间儿童听力最好 个体听觉的发展规律 个体听觉的发展规律6 12月声音敏度平均增加5 7分贝 6月 成人 敏度约增加25分贝 婴儿对高频的声音 10000赫兹以上 成人 20 20000Hz 的敏度与成人相差无几 注意发展低频范围的敏锐度 儿童的听觉能力在12 13岁以前一直在增长 成年后听觉能力逐渐降低 主要是高频部分听力丧失 应用 儿童听觉障碍 新生儿出生6 8星期 不能对声音做出反应 1岁左右 不会学说话 小学阶段 难以掌握语词 尤其在复述的时候音准度差 经常发生中耳感染 头部和耳部受伤 患有颚裂 唐氏宗合症 聋儿和正常儿童的智力比较 鲍永清运用希 内学习能力量表 H NTLA 对 5岁聋儿 耳聋的标准是双耳中好耳的听力损失 40dBHL 与正常儿童的智力状况进行了比较 结果 学前儿童聋儿比正常儿童的智力略低 没有显著差异 随年龄增长 显著差异 在智力结构方面 聋儿与正常儿童在知觉能力方面发展较好 但记忆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方面较弱 婴幼儿视觉发展 视觉集中个体视觉可能在4 5个月胎儿期内已经发生 新生儿视觉调节机能较差 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2英尺8英寸2个月4个月新生儿已能用眼睛追随视刺激 光的察觉 新生儿出生后便能立即觉察眼前的亮光 还能区分不能明度的光 只是敏感性远低于成人 新生儿能察觉移动的灯光 视敏度 指眼睛区分对象形状大小和微小细节的能力半岁 1岁达到成人的视力范围10岁儿童眼球晶状体曲光度的变化幅度最大 调节能力最强 立体觉 大量研究证明 婴儿至少在6个月以前就具有了立体觉 更有学者认为3 5个月婴儿就有明显的立体觉了 颜色视觉 有研究表明 80 出生8分钟到13天的新生儿能分辨红与灰 到3m 能辨别出三原色 6m的彩色知觉已接近成人水平 婴儿有颜色偏爱吗 1 5y后 颜色识别能力进一步发展 配对 指认 命名 近视眼 我国小学生的近视发病率为 中学生为 大学生为 我国青少年近视的发病人数居世界首位 近视的发病率仅次于日本 占世界第二位 浙江省小学生近视发生率40 3 我们怎么保护明亮的眼睛呢 首先 每天用眼时间不宜过长 其次 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莫近距离看书 写字 不在开动的车上看书 不在光线暗的环境中看书 不歪头或躺着看书 再次 认真做眼保健操 不以正确的手法按摩准确的穴位 眼保健操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反而有害 要注意检查教室的采光 照明情况 墙壁要定期粉刷 黑板定期清洗或刷黑 视觉有以下功能 空间知觉 知觉物体 包括图片 文字 符号 的位置与周围事物的空间关系 差异辨别 把一个对象与另一个对象的区别找出来 背景辨别 把一个对象从其背景中区别出来 如检查色盲的数字图 视觉填充 当对象不完整时能正确识别 对象再认 以前见过的玩具或到过的地方再次出现是 能认得出来 形状知觉 形状知觉 幼儿的形状知觉发展很快 一般在小班时就能辨认圆形 方形和三角形 中班时能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的三角形 把两个半圆拼成一个圆形 大班时还能认识椭圆形 菱形 五角形 六角形和圆柱形 并把长方形折成正方形 把正方形折成三角形 研究表明 幼儿掌握形状的次序 有易到难依次是 正方形 三角形 长方形 半圆形 梯形 菱形 平行四边形 四岁是儿童形状知觉最敏感时期 大小知觉 有研究证明 儿童从2岁半到3岁判别平面图形的能力急剧发展 婴儿已具有物体形状和大小知觉的恒常性 深度知觉 就是对远近 深浅的知觉 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发明了一种叫做视觉悬崖 Visualcliff 的实验设备 吉布森 Gibson 和瓦尔克 Walk 设计了一个十分有名的 视崖 实验 结果表明 婴儿早已有了深度知觉 但不能断定是先天的 可能是在六个月之间学会的 视崖 实验 视崖 实验 当婴儿到能爬行时 一般为7个月左右 表现出逃避深侧的倾向 36人中27人爬过浅滩 只有3人爬过悬崖 将2个月的婴儿置于视崖深侧时 他们的心率比处于浅侧时的心率为低 说明他们能够从知觉上区分这种差异 他们只是注意到悬崖 而不是害怕 方位知觉 前后上下左右 什么顺序 左右概念的发展阶段 5 7岁 能比较固定的辨认自己的左右方位7 9岁 初步的 具体的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9 11岁 能比较灵活的 概括的掌握左右概念 多通道感知 感知觉并不是相互孤立的活动 而是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的过程 信息组合 应用 感觉通道与学习方式面对个体内外刺激 人们表现出对不同感知通道的偏爱 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方式 视觉型学习者 主要通过视觉刺激面而学习 喜欢通过图片 表格 影像等手段获取信息 听觉型学习者 主要通过接受听觉刺激而学习 喜欢他人讲授动觉型学习者 面对信息刺激往往作出动作反应 如记笔记 勾勾画画等 感知方式的年龄变化 婴幼儿多倾向于运动 触模式小学低中阶段视觉技巧发展速度小学高年级听觉技巧日趋成熟 自我效能感 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自我效能理论认为 即使人的行为没有对自己产生强化 但由于人对行为结果所能带来的功效产生期望 可能会主动性的进行那一活动 自我效能的功能 美国心理学家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等人的研究还指出 自我效能感具有下述功能 1 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2 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3 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变现4 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茱莉 安德鲁斯 她曾获奥斯卡金像奖 英国电影学院奖 艾美奖 金球奖 格莱美奖 美国演员工会奖 全美民选奖和世界戏剧奖 她在音乐剧 窈窕淑女 的演出令她的知名度急升 音乐之声 电影是她的代表作 在她出版的自传 家 一书中提到了她在12岁那年到米高梅试镜的经历 对她的结论是 她不够上镜 J K 罗琳 那本关于一个少年魔法师的小说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在被伦敦一家小型出版社接纳之前 曾经遭到12家出版社的拒绝 曾经拒绝与披头士乐对签约 原因是 我们不喜欢他们的声音 华特 迪士尼曾经被一家报纸的编辑以 缺乏想象力 为由解雇 飞人 迈克尔 乔丹上高中时曾被校篮球对拒之门外 是什么让有些人能够走出失败 并最终获得成功 而有些人却在挫折面前认了输 心理学家称之为 自我效能 这是一些人具备的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 相信自己具备取得成功的要素 实际上 如果成功来得太容易 一些人就永远也不会掌握从批评中学习如何应对失败 从失败中吸取经验 而不是任由失败带来受挫感 班杜拉教授常常在他的电子邮件中附有这样的签名 愿效能的力量与你相随 迈克尔 乔丹曾说过 我曾经经历过无数次失败 而是正是我成功的原因 不同自我效能情况的对比 感觉剥夺 所谓感觉剥夺指的是有机体与外界环境刺激处于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 有机体处于这种状态 外界的声音刺激 光刺激 触觉刺激都被排除 几天后 有机体发生某些病理心理现象 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 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 感觉剥夺 实验 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 使其难以产生视觉 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 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 腿脚用夹板固定 限制其触觉 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 几个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 进而产生幻觉 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 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 出现错觉幻觉 注意力涣散 思维迟钝 紧张 焦虑 恐惧等 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 感觉剥夺的应用 自理能力剥夺 一切包办情感剥夺 用金钱替代感情 过分溺爱剥夺正常情感 比如感恩 孝敬 尊重 感觉轰炸 感觉轰炸是指向被试对象提供过多 过强 过杂 过长得感觉刺激 造成被试的感觉疲劳和抑制的不良情形 P51页 感觉轰炸的应用 神童开发 天才少年培养 行行色色的早教训练 结果 失去学习兴趣 害怕学习 危害身心 练习题 手的触摸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 有报道称母亲与孩子的肌肤接触会增加孩子的智商 让孩子更有归属感 安全感 对孩子的后天性格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婴儿听觉辨别能力反映在哪些方面 婴儿听觉出生就能听到 但能否感觉听出与测试方法 声音给予的大小 距离 孩子的状态等都有关系 一般小婴儿需要专业人员测试 家长需要观察的一般是 只要大的声响能引起孩子的反应如惊跳 皱眉 眨眼 妈妈呼唤孩子孩子能转头看妈妈就可以 为什么要对儿童的感官保持适度的刺激 儿童处在生命发育的早期 他们的感官需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刺激 这些不同程度和性质的刺激既是儿童感官生理发育成熟的外在条件 也是其思维发展的原始材料积累 视觉和听觉的成熟水平和敏锐程度密切关系到人的思维能力高低 在儿童时期接受良好的感官训练是日后智力发展的基础 若能融视 听 动觉于一体 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浓缩的方式给儿童的感官以有效的刺激 会对儿童的智力开发有很大帮助 幼儿记忆的发展 国际名模吕燕 过节你吃月饼了吗 记忆是一个人对自身经验的信息保存 加工和提取的心理过程 其中 信息的保存和加工就是 识记 信息的提取包括 再认 和 回忆 识记 再认 回忆 再认 吕燕是怎么样的面孔 回忆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是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的 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的直观描述 人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 从而提升自我记忆能力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 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 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 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 转天又丢几个的 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 后来就逐渐减慢了 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 几乎就不再遗忘了 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 即 先快后慢 的原则 艾宾浩斯还在关于记忆的实验中发现 不同性质材料的不同遗忘曲线 不过他们大体上都是一致的 记忆的方法 一般记住后 在5分钟后重复一遍 20分钟后再重复一遍 1小时后 12小时后 1天后 2天后 5天后 8天后 14天后就会记得很牢 婴儿的记忆 大约第二周开始 当母亲或其他人把孩子抱在怀里 新生儿就作出吃奶的反应 似乎对这种姿势有熟悉之感 儿童在更早些时候就有了记忆的表现 艾马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