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52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XXX20XX 山地旅游 康养旅游基地建设标准20XXXXXX发布 20XXXXXX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52/ XXXXXXX目 次前言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4 设立基本条件5 分区建设6 康养服务设施7基础设施 附录 A(规范性附录)康养旅游基地环境维度指标附录 B(规范性附录)康养旅游基地设施种类DB52/ XXXXXXX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贵州省文化与旅游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贵州省智慧旅游产业发展研究院、贵州理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贵阳振旅旅游规划设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娅、杨炯蠡、李云冀、张李楠、张英佳、王喆。 本标准附录A、附录B均为规范性附录。DB52/ XXXXXXX 山地旅游 康养旅游基地建设标准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贵州省康养旅游基地建设的术语和定义、设立基本条件、分区建设、康养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康养旅游基地建设技术要点。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康养旅游基地建设。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6153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 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50763-2012无障碍设计规范GB 8408-2018 大型游乐设施安全规范GB 9664-1996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 9667-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T100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10001.2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GB/T10001.3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3部分:客运与货运GB/T10001.4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4部分:运动健身符号GB/T10001.5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5部分:购物符号DB52/ XXX2018GB/T10001.9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GB/T 15566.1-2007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1部分:总则GB/T 15566.4-2007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4部分: 公共交通车站GB/T 15566.5-2007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5部分:购物场所GB/T 15566.6-2007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6部分: 医疗场所GB/T 15566.7-2007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7部分: 运动场所GB/T 15566.8-2007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8部分:宾馆和饭店GB/T 15566.9-2012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9部分:旅游景区GB/T 15566.10-2009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10部分:街区GB/T 15566.11-2012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11部分:机动车停车场GB/T 18973-2016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20501.1-2013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导向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第1部分:总则GB/T 20501.2-2013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导向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第2部分:位置标志GB/T 20501.3-2017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导向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第3部分:平面示意图GB/T 20501.4-2018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导向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第4部分:街区导向图GB/T 20501.6-2013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导向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第6部分:导向标志GB/T 20501.7-2014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导向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第7部分:信息索引标志GB/T 34290-2017公共体育设施 室外健身设施的配置与管理GB/T 50939-2013 急救中心建筑设计规范HJ 633-2012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JGJ 64-2017 饮食建筑设计标准LB/T021-2013旅游企业信息化服务指南LB/T047-2015旅游休闲示范城市LB/T051-2016 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行业规范DB52/T 1089-2016 旅游服务中心建设、服务与等级评价规范DB52/T 1161-2016 贵州省旅游购物场所等级划分与评定DB52/T 1198-2017 贵州省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规范DB52/T 988-2015 特色酒店设计、设施及服务评价规范DG-TJ08-7-2014 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3 术语和定义 LB/T 051-2016标准确立或者规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康养资源(Resources of health and wellness)物质环境中有利人类健康并对心理产生积极影响,可以为康养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自然景观、空气环境、食材等各种要素的总和。3.2 康养文化(Culture of health and wellness)以适宜康养的物理环境为基础形成的有关养护身体和生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3.3 康养旅游基地 (Tourism Base of health and wellness)以宜养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依托,通过建设相关设施,提供多种形式的康养服务,实现康养功能的旅游服务综合体区域。4 设立基本条件4.1 面积基地面积不少于100 hm2。4.2 基地地址选择4.2.1 区位交通基地距离交通枢纽和干线不多于2h车程。4.2.2 权属权属清晰,能够作为康养旅游基地长期使用。4.3 生态环境质量4.3.1 水环境质量DB52/ XXX20184.3.1.1 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GB 3838规定的类,视野范围内地表无黑臭或其他异色异味水体。4.3.1.2 污水排放按照标准GB 18918中一级标准的B标准规定执行。4.3.2 环境空气质量4.3.2.1 PM2.5浓度应达到GB 3095环境空气污染浓度限值二级标准。4.3.2.2空气质量指数达到100以上,应符合HJ633二级以上标准。4.3.3 声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应达到GB 3096规定的1类标准,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区域的环境噪声不得大于0类限值。4.3.4 土壤环境质量土壤环境应达到GB 15618规定的二级标准。4.3.5 环境辐射远离天然辐射高的地区,无有害人体健康的人工辐射和工业辐射,应符合标准GB 18871的规定。4.4 资源环境质量4.4.1 森林资源质量4.4.1.1 森林覆盖率应不小于65% 。4.4.1.2 森林郁闭度应介于0.50.7的范围。4.4.2 风景资源质量应至少包括地文、水文、生物、天象、人文五类风景资源中的三类资源。4.5 环境卫生质量4.5.1 基地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4.5.1.1 建有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不小于80%。4.5.1.2 基地污水按GB 18918规定的一级标准的A标准要求排放,污水处理厂出水符合作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4.5.2 生活垃圾处理4.5.2.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应不小于85%,应符合GB 16889和GB 18485的要求。4.5.2.2 末端垃圾填埋或焚烧处理设施不应设在基地范围内。DB52/ XXX20184.5.3 文化娱乐场所、游泳场所卫生4.5.3.1各类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条件应符合GB 9664规定的要求。4.5.3.2 游泳场所应符合GB 9667规定的要求。4.5.4 餐饮场所卫生及油烟排放4.5.4.1 餐饮经营者应严格执行食品卫生、保鲜等有关法规和标准,就餐环境应整洁。4.5.4.2 餐饮场所卫生条件应符合GB 16153规定的要求。4.5.4.3 饮食业油烟排放应符合GB 18483规定的要求。4.5.5 其他环境空气污染物按照GB 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二类区执行。4.6 人体舒适度指数一年中基地人体舒适度指数为0级(舒适)的天数不少于150 d。5 分区建设5.1 分区结构包括康养旅游核心区、康养旅游依托区。5.2 分区建设条件5.2.1 康养旅游核心区具备独特的康养旅游资源优势,拥有一个或者几个特色明显、有一定规模和体量的康养旅游实体。5.2.2 康养旅游依托区5.2.2.1康养旅游依托区至少应包括接待区、游憩区,依托区可根据基地功能需要,再设突出特色的功能区域。5.2.2.2 接待区:选择地势平坦、集散方便、位置合理、视野开阔的地方,应能容纳较大规模的康养旅游人群和车辆。5.2.2.3 游憩区:应根据基地发展功能特色,设置养生康复、旅游休闲、体育健身等活动的设施及场所。设施色彩、体量、布局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DB52/ XXX20185.3 分区建设内容5.3.1 康养旅游核心区5.3.1.1应具有与养生资源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并达到一定规模。5.3.1.2 可利用自然资源中的空气、水、植物或综合生态环境要素等来设计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温泉、SPA、森林浴、药膳、茶道等,以达到康养目的。5.3.1.3可利用山地民族在健康养生经验、方法和技能方面的总结来设计产品,如民族药浴、中医理疗、武术等,以达到康养目的。5.3.2 康养旅游依托区5.3.2.1接待区:建设具有康养接待中心、停车场、餐饮、住宿、购物设施和必要的管理和职工生活用房;建设具有数量充足、不同档次、不同类型、地理位置合理的餐饮、接待设施、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设具有符合康养理念的特色餐饮,能够提供具有山地特色的绿色、有机食品。5.3.2.2 游憩区:配置满足康养旅游活动需要,符合健康要求的娱乐、休闲、体验设施,如研学教育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文化创意坊、休闲健身中心、民族文化展示中心、多功能会议厅、阅览室等。6 康养旅游服务设施6.1 康养旅游服务设施种类康养旅游服务设施主要包括住宿、餐饮、购物、管理服务、康养健身、休闲娱乐、医疗设施等。6.2 住宿设施6.2.1应根据康养旅游人群的规模和需求,确定宾馆、饭店、特色旅店的房间数、床位数及建设规格,应根据康养旅游产业发展需要预留扩建条件。6.2.2 住宿类建筑造型应与自然环境协调,突出山地特色。6.2.3住宿服务设施设计,按照 DB52/T 988 执行。6.3 餐饮设施6.3.1餐饮服务点规模和布局,应按照游览里程和实际条件统筹安排,应在游人集散地和游人较为集中的休憩点,设置餐饮服务设施。提供符合康养理念的特色餐饮,提供具有山地特DB52/ XXX2018色或民族特色的绿色、有机膳食。6.3.2餐饮点建筑造型应与自然环境协调。6.3.3餐饮建筑设施设计,按照 JGJ 64 执行。6.4 购物设施6.4.1基地内应具有相对集中、便捷、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购物设施。各功能区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立购物场所,销售特色化、系列化、品牌化的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和当地特产,包括康养类旅游商品。6.4.2购物设施设计,按照 DB52/T 1161 执行。6.5 管理服务设施6.5.1应在交通便利、位置明显区域建设管理服务设施,方便基地维护与管理。6.5.2应根据康养人群容量、停车数量、基地功能分区统筹安排进行建设。6.5.3管理服务设施设计,按照 DB52/T 1089 执行。6.6 康养健身设施6.6.1康养健身设施规模、类型和布局,应按照功能定位和地形条件统筹安排,应按照康养旅游人群需要,设置康养和运动等设施。6.6.2康养健身设施建筑造型应与自然环境协调。6.6.3康养建设设施设计,按照GB/T 34290执行。6.7 休闲娱乐设施6.7.1选址和建设不得破坏康养旅游基地原有景观和自然环境。6.7.2应结合基地内地形条件和现有设施,因地制宜布设休闲娱乐服务项目。6.7.3休闲娱乐设施设计,按照 GB 8408执行。6.8 医疗设施6.8.1 应设有卫生院以上规模的医疗机构,并具备急救应急响应条件。应在交通枢纽、旅游活动场所等游客相对密集地方,设专职安全保卫人员与医疗救护点,确保旅游者人身和财产安全。6.8.2 应建立健全的安全风险提示制度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完善安全控制和海内外游客应急救治体系等。DB52/ XXX20186.8.3 应对区域内从业人员进行卫生健康知识和救护技能培训,建立具有一定健康护理知识并受过培训的志愿者服务机构。6.8.4医疗设施设计,按照GB/T 50939执行。6.9 安全设施6.9.1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提示制度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完善安全控制和游客应急救治体系。6.9.2应建立安全预警机制。6.9.3安全设施设计,按照 LB/T 051 执行。7 基础设施 7.1 道路系统7.1.1 外部道路7.1.1.1应对外交通便捷,可进入性较好。7.1.1.2机动车出入口设置应充分考虑所接入的城市道路等级,优先选择设置在较低等级的城市道路上。基地位于城市主干路与次干路、支路相交的位置旁,机动车出入口不应设置在主干路上。7.1.2 内部道路7.1.2.1内部交通网络应较为发达。各景点之间的交通应较为便捷。应有较为完善的慢行交通系统。7.1.2.2车行道:主要道路设置双车道,停车数大于500辆时,宽度不应小于8.5m;不多于 500辆时,通行的宽度不应小于5.5m。集散道路可采用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0m,但在人流上下客处,应设双车道,其长度不宜小于20m。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应设机非隔离带,符合安全行车基本要求。林区机动车车行道应达到林区级道路标准。7.1.2.3步行道:登山步道宽度应1.0 m1.5 m,踏步宽度应大于30 cm,踏步高度应小于16 cm,台阶踏步数应大于2级。徒步步道宽度应1.5 m2.0 m,踏步宽度应大于30 cm,踏步高度应小于16 cm,台阶踏步数应大于2级。康养步道应避免坡度过陡,铺设路面宜适宜残疾人员及病人患者游览需要。步道纵坡宜小于7%,步道宽度分为三级,低强度以0.6 m0.8 m为宜;中等强度以1.2 m1.5 m为宜;高等强度以1.5 m2.0 m为宜。铺设路面材DB52/ XXX2018质应平整、防滑,应少设台阶。路面和形式富于变化,注重安全,自然、简朴、舒适,最大化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扰动。7.1.2.4 在步道转弯或分道处设置步道系统指引图、步行线路及现处位置图。按平均距离400 m500 m设置解说牌,解说牌内容包括沿途地形地貌、步道线路及主要设施配置;现在位置点及溪流、桥、峡谷、池塘、悬崖、瀑布等目标位置;到达每一休息据点的距离与步程时间。步道每条线路以不同的颜色表示,并标明平均坡度。7.2 生态停车场7.2.1 借用自然地形,就势建造。可采用组团式或分散式布局,采用绿化草坪砖,以灌木为隔离线,用高大乔木和藤蔓植物遮阴,避免采用大面积车辆暴晒的硬化停车场。7.2.2规模应与基地的游客接待容量相适应。为应对旅游季节性,避免破坏环境,可考虑建造临时停车场。7.2.3生态停车场景观小品应与自然环境协调,突出山地特色或者民族特色。7.2.4生态停车场设计按照 DG/TJ 08-7中停车场建设标准执行。7.3 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设施按照标准GB 50763第3项要求执行,无障碍设施符号按照标准现行国家标准GB/T 10001.9执行。7.4 辅助设施7.4.1 环境监测设施具备必要的环境监测设备(负离子、温度、湿度、噪音、PM2.5等),并实时显示监测数据。7.4.2 旅游厕所7.4.2.1旅游厕所应数量充足、卫生文明、干净无味、实用免费、有效管理。7.4.2.2旅游高峰期应配有流动备用厕所,社会单位厕所能向公众开放。7.4.2.3康养旅游基地厕所设置按照GB/T 18973执行。7.4.3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计7.4.3.1在特色街区、旅游集散中心、知名餐饮场所、住宿场所、购物娱乐场所等应设置导向标识。DB52/ XXX20187.4.3.2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应按照GB 10001.1,GB 10001.2,GB 10001.3,GB 10001.4,GB 10001.5,GB 10001.9执行。7.4.3.3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计应按照GB/T 15566.1、GB/T 15566.4、GB/T 15566.5、GB/T 15566.6、GB/T 15566.7、GB/T 15566.8、GB/T 15566.9、GB/T 15566.10、GB/T 15566.11和GB/T 20501.1、GB/T 20501.2、GB/T 20501.3、GB/T 20501.4、GB/T 20501.6、GB/T 20501.7执行。7.4.4 智慧旅游系统7.4.4.1应设有运营稳定、可实时查询的旅游公共信息网站或手机APP下载客户端服务,并提供二维码扫码服务。7.4.4.2基地内主要旅游景点、旅游街区、游客服务中心、交通站场均应覆盖无线4G网络或宽带网络。7.4.4.3旅游信息化系统建设应达到LB/T 021的标准。7.4.5 公共休闲设施7.4.5.1提供体系完善的公共休闲空间和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 7.4.5.2公园数量和布局应充分考虑其规模与密度的配合,并提供配套的休息设施。7.4.5.3应拥有文化类或体育类公共娱乐场所,并免费向游客及公众开放。7.4.5.4公共休闲设施建设应符合LB/T 047的标准。7.4.6 便民惠民服务设施7.4.6.1应建立覆盖旅游活动全过程的通信、邮政、金融、环卫等便民服务设施。7.4.6.2应出台针对特殊人群如残障人士、老年人、青少年等的旅游优惠政策。7.4.6.3 应免费开放一部分旅游资源和休憩环境。 DB52/ XXX2018附录 A(规范性附录)康养旅游基地环境维度指标表A.1 康养旅游基地环境维度指标维度指标标准地表水环境水温()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pH值(无量纲)69溶解氧5 mg/L高锰酸盐指数6 mg/L化学需氧量(COD)20 mg/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4 mg/L氨氮(NH3-N)1.0 mg/L总磷(以P计)0.2 mg/L (湖、库0.05 mg/L)总氮(湖、库.以N计)1.0 mg/L铜1.0 mg/L锌1.0 mg/L氟化物(以F-计)1.0 mg/L硒0.01 mg/L砷0.05 mg/L汞0.0001 mg/L镉0.005 mg/L铬(六价)0.05 mg/L铅0.05 mg/L氰化物0.02 mg/L挥发酚0.005 mg/L石油类0.05 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 mg/L硫化物0.2 mg/L粪大肠菌群(个/L)10000空气质量二氧化硫(SO2)浓度限值:年平均60g/m3,24小时平均150g/m3,1小时平均500g/m3。二氧化氮(NO2)浓度限值:年平均40g/m3,24小时平均80g/m3,1小时平均200g/m3。一氧化碳(CO)浓度限值:24小时平均4mg/ m3,1小时平均104mg/ m3。DB52/ XXX2018表A.1续 康养旅游基地环境维度指标维度指标标准臭氧(O3)浓度限值:日最大8小时平均160g/m3,1小时平均200日g/m3。PM10浓度限值:年平均70g/m3,24小时平均150g/m3。PM2.5浓度限值:年平均35g/m3,24小时平均75g/m3。总悬浮颗粒物(TSP)浓度限值:年平均200g/m3,24小时平均300g/m3。氮氧化物(NOX)浓度限值:年平均50g/m3,24小时平均100g/m3,1小时平均250g/m3。铅(Pb)浓度限值:年平均1g/m3,季平均0.5g/m3。苯并芘(BaP)浓度限值:年平均0.001g/m3,24小时平均0.0025g/m3。声环境环境噪声限值昼间55 dB(A);夜间45dB(A)。土壤环境土壤pH值项目6.57.5mg/kg镉 0.60 mg/kg汞 0.50 mg/kg砷水田 25 mg/kg旱地 30 mg/kg铜农田等100 mg/kg果园 200 mg/kg铅300 mg/kg铬水田300 mg/kg旱地 200 mg/kg锌 250 mg/kg镍 50 mg/kg六六六 1.0 mg/kg滴滴娣1.0 mg/kg污水厂基本控制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化学需氧量(COD)50 mg/L生化需氧量(BOD5)10 mg/L悬浮物(SS)10 mg/L动植物油1 mg/L石油类1 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5 mg/L总氮(以N计)15 mg/L氨氮(以N计)5(8)mg/L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招聘拟聘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国人民大学校医院招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北京市2025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招聘应届博士毕业生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上海市2025第二季度上海文化广场招聘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贵州镇远县佰利供销再生资源回收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泉州文旅集团招聘6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渭南合阳县煤炭事务中心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余姚市舜源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江西锦苑司法鉴定中心招聘专职管理人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新疆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辖机场第一季度招聘(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项目经理职业生涯规划
- 2023年广东生物高考第18题光合作用说题课件
- 除锈剂MSDS参考资料
- 6社会体育导论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三课中华文明探源》评课稿
- 中考英语作文预测(范文20篇)
- 选煤厂原煤分级筛技术操作规程
- 方物电子教室q2用户手册
- 消防管道支架工程量计算表
- GB/T 700-2006碳素结构钢
- 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