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半截蜡烛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设计意图反思.doc_第1页
6、半截蜡烛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设计意图反思.doc_第2页
6、半截蜡烛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设计意图反思.doc_第3页
6、半截蜡烛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设计意图反思.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半截蜡烛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的是半个多世纪以前发生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小故事。法国妇女伯诺德夫人家是盟军的一个情报中转点。一天晚上,围绕藏着情报的“半截蜡烛”发生了一个斗智斗勇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课文一二节简单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人物,并对故事的具体展开埋下伏笔作了铺垫。第三到七节具体描写“一天晚上”围绕“半截蜡烛”展开的故事。课文语言精炼,情节紧张,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充满戏剧冲突。半截蜡烛是串起全文的一根线索,它的“点燃吹熄再点燃熄灭”,关系到藏在蜡烛中的情报的暴露,关系到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的性命,更关系到法国人民的生死存亡。因此,教学时,重点围绕这根主干逐步展开。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绿线中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说一说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4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险境中的动作神情语言和心理活动,感悟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定的动作神情语言和紧张激烈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去体会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 教师:DVD录音机磁带有关资料等。学生:查阅有关资料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3月1日 总第19课时课时目标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第一段。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半截蜡烛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3既然同学们有这么一大堆问题,就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初步了解.)二、初读课文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语句,读通全文;边读边用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并通过联系上下问或查字典解决。 2读懂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3组织交流。(1)生字词的音形。(2)交流读书情况,纠音。(设计意图:能正确读准生字字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三、 给课文分段1自由读课文,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弄明白,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写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2组织讨论分段。一(1-2)二(3)三(4-5)四(67)指导学生流利地读好课文(设计意图: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四、再读课文,感知内容1 通过朗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2教师作相应指导。3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设计意图:初步了解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学习课文第一段1自由读第一段后,字词质疑。2区别理解“绝密绝妙”两词。 3教师质疑: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这样做?4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办法来收藏。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 指名朗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设计意图:着重体会伯诺德夫人的机智沉着.)五、指导写字。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笔顺和结构。对于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窄右宽。对于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包住中间的字,结构要松紧和适。重点指导:“遭”“诺”。六、 布置抄写。(设计意图:正确掌握生字的写法。)板书设计:当,(谁怎么做),(结果怎样)。 第二课时 3月2日 总第20课时 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泊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3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泊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2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一 复习。1听写词语。2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呢?谁来读读课文的12自然段:你来说重要“绝密的情报”“为了情报安全但始终放心不下。”绝妙“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显眼”的反义词就是(隐蔽),伯诺德夫人为什么不把这样重要的情报藏在隐蔽的地方?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请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这句话?3那么,这个绝妙的主意真的绝对保险,万无一失了吗?它存在什么样的隐患。(出示: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现在,蜡烛被敌人点燃!(引读) (设计意图: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二 精读课文(一)感受气氛“险” 1这到底是一场怎样的战斗呢?请快速默读课文3-7小节2组织学生交流:(1)这是一场怎样的战斗呢?(半截蜡烛,却一波三折!)(2)从哪里看出战斗很惊险? (3)出示: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讨论:险在哪里?出示:这意味着意味着意味着 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啊!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语速稍快一些,把危险一层进一层的情形读出来。你还从哪里也读出战斗很惊险?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发出微弱的光”意味着什么?能用一个四字词语形容此时的险情吗?指导朗读:火焰吞噬(shi)着蜡烛,也炙烤着伯诺德夫人的心。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当时的“惊险”?(二)研析情节。在这些危机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是如何与德军周旋的呢?1自学课文,要求:(1)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的句子。(2)在自己欣赏的地方简要地写上自己的理解。(3)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欣赏的句子。2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收获。3如果你是家庭成员之一,你还有更好的办法使一家人顺利脱险吗?四小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在他们的屋子里,一家三口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而又紧张激烈的战斗。你有哪些心里话想对他们说?(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阅读第二三四段时,着重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领悟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机智和勇敢,激发学生学习他们热爱的精神。)三、总结全文,1同学们,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靠着机智勇敢镇定对祖国的满腔热爱,终于成功地保住了蜡烛中的机密。战胜了敌人!2再读课题此时,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课题,这半截蜡烛里仅仅是装着绝密情报吗?还装着什么?是的,透过这半截蜡烛我们看到了伯诺德夫人一家的镇定与机智,看到了他们至死不渝的爱国之心。3同学们,在二战期间,正是这至死不渝的爱国之心激励人们捍卫着自己的祖国家园!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些名言!(设计意图:进一步体会到战争个人们造成的苦难,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1搜集百年战争的资料,写一个调查报告。2把课文编成课本剧演一演(利用班队或晨会)。板书设计:6半截蜡烛 点燃 重新点燃 夺回 吹熄 端走 拿上楼 机智勇敢热爱爱国教学反思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一个教学段落结束,我让大家比较谁的方法更巧妙,你有没有比她们更巧妙的方法?大家踊跃发言,互动中弄清了:本来伯诺德夫人的方法最好,可因为天太黑,多一盏灯总比少一盏好,所以没成功。杰克的方法也不错,可是端走蜡烛明显得变暗了,所以还是没成功。杰奎琳成功的理由是少校家里也有一个同年纪的小女孩,喜欢小孩是人的天心,所以成功。并不是她的方法更好。而比一比谁的方法更巧妙,那就更热闹了。有的说,天冷没事干,不如玩游戏,吹灭蜡烛捉迷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