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地理环境。 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2. 河流侵蚀基准面。 河流下切到接近某一水平面以后,逐渐失去侵蚀能力,不能侵蚀到该面以下,这种水平面称为河流侵蚀基准面。侵蚀基准面又可分为终极侵蚀基准面和局部(地方)侵蚀基准面。控制河流下切侵蚀的最低基面称为终极侵蚀基准面。3. 雪线。 常年积雪区的下界。4. 地貌灾害。 在地貌发育过程中,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地貌恶化,以致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灾害性的破坏。5. 荒漠。 是指气候干旱,地表缺水,植物稀少及岩石裸露或沙砾覆盖地面的自然地理景观。 荒漠如按地貌特征及地面组成物质来分,可分为岩漠(石质荒漠)、砾漠(砾质荒漠)、沙漠(沙质荒漠)和泥漠(泥质荒漠)等四类。 6.自然地理要素。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庞大的物质系统。其组成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物质以及在能量支配下物质运动所构成的各种动态体系,即自然地理要素。7.地震系列。 地震有孕育、发生和衰减的过程。在一定时间内(几天或几个月)发生在同一地质构造带上,而且具有成因联系上的一系列地震。包括:a.主震-在一个地震序列中,能量最大的一次地震。b.前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c.余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8.地质作用 。促使组成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和表面形态等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各种作用,统称地质作用。9. 喀斯特作用。 即指水对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的破坏与改造的作用。即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冲蚀、堆积,以及重力崩塌的总称。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机械侵蚀作用为辅。10. 水土流失。当流水对土壤、风化壳或碎屑堆积物的侵蚀量(值)超过允许侵蚀量(值)时,称为水土流失。11.地壳运动。 地球内部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结构改变和地壳内部物质变化的机械运动。根据构造运动发生的时间,可分为两类:古构造运动:发生于晚第三纪以前的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发生于晚第三纪以来的构造运动。包括人类文明时期的构造运动12. 化石及其形成条件。 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遗体或活动的遗迹。 形成条件:必须有不易分解的生物硬体,如骨骼、鳞片、贝壳、木质纤维等;生物死亡后要迅速被掩埋,遗体被掩埋得越快,和空气隔绝越快,就越有利于保存成化石;埋藏后的生物遗体还要经过长时间的炭化作用,或与CaCO3,Si O3等物质进行交换、充填等作用,才能变成化石。 13. 融冻作用及其类型。 冻土地区地温低,而且发生周期性的正负变化,冻土层中的水分也相应地出现相变和迁移,从而引起岩石的破坏、碎屑物的分选、堆积层的变形、冻胀、融陷、流变等一系列变化过程,总的称为融冻作用。作用方式有融冻风化、融冻泥流和融冻扰动等。 (1)融冻风化 冻土层中的大小裂隙常被水填充,当夜间及冬季地温降至O以下时,水分冻结,形成冰脉,由于冰脉体积膨胀而向两侧围岩(土)挤压,使裂隙扩张。白天或夏季冰体融解,融水进一步向下深人,然后又再度结冰。这样经过反复冻融之后裂隙不断扩大,岩(土)体也受压破坏。这种因冰脉冻融而使岩(土)破坏的作用,称为融冻风化作用。(2)融冻扰动 发生在活动层内,每年冬季冻结由地面向下进行时,以下尚未冻结而含水的融土,在上部季节冻土及下部永冻层的挟逼下,发生塑性变形,造成各种褶曲,称为融冻扰动。(3)融冻泥流 发生在冻土的斜坡上,夏季活动层融化时,土中的水分因下部永冻层的存在而不能下渗,造成该土层饱含水分,甚至稀释成泥浆状,在此过度湿润的情况下,土体便沿斜坡向下蠕移,成为融冻泥流。泥流速度很慢,每年3-4cm,至多也不过3050cm。融冻泥流可以发生在多年冻土区或季节冻土深度大的地区,它是冻土区最重要的物移动方式和地貌过程之一。 14. 沙漠化。 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使原来非沙漠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环境的变化过程。15.海滩及其类型。 海滩是海底泥沙在平衡剖面塑造过程中,由波浪从水下带至岸边堆积而成。海滩又可分为砾石海滩、沙质海滩和淤泥质海滩。1)砾石海滩砾滩由粗大的砾石组成,一般只分布在有砾石供应的海崖前方。有的成为砾石平铺的滩面,略向海倾斜;有的呈砾堤状,宽度较窄,而且两坡较陡。砾石经过反复磨蚀后,磨圆度好或中等,形态扁平、球形或杆形等。 2)沙质海滩完全剖面海滩 呈堤状,有前后两坡,前坡向海倾,位于潮间带,即前滨,是海滩的主要部分,又称滩面。海滩沙粒因经常受到冲流和退流的簸选作用,分选性较好,由陆向海变细。后坡向陆倾而窄,位于平均高潮面之上,又称为滩肩或后滨,它与滩面之间的交接处突起,成为滩肩脊。滩肩由较为粗大的沙砾组成,它是在大浪时被强劲的冲流挟带,并越过滩肩脊堆积的,分选性较差。完全剖面海滩发育在乎缓而宽广的水下岸坡上,因为这样才能使激浪流得到充分的活动和获得全部的堆积。这种海滩与海岸平行分布,如堤状,故又称为沿岸堤。 背叠海滩 在狭窄的海岸带,山丘紧靠着水边线,水下岸坡坡度较大,海滩的发育受到地形限制,只能形成单面向海的堆积,后方紧贴着海蚀崖。3)淤泥质海滩淤泥质海滩发育于潮间带,主要由涨潮流和河流带来粘土及粉砂堆积而成,此外还有少细砂。主要分布在河口三角洲附近、海湾、泻湖以及开阔而平缓的海岸地区。该类海滩的发育,首先要有丰富的细粒物质来源。其次是潮差不大,加上坡度小的水下岸坡地形,使波浪抵达潮间带时,能量大量消耗,搬运能力减弱而发生堆积。 16. 褶皱的基本形态。 岩层的弯曲现象称为褶皱。即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改变了原始产况,形成倾斜的及各种弯曲的形态。背斜一般是向上凸曲,核心部为老岩层,向外部岩层时代越来越新。向斜一般是向上凹曲,核心部为新岩层,向外部岩层时代越来越老。17. 晶质矿物与非晶质矿物。 晶质体化学元素的离子、离子团或原子按一定规律重复排列而成的固体,称晶质体。晶质体(晶质矿物)由于受晶体内部构造,即空间格子构造的控制,具有一定的规则几何外型。这种具一定规则几何外型的晶质体称晶体。如:方解石晶体、水晶等。 非晶质体凡内部质点(离子、原子、分子)作不规则排列的物体,称非晶质体。如:火山玻璃、琥珀、天然沥青、蛋白石、由地质作用形成的火山熔岩流快速冷凝形成的珍珠岩。18. 岩石及其成因。 岩石是指在各种不同地质作用下产生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依据成因,岩石可以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19.河流袭夺。 分水岭迁移的结果,侵蚀能力强的河流夺取了侵蚀能力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水系的演变现象称为河流袭夺。20.戴维斯地理循环轮。 他认为地貌发育有三要素,即构造、营力、时间。认为地貌的准平原化发育过程经历三个阶段:幼年期、壮年期、老年期。(即地壳从平原到高地,再从高地到平原的过程)21.大陆边缘及其组成。 它是大陆至洋底的过渡地带,地貌上由陆向洋分成三个部分,即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裾。22.泥石流及其类型和形成条件。 在山区突然爆发、历时短暂、含大量泥沙和石块等固体物质并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 粘性泥石流:固体物质含量很高,泥石流运动时水和固体稠成一个整体,大石块在泥浆中呈悬浮状态,作等速运动,液固两相无垂直交换;稀性泥石流:固体物质含量较少,在运动过程中,水和固体分离,两相有垂直交换现象。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丰富的物源,要有集水盆和急陡的沟谷地形,充足的水分 。23.河口地区最大的地貌单元。 三角洲就是在河流下游河口地区形成的大型三角状堆积体,往往形成于堆积作用大于侵蚀作用的情况下。 三角港则是在河流泥沙缺乏的条件下,强大的潮流作用侵蚀河口而形成的三角状河口湾。24.构造地貌从小到大的分级。 第一级为全球构造地貌;第二级为大地构造地貌;第三级为地质构造地貌。 25.近代火山地理的分布特征。环太平洋火山带、地中海火山带、大西洋海底隆起带、东非火山带。26.影响地貌形成的因素。 营力是地貌形成的动力,它又分为内营力(内力)和外营力(外力)二种;影响地貌发育的主要岩石特性是抗蚀性;构造运动造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因而成为形成地表宏观地貌特征的决定性因素;地貌是时间的产物,它随时间变化而不同,即“随时而变”。27.岩层产状及其要素。 指岩层在空间的方位。 走向-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为走向线,走向线两端的指向即为走向。 倾向-在岩层层面上,垂直于岩层走向线向下所引的直线为倾斜线,它在水平面上投影所指的方向即是岩层倾向。 倾角-岩层层面倾斜线与它在水平面上投影线之间的夹角。28.构造运动的方式。 构造运动即地壳运动。 水平运动: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大致沿地球表面切线方向进行的运动。常表现为岩石水平方向的挤压和拉张,产生水平方向的位移以及形成褶皱和断裂,使岩石圈块体发生水平位移,相邻地块之间或相向挤压、或相背拉开、或剪切错位。(造山运动) 垂直运动: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大致沿地球半径方向的运动。表现为大规模的缓慢的上升或下降,引起地表大面积隆起或凹陷,导致地势高低变化和海陆变迁。(造陆运动 )29.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的特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成分可概括为四大类:固态的岩石、液态的水、气态的空气和活质有机体。它们是自然地理环境最基本的组成成分。 地球的外能和内能作用显著,气体、固体和液体三相物质并存,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人类聚居的场所 。30.沙丘运动的动力。 风的搬运和堆积(碎屑物和坡积物)31.山地的概念。 具有尖锐的山顶、急陡的山坡(25)和低缓的山麓的高地。32.三角洲的类型( 根据三角洲的进退)。 建设性三角洲向海淤积推进、处在发育过程中的三角洲;破坏性三角洲由于侵蚀而后退、正在遭受破坏的三角洲。35.冰斗及其意义。 冰斗-是山岳冰川上游的一种围椅状盆地,它由陡峭的冰斗壁、凹陷的冰斗底和在冰川出口处高起的冰槛等三部分组成。 指示雪线(当气候变暖时,古冰斗在雪线之下;反之,则在雪线之上)。36.海岸地貌的类型(按其组成要素来分)。 山地海岸:构成海岸的地貌基础为山地或丘陵,组成物质为基岩,海岸线曲折,海蚀地貌发育,多岬角和海湾(岬湾海岸、沙坝泻湖海岸、溺谷海岸、峡湾海岸、纵海岸、横海岸、斜交海岸、断层海岸)。 平原海岸:构成平原海岸的地貌基础为平原,组成海岸的物质为松散细颗粒碎屑物,海岸线比较平直,水浅,海积作用较强(三角洲海岸、河口湾海岸、淤泥质平原海岸 )。生物海岸:红树林海岸、珊瑚礁海岸。37.河床纵剖面形态的类型。 顺直河床:当弯曲率为1.0-1.2时,为顺直河床。 弯曲河床:当弯曲率大于1.2时,为弯曲河床;如果弯曲率很大时,则称为曲流河床。分汊河床:平原上的河流,如果河流中出现江心洲时,河床便会分汉,这种河床称为分汊河床。(游荡河床为分汊河床的一种,河道不稳定,如黄河下游的河床)38.冻土的分类(按时间)季节冻土:每年冬季冻结,夏季融解;多年冻土:长期处于冻结状态。39.河漫滩的二元结构及地貌类型。 下部为较粗的河床沉积物,上部为较细的河漫滩沉积;河漫滩占据了谷底的大部分,滩面向内侧缓缓倾斜。 天然堤带(滨河床沙堤):洪水泛滥时,河水溢出河床,流速骤减,较粗大的泥沙首先在贴近河床处堆积下来,形成沿河岸分布的沙堤,称为天然堤。 泛滥平地带:天然堤以外,地形由高起的天然堤转变为低下的平地,地面宽广,构成河漫滩的主体,它是洪水中悬移质的主要沉积带。 湖沼洼地带:位于远离河床的接近谷坡坡麓部分,是河漫滩中最低洼的地带。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使这里易积水成湖沼。(这里常分布有废弃河道或牛轭湖)40.新生代最重要的事件。 新生代,是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空前发展的时代,是现代海陆格局和地貌形势已经形成和继续发展的时代,是冰川广泛发育的时代,是人类出现和发展的时代。41.岩层的类型。 水平岩层-原始产状近于水平的岩层,经地壳上升运动的平稳抬升到一定高度后,岩层的层面仍保持近水平状态,层面的倾斜角小于5者,称水平岩层。 直立岩层-层面与水平面垂直或基本垂直(倾角85-90)的岩层称直立岩层。特点:有走向,无倾向。 倾斜岩层-岩层面与水平面呈一定交角的岩层称倾斜岩层。具有明显的岩层产状三要素,是自然界中最常风的岩层产状类型。这类岩层(倾斜岩)大部分是由原始水平岩层受构造运动或岩浆活动的影响而变成。 倒转岩层-水平岩层和倾斜岩层都保持老地层在下新地层在上的正常层序,是正常产状。42.河谷谷底的地貌形态类型。 集水盆:沟谷源头扩大后的小盆地,其生成与沟头集水量大有关。因为沟头的来水除两坡外,还多了后壁。因此,该处水量较大,下蚀也较深,从而引起沟头的迅速扩大成为盆地状。 沟谷:沟谷流水侵蚀所成的槽形洼地,小的仅长10余米,大的可达数十公里。(细沟切沟冲沟坳沟) 扇形地(洪积扇):沟谷出口的扇形堆积体。堆积物来自集水盆及沟谷的侵蚀。43.荒漠及其类型。 荒漠-是指气候干旱,地表缺水,植物稀少及岩石裸露或沙砾覆盖地面的自然地理景观。荒漠如按地貌特征及地面组成物质来分,可分为岩漠(石质荒漠)、砾漠(砾质荒漠)、沙漠(沙质荒漠)和泥漠(泥质荒漠)等四类。44.岩浆作用及其类型。 地壳深部(至上地幔顶部)高温熔融岩浆的发生、发展、演化直至冷凝固结成岩的整个地质作用过程。 侵入作用是岩浆由深处上升到浅处的过程 喷出作用是岩浆喷出或溢出地表的过程。 45.地质罗盘的用法。 测量走向:将罗盘的长边与岩层面贴触(若无长边,则取与南北方向平行的边),并使罗盘放置水平(水准气泡居中),此时罗盘长边 与岩层的交线即为走向线,磁针所指的读书即为所求的走向。 测量倾向:把罗盘的N极指向岩层层面的倾斜方向,同时使罗盘的短边(或与东西方向平行的边)与层面贴触,气泡居中,罗盘放水平,此时北针所指的度数即为所求的倾向。 测量倾角:将罗盘的长边与走向垂直,并贴紧层面,此时桃形指针在倾角刻度盘上所指的度数即为所求的倾角。46.丹霞地貌和雅丹地貌的区别。 丹霞地貌:世界上由红色砂砾构成的、以赤丹崖为特色的一类地貌是以广东省仁化县的丹霞山命名的,这就是丹霞地貌。 雅丹地貌: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孤岛状的平台小山)指发育 在古代河湖相的土状堆积物上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的地貌组合。47.黄土及其特征。 黄土是第四纪时期、主要由风力搬运堆积形成的一种灰黄色或棕黄色的特殊的土状堆积物。黄土质地均一,以粉砂为主;富含碳酸钙(1016),常见钙质结核;结构疏松(孔隙度4055);无沉积层理,但垂直节理很发育,直立性强,深厚的黄土层常形成陡峻的崖壁;具有湿陷性。48.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1)建立合理的经济模式;(2)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3)积极寻找新的矿源;(4)开发替代资源。49.威尔逊旋回。 加拿大学者威尔逊从板块构造观点出发,将岩石圈从大陆破裂、裂谷出现到洋盆形成,再从洋盆俯冲、缩小到闭合的完整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期): 胚胎期:地幔的活化最初引起稳定大陆壳的破裂,形成大陆裂谷,东非裂谷就是著名的实例。幼年期:地幔的活化使其热熔物质喷流或上涌对流,岩石圈进一步破裂并开始出现洋中脊和狭窄的洋壳盆地,可以红海、亚丁湾为代表。成年期:随着三叉裂谷内洋中脊系统的延伸和扩张作用的加强,除其中一支萎缩外终于出现了新的大型成熟洋盆,大西洋是其典型代表。洋盆两侧未发生俯冲作用,与相邻大陆间不存在海沟和火山弧,称为被动大陆边缘。衰退期:在洋系统扩张的同时,洋盆一侧或两侧与相邻大陆之间开始了俯冲消减作用,称为主动大陆边缘。洋盆面积开始收缩,可以太平洋为代表。 残余期:随着洋 扩张作用减弱,两侧陆壳地块相互逼近,其间仅有残留海盆,如地中海。消亡期:最后两侧大陆直接碰撞拼合,海域完全消失,转化为高峻山系。横亘欧亚大陆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脉是最好的代表。50.河口地区是世界上沉积速率最快的地区之一的原因。河水径流在河口受到海水或者湖水的顶托,流速减小;河流出口门之后,失去了河床的束缚,断面展宽,水流挟沙能力降低;不同介质的水体混合,原来呈胶体悬浮状态的物质凝絮沉降;涨潮流进入河口由于受到径流的顶托,携带的泥沙发生沉积。51.冰川地貌的组合。 (1)山岳冰川可分为四个地貌组合带:冰蚀地貌带 位于雪线以上的冰蚀区,主要地貌有冰斗、角峰、刃脊。冰蚀冰碛地貌带 位于雪线以下至终碛垄后方,主要地貌有冰川谷、侧碛堤和冰硕丘陵。冰碛地貌带 位于冰川舌前端,主要地貌为终碛垄。冰水堆积地貌带 主要在终碛垄以外,以冰水扇地貌为主。 (2)大陆冰川可分为三个地貌组合带:冰蚀地貌带 位于冰川中部的冰雪积累区,主要有冰蚀平原、羊背石、冰蚀盆地及洼地。冰碛地貌带 位于冰川边缘的冰雪消融区,主要地貌有冰碛丘陵、鼓丘、终碛垄等。此外,在该带内还有冰水堆积的蛇形丘。冰水堆积地貌带 位于终碛垄外侧,以冰水扇和冰水平原为主。52.影响片流作用强度的因素。 片流-是指雨水或冰雪融水在坡地上产生的薄层流水。 片流作用的强度受气候、地形、岩性和植被等因素影响。 (1) 气候因素。降雨量和降雨强度是片流作用的重要因素,雨量多而降雨强度大的地区,片流作用也大。其中尤以降雨强度影响最为重要,降雨强度对坡地侵蚀起着首位作用。(2) 地形因素。坡度和坡长分别影响流速和流量,他们两者都是侵蚀力的主要因素。坡度在4050时侵蚀量最大。(3) 岩性因素。组成地面的岩石的软硬以及残积、堆积物的致密程度,都会影响到地面的抗蚀能力。(4) 植被因素。他是影响片流作用最重要的因素。(5) 人为因素。53.地貌对自然环境的作用。一、导致地表热量的重新分配和温度分布状况复杂化;二、改变降水量分布格局;三、地貌对生物界的影响;四、地貌对自然界地域分异的影响;五、地貌对土地类型分化的影响 。54.岩层接触的种类,角度不整合与平行不整合的差异。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的产状彼此平行。角度不整合接触: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成角度相交。 55.喀斯特作用及其实质。 喀斯特作用-即指水对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的破坏与改造的作用。即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冲蚀、堆积,以及重力崩塌的总称。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机械侵蚀作用为辅。 实质是:CO2H2O H2CO3 (形成碳酸) H2CO3 HHCO3 (碳酸离解) HCaCO3 HCO3 Ca 2 (溶解碳酸钙) 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O2H2OCaCO3 Ca 2 2(HCO3) 其化学反应是可逆的56.古生代构造运动与地层分合,对古生物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寒武纪泛大陆的分裂引起海侵,大陆架广布,海生无脊索动物空前繁盛,节肢动物三叶虫与腕足类数量大增,海生植物出现向海生动物过度的迹象。 奥陶纪海底广泛扩张,腕足类、角石、笔石、鹦鹉螺与珊瑚等成为世界性广布种,原始鱼类出现。 志留纪后期构造运动剧烈,海生动物进入大陆淡水水域,真正的鱼类与维管束植物相继出现。 晚古生代大陆趋于合并而发生海退,海生无脊索动物因生活环境变化而种类、数量大减,鱼类进入全盛期,陆生运动日趋繁荣。 石炭、二叠纪两栖动物进一步发展,以至有“两栖动物时代”之称,爬行动物开始发展,植物由孢子植物向裸子植物转变,以蕨类为主的森林遍布大陆。 总之,古生代早期是海生无脊索与低等植物繁荣的时代,晚期则是植物及脊索动物登上大陆的时代。57.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因素(1)土壤性质.。土壤性质包括土壤的渗透性、抗蚀性和抗冲性。如果土壤的渗透性强,抗蚀、抗冲性能好,则雨水渗透较多,地面径流会大量减少,冲刷作用减弱。如果土壤胶结性能好,则抵抗雨滴和径流冲刷破坏能力也会加强。相反,如果土壤结构松散,抗冲抗蚀性能弱,则会产生较强的侵蚀。 (2)气候因素 雨水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动力,当降雨量超过土壤人渗量时,即产生地表径流与土壤冲刷。降雨量及降雨强度越大,对地面的打击和冲刷作用也越强,水土流失也越加严重。 (3)植被因素 植被具有保护地面、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具体表现在:枝叶截留降雨,避免雨滴对地面的直接打击;枯枝落叶、根茎和草被等都可阻滞地表径流的发生和发展,减少对地面的冲刷;植被的腐殖质可改良土壤结构,增加雨水的人渗能力,减少地表径流和增加土粒胶结力,加强抗冲性与抗蚀性;削弱风速,防止风蚀作用。所以植被覆盖度越大,土壤侵蚀越轻。 (4)地形因素 地形对土壤侵蚀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地形高度的影响,水土流失多发生在地形不高的低丘陵及台地地区,因为这里风化壳厚,有利于冲沟和崩岗的发展。坡度的影响,土壤侵蚀和重力崩塌与地形坡度成正比。侵蚀深度与坡度的关系是:坡度每增加1度,侵蚀深度增加01-02mm。坡长的影响,山坡径流汇集量随山坡长度增加而增大,坡面越长,水量越大,冲刷力也越强。根据原苏联诺沃西里防治试验站提出:土壤侵蚀量与坡长的15次方成正比 2社会因素 (1)人口增长快,人口压力大,导致对植被的严重破坏 在我国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平均每增加一人,须要有二亩地的作物生产量才能维持生活。由于人口增长率超过了土地生产力,于是造成人多地少,粮食不足,燃料紧缺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往往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破坏草地,造成或加快了水土流失。 (2)森林管理不善,遭受人为的严重破坏 近50年来,我国森林遭受过三次大滥伐,森林面积锐减,导致水土流失面积增加。 (3)不合理的开荒和垦殖 不合理的开荒主要是指在坡度大于25的山坡(陡坡)上开荒,有的甚至在40以上的地方开荒。如上述,土壤侵蚀的强度是随着坡度加大而增加的。一般大于25的坡度是超过允许侵蚀量的坡度。不合理的垦殖,主要是指顺坡垦殖。这些人为因素加快了土壤侵蚀,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4) 建设工程过后,未采取水土保持措施 开矿、炸石、修路、修水库、兴建厂房房屋后,废渣弃土随意堆积,开挖的剖面长期暴露,未采取任何水土保持措施,因此造成新的水土流失。58.防治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措施。 1、泥石流的防治治理泥石流可从生物和工程二方面着手,从长期和根本上看,应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生物措施主要在可能发生泥石流的范围内外做好护林造林工作,这样既可改善生态环境,又可保持水土,减少固体物质的积累。对已经发生的泥石流区,也能把地表堆积物稳定下来。工程措施,当生物措施尚未生效时,局部和短期内仍须使用工程措施。具体做法:蓄水工程 ;谷坊及拦沙坝工程 ;排导沟工程 ;停淤场工程 2、滑坡的防治对滑坡要进行综合治理,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排、减、固、挡等工程措施。(1)排水工程 (2)减重与反压工程 (3)抗滑拦挡工程(详细见书本446页)59.地下水分带与喀斯特作用的关系。 一、包气带(垂直循环带)及其喀斯特作用该带范围在地面之下至丰水期潜水面之间,平时干涸,降雨或冰雪融化时才有水流,流态为垂直向下运动。该带厚度在地壳强烈上升区较大,如我国桂西北及贵州高原地区厚达数百米至千米。以垂直性喀斯特为主,多发育出垂直性落水洞、管道、溶隙等 二、季节变动带(过渡带)及其喀斯特作用位于包气带之下,在丰水期与枯水期潜水面之间,是上部包气带与下部饱水带之间的过渡带。水流流态随季节而变化:丰水期,地下水位上升,水流作水平方向流动;枯水期地下水位下降,水流作垂直方向流动。因此喀斯特作用有时是垂直的,有时是水平的。造成的地貌有落水洞及水平溶洞等。 三、饱水带及其喀斯特作用上部饱水带(水平循环带)的下界在谷底附近,有自由水面,水流方向近水平,向河谷排泄,多造成水平溶洞及地下河。下部饱水带(深部循环带)在谷底之下的深处,具有承压性,水流方向虽然仍近水平,但流动不受当地河流水位的影响,而是向更低的地质减压带或更低的侵蚀基准面方向运动,水流缓慢,水体交替很弱,矿化度高,因此喀斯特作用很差,只形成小型的孔洞。 60.地震类型的分类。 1 、按震源深度划分:a.浅源地震-深度为070Km的地震。b.中源地震-深度为70-300Km的地震。c.深源地震-深度300Km的地震。 2、 成因类型:a.构造地震-由地壳的机械运动使刚性岩块产生突然断裂而引起的地震。常发生于地壳上活动性较大的地区,一般来说是近代的褶皱和断裂活动地带。其特点:活动频繁、延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破坏性强。b.火山地震-由火山活动触发的地震。其震源常局限于火山活动地带,影响范围一般不大,深度不超过10Km。 c.塌陷地震-起因于岩层崩塌陷落,主要发生在喀斯特(岩溶)发育地区或地势陡峭的山区,数量很少,危害不大。d.诱发地震-由于人类活动,诸如水库蓄水、地下核爆炸等因素触发的地震。 61.岩浆岩的分类(按照sio2含量)。 62.当板块边界为构造活动区时板块所产生的地貌类型。扩张型板块边界: 在大洋中为洋中脊,在大陆上为裂谷带;边界两侧板块受拉张作用而相背分离运动,地幔物质裂谷上涌,造成大规模的岩浆侵入和喷出或形成新洋底。 这种板块边界是岩石圈重要的张裂带、岩浆带和地震带。汇聚型板块边界 边界两侧板块相向运动,在此对冲、挤压、聚合,其构造运动异常复杂剧烈。按板块汇聚性质,可分为俯冲型和碰撞型。俯冲型:包括山弧海沟系和岛弧海沟系;密度大、位置低的大洋板块俯冲到密度小、位置高的大陆板块之下,因而形成深海沟,以及海岸山脉或岛弧。碰撞型:亦即山弧地缝合线系;两个大陆板块碰撞聚合、相互推挤,形成巨大山脉。因其处于两个板块缝合之处,故称地缝合线。平错型板块边界 这种边界一般分布在大洋中,边界两侧板块发生相互剪切、水平错动。63.海岸地貌的类型及其特征。 一、山地海岸构成海岸的地貌基础为山地或丘陵,组成物质为基岩,海岸线曲折,海蚀地貌发育,多岬角和海湾。 1、岬湾海岸 是山地海岸的代表类型,海岸带主要由岬角及海湾组成,其中岬角的海蚀作用强烈,海蚀地貌也很发育;岬角之间为海湾,常常发育出沙砾质海滩,或由多列沿岸沙堤组成的沙质海岸平原。海湾岸急水深,多成为良港所在地,如辽宁的大连湾,山东青岛的胶州湾,2、沙坝泻湖海岸 由于湾口拦湾坝的发育而造成的由沙坝、泻湖二个主要单元组成的海岸。拦湾坝多存在缺口,成为潮汐通道,人口处(泻湖内)堆积出涨潮三角洲,出口处堆积有退潮三角洲,二者均阻碍航行。泻湖内水浅堆积作用较强,四周常见沼泽及淤泥质海滩发育。如粤西的水东港。3、溺谷海岸 海水淹浸山地河谷而成,溺谷深入内陆,水面宽阔,深度大,纳潮量也大,冲刷很强,两岸堆积平原不很发育,是港口选址的较好垃点。如广东的北海湾(镇海湾),浙江的象山港,福建的沙埕港等。4、峡湾海岸 是海水入侵冰川谷而成的海湾。湾宽水深,伸人内陆,海岸陡峭。如南美智利的巴塔哥尼亚的一个峡湾,深度为l288m,是世界最深的峡湾。5、纵海岸 指地质构造线(褶皱或断层)与海岸线相平行的海岸,所成的海湾、半岛和岛屿等排列均与海岸平行。如地中海的达尔马提亚海岸。6、横海岸 地质构造线与海岸线直交的海岸,所成的海湾、岛屿和半岛与海岸垂直。如西斑牙西部的里亚斯海岸。 7、斜交海岸 海岸线与构造线呈一定角度相交的海岸,如我国浙江和广东的海岸。8、断层海岸 断层构造线与海岸线平行,断层直接通过海岸带,岸线挺直,海崖峻峭,水下岸坡急陡。如我国台东海岸,崖高1200m,坡度达45。,海蚀地貌发育。 二、平原海岸构成平原海岸的地貌基础为平原,组成海岸的物质为松散细颗粒碎屑物,海岸线比较平直,水浅,海积作用较强。1、三角洲海岸 有大河入海的海岸,发育了三角洲。海岸特征受三角洲平原的形态与沉积影响,向海延伸速度较快。三角洲的顶部发育时间较早,堆积较高,可能高出潮面。中、下部发育时间较晚,可能被潮水淹没。边缘部分地势低洼,多为泥滩或积水成为沼泽地。或者被沿岸沙堤包绕,如粤东的韩江三角洲海岸。 2、三角湾(河口湾)海岸指平原地区的河口下沉或海面上升,把河口淹没的海岸。海岸带呈三角形或喇叭形,故名。如我国钱塘江的杭州湾及亚马孙河口。该类海岸受潮流及波浪冲刷强烈,水下深槽发育,湾口地势低平,泥滩发育。 3、淤泥质平原海岸 海岸地貌基础是河海积平原。如渤海湾西岸(滦河与黄河三角洲之间)、苏北海岸和台湾西部(彰化至台南)海岸等。特点:形成海岸的物质较细,主要是粉砂淤泥。物质来源丰富,多来自当地中小河流冲积物和由附近三角洲带来。海岸线平直,岸坡平缓,淤泥质海滩发达。三、生物海岸 1红树林海岸红树林是发育在热带和亚热带泥滩上的耐盐性植物群落。由红树林及林下沼泽泥滩组合的海岸,称红树林海岸。从海向陆可分为三带:白滩带潮间红树林沼泽带潮上红树林干地带2珊瑚礁海岸珊瑚礁是以石珊瑚骨骼为主体,混合其他生物碎屑(如石灰藻、层孔虫、有孔虫、海绵、贝类等)所组成的生物礁。由珊瑚礁构成海岸称为珊瑚礁海岸。63.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枢纽断层的概念。正断层-断层上盘相对向下滑动的断层。逆断层-断层上盘相对向上滑动的断层。 平推断层-是指两盘沿断层走向作水平相对位移,断层面陡直,称平推断层。此类断层形成于较强烈的水平挤压作用下。枢纽断层-是指那些具有旋转性质的断层运动,断层上盘似乎绕一个轴旋转。64.喀斯特石山的地貌类型组合。 在喀斯特作用下所成的山体,按地貌发育过程分为三种:峰丛石山、峰林石山和孤峰石山。 峰丛石山: 是喀斯特高原向山地转化初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省宁波市东方中学2026届化学九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化学九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辽宁省沈阳市化学九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诸暨市荣怀小学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答案
- 四川省德阳地区2026届化学九上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阳江市第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生物试题
- 代理记账服务内容及流程
- 2026届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考试题库(+答案)
- 历年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含答案)真题题库及参考答案(基础题)
- 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技术 课件 模块七 集成卫浴
- 人体解剖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江西中医药大学
- 2024-2030年中国移动DR产业发展动态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
- 高中物理必修三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 运梁车司机安全培训试题
- 市政道路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 机械制图(第2版)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培训课件
-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电梯维保服务投标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