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代号:2347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建筑结构 试题2014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 分, 共计叫将选择结果填入括弧内)1.对于没有显明流幅的钢筋,其力学性能的主要指标不包括( )。A抗拉强度 B.伸长率C冷弯性能 D.屈服强度2. 下列关于钢筋和棍凝土之间粘结强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外荷大时,其粘结强度大B. 当钢筋埋入混凝土中长度长时, 其粘结强度大C.混凝土强度等级高时, 其粘结强度大D.二钢筋级别低时, 其粘结强度大3. 结构的功能要求不包括( )。A.安全性 B.适用性C.已耐久性 D.性价比4. 下列各项中, ( )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A. 结构作为刚体失去平衡B. 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C. 由于机器振动而导致结构的振幅超过按正常使用要求所规定的限值D. 构件丧失稳定5. 梁斜截面破坏有多种形态, 均属脆性破坏, 相比之下脆性稍小一些的破坏形态是( )A.造筋破坏 B.超筋破坏C.已少筋破坏 D. 剪压破坏6.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以( )为依据的?A. 斜拉破坏 B.适筋破坏C.斜压破坏 D.剪压破坏7. 偏心受压构件界限破坏时, ( )。A. 远离轴向力一侧的钢筋屈服比受压区混凝土压碎早发生B. 远离轴向力一侧的钢筋屈服比受压区混凝土压碎晚发生C. 远离轴向力一侧的钢筋屈服与另一侧钢筋屈服同时发生D. 远离轴向力一侧的钢筋屈服与受压区混凝土压碎同时发生8. 大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特征是( )。A. 靠近纵向力作用一侧的钢筋和吐应力不定, 而另一侧受拉钢筋拉屈B. 远离纵向力作用一侧的钢筋首先被拉屈, 随后另一侧钢筋压屈、混凝土亦被压碎C.远离纵向力作用一侧的钢筋应力不定,而另一侧钢筋压屈、混凝土亦压碎D. 靠近纵向力作用一侧的钢筋拉屈, 随后另一侧钢筋压屈、混凝土亦压碎9. 下列各项预应力损失类型中, 不属于后张法预应力损失的是( )。A. 锚固回缩损失 B. 摩擦损失 C. 温差损失 D.应力松弛损失 10. 屋盖结构分无樱屋盖和有模屋盖两种, 元攘屋盖由( )组成。A.大型屋面板、穰条、屋架(包括屋盖支撑B. 小型屋面板、攘条、屋架(包括屋盖支撑C. 大型屋面板、屋面梁或屋架( 包括屋盖支撑D. 小型屋面板、屋面梁或屋架(包括屋盖支撑)1 1. 作用在厂房结构上的大部分荷载都是通过( )传给基础、再传到地基中去。A.屋面板 B.牛腿C.托架 D横向排架12. 抗风柱的连接一般采用( ) ,有时根据具体情况也采用与屋架上、下弦同时镜接。A. 与基础伎接, 与屋架上弦佼接 B. 与基础佼接, 与屋架上弦刚接C.与基础刚接,与屋架上弦伎接 D.与基础刚接,与屋架上弦刚接13. 下列关于多层与高层房屋结构荷载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主要包括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和温度作用B. 对结构影响较大的是竖向荷载和温度作用C. 水平荷载不随房屋高度的增加而变化D. 对于超高层房屋, 水平荷载不可能对结构设计起绝对控制作用14. ( )既具有极大的抗侧移刚度,又能因剪力墙的集中而获得较大的空间,使建筑平面获得良好的灵活性,适用于3 0层以上的高层房屋。A.框架结构C. 砌体结构B. 剪力墙结构D. 筒体结构15. ( )是指梁柱楼板均为预制,然后通过焊接拼装连接成整体的框架结构。A.全现浇式框架 B. 半现挠式框架C. 装配式框架 D. 装配整体式框架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6. 砖的厚度增加可以提高砌体的抗压强度。( )17. 普通砖砌体结构, 采用混合砂浆砌筑时, 其强度设计值应乘以调整系数0.9 0 ( )18. 无筋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中的? 是指轴向力的偏心距对受压构件承载力的影响系数。( )19. 无筋砌体构件的高厚比是指构件的计算高度与其相应的边长的比值。( )20. 钢材发生脆性破坏时构件的计算应力有可能小于钢材的屈服点。( )21.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或振动荷载且需要验算疲劳的焊接结构可以选用Q235 沸腾钢。( )22. 对于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 起初由摩擦力传力, 后期依靠杆和螺孔之间的抗剪和承压来传力。( )23.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主要用于承受静力荷载的结构、构件的连接。( )24. 地震震级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及建筑物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25. 我国抗震规范提出的 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是小震不倒、中震可修、大震不坏。( )三、筒答题(每小题8分,共计24分)26. 试分析素混凝土梁与钢筋混凝土梁在承载力和受力性能方面的差异。27. 有腹筋梁斜截面剪切破坏形态有哪几种? 各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以及破坏特点如何?28. 简述多层砌体房屋纵墙承重体系的特点?四、计算题(每小题13分,共计26分)29单筋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为,采用C30硂,HRB335级纵向受力钢筋,承受弯矩设计值的作用,已在受拉区配置有4根直径的钢筋,试验算截面安全与否。已知:,30某轴心受压柱,截面尺寸,此柱承受的轴力设计值N=4000kN,计算长度,采用C35硂,HRB400级纵向受力钢筋,试校核此柱是否安全。已知:,所配置的纵向受力钢筋面积5027,稳定系数见下表。810121.00.980.95提示:,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将选择结果填入括号内)l. D 2.C 3. D 4.C 5.D6.D 7. D 8.B 9. C 10.C11. D 12. C 13.A 14.D 15. C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V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16. 17. 18. 19. 20.21. 22. 23. 24. 25.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计24分26. 试分析素混凝土梁与钢筋混凝土梁在承载力和受力性能方向的差异。答:素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很低, 变形发展不充分, 属脆性破坏。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力比素混凝土梁有很大的提高,在钢筋混凝土梁中,混凝土的抗压能力和钢筋的抗拉能力都得到了充分利用,而且在梁破坏前,其裂缝充分发展,变形明显增大,有明显的破坏预兆,属延性破坏,结构的受力特性得到显著改善。.27. 有腹筋梁斜截面剪切破坏形态有哪几种? 各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以及破坏特点如何?答:有腹筋梁的斜截面破坏可分为斜拉破坏、剪压破坏和斜压破坏三种形态。(1)斜拉破坏:当剪跨比3时,斜裂缝一旦出现,原来由混凝土承受的拉力转由箍筋承受,如果箍筋配置数量过少,则箍筋很快会达到屈服强度,不能抑制斜裂缝的发展,变形迅速增加。从而产生斜拉破坏,属于脆性破坏。(2) 斜压破坏: 如果梁内箍筋配置数量过多, 即使剪跨比较大, 箍筋应力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而混凝土开裂后斜裂缝间的棍凝土却因主压应力过大而发生压坏,箍筋强度得不到充分利用。此时梁的受剪承载力取决于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混凝土强度。也属于脆性破坏。(3) 剪压破坏: 如果箍筋配置的数量适当, 且剪跨比小于3 时, 则在斜裂缝出现以后, 箍筋应力会明显增长。在其屈服前,箍筋可有效限制斜裂缝的展开和延伸,荷载还可有较大增长。当箍筋屈服后,由于箍筋应力基本不变而应变迅速增加,斜裂缝迅速展开和延伸,最后斜裂缝上端剪压区的混凝土在剪压复合应力的作用下达到极限强度,发生剪压破坏。28. 简述多层砌体房屋纵墙承重体系的特点?答: (1)纵墙是主要的承重墙。横墙虽然也承受荷载,但主要是满足房间的使用要求、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布置。(2) 由于纵墙上承受的荷载较大, 所以设置在纵墙上的门窗大小和位置受到一定的限制。(3) 由于横墙较少, 房屋的横向刚度较差, 而纵墙上开了很多洞口, 因此纵墙承重房屋抵抗地基不均匀变形的能力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宁河区学业测试数学试卷
- 湛江市徐闻县县直医疗卫生单位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4年石家庄市灵寿县中学选聘教师笔试真题
- 七年级满分数学试卷
- 广东省中医院海南医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4年烟草四川公司招聘考试真题试卷及答案
- 青岛小学5年级数学试卷
- 钦州市八上数学试卷
- 清远教师招聘数学试卷
- 红细胞计数课件
- 通山城区污水处理厂运营维护方案
- 市政管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保证措施
- 2025年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清华大学
- 2025云南师范大学辅导员考试题库
- 北京十一学校高中课程方案
- 绩效薪酬管理办法模板
- ZLP630高处作业吊篮使用说明书
- 财务岗位安全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电容膜片真空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药品研发项目管理制度
- 社工儿童沟通技巧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