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善心__筑大业--丁当董事长在2012年中国保险文化促进会上的讲话.docx_第1页
执善心__筑大业--丁当董事长在2012年中国保险文化促进会上的讲话.docx_第2页
执善心__筑大业--丁当董事长在2012年中国保险文化促进会上的讲话.docx_第3页
执善心__筑大业--丁当董事长在2012年中国保险文化促进会上的讲话.docx_第4页
执善心__筑大业--丁当董事长在2012年中国保险文化促进会上的讲话.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执善心,筑大业丁当董事长在2012年中国保险文化促进会上的讲话(2012年9月19日)尊敬的项主席、各位保险界的同仁,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参加今年的保险文化论坛,与大家分享平安人寿在保险及公益慈善文化建设方面的一点想法和实践。中国功夫里有一句话古话:“外取势,内敛气”,意思是让自己内在的气与外在的势结合,气势贯通,才能让一个人的功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民收入增加,民众保险意识增强,国十条颁布,这些都是保险行业发展的外势,要求我们顺势而为。“内敛气”,我的理解,就是指保险文化建设,对于保险企业来讲,就是明确企业的立身之本,并以此为行为准则和行为动力,积极践行,从而形成保险企业和保险从业人员的软实力。外取改革发展之势,内敛企业文化之气,内外气势贯通,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保险行业的核心价值,真正将保险业做强做大。企业是树,文化是根。项主席到任后非常关注保险企业文化建设,保监会致力于保险行业核心价值和监管文化核心价值的构建与弘扬,尤其是刚才又聆听了项主席关于保险文化建设的深刻阐述,我和与会来宾都受到了非常大的启发,我们觉得是抓到了保险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处!从保险的本质来讲,保险诞生于人与人之间的互济互助,现代商业保险为社会风险管理当好参谋顾问,提供切实的经济补偿保障和防灾减损服务。可以说,保险生来就具有互助、补偿的慈善特性,是爱与责任的体现。所以,我觉得保险公司其实就是在做“商业慈善”。而慈善文化的建设正是保险诚信文化建设中最基本的命题之一。(一)为什么聚焦“慈善”这个词?首先,保险天生就带着慈善的因子。它通过互助联合,共同消弭个体对生、老、病、死和天灾人祸的惶恐和无措,通过保险补偿和给付,帮助更多的人感受生命的尊严。所以,倡导慈善文化,是由保险本质决定的。在和很多保险业的同仁交流的时候,他们也有一些不同的观点,认为保险不是慈善文化,而是契约文化,是一种投保人、保险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我觉得契约文化和慈善文化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承、互相促进的关系。契约是保险在法律层面的外在表现,而慈善则是保险的本质。因为有了慈善的本质,才有了保险的存在,因为有了契约精神,现代商业保险才能得到更强大的发展活力,慈善文化和契约文化共同构成了商业保险特有的魅力。也许是因为与慈善的天然亲近,因此在慈善公益行为中,保险企业往往都走在扶危救困的最前列。以平安为例,我们一直在环境、教育、红十字、社群等各类慈善公益事业中积极投入。比如,我们已经援建了超过100所希望小学;为3905名高校学子提供了1409万元的励志计划奖学金;连续十年组织无偿献血活动,无偿献血量达3675余万毫升,为2500余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无偿提供了保险保障计划,捐赠保额累计超过9亿元。据我了解,不仅是平安,几乎每一家保险公司都在做着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慈善公益活动。比如中国人寿的国寿慈善基金会、地震灾区学校援建项目、孤儿助养项目,太平洋的商业化扶贫项目、“责任照亮未来”系列活动等等。保险和慈善天然的亲和力、融合力,让保险行业在慈善领域大放异彩。不仅仅是公司行为,广大保险代理人的慈善案例也是俯拾皆是。平安人寿深圳分公司的业务总监吴晋江,是岑溪市平安仁爱希望小学的名誉校长;平安高峰会会长、厦门的叶云燕,是明欣希望小学的名誉会长,他们在工作之余,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这些希望小学募集教学资金、教学用品、图书等等,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改善教学条件。如果说这些是明星营销员的个别行为,我们再来看两个普通营销员的案例,看看他们简单而质朴的善行。我们大连寿险的代理人王维,参加大连助学驿站、捐助北三市学生、坚持去福利院做义工,连续15年为500多个家庭、1000多人送去保险保障和服务,连续2年被评为大连十大慈善人物,并当选精神文明建设最佳品牌“爱心爸爸”项目负责人。我们这群可爱的代理人用自己最质朴、最简单的行为诠释着保险慈善的真谛。很多人以为,只要是慈善,就应该是无私奉献,就应该是完全义务的。其实,慈善组织募捐、维持运营都是要成本的,只有按照商业化运作,慈善才会蓬勃发展,才会基业长青。当然,国内慈善业还没有完全做到,我们还没有一部慈善法。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更需要企业去弘扬慈善文化,尤其是我们保险业,更应该响应项主席号召,通过弘扬慈善文化实现行业形象的提升和改善。(二)慈善文化的三个维度慈善文化是客户、企业和行业传统的共同选择,在这三个维度上都有需求。对客户和公众来说,买保险是对家人对自己的“善” 。保险是与爱共生的一种特殊产品。而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所以,这个行业注定了具有旺盛、恒久的生命力。对保险企业和保险从业人员来说,卖保险也是在行“善”。保险是一种商业慈善,是一份爱心传递,而不是简单的产品销售。我们不是在做功利营销,而是在传播爱心与责任,是爱与责任的使者。它甚至也从本质上解释了为什么要讲诚信因为在慈善的背景下,再谈诚信就会发现,诚信其实只是这里面最初级的基础要求。心有善念,就不会用不诚信的手段去做保险这样的善事。保险从业人员作为慈善文化的传播者和示范者,将慈善发扬光大,自觉地在日常工作中植入慈善的思想品德和对慈善的精神追求,不良销售品质等行为就会在慈善文化的影响下逐渐淡出。对整个保险行业来说,善行积累也成就了整个行业的“善业”。 慈善文化明确了保险行业的价值所在,有助于帮助业务队伍树立起职业自豪感和从业信心。宋代文人苏轼说,“凡人为善,不自誉而人誉之。”弘扬并积极践行慈善文化,形成从企业行为、队伍信心、行业文化的多重塑造,最终将对提升保险行业整体形象产生积极的效应。(三)推广慈善文化关于如何推广慈善文化,我们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与各位领导、朋友分享交流。1、积极宣传慈善文化,提高行业认同感一方面,我们在公司内部积极宣导,建立员工行为准则和保险代理人誓词,并且通过早会夕会、征文演讲比赛、职场布置等宣传手段,让慈善文化的理念,深入每一个内外勤员工心中。另一方面,我们也打算积极向社会公众传播保险慈善的理念。对于广大客户来说,保险不是被推销,而是自己的需要,是自身爱与责任的传承。我看到国外很多保险公司都推出了类似主题的电视广告,在普通人的故事里,传播保险的爱与责任,非常具有感染力,在普及保险知识的同时,非常自然地推销了保险公司和自己。对于广大的保险同业,我们也可以大家共同努力,传扬保险的爱与善,提高社会、客户对保险行业的认同感。在传播手段上,不仅要运用报纸、杂志、电视这些传统媒体,网络、微博等新兴媒体也要积极运用起来;增加对保险善心、保险人善行的传播力度,塑造行业形象。2、完善制度支持,积极开展慈善行为实践制度和组织的支持,才能保证慈善文化持续传播和长久落实。平安很早以前就成立了员工志愿者队伍,每年开展爱心义卖、支教等活动,我们现在还在尝试推动成立外勤队伍的义工组织,并通过外勤队伍荣誉体系等制度修订,引导外勤队伍参与到积极的慈善公益活动中,让我们的企业和队伍,无论在保险销售行为还是在纯公益活动上,都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社会最受尊敬的保险代理人和保险企业。3、引导保险代理人,打造弘扬慈善文化主力军目前,保险行业共有将近300万保险代理人,他们通过产品销售和服务,启发客户的风险保障意识,为客户提供合适的产品;他们位于接触客户的最前端,客户对代理人的印象,往往影响着客户对行业的印象;他们也是行业最强大的“广告”,300万代理人每人每天一访,一年就是超过12亿的接触点,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国人口数量。他们的一言一行,是最好最强大的行业“广告”。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引导代理人成为弘扬和践行行业慈善文化的主力军。从明年开始,在平安每年度举行的客户服务节中,我们会专门设立平安人寿的慈善日,鼓励50万内外勤同仁一起做善事。今年4月,我们在沈阳举办了平安人寿最高等级的营销精英高峰会,邀请了道慈延可禅师现场讲法。在这里引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