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标准(新增).doc_第1页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标准(新增).doc_第2页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标准(新增).doc_第3页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标准(新增).doc_第4页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标准(新增).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YQJGD-2-12.14-2005Q/YQJGD巧家供电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YQJGD-2-12.22-2009农网改造质量管理标准 2013-04-15 发布 2013-05-01实施巧家供电有限公司1 Q/YQJGD-2-12.22-2005前 言为加强对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管理,确保农网改造工程顺利进行,根据云南电网公司有关文件,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标准。凡巧家供电公司为建设单位的农网改造工程的实施,必须执行本标准。农网改造工程的建设、勘察设计、设备采购、施工、监理单位,均应依照本细则规定承担工程质量责任。本标准由巧家公司计划建设部提出;本标准由巧家公司陈总经理批准;本标准由巧家公司计划建设部归口管理。本制度起草人:罗永财本制度审核人:蒋先乾本制度批准人:陈春桥8巧家供电有限公司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技术标准1 总体要求为更好地指导和规范公司35kV及以下县级电网的建设,根据南方电网公司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指导原则和110kV及以下配电网装备技术导则,结合本公司城农网的实际情况,特制定35kV及以下的城农网工程技术标准。35kV及以下的城农网工程设计和建设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有关规定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颁发的强制性条文。35kV及以下的城农网设计和建设应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经济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符合国情。依靠科技进步,提高配电网技术水平、装备科技含量和配电网自动化水平。实行资源的综合利用,节约能源、水源、土地,保护环境,注意专业化和协作。供电区分类原则上,县级电网不同供电区建设标准区别对待,供电区分类原则见下表1-1。表1-1: 供电区分类D类E类F类县城或5-10MW/km2县城郊区、城镇或1-5MW/km2乡村1.1 中压配电网电压等级一般采用10kV,对部分供电半径长的10kV线路应考虑采用20kV。低压配电网采用380/220V。1.2 考虑节能降损的要求,综合考虑供电负荷和低压供电半径,合理选择使用单相或三相配电变压器。1.3 本技术标准适应于公司电网35kV及以下城农网改造与建设工作。 2 35kV变电站设计及设备选型原则2.1 变电站建筑设计应与环境协调,并适当提高建筑标准,符合安全、经济、简洁要求。2.2 变电站宜采用新技术,应选用功能完备、质量好、免维护或少维护、节能环保、检修周期长的设备,以提高县级电网装备水平,不得采用未经过有关部门鉴定的不合格产品。2.3 变电站的型式与布置2.4 各类供电区建设和改造的35kV变电站布置型式见表2-1。表2-1: 35kV变电站布置型式D类E类F类户外布置半户外布置户外布置户外布置2.5 电气主接线2.5.1 电气主接线宜采用简化型、标准型接线方式,35kV采用单母线分段、桥型接线或单母线接线,10kV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主变压器按最终设计2台考虑,单台变压器容量为2.55MVA时35kV母线宜采用内桥接线或单母线接线;单台变压器容量为810MVA时35kV母线宜采用单母线分段或外桥接线。选择时根据规程规范的要求,同时考虑变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运行方式、后期工程的扩建等因素。2.5.2 进出线规模控制2.5.3 变电站的35kV和10kV进出线规模应结合电网规划、供电负荷的分布和需求确定进出线回路数。10kV出线规模控制见下表2-2 。表2-2 35kV变电站出线规模控制D类E类F类备注10kV出线810回68回46回2.6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2.6.1 主变压器:宜采用三相、双线圈、油浸式、有载调压、自冷、节能型变压器,终期规模宜配置2台,单台容量不宜超过10MVA,不宜小于2.5 MVA。主变压器容量要求按照2.5、5、8或10MVA容量系列选择。变压器应选用SZ11型及以上的变压器,变压器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控制值见表2-3,损耗的正偏差要求在5%以内。表 23 35kV变电站主变损耗控制值表变压器容量(MVA)空载损耗(kW)负载损耗(kW)误差2.53.4021.73555.8036.00589.8442.7551011.6050.5852.6.2 断路器:35kV户外应采用SF6断路器,户内采用固封真空断路器;10kV户内户外采用真空断路器。宜配置弹簧操作机构,可采用磁致动(永磁)操作机构。变电站的断路器电流互感器不宜设在套管内。2.6.3 隔离开关:35kV、10kV隔离开关宜采用三相联动手动操动机构。2.6.4 互感器:35kV互感器的绝缘方式应采用SF6、油浸式或干式,10kV应采用干式。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电流统一用5A。2.6.5 避雷器:采用单相、户外、单柱式、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2.6.6 无功补偿装置(1)按照分区分压补偿与就地平衡原则,就地与集中补偿、系统与用户补偿、中压与低压补偿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变电站的无功补偿容量。(2)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宜按照主变容量的2030配置。(3)在变电站10kV侧装设电容器,且自动投切。(4)电容器:电容器组的结构型式采用集合式(密集型)电容器。单台主变在2.5MVA首期不考虑装设无功补偿装置,但预留场地;单台主变在58MVA的首期配置单组1200 kVar无功补偿装置;单台主变在10MVA的首期配置单组2400 kVar无功补偿装置。每台变压器应预留两组电容器的场地。2.7 电气二次2.7.1 继电保护的配置和选型应根据配电网结构、一次接线方式,遵循“强化主保护,简化后备保护和二次回路”的原则进行。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应具有独立性、完整性、成套性,应采用微机型。2.7.2 变电站按无人值班设计,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2.7.3 设置微机五防系统,原则上应选用微机五防装置加单元电气闭锁。3 高中压配网线路、设备选型原则3.1 35kV架空线3.1.1 导线截面的选择原则:新建和整条线路改造的架空线路截面不宜小于120 mm2,原有线路部分改造和延伸的架空线路导线截面选择与原线路相匹配;原则上35kV架空线路导线截面按照120mm2、150 mm2或185mm2系列选择。3.1.2 绝缘子型式应根据工程所处环境特点选择,0、级污区宜优先选用玻璃绝缘子,、级污区宜选用大爬距绝缘子或复合式绝缘子。3.1.3 在选择金具时宜优先采用不受电磁作用影响的节能型金具,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采用黑色金属制造的金具表面应热镀锌或采取其它相应的防腐措施。3.1.4 一般地区的绝缘子和金具的安全系数应符合Q/CSG11502的规定。3.1.5 杆型宜优先选用水泥电杆。3.2 10kV架空线3.2.1 县级电网的10kV架空线路主干线截面选择应系列化、标准化,一般不宜超过3种,同一分区内主干线截面应一致。3.2.2 1OkV架空线路一般选用铝绞线或钢芯铝绞线,截面选择见表3-1。表3-1 10kV架空线路截面选择分类主干线(mm2)次干线(mm2)分支线(mm2)D类供电区240、185150、12095E、F类供电区150、12095503.2.3 D类供电区宜逐步实现绝缘化、其它穿越经济林区和与周围建筑物间距不满足安全要求时,局部采用绝缘导线。架空绝缘导线的截面选择,与裸导线同等考虑。3.2.4 10kV供电半径应控制在规划指导意见范围之内,其中D类6km,E类10km,F类15km。对供电半径已超出规定范围,而且在较长的时间内没有新建的35kV或110kV变电站予以解决的部分10kV线路应考虑升压为20kV供电。3.2.5 重污秽区,10kV绝缘子的绝缘水平,采用绝缘导线时宜取15kV或20kV,采用裸导线时应取20kV。3.2.6 选择金具时,宜优先选用节能型金具。一般地区的绝缘子和金具的安全系数应符合Q/CSG11502的规定。3.2.7 10kV架空线路砼杆、铁塔的选择必须满足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的要求,D类宜应采用15m及以上拔稍砼杆或13m及以上的铁塔,E、F类宜采用12m及以上拔梢砼杆。3.2.8 10kV架空线路的安全系数农村取 2.5以上。10kV三相和单相线路的设计按照公司城农网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通用设计图集执行。3.3 10kV电缆3.3.1 10kV电力电缆选用交联聚乙烯铜芯电缆,主干线截面宜为300mm2或240mm2,分支线截面不小于120mm2。环网化是电缆发展的主导方向,电缆截面力求统一。严格控制电缆的使用, 对已建成市政电缆沟管的D类供电区,原则上可采用电缆。3.3.2 10kV电力电缆敷设方式应根据工程条件,综合考虑环境特点和电缆类型、数量等因素,按照运行可靠、便于维护、检修、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3.3.3 电缆终端和接头的额定电压及其绝缘水平不得低于所连接电缆的额定电压及其要求的绝缘水平;其外绝缘必须符合安装地所处海拔高程、污秽环境条件所需爬电比距的要求。3.3.4 10kV电缆终端、中间头应采用冷缩式。柜内终端头应采用内有半导体屏蔽层、外有导电屏蔽层的可触摸式。3.4 10kV配电变压器3.4.1 配电变压器应按“小容量、多布点”原则进行配置,配电变压器原则上以三相(单相)油浸变压器为主。3.4.2 配变负荷计算原则:县城区及乡镇D、E类供电区居民每户5千瓦、农村F类供电区居民每户3千瓦,负荷同时率宜取0.30.5,配电变压器负载率应控制在70左右。3.4.3 公用配电变压器单台最大容量干式配变不宜超过100OkVA,油浸式配电变压器容量一般不大于630kVA。10kV配电变压器容量按照表3-2所示的容量系列选择,损耗应满足在目标能耗和先锋能耗之间的控制要求,见表3-3。变压器空载损耗实测值允许偏差应在3以内,负载损耗实测值允许偏差应在5以内,总损耗实测值允许偏差应在4以内。3.4.4 在实施农网改造或无电人口通电工程的农村地区,对于负荷相对较小,低压配电线路长的村寨,经过分析计算后应考虑采用10kV单相变压器。3.4.5 季节性强的农业负荷可考虑采用母子变的型式或调容变压器。使用母子变时在用动力的季节使用三相变,而在农闲无动力负荷季节停用三相变使用小容量的单相变,以减少空载损耗。表3-2 10kV配电变压器容量选择分类各地区D 类供电区E、F类供电区配变容量(kVA)容量按设计计算负荷选择三相:50、80、100、200、315、400单相:10、20、30、50表 33 10kV油浸式配电变压器损耗控制值表额定容量(kVA)目标能效限定(W)先锋能效限定(W)短路阻抗(Uk%)空载(P0)负载(Pk)(75)空载(P0)负载(Pk)(75)50100910/870438704801301310/12506012501001501580/15007515001251701890/18008518001602002310/220010022002002402730/260012026002502903200/305014030503153403830/365017036504004104520/430020043005004805410/51502405150630570620032062004.5注 1:表中的目标能效限定的损耗水平相当于13型,先锋能效限定的损耗水平相当于SBH15型;2:目标能效限定中,对于额定容量为500kVA及以下的变压器,表中斜线上方的负载损耗值适用于Dyn11联结组,斜线下方的负载损耗相当于Yyn0联结组。3.4.6 新建的配电变压器应选用S11等节能环保型(低损耗低噪音)变压器。100kVA以上优先选用优质硅钢片变压器,100kVA及以下优先选用非晶合金变压器。3.4.7 配电变压器容量在400kVA及以下的,宜采用柱上式安装;变压器台架宜按最终容量一次建成;台架对地安全距离不得小于2.7m,装设地点应避免车辆碰撞、易燃易爆及严重污染场所。安装图按照公司城农网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通用设计图集执行。3.4.8 配电变压器容量在400kVA以上的宜采用落地式安装,对地安全距离不得小于2.7m,否则应设置围栏。3.4.9 在县城中心区、人口密集区可选用可靠性高、与环境相协调的配电箱式变压器。3.4.10 配电变压器均应安装配变综合配电柜(JP柜)。3.5 柱上开关、跌落式熔断器3.5.1 架空线路分段、联络开关选用体积小、开断容量大、维护方便的柱上真空开关,应逐步淘汰柱上油开关。3.5.2 户外跌落式熔断器应选用能开合不小于0.8A的变压器励磁电流和不小于0.3A空载电容电流、可靠性高、体积小和维护方便的新型熔断器。3.6 配电变压器综合配电柜(JP柜)JP柜进线不配置专用进线开关,一般配置两回路0.4kV馈线出线,两回路出线配置二只空气开关,不配置进线总开关,开关容量按配电变压器额定容量的80%配置。JP柜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4。JP柜内配置如下单元:(1)计量单元(2)控制保护单元(3) 防雷保护单元(4) JP柜外壳正面设置红色带电指示灯4 低压线路及户表工程部分4.1 低压380/220V线路一般采用以配电变压器为中心的树状放射供电方式。4.2 低压配电线路实行分线、分区供电,要有明确的供电范围。低压配电线路要有较强适应性,主干线一次建成。每个集中电表箱装表最多应在四户以内。4.3 低压架空线路可根据条件选用钢芯铝绞线、铝芯绝缘线、钢芯铝绞绝缘线、集束导线,主干线导线不宜超过两种,应根据负荷条件,结合地区配电网发展规划,并按远期规划考虑。三相四线导线截面应不低于50mm2,单相二线导线截面应不低于35mm2,零线应与相线等截面,在三相四线末端应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与相应台区配电变压器电阻相同。每组单相“T” 接下户线接用户数原则上不宜超过6户。4.4 低压线路供电长度原则上D类宜控制在0.25km以内,E类宜控制在0.3km以内,F类宜控制在0.5km以内,在特殊情况下只要满足电压质量的供电线路长度可以适当延长。要合理布置台区的位置和台变型式的选择,原则上在F类供电区,自然村的低压供电线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