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感染PPT课件.ppt_第1页
泌尿系统感染PPT课件.ppt_第2页
泌尿系统感染PPT课件.ppt_第3页
泌尿系统感染PPT课件.ppt_第4页
泌尿系统感染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尿路感染 1 1 2 病例 患者甲 女 34岁 因尿频 尿急 尿痛并且耻骨弓上不适感一周 患者乙 女 28岁 尿频 尿急 尿痛 腰痛伴寒战 高热1天 问题 这两个患者症状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 她们患了何种疾病 3 经过检查她们都被诊断为尿路感染 可是她们为什么症状又不同 她们的病情是不是有什么区别呢 4 尿路感染 定义 由病原微生物直接引起的尿路急 慢性炎症 分类 上尿路感染 肾盂肾炎 下尿路感染 膀胱炎 临床特点 尿路刺激征 尿急 尿频 尿痛 血尿 脓尿 5 致病菌 1 G 杆菌最多见 大肠杆菌约占70 2 绿脓杆菌 尿路器械检查后3 变形杆菌 克雷白杆菌 尿路结石患者4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柠檬色和白色葡萄球菌 性生活活跃妇女 5 厌氧菌感染 偶可发生于复杂性尿路感染致病菌常为一种 极少数为两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 感染途径 1 上行感染 最常见 主要为肠道 生殖道寄生菌 尤其是大肠杆菌 细菌的毒力大 2 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尿道粘膜损伤3 血行感染金葡败血症 变形杆菌 绿脓杆菌 粪链球菌 较为少见 不及10 比较多见于新生儿感染灶的细菌经血流到达肾脏 败血症 4 淋巴感染5 直接感染 发病机理 上行性感染 6 7 为什么有些人容易感染有些人不易感染 8 机体防御能力 排尿可带走大部分细菌膀胱粘膜具有杀菌能力 分泌有机酸 IgA 吞噬 尿PH低 高浓度尿素 有机酸 过分低张及高张 男性前列腺液有抗G 杆菌的作用 9 易感因素 1 女性2 尿流不畅或尿液反流3 尿路器械检查4 机体抵抗力下降5 尿道口周围器官炎症6 细菌致病力 10 1 女性 本病好发于女性 女 男约10 1 尤以婚育龄妇女 女幼婴和老年妇女多见 婚育龄妇女 1 孕妇增大子宫压迫输尿管第二狭窄处 2 性生活不卫生 女幼婴 输尿管膀胱壁内段发育不全 贪玩 憋尿 老年妇女 1 尿道肌组织松弛 管道开放 2 逼尿肌无力 尿液残留 3 尿路粘膜退形性变 11 2 尿流不畅或尿液反流 12 3 尿路器械检查 13 4 机体抵抗力下降 14 尿道口周围炎症尿道口周围 女性生殖器官炎症 前列腺炎等 15 细菌致病力细菌特殊菌毛对尿路上皮的吸附能力 16 尿路感染 一 膀胱炎占60 1 尿路刺激征 尿急 尿频 尿痛 2 耻骨弓上不适感 压痛3 全身症状轻4 脓尿 白细胞尿 5 血尿 30 偶有肉眼血尿 17 二 急性肾盂肾炎1 全身症状突出 起病急 畏寒 发热 头痛 恶心 乏力 食欲减退 呕吐 白细胞升高 2 典型的尿路刺激征 膀胱区疼痛3 腰痛 肾区叩击痛 上输尿管点 肋脊角 有压痛4 脓尿 血尿 管型尿5 肾功能下降 18 1 肾乳头坏死高热剧烈腰痛血尿可发生肾绞痛肾乳头坏死区有 环形征 2 肾周围脓肿肾盂肾炎症状加剧出现明显的单侧腰痛 向健侧弯腰疼痛加剧 急性肾盂肾炎并发症 19 季肋点 第十肋前端 相当于肾盂位置 上输尿管点 脐水平线上腹直肌外缘 中输尿管点 在髂前上棘水平腹直肌外缘 相当于输尿管第二狭窄处 肋脊点 背部第12肋与脊柱的交角的顶点 肋腰点 第12肋与与腰肌外缘的交角顶点 查体常见压痛点 尿路感染 20 三 无症状性细菌感染常见于老年人 妊娠妇女 21 有真性细菌尿而无尿感症状 常于尿检时发现 多见于老年人和孕妇 超过六十岁的妇女可达10 菌尿可来自膀胱或肾 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 患者可长期无症状 尿常规可无明显异常 但尿培养有真性菌尿 细菌尿本身不会影响老年人的寿命 如不治疗 约20 会发生急性肾盂肾炎 无症状性菌尿 22 尿路感染 尿常规尿的细菌学检查影象学检查B超X线静脉肾盂造影 IVP 其他 急性肾盂肾炎血白细胞 N核左移 ESR 肾浓缩功能轻度障碍 治疗后恢复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23 尿常规1 新鲜清洁尿2 尿液浑浊 脓尿 血尿 3 尿沉渣 白细胞 5个 HP或 8 106 L白细胞管型 脓细胞管型 尿路感染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24 尿路感染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尿的细菌学检查1 中段尿培养 105 mL 真性菌尿 尿细菌量104 105 mL 可疑污染 103 mL 正常 另 103 104 mL 球菌在尿中繁殖较慢 注意事项 1 使用抗生素之前或停药5天以上的尿标本 2 清晨第一次尿 保留在膀胱6 8小时 清洁 新鲜中断尿 3 留取尿液时要严格无菌操作 先充分清洁外阴 包皮 清洁尿道口 再留取中段尿液 4 中段尿培养要作药物敏感实验 中段尿本取到1小时内培养 5 标本中勿混入消毒药液 女性患者勿混入白带 2 膀胱穿刺查到细菌即为尿路感染3 尿涂片镜检 1个 油镜即为尿路感染4 亚硝酸盐实验 细菌消耗尿中硝酸盐产生亚硝酸盐 25 B超目的 找诱因X线静脉肾盂造影 IVP 急性尿路感染不宜作IVP 两侧肾脏大小不一 肾盂 肾盏变形 肾积水 尿路感染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26 尿路感染 以真性细菌尿为准绳真性细菌尿定义 排除假阳性的前提下 膀胱穿刺定性培养有细菌生长 清洁中段尿定量培养 105 ml女性尿路刺激症状严重 白细胞尿 培养 102 ml可拟诊 诊断 27 尿路感染 定位诊断 治疗要点 29 卧床休息多饮水 勤排尿发热者给予易消化 高热量 富含维生素饮食尿感反复发作者寻找病因 去除诱因颠茄 泌尿灵 缓解膀胱刺激征碱化尿液 减轻刺激症状 增加药物疗效 一般治疗 30 尿路感染 可用于治疗尿路感染的抗生素有 青霉素类 如氨苄青霉素 羟氨苄青霉素 氧哌嗪青霉素 复方新诺明 SMZCO 头孢霉素类 喹诺酮类 氨基糖苷类 亚胺硫霉素 安曲南等膀胱炎抗菌药仅尿内浓度高便可肾盂肾炎抗菌药尿 血浓度均要高 且用杀菌药 治疗 31 急性膀胱炎 尿路刺激征妇女 非复杂尿感 男性 孕妇 复杂尿感 3天疗法 1周后复查不宜3天疗法无症状有症状菌尿 菌尿 WBC 菌尿 WBC 菌尿 WBC 菌尿 急性膀胱炎肾盂肾炎症状肾盂肾炎1月后复查2周疗法2周疗法 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 感染性尿道综合征 32 肾盂肾炎 轻型急性肾盂肾炎2周疗法首选喹诺酮 复方新诺明 SMZCO 较严重的急性肾盂肾炎2周疗法庆大霉素 妥布霉素 3代头孢 宜im或iv用药重症急性肾盂肾炎2周疗法联合用药 半合成广谱PG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3代头孢 在病情允许时尽快做尿路影像学检查以确定有无尿路梗阻治愈标准 停药后1W 2W 6W三次清洁中段尿培养 33 再发性尿路感染 再发 复发 重新感染 3天疗法 1周后复查无症状 WBC 菌尿 有症状 WBC 菌尿 重新感染肾盂肾炎复发发作 3次长疗程低剂量抑菌疗法6W疗法 34 四 妊娠期尿路感染1 积极治疗 2 选用毒性较小的药物 阿莫西林 呋喃妥因或头孢菌素等急性膀胱炎1周疗法急性肾盂肾炎2周疗法反复尿感长疗程低剂量抑菌疗法 35 五 男性尿路感染 50岁2周疗法 50岁12 18周常再发长程低剂量抑菌疗法六 无症状性细菌感染需治疗 妊娠妇女学龄前儿童 36 七 留置导尿管的尿路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最常见原因有症状 立即强有力治疗 更换导尿管 必要时考虑改变引流方式无症状细菌尿 暂不治疗 拔管后治疗 37 尿路感染 急性非感染性尿感90 可治愈 急性复杂性尿感治愈率低除非纠正了易感因素 否则很难治愈 超过半数于治疗后仍持续有细菌尿或经常复发 演变为慢性肾盂肾炎 预后 38 护理问题 1 体温过高 与急性肾盂肾炎有关 2 排尿型态改变 尿频 尿急 尿痛与泌尿系统感染有关 3 知识缺乏 缺乏预防尿路感染的知识 4 潜在并发症 肾乳头坏死 肾周脓肿 39 护理措施 1 饮食护理大量饮水 及时排尿2 充足睡眠 良好休息3 病情观察 体温 尿液 有无腰痛 4 物理降温5 药物护理 服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片要多喝水并同时服用碳酸氢钠检测疗效尿培养 40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1 休息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慢性期应避免劳累 劳逸结合 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2 饮食充足的热量 蛋白质 维生素 饮食宜清淡宜消化 多饮水以增加尿量 达到冲洗膀胱 加速细菌 毒素和炎性分泌物的排出 减轻尿路刺激症状 41 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体温 尿路刺激症状的程度 持续时间 伴随症状及其与全身情况的关系 尿液性状的变化 有无肾区或腰痛加剧 慢性者注意肾功能情况 42 护理措施 用药护理1 常用抗菌药物的副作用及注意问题1 磺胺类服用后可引起恶心 呕吐 食欲不振等消化道反应 宜饭后服用 服药后易产生尿路结晶 宜多饮水 长期用药者可并发末梢神经炎 出现肢端麻木 反应减退等 2 氟喹诺酮类服用后可引起轻度消化道反应 皮肤瘙痒等 3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肾和听神经均有毒性作用 可引起耳鸣 听力下降 甚至耳聋以及过敏反应等 4 青霉素类注意皮试及观察有无过敏反应等 5 头孢菌素类注意用药的选择及其副作用 43 护理措施 用药护理1 尿路感染疗效的评定标准见效 治疗后复查细菌尿阴转 失败 治疗后仍持续有细菌尿或在追踪期间内复发 治愈 完成抗菌药物疗程后 细菌尿转阴 在停止抗菌药后1周和1个月再追踪复查1次 如没有细菌尿 或虽有细菌尿 但仅为重新感染 44 护理措施 对症护理1 高热物理降温或退热药2 肾区疼痛屈曲位卧床休息 以减轻对肾包膜的牵拉3 尿路刺激征多饮水 1 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 口服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或用解痉药或抗菌药等方法缓解排尿不适症状 45 健康教育 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治疗局部炎症积极防治慢性病配合治疗 定时复查 46 小结 留置导尿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措施 1 30 2020 导尿术是临床常见的基本诊疗技术之一 是治疗排尿困难 观察尿量的基本手段 尿路感染 UTI 是第二位常见医院感染类型 而75 80 与留置导尿管相关 1 30 2020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 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部位 上尿路和下尿路感染 其中尿道炎 膀胱炎称为下尿路感染 肾盂肾炎称为上尿路感染 好发于女性 在成年 女性泌尿系感染的发病率是男性的8 10倍 在婴幼儿 女婴的发病率是男婴的6 7倍 1 30 2020 多见于致病菌常为一种 极少数为两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厌氧菌感染罕见 偶可发生于复杂性尿路感染 致病菌 50 CompanyLogo 1 30 2020 上行感染 逆行感染 最常见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尿道粘膜损伤细菌的毒力大血行感染 较为少见 不及10 比较多见于新生儿感染灶的细菌经血流到达肾脏 败血症 致病菌多为金葡菌等淋巴管感染 更为少见细菌通过淋巴道进入肾脏 直接感染 十分罕见外伤或邻近肾脏的脏器有感染时 细菌直接侵入肾脏 感染途径 1 30 2020 导尿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 导尿管留置时间 导尿管植入方法 集尿系统性能 1 留置3天内 CATUTI发生率10 3 2 留置1周58 9 3 大于10天 88 3 4 大于2周 97 6 抗菌药物的滥用 患者的基础疾病 1 大小便失禁2 尿道梗阻 尿液排出困难 3 尿液外渗影响尿道口周围生理环境 4 脱水剂的应用 残余尿量的增多 1 30 2020 一 插管前准备与插管时的措施 1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在临床工作中 应从严掌握留置尿管指征 树立插入导尿管就可能引起尿路感染的观念 尽量不插尿管或留置导尿 1 30 2020 1 2 3 4 5 6 危重症患者需要精确计算尿量 手术患者 术后及早拔出 24h内 急性尿潴留或膀胱梗阻 长期固定卧床的患者 尿失禁患者 临终关怀 提升生活质量 谁需要留置尿管 1 30 2020 谁不需要留置尿管 1 尿失禁患者使用留置导尿管代替日常护理2 能自行排空膀胱的患者收集尿液培养或其他诊断性试验3 手术患者必要时使用 不是常规4 术后无禁忌症应尽早拔管 最好在术后24小时内拔管 1 30 2020 2 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 如过期 外包装破损 潮湿 不得使用 1 30 2020 3 根据年龄 性别 尿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口径 类型 通常成年男性选16F 女性选14F A 单腔导尿管 留取中段尿 膀胱灌注治疗以及暂时解除尿潴留 B 双腔导尿管 距离尿管头约2 5cm处有一小气囊 它具有固定简单 牢固 不易污染等特点 C 三腔导尿管 用于膀胱冲洗或向膀胱内滴药 除非有特殊临床指征 最好使用孔径最小的导管 维持通畅引流 最大降低膀胱颈及尿道损伤 1 30 2020 4 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 应当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 5 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 配合要点和置管后的注意事项 1 30 2020 6 规范手卫生和戴手套的程序 7 常规的消毒方法 用0 5 的碘伏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 程序如下 男性 自尿道口 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 注意洗净包皮及冠状沟 女性 先清洗外阴 其原则由上至下 由内向外 然后清洗尿道口 前庭 两侧大小阴唇 最后会阴 肛门 每一个棉球不能重复使用 1 30 2020 利用0 5 碘伏代替石蜡油润滑导尿0 5 碘伏对细菌 芽孢 病毒及真菌都有极强的杀灭作用 对人体组织及黏膜无刺激及过敏反应 兼有清洁及润滑作用 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消除感染的隐患 1 30 2020 8 置管插入的长度由于普通导尿管与气囊导尿管结构不同 气囊前部有1 5cm 气囊长度约为3cm 女患者插入深度应为8 10cm 男患者插入深度应为18 23cm 由此可避免气囊在尿道中充气或充水时损伤尿道 导尿管插入深度适宜 插入后 向水囊注入10 15毫升无菌水 轻拉尿管以确认尿管固定稳妥 不会脱出 1 30 2020 9 插管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动作要轻柔 避免尿道粘膜损伤 10 置管过程中 指导患者放松 协调配合 避免污染 如尿管被污染应当重新更换尿管 1 30 2020 1 妥善固定尿管 避免打折 弯曲 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 避免接触地面 防止逆行感染 二 插管后的预防措施 1 30 2020 2 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 通畅和完整 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 防止尿液逆流 3 维持持续的密闭无菌引流系统 4 不要分离导尿管和引流管 除非必须冲洗导尿管 1 30 20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