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场总线控制技术作业1. 为了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在通信过程中常采取一些差错检测措施。常用的检错方式有奇偶校验、求和校验、纵向冗余校验、循环冗余校验等。说简要明这些检错方式的原理及其实现方法,并编写程序代码(C语言编写)。答:(1)奇偶校验:奇偶检验是常用的检错方法。其原理是在7单位的ASCII代码后增加一位,是码中“1”的个数成奇数(奇校验)或偶数(偶校验)。经过传输后,如果其中一位(包括奇数个位)出错,则接收端按同样的规则就能发现错误。例如,规定收发双方采用偶校验,在接收端收到的包括校验位在内的各单位数据域中,如果出现的1的个数是偶数,就表明传输是正确的,数据可用。如果某个数据域中1的个数不是偶数,就表明出现传输错误。程序代码:int even_parity(int value,int n_bits);%party初始值为0while(n_bits0)parity+=value&1;value=1;n_bits-=1;return(parity%2)=0;(2)求和检验:求和校验在发送端将数据分为k段,每段均为等长的n比特。将分段1与分段2做求和操作,再逐一与分段3至k做求和操作,得到长度为n比特的求和结果。将该结果取反后作为校验和放在数据块后面,与数据块一起发送到接收端。在接收端对接收到的、包括校验和在内的所有k+1段数据求和,如果结果为零,就认为传输过程没有错误,所传数据正确,如果结果不为零,则表明发生了错误。程序代码:unsigned short checksum(unsigned short *buf,int nword) unsigned long sum; for(sum=0;nword0;nword-) sum += *buf+; sum = (sum16) + (sum&0xffff); sum += (sum16); return sum; (3)纵向冗余校验:纵向冗余校验(LRC)是一种从纵向通道上的特定比特串产生校验比特的错误检测方法。在行列格式中(例如,在磁带中),LRC经常是与VRC一起使用,这样就会为每个字符校验码。程序代码:Set LRC = 0 For each character c in the string do Set LRC = LRC XOR c end do(4)循环冗余检查(CRC):循环冗余检查(CRC)是一种数据传输检错功能,对数据进行多项式计算,并将得到的结果附在帧的后面,接收设备也执行类似的算法,以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若CRC校验不通过,系统重复向硬盘复制数据,陷入死循环,导致复制过程无法完成。程序代码:8位数据CRC查表viod CRC16_Table(unsigned char*pMsg.unsigned char len)unsigned char j;Unsigned int CRCindex;For(j=0;j8)*pMsg;CRC16Temp=8;CRC16Temp=CRC16TableCRCindex;2. 描述通过硬件方式实现CAN总线通信的方法(要求画出结构框图,并加以说明)?查阅资料,列出当前市面上常用的实现CAN总线通信的控制器、集成有CAN控制器的处理器、CAN收发器等与CAN总线通信的芯片,并简要说明使用方法。(1)硬件方式实现CAN通信结构图CAN 总线接口电路主要包括:单片机、控制器接口、总线收发器。SJA1000 在电路中是一个总线接口芯片,通过它实现上位机与现场微处理器之间的数据通信。该电路的主要功能是通过 CAN总线接收来自上位机的数据进行分析组态,然后下传给下位机的控制电路实现控制功能,当 CAN总线接口接收到下位机的上传数据,SJA1000 就产生一个中断,引发微处理器产生中断,通过中断处理程序接收每一帧信息并通过 CAN总线上传给上位机进行分析。AT89C51是 CAN总线接口电路的核心,其承担 CAN控制器的初始化、CAN的收发控制等任务。(2)Intel 制造商:82526 CAN 通信控制器,符合CAN2.0A协议82527 CAN 通信控制器,符合CAN2.0B协议(独立的CAN控制器,它可以通过并行总线与各种微控制器连接,也可以通过串口(SP1)与无并行总线控制器如M68HC05连接。)87C196CA/CB 扩展的87C196+CAN 通信控制器,支持CAN2.0A的协议Philips 制造商:82C200 CAN 通信控制器,实现CAN2.0A的标准格式通信帧的通信控制。SJA1000 CAN 通信控制器,82C200 的替代品,支持CAN2.0B的协议。82C250 通用CAN 总线收发器(82C250是CAN通信控制器与物理总线之间的接口,器件可以提供对总线的差动发送和接收功能)TJA1040 高速 CAN 总线收发器TJA1054 容错的 CAN 总线收发器8XC592 8XC552+CAN 通信控制器,去掉IIC 符合CAN2.0AP8XCE598 提高了电磁兼容性的P8XC592P51XA-C3 16 位微控制器+CAN 通信控制器,符合CAN2.0BP8XC592 带有CAN的微控制器,符合CAN2.0AMotorola 制造商:68HC05X4 系列 68HC05 微控制器+CAN 通信控制器,符合CAN2.0ASiemens:81C90/91 CAN 通信控制器,符合CAN2.0BC167C 微控制器+CAN 通信控制器,符合CAN2.0A/BNec制造商:72005 CAN 通信控制器 CAN2.0A/BSILIONI制造商:SI9200 CAN总线收发器TA7V 带32位ARM7处理器内核、可编程逻辑、存储子系统、CAN接口、以太网接口、I/O接口等的片上系统TA7V(TA7V是一个完整的32位现场可配置片上系统,集成了广泛流行的32位ARM7处理器内核、可编程逻辑、存储子系统和专用内部总线。适合于工业现场和控制领域的应用 )82C150 带CAN通信控制器的CAN总线I/O器件(82C150是一种具有CAN总线接口的模拟和数字I/O器件,可用于传感器、执行器接口。主要功能包括:CAN接口功能和I/O功能)Can总线通信芯片一般用 单片机+SJA1000T+PCA82C250或者MCP2515+MCP2551集成CAN控制器的高性能微处理器P8XC5923. OSI通信参考模型分为哪几层,简要说明其功能划分;说明几种典型的控制网络(CAN,Profibus,profinet,FF,LonWorks)的通信参考模型,并说明各层的功能划分。(20分)答:OSI通信参考模型分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物理层:提供用于建立、保持和断开物理连接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条件。提供有关信号同步和数据流在物理媒体上的传输手段。物理层规定与网络传输介质连接的机械和电气特性,并把数据转换为在通信链路上传输信号。包括节点与传输线路的连接方式,连接器的尺寸与排列,数据传输是单向还是双向,数据如何通过信号表示,如何区分信号的0、1状态。 数据链路层:用于链路连接的建立、维持和拆除,实现无差错传输。在点到点或一点到多点的链路上,保证报文的可靠传递。该层实现访问仲裁、数据成帧、同步控制、寻址、差错控制等功能。数据链路层实现流量控制,使数据的发送速率不大于接收节点的接收能力、防止因接收缓冲能力不足造成报文溢出。为数据帧加源地址与目的地址,采用差错检测措施与重发机制实现错误恢复等。 网络层:规定网络连接建立、维持和拆除的协议。主要功能是利用数据链路层所提供的功能,通过多条网络连接将数据包从发送节点传输到接收节点。实现分组转发和路由选择。在网络连接中存在多于一条的路径可选时,通过路由选择,在收发双方之间选择最佳路径。通过限制进入子网的分组数、以致丢弃分组,实现拥塞控制。网络层还用于在包头部加入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信息,实现逻辑地址、并将逻辑寻址转换成对应的物理地址 传输层:完成数据收发之间的数据传送控制,在源节点到目的节点提供端到端的可靠传输服务,保证整个信息无差错、按顺序地到达目的地。 会话层:网络通信的会话控制器,负责会话管理与控制。包括建立、验证会话双方的连接,维护通信双方的交互操作,控制数据交换是双向进行还是单向进行,哪一方在何时发送,在单向进行时如何逐次交替变 表示层:可实现用户或应用程序之间交换数据的格式转换。在发送端将数据转化为收发双方可接收的传输格式,在接收端再将这种格式转化为接收者使用的格式。也可用于把应用层的信息内容交换为能够共同理解的形式,通过对不同控制码、数据字符等的解释,使收发双方传输内容的理解一致。 应用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其功能是实现各种应用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为用户提供网络访问接口,提供如文件传输访问与管理、邮件服务、虚拟终端等服务功能。 CAN是一种应用广泛、可以封装在集成电路芯片中的协议。要用它实际组成一个控制网络,还需要增添应用或用户层的其他约定。而且CAN只采用了OSI模型的下面两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又包括逻辑链路控制层LLC和媒体访问控制层MAC。在LLC中的主要功能是对总线上传送的报文实行接受滤波,超载通知,恢复管理等功能。在MAC中主要功能是负责数据封装/拆装、帧编码(填充/解除填充)、媒体访问管理、错误监测、出错标定、应答、串行化/解除串行化等。 PROFIBUS是IEC的标准子集之一,并属于德国国家标准DIN 19245和欧洲标准EN 50170。它采用了OSI模型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其DP型标准隐去了第三层至第七层,而FMS型标准则只隐去第三至第六层,采用了应用层,并增加了用户层作为应用过程的用户接口。物理层提供了用于传输的RS-485传输技术或光纤。数据链路层采用了Token-Passing的主从分时轮询协议,完成总线访问控制和可靠的数据传输。用户层规定了用户、系统以及不同设备可以调用的应用功能。使第三方的应用程序可以直接被调用,并详细说明了各种不同的PROFIBUS-DP设备的设备行为。Profinet的网络拓扑形式可为星型,总线型,树型,环型以及混合型。但以switch支持下的星型分段以太网为主。而且profinet成功的实现了工业以太网和实时以太网技术的统一,并在应用层使用大量的软件新技术,如microsoft的com技术、opc、xml、TCP/IP and Active等。由于profinet能够完全透明的兼容各种传统的现场工业控制网络和办公室以太网,因此,通过使用profinet可以在整个工厂内实现统一的网络架构,实现一网到底。 FF现场总线是一项完整的控制网络技术,它除了具备像CAN那样的数据通信技术外,还包括有像标准化功能块那样的的能集成控制应用功能的规范内容,即基于FF就可以构建执行自动化功能的控制网络。FF技术包括通信模型、通信协议、通信控制器芯片、通信网络与系统管理等。FF的核心技术之一是数字通信。为了实现通信系统的开放性,其参考了ISO/OSI参考模型。FF的参考只具备ISO/OSI参考模型七层中的三层,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并按照现场总线的实际要求,把应用层划分为两个子层总线访问子层与总线报文规范子层,省去了中间的3至6层。而且还加了一层用户层。这样可以将通信模型看做四层。其中,物理层规定了信号如何发送;数据链路层规定如何在设备间共享网络和调度;应用层规定了在设备间交换数据、命令、事件信息以及请求应答中的信息格式;用户层用于组成用户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如规定标准的功能块,设备描述,实现网络管理、系统管理等。LonWorks采用了ISO模型的全部七层通信协议,为通用控制网络。在应用层,应用程序,表达层用于数据解释,会话层用于请求响应确认,传输层用于端到端的传输,网络层用于报文传递寻址,数据链路层用于媒体访问与成帧。物理层用于物理电气连接。4. 计算机网络与控制网络有何区别?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控制网络必须要从那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列举几种典型的实时以太网,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分别简要介绍其通信参考模型。答:(1)、网络节点不同: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工作站、打印机、显示终端控制网络:除了以上设备之外,还有PLC、数字调节器、开关、马达、变送器、阀门、按钮等。为内嵌有CPU、单片机或其它专用芯片的设备,或功能简单的非智能设备 工作环境不同:计算机网络:办公室控制网络:工业生产现场,酷暑严寒、粉尘、电磁干扰、震动、易燃易爆环境(本质安全),总线供电的需求任务不同:计算机网络:传输文件、图象、话音等。许多情况下有人参与。控制网络:传输工业数据(图象),承担自动测控任务。许多情况下要求自动完成。控制网络是一类特殊的网络,广泛应用于离散、连续制造业,交通、楼宇、家电、以至农、林、牧、渔等各行各业。访问方式不同:计算机网络中普遍采用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监测的随机访问方式。而控制网络则采用主/从、令牌总线、并行时间多路存取等受控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2)、几种典型的实时以太网:PROFINET、Modbus/TCP、EtherNet/IP、Powerlink、EtherCAT。PROFINET有标准通道和实时通道,所以PROFINET具有软实时SRT和等时同步IRT实时功能。其中实时通道按软实时SRT或等时同步IRT的实时通信方式传输数据帧,其通信参考模型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上有别于普通以太网,意味着这种在实时以太网上不能采用普通以太网通信控制器的ASIC芯片,需要有特殊的实时以太网通信控制器ASIC支持。标准通道是使用TCP/IP协议的非实时通道。 Modbus/TCP在应用层以下的部分使用了一般的以太网技术。因此可以在普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能源行业智能化应用技术创新分析报告
- 2025年新能源行业工业互联网在智能监测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重庆市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新能源企业绿色能源市场拓展策略报告
- 2025年废弃矿井资源再开发技术路径与产业融合报告
- 2025年电工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大学卫生教育专业题库- 运动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的影响
- 2025年光伏电站智能化运维管理平台运维培训与教育报告
- 新能源产品供应链追溯报告:2025年技术创新与市场挑战应对
- 2025年大学工会学专业题库-工会学专业的教学模式
- 肇庆端州正西社区评估报告
- 朝天椒栽培技术课件
-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课后作业答案
- -首次执行衔接问题-行政
- 斯蒂芬金英语介绍
- 秋天的雨 省赛获奖
- JJF 1015-2014计量器具型式评价通用规范
- GB/T 8332-2008泡沫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燃烧法
- GB/T 38597-2020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涂料产品技术要求
- GB/T 21073-2007环氧涂层七丝预应力钢绞线
- 胸痛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课件整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