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精神之我见.doc_第1页
阿Q精神之我见.doc_第2页
阿Q精神之我见.doc_第3页
阿Q精神之我见.doc_第4页
阿Q精神之我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阿Q精神之我见 作者:马新征“阿Q精神”源于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中的阿Q正传,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最杰出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突出的艺术成就是成功地塑造出阿Q这个世界画廊中的不朽的艺术形象。 阿Q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个落后而不觉悟的农民典型。他愚昧,贫穷。精神胜利法是他最主要的性格特征,这也是阿Q落后不觉悟的重要原因。阿Q不满别人的压迫,想反抗又不得力,便用精神上的胜利掩盖实质上的失败。当辛亥革命的消息传来时虽一时反对,但低下的社会地位使他本能地倾向革命。他对革命的理解是错误而可笑的,行动是迟钝而软弱的,最后在假洋鬼子的棒喝下革命美梦彻底破灭 。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整个国民劣根性的集大成者,阿Q也是一个无法替代的“典型形象”。 阿Q头上的“光”,照出了中国人心灵上的黑洞。 关于“阿Q精神”,学术界有很多权威论述过。黄修已教授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中称这种病态特征是精神胜利病,其中有一段非常透彻又简明的论述:“这就是他的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自嘲、自解、自甘屈辱,而又妄自尊大、自我陶醉等种种表现。简言之,是在失败与屈辱面前,不敢正视现实,而使用虚假的胜利来在精神上实行自我安慰,自我麻醉,或者即刻忘却。例如,他挨了人家的打,便用儿子打老子来安慰自己,并自认为是胜利了。由于这种病态精神的支配,他便永难振作起来以求自强,并永在屈辱中苟活。他的一生就是一部受尽屈辱的血泪史。直到最后糊里糊涂地被杀,才在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呼喊中,完成了最后一次精神胜利。” “阿Q精神”通常是被那些需要胜利而又无法得到胜利的人用来维持自己精神上的平衡的一种药方,也可以称为一种自欺欺人的骗术,常常表现在走向没落的统治阶级的精神状态中 。其实它是一种生活中的弱者的典型思想和精神,更严重地存在于被帝国主义欺侮的半殖民地的封建统治阶级之中,不只是中国有,其他国家也有。从人类思想的普遍性来讲,被统治阶级要受统治阶级思想的影响,所以在旧中国国民中也就普遍存在着阿Q精神。 “阿Q精神”在当今社会的表现:比如,当前有些人看见别人超过自己时就说:“他算什么,我比他好多了。”这不是见先进就学,而是自我满足,夜郎自大,不求进取,又敌视别人进步。这其实是阿Q精神在现实中一种很普遍的表现。1所谓“阿Q精神”,究竟是怎样呢?它的主要特点,一句话说来,就是精神胜利法,就是自欺自骗以求自 慰。精神胜利法是阿Q精神的基本的东西,也是特有的东西。自然阿Q性格还是如一般实际存在的人物一样相当复杂的;然而阿Q之所以成为典型,则是精神胜利法通过种种条件的突出而具体的表现。他的自尊自负与自轻自贱固然是精神胜利法的主要的表现条件,他的排斥异端与“投降”革命也是精神胜利法的一个相关因素,至于怒目而视的怒目主义和“在肚子里暗暗咒骂”的腹诽政策,更是精神胜利法的最主要的现象了。 自尊癖阿Q精神的第一个特点是“自尊癖”。阿Q本是极卑微的人,他没有家,住在土谷祠里,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人们忙碌的时候才记起他,一空闲,便把他忘记了。然而,阿Q却很自尊,“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睛里”,甚至赵太爷儿子进了学,他在精神上也不表示尊崇,以为“我的儿子将比他阔得多”。阿Q甚至瞧不起城里人,认为城里人把“长凳”叫成“条凳”、煎大头鱼时加葱丝,都是“可笑”的。 欺弱怕强阿Q精神的第二个特点是“欺弱怕强”。阿Q最喜欢与人吵嘴打架,但必估量对手,口呐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他寻衅跟王胡子打架,打输了,他便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他估量小D瘦小打不过他,骂小D是“畜生”,小D让着他,他却不依不饶,进而动手抓小D的辫子;对毫无抵抗力的小尼姑动手动脚,扭住她的面颊,说“和尚动得,我动不得?”大肆轻薄。可是,当他在路上遇到“假洋鬼子”时,他脱口说了句“秃儿”,不料被“假洋鬼子”听见了,“假洋鬼子”举起了“哭丧棒”,他便赶紧缩起脖子,等着挨揍,连吃了几棍子,一点不敢反抗。 性幻想狂阿Q精神的第三个特点是“性幻想狂”。他认为,“凡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一个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想引诱男人;一男一女在那里讲话,一定要有勾当了”。所以,当赵太爷的女仆吴妈在厨房与他谈几句闲天时,他便忽然抢上去对吴妈说:“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 泼皮耍赖阿Q精神的第四个特点是“泼皮耍赖”。他跑到尼姑庵偷萝卜,被老尼姑发现了,他还强词夺理,说:“这(萝卜)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 善于投机阿Q精神的第五个特点是“善于投机”。阿Q本来是对革命一向“深恶而痛绝之”的,但当他看到“未庄的一群鸟男女(在革命到来之际)的慌张的神情”时,便想:“革命也好罢,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阿Q革命的目的,不过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于是他想到了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宁式床、钱家的桌椅;想到了复仇,把和自己打过架的小D、王胡子连同侮辱过自己的赵太爷、秀才和假洋鬼子统统杀掉;他想起了赵司晨的妹子、邹七嫂的女儿、假洋鬼子的老婆、秀才娘子和吴妈,拿不定主意究竟要谁。所以,当他的“革命”要求一为假洋鬼子所拒斥,便想到衙门里去告他谋反的罪名,好让他满门抄斩。 精神胜利法阿Q精神的第六个特点是“自欺欺人”,即“精神胜利法”。阿Q与人家打架吃了亏,心里就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世界真不像样,儿子居然打起老子来了。”于是他心满意足,俨然得了胜利似的。当他被关进牢房时,他便“以为人生天地之间,大约本来有时要抓进抓出”;当他被拉去杀头时,他便“觉得人生天地之间,大约本来也未免要杀头的”。所以,阿Q“永远是得意的”。 奴隶性阿Q精神的第七个特点是“奴隶性”。阿Q看到审讯他的人穿着长衫,便知道这人有来历,“膝关节立刻自然而然的宽松”,立即跪了下来。长衫人物叫他站着说话,但他还是跪着,并且第二次审讯他时,他仍然下了跪。直至今天,我们还会感到生活中许多人身上有阿Q的影子,或自欺欺人,或泼皮耍赖,或欺弱怕强等等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中国发展的三十年,也是泥沙俱下的三十年。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金钱主宰着主流文化。曾几何时,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切肉刀的,万元户、bp机已不新鲜,“二奶”、“小三”“锋芝婚变”之类的事件频频见于报端。人们心灵深处已近干枯,愈来愈趋于表面的热闹和无聊,是露骨,是公式,是别墅,是宝马,是显摆。当然我所说的只是生活中的一类现象,一类不好的现象。在这里,我们还是要学习鲁迅先生的一针见血的批叛现实主义精神。好的以后再说。人们在茶余饭后、交际场所多炫耀自己的衣衫是什么名牌,买了某处的几套房子,车子性能如何。这是时代进步、物质发达的象征,古语有:“笑贫不笑娼。”是的,穷在很多时候是没有尊严、不被看起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或别人的穷。我们发现没有,当我们守住财富、拥有资产之后还有什么值得推敲的能留给后人的文化吗?当我们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富足时,是否想着给后人留下纯净的天空?今天的人们在许多时候何尝不是阿Q般的胜利和满足。诸如此类的事件和报道: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随处可见:天空昏暗、空气污浊、污水横流、垃圾围城,连远在冰天雪地的南极企鹅体内也发现DDT等农药残余,珠穆朗玛峰遍地狼藉?蓝天碧水已经成为许多人儿时的记忆和遥不可及的梦想。 南极臭氧空洞,是因为过去氟利昂用量过多,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的,会有大量紫外线照射地球,皮肤癌等发率升高,地球温度升高;许多水域会发生赤潮等是因为生活工业废水进入水域,这些水富含氮,磷,使水富营养化造成的,会导致鱼虾死亡,也会通过生物富集作用损害人们的健康;美国的原始森林遭破坏,是人为的,有很多树木都是被砍伐的。造成很多动物流离失所,甚至有些物种灭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就是说,罗布泊本是非常美丽的湖泊,如今消逝了,成了荒漠。这是生态环境遭受人为破坏的悲剧。这篇报告文学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追溯二千多年的封建文化史,先哲、智者、鸿儒们身上也不无闪烁着阿Q的风采。西汉的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东晋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唐朝的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宋代的苏轼“多情应笑我,华发早生,一樽还祭江月。”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看写天上,实则人间。清朝曹雪芹的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真的荒唐?为何辛酸?含沙射影、迂回曲折的封建文化,文人的婉曲心态影响至今。所以有我们无法左右现实时的“阿Q精神胜利法”。当我们沾沾自喜于悠久灿烂的五千年历史文化时,“洋人”的船坚炮利惊醒了大人们的春秋美梦;当我们沉醉于溪亭日暮时,西欧的“蒸气时代悄然到来。工业革命膨胀着外敌的野心,侵略和掠夺必然来临。于是老大帝国一夜之间灰飞烟灭、四散开去。说阿Q精神最可贵,是阿Q精神里也有豁达大度的一面,遇上不顺心的事总有理由为自己开脱。 阿Q傻阿Q呆阿Q自欺欺人掩耳盗铃,不为名利而苦恼,也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比起一些老为自己套上虚假的外衣而弄个焦头烂额,有苦自己知实在可贵得多。阿Q只是鲁迅塑造出来的一个人性特别的浓缩体,塑造时褒贬相交,既不单纯地丑化也不单纯宣扬,目的是给人们一面镜子,让人们在跌倒前总能找个让自己重新站起来的理由。 “阿Q精神”并非坏事,它内含科学性。对于心理失控的人来说,它是一剂良药,使他们从中获得自我安慰自我解脱,不至于因心理压力得不到正确疏导而做出失去理智,譬如打人、毁物甚至杀人、放火或者自杀之类的偏激行为。如今,“阿Q精神”已经走出了中国国界,成了“国际通行”的医治心理疾病的辅助手段,在治疗人类心理失衡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不能再“孤芳自赏”了。我们不禁要问:“今天,我们要守住“阿Q”精神中的哪些内容呢?”那就是发自内心的正视自己美点和缺处的理智,不要过于满足,不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不足时不自卑,能激励自己、发展自己,一定不要做一个高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