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各地区地理气候西安:西安市位于中国大陆腹地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面积9983平方公里。秦岭山脉横旦于西安以南,山脊海拔2000-2800米,是我国地理上北方与南方的重要分界。西安以北,陕甘黄土高原边,由梁山、黄龙山、药王山、陇山组成的北山山系,与秦岭山脉遥相对应,共同构成环绕关中平原的自然屏障。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横贯关中平原。关中平原由渭河及其众多支流冲积形成,因而又称渭河平原。它西起宝鸡,东到黄河,号称“八百里秦川”。西安气候西安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市区年平均温度13.3C,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0.9C,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6.4C,全年无霜期232天,降水量偏少,主要集中在夏季,春暖花开的3-5月和秋高气爽的9-11月是到西安旅游的最佳季节。铜川市:铜川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炙热,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年均气温8.9-12.3,年均降水量555.8-709.3毫米。每年的春夏之交与夏秋之交为铜川旅游的最佳时段,届时阳光明媚、暖风送爽,令人怡然。宝鸡:宝鸡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全年的气候变化受制于季风环流,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冬季天气干冷少雪,夏季炎热干燥和温热多雨交替出现,春季升温迅速而气候多变,秋季降温快多连阴雨。光、热、水资源较丰,年日照时数18602250小时,年平均气温7.612.9,最冷月元月平均气温在-0.8-4.7之间,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1926。年极端最低气温-29.8,1991年12月28日出现在太白县;年极端最高气温42.7,1966年6月19日出现于扶风县。川塬地区多年平均无霜期209220天。年降水量5901000.,号称“关中水龙头”。7、8、9三个月降水集中,占全年降水的50%左右。年平均湿润指数扶风、眉县、岐山、凤翔为0.700.73,陇县、千阳、凤县在0.760.79,宝鸡市区及陈仓区为0.83上下,麟游、太白植被较好,湿润指数达0.871.07。年最多风向为东风,大风主要出现在春夏两季,极端最大风速超过40米/秒。对农业生产来说宝鸡气候的有利条件是:雨热同季、日照充足、冬夏时间长、春秋时间短,光热水等气候资源与作物生长需求基本匹配。不利因素是气候多变,降水量年际、月际变率大;气象灾害频繁,主要有干旱、雨涝、低温冻害、冰雹、大风、干热风等,其中以干旱雨涝危害最大;北部山区多发生干旱、冰雹,适宜开展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南部山区降水多,水资源丰富,但雨涝、低温冻害、大风较多,应重点防御。【2005年气候特点及评价】2005年宝鸡全区平均气温偏高,暖冬气候明显,年降水量大部分县区正常略偏多。年内主要灾害有“春旱”、“初夏旱”、“暴雨”、“秋淋”。2005年气候条件对冬小麦生产利大于弊,在小麦产量形成中,亩有效穗数明显高于2004年,穗粒数和2004年相比偏少,因受干旱地影响,旱地小麦千粒重相比2004年有所下降。在春玉米生长期,普遍适期播种,苗期降水适时,光热资源充足,生长旺盛;关键期降水较好,抽穗授粉正常,如期成熟收获。夏玉米播期普遍提前,苗情差异较大,川塬灌区播种适时,水利条件好,关键期气象条件较为有利,普遍生长发育正常,成熟后期遭遇秋淋天气,收获期普遍推迟。部分旱地夏玉米,由于播种质量较差,苗期受旱明显,发育期普遍有所推迟,加之授粉期阴雨寡照,造成授粉不良,出现秃顶现象,甚至部分田块无法正常成熟而出现减产。【气温】2005年平均气温:川塬区为11.613.8,山区为8.89.8。与历年平均值相比,全区各地均偏高0.61.0。冬季:季内各月平均气温持续偏高,与历年同期相比,12月份:南部山区偏高1.71.8,其余各地偏高0.71.1。1月份:南部山区偏高0.71.5,北部山区接近常年,其余各县区偏低0.30.9。2月份:南部山区偏高0.4,其余各县区偏低0.71.5。季平均气温:南部山区偏高1.0,其余各地区正常或略偏低。春季:气温逐月偏高,与历年同期相比,3月份各地均偏高0.71.3。4月份,凤县、麟游偏高1.61.9,其余各地偏高2.43.7。5月份各地均偏高0.91.7。季平均气温:川塬区为13.315.5,山区为10.011.0;较历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各地均偏高1.22.0。夏季:气温呈现前期偏高,后期偏低趋势。与历年同期相比,6月份:凤县偏高1.2,其余各县均偏高1.92.7。7月份:陇县、凤县偏高0.10.2,其余县区偏高0.40.8。8月份:全区均偏低0.92.0。季平均气温:川塬区为22.024.5,山区为17.921.4;较历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凤县持平,各地偏高0.30.7。秋季:气温呈现高-低-高变化,与历年同期相比,9月份:全区各地均偏高1.01.6。10月份:凤县、太白持平,其余各地均偏低0.20.7。11月份:太白、凤县偏高1.01.3,其余各地偏高1.72.3。秋季平均气温:川塬区为11.813.9,山区为8.910.0,较历年同期平均值均偏高0.71.1。【降水】年降水总量全区为571959.,与历年平均值相比,最多的陇县959.,偏多71%;其次太白为863.,偏多20%;眉县、凤县70916,偏多1525%;其余大部分县区为592665.,偏差在-6%+5%之间,接近常年。冬季降水呈现两头多中间少趋势,时空分布不均。12月降水总量全市为319.,与历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市区、太白偏多3倍多,千阳偏多2倍,其余大部分县区偏多1倍左右。1月降水总量全区为0.03.5,与历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太白接近常年,其余各地均偏少;2月降水总量全区为5.513.4.,与历年同期平均值相比,眉县偏少3成,扶风、岐山接近常年,其余各地偏多27成。季降水量总量全区为10.033.2.,其中,市区、千阳、凤县为偏多45成,凤翔、麟游、陇县偏多12成,其余各县区接近常年。春季降水呈现前少后多趋势,时空分布不均。3月降水量:全区为8.319.3.,与历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凤县偏少1成,扶风、市区偏少23成,其余各地偏少47成;4月降水量:全区为8.851.0.,与历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凤县偏多2成,其余各地偏少58成;5月降水总量:全区为4279.,与历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凤县偏少3成,市区偏少1成,千阳、太白持平,其余各县区偏多12成。季降水量:全区为80116.,其中凤县偏少1成,其余各县区偏少24成。夏季降水呈现前少后多趋势,时空分布不均。6月降水量:全区为34.2162.8.,与历年同期平均值相比,陇县为162.8.,偏多1.4倍;其次太白149.6.,偏多6成;其余各县区28.769.0.,偏少25成。7月降水量:全区为47.9237.3.,与历年平均值相比,陇县237.3.,偏多1.2倍;凤县180.,偏多4成;凤翔123.,偏多2成;麟游、千阳、太白92.6113.7.,偏少12成;其余各县区47.983.,偏少36成。8月降水量:全区为78.3240.8.,其中眉县最多240.8.,偏多1.8倍;千阳、凤翔7883.,偏少3成;凤县107.,偏少近1成;其余各县区135190.,偏多29成。季降水量:全区为238556.,陇县偏多9成,眉县偏多4成,扶风、太白、凤县偏多近1成,其余各县区偏少13成。秋季降水呈现前少后多趋势,时空分布不均。9月降水量:全区为94.3220.0.,与历年同期平均值相比,陇县220.0.,偏多1.5倍;千阳158.9.,偏多7成;岐山、眉县94104.,接近常年;其余各地120154.,偏多23成。10月降水量全市为45.0118.1.,与历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凤县、麟游持平;其余各地均偏多29成。11月降水量全市为2.77.7.,与历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各地均偏少69成。秋季降水量全区为162284.,陇县偏多近9成,扶风、岐山、麟游及凤县偏多近1成,其余各县区偏多24成。【日照】年日照时数宝鸡全区为14922074小时,与历年同期平均值相比,陈仓区、扶风、岐山接近常年;千阳、陇县、眉县偏少46%;其余大部分县区偏多1019%。冬季日照时数逐月偏少,季日照时数全区为238444小时,其中,市区最少238小时,麟游最多444小时,与历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各县区均偏少53133小时。春季日照时数,全区为522698小时,其中,太白最少522小时,偏少10小时;岐山最多698小时,偏多174小时;其余大部分县区偏多63140小时。夏季日照时数,全区为404575小时,与历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偏少50150小时。秋季日照时数,全区为277428小时,与历年同期平均值相比,眉县、陈仓区、岐山、陇县接近常年,扶风、凤翔、市区千阳、麟游偏少615%,凤县、太白偏少2122%。咸阳市:是我国中原地区通往大西北的要冲。咸阳风景秀丽,四季分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气候属暖温带大陆型季风气候,冬冷夏热,雨热同季。 咸阳市既在九嵕山南, 又在渭水以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封建王朝一秦王朝建都之地。南北长1 45千米,东西最宽106千米,面积1 0119平方千米。辖秦都、渭城2个区,兴平市一市,旬邑、武功、泾阳、三原、礼泉、乾县、永寿、彬县、长武、淳化、10个县,共有216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3843个行政村,163个居委会。人口504万人。 得名:咸阳得名有两种说法:一是咸阳位于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阳。东汉的许慎在说文里面这样说:咸,皆也,悉也。还有我们熟悉的一篇文章,上中学的时候学习过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有一句叫做: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询。由此可见,咸字在文言文里通常做普遍都,全部来解释,所以咸阳就是说山水都在阳面。另一种说法是有人根据史记和在秦都咸阳出土的陶文,认为商鞅在此曾置“咸亭”、“阳里”,秦孝公将两面名合一,取名咸阳。 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呈阶梯形,表现为三个单元:一是南部渭河、泾河平原,约占总面积15;二是中部台塬区,也约占总面积的15;三是北部高原丘陵区,约占总面积35。境内大小11条土石山岭,集中在北部。市区海拔378421米。东北部的石门山海拔为18853米,为全市最高点。全市最低处在东南部三原县大程镇清河出境地,海拔362米。境内山脉集中分布在中北部,主要有子午岭余脉的马栏山、石门山,中部嵯峨山、笔架山、九峻山,北仲山和五峰山自南而北依次排列。 气候:因地形特征,又分为两个具有明显差异的气候区:南部平原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无霜期213天;北部高原沟壑区,气候稍寒,冬春略长,年平均气温不足1 0,无霜期180天。全境年均降水量500600毫米,由南向北递增,50集中在7、8、9月,常常秋雨连绵,久阴不晴。 河流:泾河从西北入境,向东南流出注入渭河。渭河自西向东沿南界流过,形成“人”型水系。其大大小小的河沟,像毛细血管一样,分别注入泾渭两条动脉。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咸阳市辖2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共有107个建制镇、62个乡、13个街道办事处。有汉、回、蒙、藏等41个民族,其中汉族约占99.8%。全市非农业人口96万人。 咸阳市面积10119平方千米,人口504万人(2004年)。 秦都区面积 251平方千米,人口45万。邮政编码712000。 渭城区面积 272平方千米,人口40万。邮政编码712000。 兴平市面积 496平方千米,人口56万。邮政编码713100。 三原县面积 569平方千米,人口40万。邮政编码7138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泾阳县面积 792平方千米,人口50万。邮政编码713700。县人民政府驻泾干镇。 乾县 面积 994平方千米,人口56万。邮政编码7133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礼泉县面积1017平方千米,人口46万。邮政编码7132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永寿县面积 889平方千米,人口19万。邮政编码713400。县人民政府驻监军镇。 彬县面积1202平方千米,人口33万。邮政编码7135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长武县面积 583平方千米,人口17万。邮政编码713600。县人民政府驻昭仁镇。 旬邑县面积1697平方千米,人口27万。邮政编码7113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淳化县面积 965平方千米,人口20万。邮政编码7112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武功县面积 392平方千米,人口41万。邮政编码712200。县人民政府驻普集镇。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 渭南:一、气候概况 1、气温:各县(市、区)年平均气温为11.313.5,正负相差0.10.4,年平均气温正常,但年内气温高低波动幅度大。年极端最低气温-21.2,出现在合阳县的12月25日,年极端最高气温39.6,出现在临渭区的7月25日。 冬季(12月2月): 冬季大部分县市平均气温略高0.30.8。其中12月平均气温为-2.9-0.5,低0.91.7,1月平均气温为-2.3-0.2,正负相差0.41.0; 2月平均气温为2.74.5,高1.53.0。 春季(3月5月):春季平均气温为12.5 15.2,高0.2 1.0,是近六年来最低的一年。 其中3月平均气温为6.48.8,比常年高0.30.9。4月平均气温为12.715.1,比常年正负相差0.10.6,属正常。5月份平均气温为18.521.7,比常年同期高0.51.8。 夏季(6月8月):夏季平均气温为22.424.9,比常年同期低1左右。其中6月平均气温为22.825.7,月平均气温正常,但月内气温上下波动幅度大,中旬高12,下旬低12;7月平均气温为23.326.0,低1左右,上旬低12,中旬低3左右,下旬高23;8月平均气温为21.123.4,低2左右,部分县市出现历史同期最低值(1976年),中旬气温竟低35,幅度之大,历年少有,大部分县市为历史最低值。 秋季(9月11月):秋季平均气温为11.0 13.3,低0.1 0.7。其中9月平均气温为18.320.5,高0.51.0,但上旬低23,中旬高23,下旬高12;10月平均气温为 10.813.3,低0.41.5。11月平均气温为3.86.1, 大部分县市低0.50.8。 2、降水:全市年降水总量为855.41010.3毫米,全市多274.7436.2毫米,约多58成,除华县、韩城外各县(市、区)创年记录。8月下旬10月中旬出现异常降水偏多时段。 冬季:降水总量为30.053.4毫米,比常年多10.933.6毫米。其中12月降水总量为12.821.1毫米,多8.717.2毫米;1月降水总量为9.514.0毫米,多3.29.5毫米;2月降水总量为2.628.7毫米,有多有少,少的少5.76.1毫米,多的多2.720.0毫米。 春季:降水总量为102124毫米,白水、大荔、澄城、蒲城多5 44毫米,其他县(市、区)少230毫米。其中3月降水总量为816毫米,全市少716毫米,约少36成;4月降水总量为4363毫米。临渭区降水量正常,其它县市多321毫米,约多14成。5月份降水总量为3498毫米,合阳基本与历年持平,大荔、白水、澄城、蒲城多549毫米,其他县市少229毫米。 夏季:降水总量为307463毫米,全市多66199毫米。其中6月降水总量为5298毫米,全市多637毫米,约多16成;7月降水总量为92192毫米,大荔、蒲城、华阴少38毫米,其他县(市、区)多382毫米;8月降水总量为148239毫米,全市多55146毫米,约多6成1.5倍。 秋季:降水总量为302382毫米,全市多156237毫米。9月份降水总量为130219毫米,全市多53136毫米,约多7成近2倍。10月降水总量为118145毫米,多4662毫米,约多12倍。11月降水总量为2439毫米,华县少1.2毫米,其他县市多317毫米,约多28成。 3、日照:全年日照总时数为1880.72530.2小时,合阳、白水多58.8183.1小时,其他县市少76.8486.5小时。 4、霜冻:终霜冻日于3月21日3月24日结束,比常年早310天。初终霜冻日渭北几县市于10月15、16日出现,比常年早10天左右,中、南部11月11日出现,比常年晚7天10天。 二、重大气候事件 1、初冬寒冷异常:2002年12月下旬到1月上旬,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市出现强降温和雨雪天气过程,气温骤降。12月下旬平均气温为 -3.1-7.6。较常年同期低2.64.8,1月上旬平均气温为-4.2-7.6,较常年低3.24.9,澄城、合阳极端最低气温破历史极值,澄城县出现17.9极值,合阳出现21.2极值。气温之低,天气之冷为1991年以来同期最冷的一个时段。 2、气温波动幅度大:12月下旬到1月上旬强降温后,从1月中旬始气温大幅回升。1月20日时值“大寒”时节,但天气温暖如春,“大寒”不寒。2月月气温比常年高23,其中2月下旬高34。3月上旬气温低1,中旬气温低23,下旬气温突升比常年又高45。4月16日全市最高气温达30.133.7,4月17日14时临渭区气温27.8,4月18日14时气温8.6,24小时下降19.2。4月17日4月19日全市日平均气温下降13.215.4,形成寒潮,气温突升猛降,冷热不均,是冬季以来气温的显著特点。6月中旬气温高12,下旬低12;7月上旬气温低12,中旬低3左右,下旬又高23;8月中旬气温低35,幅度较大,历年少有;9月上旬低23,中旬高23;10月上旬气温低24,中旬低23,下旬高23。气温大起大落,上下波动幅度大,长期热凉不均,极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及日常生活,同时对农作物生长也极为不利。 3、春、秋连阴雨:3月11日18日连续出现8天的阴雨相间天气,低温寡照为历史同期所少有。在8月24日10月13日的51天里,有3234个雨日,共出现5次明显降水过程,最长连续降水日达10天之多。总降水量394.3493.1毫米,比常年8月下旬10月中旬平均值多1.22.0倍,在50多天里如此大的雨量除韩城市外其余县(市、区)为有气象资料以来之最。严重的连阴雨天气加重了本市的洪涝,尤其对“二华夹槽”地带造成了非常惨重的损失。出现了部分内涝,造成我市大范围房倒窑塌,出现人员伤亡,仅澄城县就有16万人撤离危房(窑),无房居住,同时阴雨天气诱发了一些地质灾害,也严重影响本市的秋收秋播工作的进行。 4、冰雹:我市全年共出现18个冰雹日,其中4月3个、5月3个、6月8个、7月2个、9月2个。4月17日合阳、富平等县即出现冰雹天气,富平的薛镇5460亩果园,25000亩小麦不同程度受灾。最为严重的是7月6日、7日澄城、白水、蒲城、富平、潼关5县遭受特大冰雹袭击,并伴有大风和短时暴雨,这次冰雹造成46.9万亩农田受灾,受灾人口25.4万多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亿元。 5、暴雨:今年我市暴雨天气特点为:次数多,范围广,结束晚。全年全市共有6个暴雨日,共18县次。为偏多年份,华阴、澄城县出现了3个暴雨日。其中8月29日韩城、合阳、澄城、白水、蒲城、富平、潼关、华阴、大荔9个县、市同时出现暴雨,为历史少有。10月10日我市韩城、合阳出现暴雨,为历史少见。 6、洪涝灾害:从8月27日以来,我市渭河流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特大洪灾,其水量之大,水位之高,持续时间之长,危害之惨烈,损失之惨重,均超过历史记录,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了空前的损失。这场特大洪灾,使我市的6县(市、区)、55个乡(镇),714个村的56.9万人受灾,29.32万人被迫离开家园,102.52万亩农田绝收,182所学校的4.9万名学生无法入学。大批水利、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严重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达23亿元。 三、气候影响评价 (一) 气候对冬小麦生长影响: 去年我市冬小麦播种面积 477万亩,冬小麦生育期的气象条件相对较好,今年平均亩产235.8公斤,较2002年亩产增产23.7公斤,小麦产量属偏丰年份。 冬小麦生长有利气候条件:去年9月中旬降水充足,补充了土壤水分,改善了墒情,对冬小麦播种有利。10月中旬后期的降水过程有利于冬小麦苗期生长及盘根生长。冬小麦从播种到封冻前,积温基本满足冬前形成壮苗条件。12月雨雪天气多,积雪覆盖,使冬小麦得以安全越冬,同时严寒天气对冬小麦越冬病虫害有一定抑制作用。1月中旬至2月气温高,有利于小麦返青生长,3月上、中旬气温低、春寒春长,有利于小麦幼穗分化,4月上、下旬降水充足,气温低,有利于小麦孕穗,也有利于形成大穗。5月5日晚6日全市降中大雨,有利于冬小麦灌浆。5月下旬天气晴好,有利于小麦后期成熟。 冬小麦生长不利气候条件:去年10月降水偏少,大田土壤墒情较差,不利于冬小麦分蘖生长,3月上、中旬,4月上旬,光照不足,不利于冬小麦茁壮成长。3月份降水偏少36成,深层土壤底墒不好,对小麦拔节和后期生长有一定影响。6月2日合阳、大荔、白水、蒲城、富平等5县出现冰雹天气,使冬小麦受灾严重。6月上旬出现35天的阴雨天气,对冬小麦的收获、晾晒有一定影响。 (二)气候对油菜生长的影响: 去年我市油菜播种面积 29.3万亩,油菜生育期的气象条件相对较好,今年收获平均亩产102.7公斤,较2002年亩产增产16.7公斤。油菜生育期的气象条件是 :去年9月中旬降水充足,补充了土壤水分,对油菜播种、出苗有利。初冬降雪多,积雪覆盖、隆冬不寒,有利于油菜安全越冬。2月、3月气温有利于油菜返青生长,4月降水充足,有利于油菜结荚成果。但去年11月降水偏少,一度干旱,对油菜生长不利,今年3月降水特少,不利于油菜抽苔。4月有几个县出现大风天气及中旬的强寒潮天气,对油菜开花结果有一定影响。5月下旬天气晴好,有利于油菜收获。 (三)气候对夏玉米生长影响: 今年我市夏玉米播种面积 200.7万亩,夏玉米生长期的气象条件主要是前干后湿,气温低,日照不足,贪青晚熟。今年夏玉米平均亩产261.6公斤(除去淹没区播种面积)。 6月中旬气温高12,降水少910成,干旱严重,对夏玉米播种及出苗造成严重影响。6月下旬降水多12倍,有利于夏玉米苗期生长。7月上中旬,降水多,气温适宜,有利于玉米拔节生长,玉米长势好。7月下旬出现高温晴好天气,一度出现旱情,但影响不大。8月上旬降水多,正值玉米抽雄需水关键期,比较有利,9月下旬气温高,天气晴好,光温条件对夏玉米后期灌浆成熟有利。但今年的夏玉米生长由于长时间阴雨天气影响,各生长期较常年偏晚。8月中旬气温低35,对玉米开花、授粉影响较大,使玉米发生空杆、穗秃顶。9月下旬10月上旬的连阴雨天气,气温低,光照不足,使有的地域夏玉米不能如期成熟,为了不影响冬小麦及时播种,有的农户将玉米卖青穗,造成减产减收。 (四)气候对棉花生长的影响 今年我市棉花播种面积86.4万亩,棉花生长前期的气象条件尚可,后期的气象条件主要低温、阴雨、寡照,影响较大,棉花平均亩产54公斤(除去淹没区播种面积),较2002年减产16.6公斤。 今年3月下旬气温偏高45,加大土壤水分蒸发,3月份降水偏少幅度大,对棉田备耕不利。4月上旬降水充足,改善了墒情,有利于棉花播种。4月中、下旬气温适宜、光照充足,有利于棉花出苗及苗期生长。棉花生长后期的气象条件主要是气温低,阴雨天气多,光照不足。5月份气温高,棉花生长进入五叶期,有利于棉花生长,6月降水充足,有利于棉花生长及现蕾。7月上中旬降水多,日照少,棉花出现徒长,枝叶郁蔽,不通风。7月下旬 气温持续偏高,对棉花开花授粉有所抑制。8月上旬正值棉花花铃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期,气温低23,降水多,日照不足,影响座桃。8月中下旬气温低,阴雨多,8月下旬9月上旬又出现连阴雨天气,再一次影响到秋桃的开花、座桃,使棉桃不能正常开裂、吐絮。今年有的田块棉花几乎是绝收。 (五)气候对林果及经济作物的影响 3月11日18日连续出现8天的阴雨相间天气,低温寡照对酥梨开花、座果不利。4月中旬的寒潮天气,对苹果的开花、座果影响较大。7月上旬出现强冰雹灾害天气、下半年气温低、降水多、光照不足、对渭北几县、市大面积的果业生产及经济作物负面影响很大。8月下旬10月上旬正值苹果、酥梨、柿子等果类膨大、着色期,阴雨连绵,苹果出现轮纹病、酥梨出现黑星病等,气候对果品的产量、品质影响较大。苹果较去年减产,酥梨产量略增产,但商品果率下降。杂果类:桃、杏、李子、葡萄、柿子、红枣类略增产,但因生长后期低温、阴雨、寡照,果质不如往年。7月下旬出现的高温天气对花椒着色有利,后期的阴雨天气不利于花椒的采摘、晾晒。后期的阴雨天气不利于花生的收获、晾晒。 (六)气候对秋播生产的影响 今年下半年降水多,土壤墒情好,但由于阴雨天气时间长,气温低,秋作物成熟收获期推迟,冬小麦播种受到影响,普遍播种偏晚。洪水淹没区及一些内涝区,由于农田积水影响有的地方冬小麦不能如期下种,播种的冬小麦出苗、发育迟缓。阴雨天气使油菜不能如期播种,对油菜的出苗,移栽影响较大。10月中旬到10月下旬,气温高,天气晴好,有利于秋播作物苗情转化及生长。11月上、中旬气温低,阴雨天气多,不利于冬小麦生根、分蘖。到11月末冬小麦0积温为294447,大部分县市麦田积温400。冬小麦冬前积温偏少幅度大,极不利于冬小麦冬前形成壮苗。二华等5县(市、区)淹没区由于积水严重,冬小麦播种普遍偏晚,冬前幼苗生长不好,分蘖少。冬小麦播种后气温低、湿度大,有的田块出现叶锈病、白粉病。 (七 )气候对公众生活的影响 初冬雨雪天气多,气温低且持续时间长,澄城、合阳两县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建站以来最低值,到处冰天雪地,呈现一派天寒地冻景象。黄河小北干流出现流冰和部分河面封冻现象。寒冷的天气对交通、建筑及野外作业影响较大,对塑棚农业生产有一定影响。路面冰冻,行人不时有摔倒受伤现象。隆冬天气晴好,“大寒”不寒,2月份气温高,春天来的早,有利于人们的户外活动。3月气温上下波动大,气候乍暖还寒。4月中旬出现强降温寒潮天气,气温大幅度下降,人们从温暖的春日一天间又像到了冬季,如此冷热不均的天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极为不利。7月下旬气温高23,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天气酷热,极为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8月下旬10月阴雨连绵,对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交通及建筑业等负面影响极大。11月上旬冷空气入侵,气温低,雨雪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出行有一定的影响。 四、综述 今年我市气候总的是:气温正常波动大、降水特多时空分布不均,日照不足各县市差异大。初冬寒冷少见,春季寒潮较严重,秋季连阴雨、洪涝灾害,对我市的工、农业生产负面影响极大。今年气候对我市的经济、人民群众生活及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今年的气候属较差年份延安:宝塔区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华北陆台鄂尔多斯地台的一部分。由于沟谷切割,地形破碎,形成北部卯梁丘陵河谷区,南部卯梁丘陵河谷区,东南部残塬区。区域内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全区水土流失面积3154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88.7%。宝塔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降温迅速,冬季雨量稀少。年平均将水量542.6毫米,近年干旱期常在4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9.4度,7月平均22.9度,1月平均6.5度,年较差为29.4度。平均无霜期140165天。汉中:气温:区内气温的地理分布,主要受制于地形。年均气温14。西部略低于东部,南北山区低于平坝和丘陵。海拔600米以下的平坝地区年均气温在14.214.6;一般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区年均气温低于12;西嘉陵江河谷年均气温高于13。降水:汉中地区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形成全年降水的暖湿空气,主要来自印度洋孟加拉湾,其次是西太平洋。夏季,在副热带高压影响下,孟加拉湾水汽沿西南低涡下部的西南季风北上,经西藏、云南及四川西北部到达本区上空;西太平洋水汽随副热带高压边缘的东南气流输入本区上空。冬季,受极地大陆冷气团(主要是蒙古高压)控制,多西北季风,形成寒冷干燥少雨的天气。春秋为过渡季节,春暖少雨,秋凉多雨,气候湿润。地面植被、水库、河流、田园等所蒸发于空间的水汽参与降水甚微。来自西南、东南的暖湿气流受巴山、秦岭阻隔,使得区内雨量充沛,但由于两山位于西南气流的路径上,由于中低层云系的水汽系统辐合,以及地形抬升和山地垂直影响,使本区南北承接水汽不等,降水量分布悬殊,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00-1700mm之间。其中南部米仓山最为丰富,成为陕西之冠。湿度:整个汉中地区年平均相对湿度分布态势,基本呈南大北小。汉江平坝、巴山山地70-80%;秦岭山地73%。一年中冬春两季较小,夏秋较大。9、10月为全年之冠,均在80%-86%;冬季(12、1、2月)三个月汉江平坝、巴山山地为75%-80%;秦岭山地58%-66%。风:区内年均平均风速介于1-2.5米/秒之间。鲜见大风天,年均不到2天,周边郊县则有不同。榆林: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接壤地带,位于东经1072811115,北纬36573934之间,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鄂尔多斯市,南接本省延安市。黄河沿东界南下涉境270多公里,明长城横贯东西700多公里。地域东西长385公里,南北宽约263公里,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2%,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8%。平均海拔1000至1500米。境内有大小53条河流汇入黄河,主要是“四河四川”:无定河、秃尾河、窟野河、佳芦河,皇甫川、孤山川、清水川、石马川。北部沙区有200多个内陆湖泊,红碱淖是陕西最大的内陆湖泊,总面积67平方公里,总蓄水量10亿立方米。榆林气候属暖温带和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较差大,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0,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无霜期150天左右。气象灾害较多,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霜冻、暴雨、大风、冰雹等灾害发生,尤以干旱、冰雹和霜冻危害严重。(行政区划 人口状况) 全市辖榆阳、神木、府谷、定边、靖边、横山、佳县、米脂、吴堡、绥德、清涧、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工业气体市场细分领域增长潜力与客户粘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工业气体分离提纯技术与碳中和领域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在校跟读申请书1000
- 采购工程合同范本5篇
- 个人小额借贷合同6篇
- 2025北京中国音乐学院第一批招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2030工业机器人应用场景拓展分析及智能化转型与投资回报周期测算报告
- 2025-2030工业机器人产业市场现状供需关系及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
- 2025-2030工业大数据知识图谱构建方法与设备预测性维护应用报告
- 2025-2030工业大数据分析平台架构优化设计方案报告
- 真空包装机作业指导书
- 质子泵抑制剂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 2023年上海16区高考一模英语听力合集附音频含答案含原文
- 中医医院处方笺模板
- GB/T 4170-2006塑料注射模零件技术条件
- GB/T 12363-2021锻件功能分类
- 水调歌头-公开课教学设计 省赛一等奖
- 《番茄工作法图解》课件
- 报价单模板及范文(通用十二篇)
- 蒂森克虏伯电梯MC2-C调试介绍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间隔排列》作业纸(大组教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