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灯调试方法.doc_第1页
节能灯调试方法.doc_第2页
节能灯调试方法.doc_第3页
节能灯调试方法.doc_第4页
节能灯调试方法.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镇流器电感计算和谐振电容计算! 供电电压DC:400V 功率:40W 频率:40KHz 管压:115V 计算:限流电感,和谐振电容?有效电压值=400V -115V=285V 电感压降=285-115=120V电感感抗Zl=120V/(40W/115V)=482.425欧 电感量L=Zl/(2*pi*f)=482.425/(2*3.14*40000)=0.00192H =1.92mH 谐振公式 f = 1/(2*pi*根号(LC) C = 1/(平方(2*Pi*f) *L) C = 1/(2*3.14*40000)*(2*3.14*40000)*0.00192 = 0.0000000082539F = 8.3nF 节能灯调试方法 一、在220V电压下,记下灯的输入及输出的参数,便于随时比对。二、测试灯的启动情况,测试方法为,先将灯的电压调到0V,然后开通灯的电源,从0V开始上调电压,灯完全点亮时的电压即为最低启动电压。三、测试灯在170V,220V,260V工作5分钟后的损耗及三极管温升情况。1.亮灯。确认没有用错元件,确认灯是亮的,这是调试的第一步,如果灯都不亮,后面调试也就无从谈起。2.在灯亮的前提下,用调压器逐渐从0V加压到220V(注意不是直接接通220V电压,因为电路正在初调阶段,如果直接加入220V电压,可能会使电路参数不匹配,导致烧坏),观察灯的启动情况,记录灯的启动电压。3.在进行上边第2项实验时,要密切注视三极管的温度变化情况,这就是测温。初调过程,温度要求是在220V电压的情况下,三极管温升不超过20为准。一、触发型电路及普通完整电路调试时应有的概念。(1)减小基极、发射极电阻、谐振电容值,加大泄放电容值、加次级线圈,减少初级线圈时,启辉性能会变好,但三极管温度可能比较高(指180V到260V之间的三极管温度)。(2)增大基极、发射极电阻、谐振电容值,减小泄放电容值、减少次级线圈,增加初级线圈时,启辉性能会变差(或无法正常启动),但三极管的温度比较低(指180V到260V之间的三极管温度)。二、特殊电路,如双电解延时启动电路的不完整电路,加次级、减初级线圈时,启辉与上边刚好相反(主要是可能停振),其它则都相同。在上边的调试基础上,想要高温高压时不损坏三极管,关键要调节磁环初、次级线圈的比数,基极,发射极电阻,调节过程中,电压要从170V-220V-260V,逐步加压,三极管温升最终控制在35内为合适。在以上问题都保证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模拟实验,即:260V电压、80环境的烘箱内,点灯4个小时以上,以初步判断元件参数选用是否合理,点灯过程中需要进行不少于8次的开关实验,每次实验关灯时间不得少于30秒,以达到电解电容内存储的电荷全部放完的效果。 经过初调和综合调试,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还需要进行微调。(1)用上面确定的参数来点亮第二只相同的节能灯,在两只节能灯的对比之中,观察两灯的差别,找出其温度、启辉有不完善的地方,然后视其某一方面,将三极管b、e或b、e间的电阻做小范围地更改,一般而言基极选用6.8-33、发射极选用0.5-3.3,b、e间与二极管相串的电阻选用5.1-47为好。(2)在最后确定了参数以后,若功率偏小,可以用减小电感量的方法来提高1-2W的功率,这对于新参数不会产生什么大的影响。若功率偏大,也可以用加大电感量的方法来降低1-2W的功率,这对于新参数也不会产生什么大的影响。其次,需要注意参数变动规则。由于在电子镇流器中,磁环与磁芯的磁特性以及三极管的参数都对镇流器影响较大,因此,选择材料时要尽量一致。在调试完毕后,进入生产时,生产所用的磁性材料,三极管厂家,型号,应与所做灯的原材料为同一规格。若有所变动,为了保证电子镇流器的质量,原则上应重调电路、重订参数。一个电子镇流器中元件不多,但元件与元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尤其是目前存在较多无保护的简易电子镇流器。为了保证电子镇流器的生产质量,当某一元件改变时,或灯管选用不同管电流、冷阻的产品时,应对电路参数进行一次考核检验 电子节能灯的十大经验定律 电子节能灯的十大经验定律定律1。隔热层的选用:实际功率在20瓦以下的节能灯不需要隔热层,20瓦以上的节能灯需在灯罩上加装能和外界对流的空气隔热层。定律2。磁芯的选用规律是:瓦以下的灯用EE10mm,11瓦以下的灯用EE13mm,15瓦以下的灯用EE16mm,20瓦以下的灯用EE19mm,40瓦以下的灯用EE25mm,60瓦以下的灯用EI28mm,100瓦以下的灯用EI33mm。磁芯间隙的规律是:20瓦以下的灯用0。4mm,40瓦以下的灯用0。6mm,100瓦以下的灯用0。8mm。定律。脉冲变压器(俗称磁环)的选用规律是:瓦以下的灯用mm、K磁环,用电磁线按:绕成。瓦的灯用mm、K磁环,用电磁线按:绕成。瓦的灯用mm、K磁环,用电磁线按:绕成。瓦的灯用mm、K磁环,用电磁线按:绕成。瓦的灯用mm、K磁环,用电磁线按:绕成。瓦的灯用mm、K磁环,用电磁线按:绕成。定律。滤波电解电容器的选用规则是:瓦以下的灯用。uF,瓦的灯用。uF,瓦的灯用。uF,瓦的灯用uF,瓦的灯用uF,瓦的灯用uF,瓦的灯用uF。定律。灯头电容的选用规律是:第一,灯头电容的耐压值一定要伏以上;第二,电容量的选择是这样的,瓦以下的灯用,瓦的灯用,瓦的灯用,瓦的灯用,瓦的灯用,瓦的灯用,瓦的灯用,瓦的灯用,瓦的灯用,瓦的灯用。定律。三极管的选用规则是:瓦以下的灯用,瓦的灯用,瓦的灯用,瓦的灯用,瓦的灯用,瓦的灯用。定律。保险丝的选用规律是:考虑到镇流器启动时电流较大,瓦以下的灯用安的,瓦的灯用。安的,瓦的灯用安的,瓦的灯用。安的,瓦的灯用安的。定律。三极管基极电阻的选用规律是:瓦以下的灯用,欧姆,瓦的灯用,欧姆,瓦的灯用,。欧姆,瓦的灯用,。欧姆,瓦的灯用,。欧姆。定律。三极管发射极电阻的选用规律是:瓦以下的灯用,欧姆,瓦的灯用,欧姆,瓦的灯用,。欧姆,瓦的灯用,。欧姆。定律。电磁线的使用规律是,7瓦以下的灯用0。10mm, 713瓦的灯用0。17mm, 1320瓦的灯用0。25mm, 40瓦的灯用0。0mm股, 0瓦的灯用0。0mm股。电子镇流器扼流圈的计算 传统的程式设计 例如:要设计40W电子镇流器,电路需要L=1.6mH的电感,试计算磁芯大小、绕线匝数、磁路气隙长度。 首先,计算磁芯截面积,确定磁芯尺寸。 为此,可由式(1)计算出磁芯面积乘积Ap Ap=(392LIpD2)/Bm(1) 式中:Ap磁芯面积乘积cm4 L要求的电感值H Ip镇流线圈通过的电流峰值A Bm脉冲磁感应增量T D镇流线圈导线直径mm 根据磁芯面积乘积Ap的计算值在设计手册中选择标准规格磁芯或自行设计磁芯尺寸。 在此Bm一般取饱和磁感强度的1/22/3,即:Bm=()Bs。 Bs在一般磁材手册中都是给定的,可以查找出来,所以,一般说,由式(1)计算磁芯尺寸,并不是难事,难在磁材本身参数的分散性,同一炉磁芯的参数差别有时会很大,手册中给出的BsH曲线和参数是统计平均值,所以依据式(1)算出的尺寸,还要在实际使用中反复检验修正。 磁芯尺寸确定以后,计算空气隙(对EI型磁芯就是夹多厚的垫片,对于环型铁芯就是开多宽的间隙)一般是按式(2)计算: lg=(2) 式中:lg磁芯气隙长度cm L所需的电感值H Ip线圈中通过的电流峰值A Bm脉冲磁感应增量T Sp磁芯截面积cm2 一般地说,根据式(2)计算气隙大小,也不会太困难。困难仍在于Bm值,仅是厂家的统计平均值,对于同一规格的磁芯,不同厂家也是不同的,所以,依据式(2)算出的lg,仅是个大概值,还须在实际中去反复修正,也就是再试凑。 磁芯尺寸确定了,气隙长度也确定了,就可以确定需绕多少匝,才能达到所需的电感值L。 根据L=4N2109A(3) 可得N=(4) 式中:N为所需的绕组匝数 A磁芯的几何形状参数 要根据式(4)算出匝数,关键是要知道导磁率为多少,从厂家给的磁材手册上查,值也只是个范围。例如R2K磁芯,其初始导磁率实际上是在18002600之间,具体值得靠测量。测量磁参数的仪器,一般工厂是不具备的,于是要根据式(4)计算匝数就比较困难。尤其是在有气隙的条件下,导磁率比无气隙时下降了多少也是未知数。所以依据式(4)计算就更困难。一般是先假设,进行计算,算出匝数N,试绕好后测量L能否达到设计值,通常很难达到,则再另设值,再计算,这样反复试凑下去,直到接近预定的L值结束。 以上就是根据已知电感量L,求磁芯尺寸,气隙及绕组匝数的通用方法。 如果,设计一种镇流器只计算一个电感值L,采用这种试凑计算也就算了,现在要面对市场,需要种种规格的镇流电感,再这样试凑,不仅时间上拖延了新品的开发进度,试制材料上也浪费很多。当然如果有电感值计算仿真软件,就另当别论。 3变通算法 根据前面计算出的磁芯尺寸、气隙长度,先绕制一匝数为No的电感,其实测电感值为Lo,则有 Lo=4No2109A(5) 令式(3)式(5)相除并整理后得:N=No(6) 式中:L为要求的电感值 No为已知的匝数 Lo为已知的匝数下的电感值 这样,对同一参数的磁芯,只要知道L、No、Lo三个参数,即可求出匝数N。 实际制作时我们先在磁芯上绕(环形磁芯可以直接绕,EI型磁芯可在骨架上绕)No=20匝,在电感仪上测出Lo,将此值代入式(6),即可求出在该磁芯上应绕的匝数N。 间隙的确定: (1)间隙的作用 图1及图2中的曲线为无间隙时磁芯的磁化曲线及导磁率与B的曲线,图1及图2中的曲线为有气隙时的相应曲线。 从图1及图2的曲线可看出,同一磁芯开了气隙后,可使BH曲线斜率降低,使磁芯饱和点右移,从而增加了磁芯抗直流磁化的能力。但气隙的加入,又使导磁率下降,所以气隙有个最佳值,即在电感线圈通过最大峰值电流时,磁芯不进入饱和,同时又不致使导磁率降得太低,因为从式(3)可知,在所需电感量一定时若导磁率降低势必要增加线圈匝数,这是个矛盾。 (2)确定最佳气隙 按该镇流电感所通过的最大电流峰值Ip,利用直流磁化电源,和电感测试仪配套连接,使通入的直流电流达到Ip时,电感量下降不超过零电流时的10,即认为磁芯已经到达最高Bm值,此时的间隙即为最佳气隙长度。 如果通入Ip时,电感下降值超过10,说明间隙小了些,可适当再加大点,如果在Ip时,电感不下降,说明间隙片大了点,应适当减小点,这样,边测边改,十几分钟就确定了最佳气隙长度,避免了利用式(2)计算气隙时因Bm值不确定带来的反复试凑的麻烦。 根据上述可归结出电感值计算三步法,即在根据电路要求或灯电参数确定了镇流电感值L后,可按下述三步进行: 利用式(1)确定磁芯尺寸; 用直流磁化电源和电感测试仪确定气隙; 利用公式(6)计算所需的匝数。 当然,这样确定的镇流电感值还要装到电路里进行实验确认。一般只需作简单的匝数修正即可满足设计要求,用这种变通法设计镇流电感,绕开了对磁材磁性能指标如及Bs的准确了解,而能顺利设计出需要的电感值。 4应用效果 (1)我们在开发研制出的许多系列节能灯产 品中所用的镇流器电感,都是按上述三步法设计的,效果良好。 (2)利用变通计算法在已知产品的电感值,磁芯 尺寸及间隙厚度条件下,反求其绕线的匝数。 当有的电感绕组不能用测圈仪测量其匝数时,只好一圈一圈拆计数,对EI型磁芯还好拆,对于环形铁芯拆起来较困难,尤其是小环、线细、匝数多的情况,现在利用变通算法,只要设法在原电感上绕2030匝线,再测出新绕电感值Lo代入式(6)即可求出该电感的实际匝数。 (3)利用变通计算法控制环形铁芯电感量的一致性。 在铁芯卷绕及加工间隙时,由于操作工艺上的问题,会造成间隙厚度和形状不一致,这样,如按固定的匝数进行绕制,势必造成各个环形电感值的很大差异,不符合设计要求。 图1磁性材料的磁化曲线 图2磁性材料的导磁率与交流磁感应强度关系 为解决这个问题,一般采用宁肯多绕几圈的办法,在测量电感值时,再把多余的圈数拆掉(当然拆几圈比增加几圈简单一些) 我们在开始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