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虚词辨析.doc_第1页
对外汉语虚词辨析.doc_第2页
对外汉语虚词辨析.doc_第3页
对外汉语虚词辨析.doc_第4页
对外汉语虚词辨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外汉语虚词辨析一、“不时”和“时而”1、“不时”和“时而”在状语位置的句法特征 “不时”单独作状语,也可和“地”连用作状语,而“时而”只能单独作状语。如:(1) 游行、抗议的活动不时(地)出现,给政府带来很大的压力。(2) 其字里行间,也不时(地)吐露着同样的讯息。(3) 受过伤的那条腿,还会时而感到刺痛。(4) 时而飘过来一阵花香。2、“不时”和“时而”对谓词的选择 “不时”、“时而”+动词(1) 嘴里还不时发出清脆动人的鸟鸣声。(2) 对于陈进兴的作为不时有强烈的针砭之词。(3) 不时陶醉其间。(4) 还会不时地想他。(5) 课堂里不时存在各种噪音。(6) 新闻评论不时具有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不时”一般修饰动词,大多类型的动词都可被“不时”修饰,但“不时”不能修饰状态性很强的存在动词,“不时”不能修饰关系动词,除“有”,如“是、叫(称谓义)、姓、成为、像”等,而“时而”可以修饰各类动词。如:(1) 这些大部分是赛夏族的孩子们,时而弯腰摆臀,时而昂首撼臂。(2) 时而飞来几只天鹅在湖中栖息。(3) 恶折磨我们的人,时而是因为人的本性,时而是因为人的残忍的自私性。 恶折磨我们的人,不时是因为人的本性,不时是因为人的残忍的自私性。(4) 他的“冷板凳”就像带着两个轮子,时而在书斋,时而在基层,时而在研究所。 他的“冷板凳”就像带着两个轮子,不时在书斋,不时在基层,不时在研究所。但“不时”和“时而”都不能修饰不可重复动词,如:生、死、发源、灭亡等。“时而”+形容词,“不时”不能修饰形容词(1) 他的声音表情丰富,时而狂放丰沛,时而细腻温柔,魅力不减当年。他的声音表情丰富,不时狂放丰沛。(2) 时而蒙昧,偶或清明。不时蒙昧,偶或清明。 “时而”+名词或名词短语,“不时”不能修饰名词(1)国小主任的工作已届满三年。三年中,时而丽日晴空,时而凄风苦雨。国小主任的工作已届满三年。三年中,不时丽日晴空,不时凄风苦雨。(2)基因突变第三节,中国女篮时而“老虎”时而“小绵羊”。基因突变第三节,中国女篮不时“老虎”不时“小绵羊”。 “时而”+拟声词,“不时”不能修饰拟声词 盈满凶恶悲惨的声音,时而隆隆,时而嘶嘶。 盈满凶恶悲惨的声音,不时隆隆,不时嘶嘶。归根到底,“不时”和“时而”句法上的许多不同处是由语义上的差异造成的。“不时”是“表示间隔不长而不断地重复发生”,有“不断地”“时时”的意思;“时而”是“不定时地重复发生”,“时而时而”有“有时有时”的意思,有一定连词的性质。虽然都表示“重复发生”,但显然,“不断地重复发生”比“不定时地重复发生”频率要高得多。二、“成心”、“存心”的比较1、作副词(1)成心(存心)+动词l 成心(存心)逗人家的火是怎么着。l 我成心(存心)怄他。l 你成心(存心)找碴儿啊。l 成心(存心)看我的笑话。(2)成心(存心)+介词l 我看你成心(存心)跟我闹别扭。l 今天他成心(存心)从老太太跟前过。l 他们成心(存心)在大庭广众中出我的洋相。(3)成心(存心)+助动词+动词(或名词)l 这不是成心(存心)要败坏他们的名誉吗?l 我并不是成心(存心)想罚你钱。l 他这样做就是成心(存心)希望这件事泡汤。l 他成心(存心)愿意做这样的丢人之事。注意:在这个句型中所用的助动词必须是表示“意愿”和“愿望”的助动词,其他助动词不能和“成心、存心”连用。因为“成心、存心”本身就表示“故意或有意”的心态,所以像表示“能力、客观可能性”的助动词如“能、能够、会”等就不能用在这里;还有像表示情理上或事实上的需要的助动词如“应、应该、应当”等也不能用。(4)和“是的”构成合成谓词l 他这样做是成心(存心)的。l 老师,我不是成心(存心)的。l 他们翻阅我的日记是成心(存心)的。2、“存心”的动词性功能和名词性功能 “存心”可以用作动词,这似乎是“成心”所不具有的,“存心”作为动词用法比较典型的是离合词的形式,期间的分离成分主要是“着”“的”“了”等,如:(1) 他说这番话,不知存着什么心。他说这番话,不知成着什么心。(2) 谁知道他是存了什么心来的?谁知道他是成了什么心来的?“存心”还可以作名词,这也是“成心”所不具备的功能。如:(1) 你这人存心太卑鄙。(2) 他的存心就是想让你为她开脱。(3) 存心不良。3、“成心”、“存心”作情态副词的语义差别 “成心”主要用在表示施动者为了发泄个人的不满或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而表现出的施动心态,而这种心态的出发点都是不怀好意的,往往会导致别人的不满或反感。 “存心”既可以表示褒义又可以用于贬义,如果说话人要表明的是一种“善意的有意”就只能用“存心”;在“成心(存心)+介词”这个句型里,如果后面的介词是“为”就只能用“存心”。如:我存心为他着想,可他却不领情。三、“格外”与“分外” 1、能修饰单音节形容词、双音节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这时二者在句法分布上没有大的差别。如:(1)简单的白棺在机场偌大的货运站中显得格外悲凉。(2)奥运花样游泳比赛,恰似出水芙蓉分外娇。(3)可儿回来时黑瘦了不少,更衬得下巴分外尖,眼睛分外亮。2、两者都能修饰动词,但对动词有选择,既有相同点又有区别。相同点:(1) 修饰心理动词l 说也奇怪,从此之后,果然大家也仿佛格外尊敬他。l 国际空间站出现神秘声音令宇航员格外担心。l 对钱老的人品,大家分外佩服。l 因此在低潮时就浮现了与王君的往事,分外觉得怀念。(2) 修饰表示关注意义的动词l 高考前家长应格外关注孩子心理健康。l 消费者应格外重视购房合同中的细节问题。l NBA分外关注中国小巨人。l 每一个站台,我都分外注意那些上火车的人们。(3) 修饰“显”l 到了暮春时节,气候温暖了,花卉大量上市,情形也就格外显得热闹。l 东尼已不成人形,在烛光中显得分外骇人。不同点:“格外”除了修饰以上动词之外,还能修饰其他动词或动词短语。(1) 修饰表示愿望需求的动词l 吃饭格外要当心“致癌组合”。l 中场休息时,领队冯剑明格外要求队员善始善终,严肃对待比赛。l 战斗经验告诉他,现在格外需要头脑清醒和冷静的思索。(2) 修饰表示顾及意义的动词l 林先生只是陪不是,请他原谅,实在是因为上海打仗钱庄不通,彼此是多年的老主顾,务请格外看承。l 裁判格外“照顾”姚明。l 幸运女神格外眷顾大威廉姆斯。(3) 修饰表示被动意义的动词l 实用型体育类课程格外受青睐。l 走在大街上就像进了桑拿室,所以空调车格外受宠。l 辽籍小将郭跃也因为在比赛中发挥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格外得到教练组的赏识。(4) 修饰表示维护意义的动词l 过节啦,请格外保护消化道。l 女过三十应格外养颜护肤。l 由于欧洲警察机构报告称“基地”组织目前在欧洲活动十分频繁,白宫已经警告安全人员在圣诞节期间格外保持警惕,免遭恐怖袭击。3、在“得”字结构中的位置相同点: 在“得”字结构中,“格外”、“分外”大多位于“得”字后修饰形容词。如:(1) 创女子组历史最好成绩的孙英杰,赢得格外艰辛。(2) 太阳起得格外迟,它虽知雨后天气很冷,却仍出来了,只是脸庞冻得红红的。(3) 沿街摆开的红色糖果摊点,高高挂起的大红中国结,将节日的喜庆渲染得分外浓厚。有时,“格外”、“分外”也可放在“得”字结构的动词前修饰动词。(这时,“格外”、“分外”也可移到“得”字后修饰形容词。)如:(1)病是不要紧的,不过经他的手,可以格外好得快。/好得格外快(2)四面奇峰环抱,古木参天,春暖花开时节,殿前梨花雪白一片,洒满寺院,格外显得洁白素雅。/显得格外洁白素雅(3)东尼已不成人形,在烛光中分外显得骇人。/显得分外骇人不同点: “格外”在有些“得”字结构中位置灵活,而“分外”位置较固定。如:(1)母亲对孩子格外照顾得周到细致。/照顾得格外细致(2)这条步行街上的公共设施格外保护得好。/保护得格外好(3)母亲对孩子照顾得分外周到细致。 母亲对孩子分外照顾得周到细致。(4)这条步行街上的公共设施保护得分外好。 这条步行街上的公共设施分外保护得好。“格外”、“分外”能不能放在“得”字结构的动词前,取决于这个动词能不能被“格外”或“分外”修饰,且能不能带补语。在“分外”所能修饰的动词中,只有心理动词和“显”可以带补语。而“格外”能修饰的动词多于“分外”,而且除心理动词和“显”可以带补语外,表照顾意义的动词和表维护意义的动词也可带补语,这使得“格外”出现在“得”字结构动词前的机会多于“分外”。4、出现在不同的句子结构中(1)“格外”常出现在有明显比较项的句子中;“分外”出现的句子中常没有明显的比较项。l 教室里,小椅子前的电脑荧幕与主机显得格外的大。l 她比平时格外爱说话了。l 而在这种时刻,夜总会的妈咪总是表现得分外热情。l 只在墙角处卷着一些床单,倒是显得分外清爽。(3) “格外”常出现在有进一步说明的句子中;而“分外”常出现在有前置特殊成分的句子中。l 王大麻今天格外神气,坐在地上,吸了半天的烟,然后慢腾腾地站起来,长虹彩电格外畅销,数十种品种全面断档,彩电价格已有小幅上扬l 情人节前夕,鲜花礼仪邮递分外火爆!l 在这神圣而又庄严的婚礼仪式上,能为这对新人作证致婚词,我感到分外荣幸。l 对两支志在夺标的队伍来说,拿小组第二就意味着失败。这使得“榜首之争”分外激烈。5、语用特征(1)在“格外”、“分外”同现的句子中,当二者都修饰形容词,又是并列关系时,意义上没有差别,可以互换。这一用法主要是为了避免词语重复,使它们在措辞上有所变化。如:l 天气格外的晴朗,晚秋下的天平山,透出分外的秀美,满山的红叶如歌如诉,轻舞婆娑。l 雄伟的建筑在灿烂阳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远目眺望犹如一颗灿烂的“明珠”将达卡市点缀得分外漂亮。(2)二者强调的侧重点不一样“格外”和“分外”虽然都是程度副词,都有加强程度的作用,但二者侧重点不同。“格外”重在不同事物或相同事物不同时间的比较。常含有“由于某种原因或条件”,导致某事物或某人“比平时更”、“比别的更”的意思,比较意味明显;“分外”重在同一事物不同程度的比较,有超出通常分量的意味。如:l 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所以,窗外的鸟儿显得格外活跃,也可能,是因为雨前的空气更加清新、更加湿润吧!l 而这一次他是无比幸福的告别,因为有六年前一次完全不同的告别,所以张宗友格外激动。(4) 二者的语体色彩不同 “格外”和“分外”都可用来修饰单、双音节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所不同的是:“分外”可用在诗词格律或类似诗词格律的句子中,而“格外”不能。这一用法使“分外”的书面色彩略高于“格外”。如:l 托运货物受损坏,要求赔偿分外难。l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l “月到中秋分外明”。(5) 二者的使用范围不同从修饰动词的情况来看,“格外”的使用范围比“分外”广。修饰形容词时,“格外” 的使用范围也比“分外”广:既能用偏向口语的形容词,又能用偏向书面语的形容词。“分外”修饰单音节形容词的情况较少,书面语色彩较浓。“分外”可用于诗词或类似诗词的句子中,而“格外”一般不用于这样的句子中。如:l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l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四、“自”、“从”、“自从”的对比分析1、句法特征(1)在介引方位名词“中”时,只能用“从”,不能用“自”;“自从”后面只介引时间名词和人名,且后面必须有“以来”、“以后”等词,可与“自”和“从”替换,如:l 二十四节气自/从战国时代就开始使用。(自从)l 自/从你的文章里,我可以想象你是怎样一个人。(自从)l 这个网站自/从/自从去年九月设立以来,已经有两千多名会员。 此外,“自”和“从”也可以介引数词,包括基数词和序数词,两者可以替换,“自从”不可,如:l 他5岁时就能自/从1数到100. (自从)l 上个星期我的书自/从第十九名上升到第十名。(自从)“自”和“从”还可以介引代词,但有限制:“自”只能介引代词“此”和“那”,且如果后面有“角度”、“方面”等词语,则不能用“此”,如果用“那”,则后面必须有“以来”、“以后”等词;“从”可以介引“此”、“这”、“那”、“这里/这儿”、“那里/那儿”、 “以来”、“以后”等词,如果介引人称代词,则人称代词后必须要加“开始”;“自从”不可介引代词,如:l 自/从此,没有人再敢欺负小少爷。(自从)l 自/从这/那以后,爸爸改掉了抽烟的坏习惯。(自从)l 这个星期的值日从你开始。(自从)(2)“自”、“从”、“自从”还可以用来介引各类动词和动词性结构,三者可以替换;其中动词也包括形容词,但局限于“小”、“幼”、“轻”这三个形容词,且“自”和“从”后面除了前面三个形容词外,一般不单独介引形容词,如果一定要介引形容词,则必须有“自至”或者“从到”这样的结构;“自从”不介引形容词,如:l 自/从/自从解严以来,师道是中国传统最强调的思想。l 他自/从小会作诗。他自幼会作诗。(从幼)(自从)l 举目望去,从远到近,都是密密的丛林。(自从)(3)“自”和“从”可以介引少数几个介词结构,如“上”、“被”、“和”;“自从”只能介引“被”,如:l 自/从/自从被主人赶了回来,他就只好和乞丐待在一起。l 自/从被绑架到被救,不过一个小时。(?)l 对孩子要自/从生活教育上指导。(自从) “自”、“从”、“自从”一般不单独介引量词结构,后面必须有“开始”、“起”、“以后”、“以来”等词;“从”除了这些词,还可以使用“从到”结构,或者在量词结构后面加“来/去+V”的形式,如:l 自/从/自从那次起,学生再也不在教室里吃早饭了。l 从这一点到另一点,如果走直线,永远也走不到。(自/自从)l 后来我们从这点去探讨,得出了中国思想的非宗教性。(自/自从)“自”、“从”、“自从”都可以介引主谓结构,可替换,如:l 她自/从/自从去年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之后,声名大噪。“自”不能介引兼语结构,“从”和“自从”可以,如:l 要打破这种恶言生态,只能从要求自己口出善言做起。l 自从同学们选他当班长以来,他一直在努力做好班里的工作。(?)“自从”可以介引连动结构,“自”和“自从”不可以,如:l 自从他一九八八年离开祖国去瑞士后,一直没有参加国际比赛。(自/从)“从”和“自从”只能用在谓语前作状语,而“自”除了可以作状语,也可以用在动词后面做补语,如:l 今年演出的内容改编自童话杰克与魔豆。(从/自从)“自”也可以用在“远”、“早”的后面,“从”和“自从”不可,如:l 母亲节,我收到许多鲜花和卡片,甚至远至海外寄来。(从/自从)l 早自1969年,新加坡就开始运作金融中心的雏形。(从/自从)“自”有“上自下至”、“大自小至”、“轻自重至”等固定搭配,“从”和“自从”没有,如:l 学校上自校长,下至校工,都参加了迁校的工作。(从/自从)“从”有是非疑问句式,“自”和“自从”没有这种句式,如:l 你从不从上海走? 你自不自上海走? 你自从不自从上海走?从语义上来讲,“自从”只表示过去的时间,而“自”和“从”可以表示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间,如:l 自/从/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劳资之间的利害冲突日益尖锐。(过去)l 自/从现在起,如果发现有人考试作弊,则作零分处理。(现在)l 女生宿舍自/从晚上11点以后熄灯。(将来)(4)“自”带有文言色彩,在句中经常出现一些文言词与之相匹配,显得典雅而文质彬彬,在一些婚庆、致礼等庄重场合,常常会用“自”;而“从”和“自从”则多用于白话文,没有文质彬彬的意味,在现代汉语中,当“自”和“从”可以通用的情况下,多选择“从”,如:l 这句话方自口出,旁边的白眉和尚就哈哈大笑道。l 张爱玲即是自鸳鸯派汲取了大量养分。l 这些情绪化的社会评判规范大多是从封建正统观念逐渐引申出来的。l 自从哥哥娶了嫂嫂分开居住之后,只剩下他一个人过着艰苦的生活。“自”常用语书面语,特别用于比较正式严谨的文体,如公文、科技文章、学术论文等,而“自”和“自从”则常用于口语,虽然也用于书面文章,如小说、新闻报道,但表达上更贴近口语,如:l 至于汉族移入日本自史前时代便已有之。l 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l 你是不是刚从美国来?l 自从钱老爷的女儿来了以后,她就整天伺候左右,一步不离。(五)“不过”和“只是”比较1、句法特征 “不过”常用于转折复句中,连接分句,它位于后一分句的句首;有时也用于转折句群中,连接独立的句子,位于后一句字的句首,如:l 张良觉得事情有点古怪,不过他还是恭恭敬敬地答应了。l 他说,美国本周将寻求联合国通过授权对伊拉克动武的决议案。不过他不认为一定需要这项措施才能动武。 书面语中,“不过”在连接分句或句子时,后面经常有逗号以示停顿。如:l 真理的过程,从来都是艰苦寂寞的,而代价也一直很昂贵,不过,我甘之如饴。l 他最讨厌的是无谓的争吵,一心一意以和平为宗旨。不过,为了维持其私生活的安定,他会做一个家庭的捍卫者。“不过”还可以连接两个段落,在篇章中起转折作用。它处于后一段的开头,通常后面要有逗号,如:l 不过,日久天长,他已养成了这个习惯,也就只好教孙媳妇多站一会儿了。“不过”引出的部分,句尾有时会出现“罢了、而已、就是了”等表示减轻义的语气词,如:l 这疤痕大家以前早就见到了,不过不知其来历而已。l 我讲得挺认真的,纯粹是为了逗你笑,不过你笑都没有笑就是了。在转折复句中,“不过”前面分句中有时出现“虽然、尽管、固然”等让步关系连词,与“不过”搭配使用,如:l 以上一两项因素固然影响一个社会的技术进步,不过技术进步也反过来影响社会的态度和价值。l 虽然我对你的说法全部予以反驳,不过我仍十分欣赏你这种大胆有趣的解读。“不过”在多重复句中,能够与其他关联连词套用,以表示多层次的语义关系。A、 同类套用“不过”与其他转折连词套用l 此型的人好奇心是与双子座一样强的,不过,双子座的好奇是有建设性的,而此型则破坏性多于建设性。本句是“不过”表示的转折关系中套用了“而”表示的转折关系。l 他虽然这么霸道,但是,我有时候也会像小飞侠那样击败他,不过机会非常非常少。本句是“虽然但是”表示的转折关系中套用了“不过”表示的转折关系。B、 异类套用“不过”与表示其他复句关系的连词套用。l 现在要离开这些相处七日的朋友,许多人都哭了,我也好难过,不过却带着一些高兴,因为终于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了。本句为“不过”表示的转折关系中套用了“因为”表示的因果关系。l 如果碰到烦人的阴雨天,只好使用简易的烘干来烘烤,不过色泽和味道就差多了。本句为“如果”表示的假设关系中套用了“不过”表示的转折关系。以上四句均为间隔套用,也可用于连续套用,如:l 根据这份保险书,包括了各种保险,不过如果不是运到战争地区的话,战争保险就可以省掉,只要买海运保险就可以了。“只是”常用于转折复句中,连接分句,它位于后一分句的句首,如:l 我们每个人都有伟大的力量和控制力,只是大部分人都没有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精神。l 通常,人的内心总有想要快乐与幸福的愿望,只是,快乐与幸福有各种不同的层次差别,有些人只要吃饱、睡足就满足了。“只是”很少在句子之间起连接作用。在连接句子和句子时,它通常紧贴在后句的句首,后面没有停顿。如:l 那草原上的天铃鸟呢,也是唱得更加娇柔动听了。只是它唱得很少,只有在夜半无人的时候,独自在苏普杀过灰狼的地方轻轻吟唱。在“只是”引出的部分,句尾可以出现“罢了、而已、就是了”等语气词,如:l 这段圣经中蛇的说词和夏娃的意见并不一定就是事实,只是他们的意见被记录下来而已。l 原来得意的时候也有烦恼,只是旁人看不出来罢了。在多重复句中,“只是”也可以与其他关联词套用,各自管辖不同层次的分句,以表示多层次的语义关系,如:l 他看也是黑黑的,与我长得很像,只是体形比我大,而且尾巴有较深的开叉。本句是“只是”表示的转折关系中套用了“而且”表示的递进关系。l 工作的目的是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所以还是有些建筑师参与保存工作,只是为数不多。本句是“所以”表示的因果关系中套用了“只是”表示的转折关系。2、句法差异从“不过”和“只是”连接的对象看 “不过”可以在转折复句中,连接分句。它位于后面分句的句首,与前面的分句构成转折关系。“不过”也可以连接句子与句子,它位于后一句的句首,与前面的句子构成转折关系。“不过”还可以连接段落,它位于一个段落的开头,它所在的段落与前面的段落构成转折关系。“只是” 可以在转折复句中,连接分句。它位于后面分句的句首,与前面的分句构成转折关系。“只是”很少连接两个句子,更不能连接段落。从“不过”和“只是”与其后面成分的连接方式看 “不过”在连接分句或句子时,后面可以有逗号,也可以没有逗号;但如果是连接两个段落,则通常“不过”之后都要有逗号。“只是”在连接分句时,后面的逗号可有可无;但是在连接句子时,它通常紧贴在后句的句首,后面没有逗号。从“不过”和“只是”与其他关联词语的搭配看 在转折复句中,“不过”可以与前面分句中表示让步关系的连词“虽然”、“尽管”、“固然”等搭配使用;“只是”不能与这些让步转折连词搭配使用。如:虽然是人工养珠,不过看起来也很高贵,尤其是手工做得仔细,很值得买。虽然是人工养珠,只是看起来也很高贵,尤其是手工做得仔细,很值得买。(六)“向”与“往”辨析1、语法异同(1)向+方位名词/处所名词/表处所的专用名词l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瘦瘠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以为船慢。l 戏一结束,王一生一个人在边幕拍起手来,我连忙止住他,向台下望去,书记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走了,前两排仍然空着。l 出租车过了那彩绘牌楼的收费站,向天竺机场飙去。 向+普通的表示人物/事物的名词/代词l 我们一齐大叫,他猛地站住,看见我们,就横街向我们跑来。l 说着用手掌向王一生一倾。l 周围的黑暗向她包围过来。 向+抽象名词l 向共产主义迈进l 向胜利靠拢l 向文明奋进 向构成的介宾结构最主要的句法位置和句法功能是在主谓之间充当状语成分。l 然而,黛二却没有一点吃东西的欲望,她迅速登上一辆通往市中心的汽车,向墨非那个报社驶去。l 她挣扎着从迷朦中猛地睁开眼睛,望见那气功师眼睛微合,立在床边,双手在距黛二小姐身体两尺开外的空中向下悬浮。 由“向”构成的介宾结构不能置于句首充当状语。 向她周围的黑暗包围过来。 向王一生说着用手掌一倾。 由“向”构成的介宾结构可以作定语修饰中心语。向东的大路/向西安的公路 由“向”构成的介宾结构可以出现在一些单音节动词之后。l 飞向东南/流向大海/小路通过果园/杀向敌后/奔向前方/目光转向了我/从胜利走向胜利l 她的神思滑向远方。(2)往+方位名词/处所名词/表处所的专用名词l 黛二化妆的第二个重点部位是嘴唇,她喜欢一种泛亮的黯红色,妩媚而性感;黛二从不往脸颊上涂脂抹粉,她的肤色天生白里透红。l 秉德老汉立时松了手,往后一仰,瞪了蹬腿就气绝了。l 他出门时心里不觉往下一坠,褡裢里头装的银元比来时装的那罐鸦片的分量沉重得多。 往+形/动+里 此结构里的形容词、动词限于少数几个单音节的,而且口语色彩较浓。l 白杨树喜欢往高里长。 / 白杨树喜欢向高里长。l 打蛇要往死里打。 / 打蛇要向死里打。 由“往”构成的介宾结构最主要的句法位置和句法功能也是在主谓之间充当状语成分。l 再往深层挖,露出来一根嫩乎乎的同样粉白的杆儿,直到完全刨出来,那杆儿上缀看五片大小不一的叶片。l 他母亲颠着小脚往炕上端饭。l 好长时间他才磨磨蹭蹭下了炕,在水瓮里舀了一勺凉水往干毛巾上一浇,用毛巾中间湿了的那一小片对付着擦擦肿胀的眼睛。 由“往”构成的介宾结构也不能置于句首充当状语。 往下他出门时不觉一坠。 往高里白杨树喜欢长。 往炕上他母亲颠着脚端饭。由“往”构成的介宾结构也可以作定语修饰中心语。l 往西安的公路/往东的大路 由“往”构成的介宾结构也可以出现在一些单音节动词之后。l 车队开往拉萨/公路通往山区/本店迁往路南201号营业l 他拉着架子车,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