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K 62-408.8: 621.9.05德国标准1990年5月用电接触式记录仪测定粗糙度特征值Ra、Rz、Rmax术语,测量条件4768用电接触式(铁笔)记录仪测定表面粗糙度数值Ra、Rz、Rmax:术语,测量条件替代DIN 4768 第1部分-08.74与国际化标准组织发布的国际标准ISO 3274:1975和ISO 4288之间的关系见注释。单位:mm1 应用范围该标准规定了通过具有电传输、高通滤波和分析功能的接触式尖笔记录仪来测定技术表面的可比粗糙度测量值的术语和测量条件。备注:波纹度和其它的形状偏差不属本标准范畴。但是在某些功能情况,它对表面适用性的影响比起其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来说可能会更大。2 术语按照DIN 4760、DIN 4762以及DIN 4777中用相位校正滤波器测量粗糙度中的术语。此外,按照2.1和2.2中的术语。2.1 滤波器(高通滤波器)滤波器为轮廓滤波器按照DIN 4777/05.90中的概念,根据滤波器特性曲线,实际轮廓的长波部分只有部分或根本就不计入粗糙度轮廓或测量结果。按照极限波长称之为滤波器。备注:在文献中,滤波器也叫做波分离器或斩波器。图1:表面粗糙度轮廓的平均峰谷高度图Rz 2.2 测量段2.2.1 初试段(见图1)初试段是投影垂直于中线、不用来分析的接触段的长度。刚开始的瞬态过程必须在初试段内逐渐消失。2.2.2 总测量段lm(见图1)总测量段是投影垂直于中线、直接用来分析表面粗糙度轮廓部分的长度。2.2.3 各具体的测量段le(见图1)各具体的测量段为总测量段lm的五分之一。备注:各具体的测量段le相当于DIN 4762/01.89中的基准段l。2.2.4 后续段(见图1)后续段是投影垂直于中间直线、不再用来分析的描画段的表面粗糙度轮廓的最后一部分的长度。2.2.5 描画段lr(见图1)描画段等于初试段、总测量段lm和后续段的总和。2.3 粗糙度特征值本标准意义中的粗糙度特征值从表面粗糙度轮廓1)中得出。2.3.1 算术平均粗糙度值Ra算术平均粗糙度值是基准段l按照DIN 4762/01.89中的概念内轮廓偏差y的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备注1:这相当于长等于基准段长度l且面积等于表面粗糙度轮廓和中线之间面积之和的矩形的高。图2:算术平均粗糙度值 Ra备注2:按照DIN 4775和ISO 4288:1985,Ra和Rz直至16时表面上所测的各具体值允许大于规定的极限值。2.3.2 各表面峰谷高度Zi(Zi Z1Z5)(见图1)具体的粗糙高度为平行于中心线的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它在具体的测量段内在最高点或最低点与表面粗糙轮廓接触。2.3.3 平均峰谷高度Rz平均峰谷高度为5段彼此相邻的测量段的表面峰谷高度的算术平均值。备注1:按照ISO 4287/1:1984和DIN 4762,该特征参数的缩写符号为Rys。备注2:本标准中的Rz定义与ISO 4287/1:1984中的定义不一致。如有必要,使用缩写符号RzDIN或RzISO,以示区别。因测量技术的原因,测量ISO 4287/1: 1984中的特性参数Rz应用DIN 4768中适用于Rz DIN的测量条件变得越来越普遍。这也适用于ISO 4288:1985中的规定。当规定的Rz ISO最大值不超过Rz DIN,该规定的Rz ISO可视为遵守规定。详细说明见DIN 4762/01.89第5.7至5.9中的说明。备注3:见2.3.1中的备注。2.3.4 最大的表面峰谷高度Rmax(见图1)最大的表面峰谷高度为整个测量段所测得的表面峰谷高度的最大值Zi。备注1:按照DIN 4775和ISO 4288:1985,各测量所得的Rmax值不得超过所规定的极限值。这在诸如交互变化的表面也必须满足。备注2:按照ISO 4287/1:1984和ISO 4288:1985,该特征参数的缩写符号为Ry max。3 测量条件3.1 描画记录方向必须在出现最大粗糙度值的方向进行描画记录。特殊情况时务必就描画记录方向进行协商。3.2 极限波长c,测量段长度le3.2.1周期性外形轮廓(车削和刨削等)的极限波长c,测量段长度le和总测量长度lm为周期性外形轮廓时,适用于表1中的规定。表1:表面波纹间距配合表面波纹间距Sm进给clelmmin 0.1 0.04 0.4 0.13 0.13 0.4 0.4 1.3 1.3 40.080.250.82.580.080.250.82.580.41.25412.540可以通过表面轮廓简图或对工件的10个表面波纹宽度进行测量确定表面波纹间距。3.2非周期性外形轮廓(研磨、圆周铣削、无过梁端面铣削、铰孔、成型等见表2或表3)的极限波长c,测量段长度le和总测量长度lm表2:平均表面峰谷高度Rz配合Rzmclelmmin0.1 0.1 0.5 0.5 10 10 50500.080.250.82.580.080.250.82.580.41.25412.540表3:平均粗糙度值Ra配合Ramclmmin0.02 0.02 0.1 0.1 22 10100.080.250.82.580.41.25412.540非周期性外形轮廓时,表2中的配合适用于Rz的测量,表3中的配合适用于Ra的测量。周期性外形轮廓Rmax的测量时,极限波长取决于Ra。对于表2和表3的实际应用来说,可通过目测法估计工件或外形轮廓记录中的粗糙度值,以得出极限波长。当表面含有重叠的波纹时,可能出现:极限波长为0.25 mm时所测得的平均表面峰谷高度Rz 0.5m。在这种极限情况,适用较小的粗糙度值。同样适用于0.1m、10m、50m的 Rz值和相应极限情况下相关的Ra。3.3 测量段如果工件不符合表1至表3总测量段为5.le的规定,也可以应用各具体测量段数较少的总测量段。随后在给出粗糙度值时必须对此做出说明,例如当lm = 3.le时,Ra =1.1m。如果因特殊原因必须给出不同于表1至表3中的极限波长配合,在给出粗糙度值时必须规定,例如c0.25 mm时,Ra = 1.1m。3.4 适用于仲裁情况的附加条件如果预计的粗糙度值大于Rz = 2m或大于Ra =0.4m时,仲裁时需使用按照DIN 4772标准、描画记录最大半径为5m的参考面描画记录系统。小于预计的粗糙度值时使用描画记录最大半径为2m的描画记录系统。引用标准DIN 4760外形轮廓偏差;术语,分级系统DIN 4762表面粗糙度;术语,表面及其特性参数;等同于ISO 4287/1:1984DIN 4772按照描画记录法测量表面粗糙度用电描画记录器DIN 4775工件表面粗糙性检测;目检和描画记录比较,描画记录法DIN 4777表面测量技术;电描画记录器中所使用的外形轮廓滤波器;相校正滤波器ISO 4287/1:1984通过Beuth Verlag GmbH(出版公司)(国外标准销售)可以获得,地址:Burggrafenstrae 6, 1000 Berlin 30英文版:表面粗糙度;术语 第1部分:表面及其特性参数德文版:表面粗糙度;术语 第1部分:表面及其特性参数ISO 4288:19853)英文版:使用接触式记录仪测量表面粗糙度的规则和程序德文版:使用电描画记录器测量表面粗糙度的固定和程序其它标准ISO 3274:19753)英文版:轮廓法表面粗糙度测量用仪器,接触尖笔记录仪,具有连续的外形轮廓传输的描画记录仪,描画记录仪,M系统德文版:轮廓法表面粗糙度测量用仪器;具有连续的外形轮廓传输的描画记录仪,描画记录仪,M系统旧版本:DIN 4768第1部分:1970年10月,1974年8月。修订:较之DIN 4768 第1部分/08.74,做了以下修正:a) 删除了有关滤波器的规定,相关规定见DIN 4777。b) 为使用DIN 4777标准中相校正的滤波器或至今常用的2 RC-滤波器时得到可比结论,仅对表面波纹距的分级做了极小修正。详见说明。c) 增加了3.4仲裁调节。d) 编辑上的修订。注释:在DIN 4768 Teil 1/08.74标准化的滤波器为2 RC-滤波器,从此被符合DIN 4777标准的相校正滤波器所取代。从而互补滤波器既可用于粗糙度测量,又可用于DIN 4774中波纹度测量。对表1中的极限波长配合做了一些修改,以便同一配合适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