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碴支洞V级围岩超前小导管施工技术交底(002).doc_第1页
出碴支洞V级围岩超前小导管施工技术交底(002).doc_第2页
出碴支洞V级围岩超前小导管施工技术交底(002).doc_第3页
出碴支洞V级围岩超前小导管施工技术交底(002).doc_第4页
出碴支洞V级围岩超前小导管施工技术交底(002).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技术交底书工程名称: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工程红旗河沟站及区间隧道工程主送工班支护班编号交底名称出碴支洞超前小导管施工技术要求日期2009-5-15交底内容:此交底为交工班技术交底一、设计参数 超前小导管规格:热轧钢管,外径42mm,壁厚3.5mm,长度3.5m;小导管环向间距40cm,每环41根;倾角:外插角10。12。;注浆材料:M20水泥砂浆。二、施工工艺、施工工艺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施工方法小导管加工导管采用直径42普通钢管加工成花管,以便注浆。小导管前端30cm加工成锥形,以便插打。小导管中间部位钻直径为68mm的溢浆孔,呈梅花形布置,间距为15cm,尾部1m范围内不钻孔作为止浆段,末端焊直径为6mm的环形箍筋,以防打设小导管时编制者复核者签收者工程技术交底书工程名称: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工程红旗河沟站及区间隧道工程主送工班支护班编号交底名称出碴支洞超前小导管施工技术要求日期2009-5-15交底内容:端部开裂,影响注浆管联接。施工准备钻孔打小导管地质调查注浆设计现场试验效果检查制定施工方案进入施工浆液选择配比试验注浆参数喷砼封闭掌子面注浆注浆站布置浆液配置安孔口止浆塞连接止浆管开挖设备准备管材加工材料准备机具准备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框图编制者复核者签收者工程技术交底书工程名称: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工程红旗河沟站及区间隧道工程主送工班支护班编号交底名称超前小导管施工技术要求日期2009-5-15交底内容:钻孔及安设导管超前小导管施工采用风动凿岩机冲击振动将小导管直接顶入岩层,必要时,用电钻引孔。首环导管施工前,喷射砼35cm封闭拱部开挖工作面裂隙,作为止浆墙,后续循环则可利用循环间搭接部分作为止浆墙。然后按设计间距钻设超前小导管孔,清孔后将小导管打入孔内,再用高压风清除管内杂物,连接注浆管,采用塑胶泥封堵孔口。同时配制浆液,调试注浆机,进行压水试验,检查机械设备工作是否正常,管路连接是否正确。注浆小导管安设后,用塑胶泥封堵孔口,并喷射砼封闭工作面,喷射厚度10cm。采用注浆泵注浆,注浆管连接好后,将配制好的水泥浆液倒入注浆泵储浆筒内,水泥浆液浓度为1:1单液水泥浆,开动注浆泵,通过小导管向周边围岩压注水泥浆。注浆按照由低到高隔孔预注或群孔注浆的方法进行。单孔注浆时,首先以初压注浆,然后在终压下进行注浆并保持12min终压再卸荷,保证注浆量及扩散半径达到设计要求,达到超前加固的目的。注浆过程中,对浆液应不停搅动,避免沉淀分层,影响浆液浓度。三、技术标准超前小导管施工允许偏差符合下表规定要求。超前小导管施工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备注1外插角22孔间距50mm3孔深50mm,0编制者复核者签收者工程技术交底书工程名称: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工程红旗河沟站及区间隧道工程主送工班支护班编号交底名称出碴支洞超前小导管施工技术要求日期2009-5-15交底内容:四、注意事项1严格控制配合比和浆液凝胶时间,初选配合比后,用胶凝时间控制调节配合比,并测定注浆结实体的强度,选定最佳配合比。2注浆过程中,严格控制注浆压力,终压必须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并稳压,保证浆液的渗透范围,防止出现变形、串浆等异常现象。当出现异常现象时,采取降低注浆压力或采用间隙注浆;改变注浆材料或缩短浆液凝胶时间;调整注浆实施方案;出现浆液从其他孔内流出的串浆现象时,采取两台注浆机同时注浆或将串浆孔堵塞,轮到该注浆管时再拔下堵塞物,用铁丝或细钢筋清除管内杂物,并用高压风或水冲洗(拔管后向外流浆不必进行此工序),然后再注浆。3为防止孔口漏浆,在花管尾端用麻绳及胶泥封堵管孔缝隙。注浆管与花管采用活接头联结,快速装拆。注浆次序由两侧对称向中间进行,自下而上逐孔注浆。拆下活接头后,快速封堵花管口,防止未凝的浆液外流。五、安全措施进洞作业人员应配戴安全帽、手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