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螃蟹游到欧洲.doc_第1页
当螃蟹游到欧洲.doc_第2页
当螃蟹游到欧洲.doc_第3页
当螃蟹游到欧洲.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螃蟹游到欧洲 方也 和老外谈吃是一件很费劲的事。最近的这则新闻就很好地解释了什么叫他人的地狱我们的天堂。 在德国易北河等水域里,每逢盛夏到初秋,成熟大闸蟹开始了“地毯式”迁徙,不远千里地远上北海,为翌年春天的传宗接代做好准备。在德国,这些每天能爬行12公里的“装甲动物”善挖洞穴,破坏水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报告称,仅在德国,大闸蟹造成的损失高达8000万欧元。 从2009年以来,被报道的受灾国还有英国和荷兰。作为外来物种,大闸蟹没有自然天敌,欧洲的河流大多清澈且水草丰美。吸取了美国的教训,当地人也不愿意太过简单粗暴,之前美国五大湖区闹中国鲤鱼灾,恼羞成怒的工作人员往湖里投毒,浮上来一大片美国鱼,只掺杂了一条40厘米长的中国鲤。 如果说鲤鱼是美国主动引进的,那么大闸蟹几乎是第一代用脚投票的移民。一百多年前清朝五口通商时期,为了增加中国商船的稳定性,船底的蓄水舱里都要灌满了压舱水。压舱水是直接从长江水系里抽取的,大闸蟹苗也被一同抽入了蓄水舱中。当商船到达通商港口后,大闸蟹就和压舱水一起排入了欧洲的水系。 欧洲沿河小镇的居民们被重金调动起来,每天晚上围追堵截偷窜上岸,背着满身肥膄膏黄的大闸蟹,然后把它们集中到饲料厂消息传来,国内哀号声喷薄而出,吃货纷纷要求组团空投欧洲帮助消灭大闸蟹。荷兰旅游局驻中国的官员卫辰小姐号召游客前往的一条口号,也是去荷兰吃大闸蟹。 在国内并非没有外来物种侵略的恶性事件,我们熟知的美国牛蛙、罗非鱼、福寿螺和小龙虾,哪一个不是来势汹汹?中国人有容“嘴”大,杂食胃口轻松化解了多场有可能爆发的生态灾难。除非它们真的不可食用,比如说互花米草和水葫芦,或者非常难吃这估计是巴西龟能肆虐全球的最大原因。小龙虾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原产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20世纪初随国外货轮进入东亚,吃惯了精细刺身的日本人嫌小龙虾肉质太柴,只用来喂养牛蛙和当清道夫。在中国,作为腐屑食物的终端,小龙虾还真干掉了一些脆弱的本土水生品种,直至满大街灯光昏暗的大排档挂上了“麻小”的招牌。现在的小龙虾早就摆脱了野性,改为纯人工饲养,和其他水产无区别了。 对于中国人的重口味,大多数来自英美澳加的老外表现出理解障碍。无国界美食有时候只是一个美好的意愿,各种族在食物上的交集屈指可数,制作方法的差异化和接受度还不计入其中。要将我们口中的美味解释清楚而不碰触他们敏感的所谓种族底线,简直是太难的一个议题。 在英国,报章还会刊登这类耸人听闻的新闻,位于约克郡的一家中餐馆生意一落千丈,据说是因为客人在用餐时被狗的识别芯片噎到了。这样的都市谣传多多少少会让生活在国外的华人哭笑不得。留学生焦霖在伦敦生活了三年,“我认识的一些学校里的老师,他们始终拒绝去中国餐厅,因为深信这些餐馆卖狗肉(有些可能是他们邻居的宠物)。”她说,“对我们的偏见最常以恶心中餐的样式流传。” 英国人在吃上一向保守得不得了。吃懂法兰西里,彼得梅尔一上来就揶揄他的上司,一位每天出门拎长雨伞的英国绅士,因为他即使在法国馆子里也坚持只吃炸鱼和薯条。“我的英国朋友里,有看到心仪的中国女孩吃肥肠而被吓跑的。当然也见过个别怀抱开放态度,陪中国女友吃泡椒鸡爪被扎得一嘴角血的英国男孩。”焦霖说。 “对他们来说,最好吃的中国菜是左宗棠鸡,你能指望他们对中国菜有什么深入见解?”Ruby在加州华人颇多的洛杉矶生活,一开始他们在中国超市买鱼头,血淋淋的鱼头趴在厨房案板上,把房东吓得直尖叫。其他两个美国房客几乎从来不开伙,按中国人的标准来说就是“糙”,披壳顶刺带骨的东西,刀叉难进,吃相不雅,剔骨挑刺时间,不如花在户外运动上于是,超市里买来的有机菠菜,拌上沙拉酱,一顿饭就解决了,一包二十个的冰冻小胡萝卜,在衣服上擦擦,嘎巴嘎巴地就咬着去上课了。 美国人和英国人吃的鱼类品种十分有限,无非就是几种三文鱼和鲑鱼,刺少肉厚。淡水鱼被视为下等食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早期河流的严重污染。但对于下水,英美人的禁忌立场并不那么严格。英国从前也吃动物下水的,有黑血肠,有点类似中国的血肠,但里面掺有谷物。苏格兰高地的人更放得开,羊杂布丁haggis(哈根斯)是一道传统名菜,把烧熟的羊肝、心、肺和燕麦片塞进羊肚里再烹煮,原理和我们的猪肚鸡一样。 实际上,自上个世纪50年代结束定量配给供应后,生活水平见好,城市里的英国人也不再吃动物脏器了,年轻人更认为其状恐怖。下水和四肢演化为经济状况的晴雨表,只有在2008年经济危机时,口袋空空的英国人才会光顾的猪头肉、猪蹄子、牛头肉,而媒体也乘势煽风,向民众推荐“猪蹄炖黄豆”之类的食谱,还有食品专家撰文,猪头肉其实比里脊肉营养丰富,忙不迭地为吃这些边角料找到合理性。 估计在所有的这些老外中,法国人与中国人最容易达到美食境界的精神共通。法国稀奇古怪的食材不胜枚举,下水反倒是小儿科了。对于不吃动物下水的国家,法国人言语中充满了遗憾之情,尤其对英吉利海峡的对岸那些单调食物经常冷嘲热讽。法国“下水菜”最著名的要算鹅肝和小牛胸腺了吧,前者大家都吃过,后者十有八九没听说过。小牛胸腺长在3-6个月大的,没有断奶,且没有吃过青草的小牛身上,法国人能用它做出各种美味佳肴,如蘑菇奶油红烧胸腺、松露鹅肝酱烧胸腺等。将小牛胸腺和鹅肝酱配在一起,加上个公鸡冠子,取名为“摄政王飞翔的小牛胸腺”,横扫各大美食指南。 最近聊天收到的段子里,中国吃货狰狞的小虎牙已经登陆非洲大地了,一位国企工作的朋友驻派安哥拉,据说那里的浅海里布满了海胆、海参等海产品,当地人不吃这些海鲜。每到周末,中资机构的人就带着当地黑人员工上岛捕捞,就地烧烤,一个人半天就可挖到整麻袋的鲍鱼。而他的朋友远在苏丹,最高兴的事儿就是逛菜市场,经常能买到当地人捕上来裙边肥厚的尼罗河甲鱼。 不过,可不要认为在吃上的小聪明只有中国人有,好吃的标准有时是相通的。大龙虾从来都是西餐厅里的高级食材。而Ruby有时会和朋友去海边钓螃蟹,花30美元买执照,在海滩上绑鸡腿撒网的几乎都是当地人。他们只对个头巨大的珍宝蟹(Dungeness Crab)感兴趣,其他肉少的,即使合乎捕捉标准,也会扔回海里去,所以自然不能理解中国人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