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重大风险点识别 预控应急预案重大风险点识别 预控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 1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 11 1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北京市西南三环和西南四环之间 包含一站二区间 具体为前泥洼 车站 孟家村站 前泥洼站区间 前泥洼站 西局站区间 图 1 1 工程位置图 本标段工程位置 2 表 1 1 工程概况一览表 工程项目里程桩号 工 法 规模结构形式 前泥洼站 K42 364 550 K42 549 150 明 挖 法 车站总长 184 6m 总建筑面积 10388 6m2 主体结构为地下 2 层双柱 3 跨框架 结构 围护结构 800 1200 钻孔 灌注桩 三道 D600 钢支撑 车站 两端设盾构始发井 孟家村站 前泥洼站区间 K41 637 850 K42 365 250 盾 构 法 盾构法总长 1454 8m 衬砌环直径 6000 管片厚度 300mm 宽度 1200mm 最小转弯半 径 R 500m 盾构机在孟家村站掉头 盾构法总长 1602 724m 管片参数同上 最小转弯半径 R 800m 盾构机需转场 前泥洼站 西局站区间 K42 548 450 K43 471 060 盾 构 法 矿 山 法 矿山法总长 255 493m 矿山法断面型式为马蹄形断面 隧 道采用小导管超前预注浆加固 格 栅钢架 网喷微纤维混凝土联合支 护体系 结构断面变化较大 其中 断面最大跨度 13 827m 最大高度 10 391m 1 21 2 重大风险点识别 风险等级及保护措施重大风险点识别 风险等级及保护措施 表 1 2 风险点识别 风险等级及保护措施 序 号 风险部位风险源名称 风险 级别 处理方案 1 孟家村站 前泥洼站区间 K41 638 K41 997 盾构下穿孟家村居 民住宅 1 级 严格控制盾构施工参数 尽量减少超 欠挖 及时 进行同步注浆 加强监测 2 孟家村站 前泥洼站区间 K41 882 863 K41 916 64 3 盾构区间右线侧穿 三环新城 15 楼 1 级 严格控制盾构施工参数 尽量减少超 欠挖 及时 进行同步注浆 加强监测 3 孟家村站 前泥洼站区间 K41 990 000 K42 250 00 0 盾构区间下穿 260m 丰台货运中心 特级 注浆加固 严格控制盾构 施工参数 尽量减少超 欠挖 及时进行同步注浆 加强监测 4 孟家村站 前泥洼站区间 K42 277 75 K42 294 25 盾构区间侧穿丰台 建筑段宿舍楼 左 线最近 7 000m 1 级 在区间左线和宿舍楼之间 设置一排 800 1200 隔离 桩 5 前泥洼站 K42 364 550 K42 549 15 0 车站明挖基坑1 级 及时架设钢支撑 并加强 监测 3 序 号 风险部位风险源名称 风险 级别 处理方案 6 前泥洼站 西局站区间 左 K43 302 473 施工竖井1 级 及时架设钢支撑 并加强 监测 7 前泥洼站 西局站区间 右 K43 375 945 盾构接收井1 级 及时架设钢支撑 并加强 监测 8 前泥洼站 西局站区间 孟家村站 前泥洼站区间 盾构下穿重要市政 管线 1 级 对部分管线进行改移 加 固处理 加强监测 9 前泥洼站 西局站区间 盾构下穿重要市政 道路 2 级 加强监测 如有需要对部 分道路进行加固处理 10 前泥洼站 西局站区间 K42 576 95 K42 602 72 盾构区间侧穿前泥 洼一区 3 楼 左线 最近 10 306m 3 级 在区间左线和宿舍楼之间 设置一排 800 1400 隔离 桩 11 前泥洼站 西局站区间 K42 621 50 K42 691 50 盾构区间侧穿前泥 洼一区 1 2 楼 左线最近 8 048m 2 级 在区间左线和宿舍楼之间 设置一排 800 1400 隔离 桩 12 前泥洼站 西局站区间 K42 638 858 K42 681 50 盾构区间侧穿大从 大厦 右线最近 6 667m 2 级 在区间左线和宿舍楼之间 设置一排 800 1200 隔离 桩 13 前泥洼站 西局站区间 K42 721 250 K42 757 75 0 盾构区间侧穿盛鑫 嘉园 3 住宅楼 右 线最近 12 313m 3 级 严格控制盾构施工参数 尽量减少超 欠挖 及时 进行同步注浆 加强监测 14 前泥洼站 西局站区间 K42 817 370 K42 853 47 0 盾构区间侧穿盛鑫 嘉园 2 住宅楼 右 线最近 16 284m 3 级 严格控制盾构施工参数 尽量减少超 欠挖 及时 进行同步注浆 加强监测 15 前泥洼站 西局站区间 K42 723 000 K42 949 00 0 盾构区间下穿周庄 子居民住宅 2 级 加强监测 洞内同步 补 充 跟踪注浆 尽量减少 超挖 16 前泥洼站 西局站区间 K43 025 000 K43 270 00 0 盾构区间下穿周庄 子居民住宅 2 级 加强监测 洞内同步 补 充 跟踪注浆 尽量减少 超挖 17 前泥洼站 西局站区间 左线 K43 319 721 K43 471 06 0 右线 K43 393 303 K43 471 06 区间矿山法暗挖大 断面施工 1 级 管超前 严注浆 短开挖 强支护 快封闭 勤量测 早成环 环套环 4 序 号 风险部位风险源名称 风险 级别 处理方案 0 1 31 3 危险性分析 危险性分析 1 3 11 3 1 前泥洼站 施工竖井及盾构接收井明挖法施工危险性分析 前泥洼站 施工竖井及盾构接收井明挖法施工危险性分析 1 1 结构形式 结构形式 前泥洼站 前泥洼站 前泥洼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 车站主体为地下 2 层 3 跨的岛式车站 车站基坑 开挖深度 16 75m 车站总长 184 6m 有效站台长 118m 宽 12m 主体结构形式为钢 筋混凝土箱型框架结构 纵向柱跨一般为 9 75m 车站围护结构为钻孔灌注桩和钢 支撑组成的桩撑支护体系 钻孔灌注桩为 800 1200 钻孔灌注桩 钢支撑为 D600 壁厚 14mm 的钢管 支撑在基坑竖向布置三道 第一道支撑水平方向间隔 6m 第二 三道支撑水平间隔 3m 施工竖井及盾构接收井 施工竖井及盾构接收井 前泥洼站 西局站区间在 K43 386 003 设置一施工竖井兼盾构接收井 负责西 局站至施工竖井间的区间左线和右线的暗挖施工 施工竖井基坑开挖深度为 26 354 m 基坑长 28 58 m 宽 15 7 m 在 K43 313 021 设置一盾构接收井 暗挖施工阶段 时负责施工竖井至盾构接收井之间的暗挖施工 接收井基坑开挖深度为 25 013 m 基坑长 14 9 m 宽 10 9 m 施工竖井及盾构接收井采用 1000 1400 钻孔灌注桩 C25 挂网喷射混凝土 D600 壁厚 14mm 钢管支撑的桩撑围护结构体系 冠梁尺寸 1000 1500 兼做结构压顶梁 起到抗浮作用 结构腰梁尺寸为 1800 1000 第一道 结构腰梁预留接驳器 在区间施工完成后封堵形成顶板 2 2 周围环境 周围环境 前泥洼站 前泥洼站 前泥洼站位于丰台火车站货场北侧 沿规划的前泥洼路设置 规划道路宽 25 米 现状道路宽 7m 尚未形成 道路西侧为住宅区 道路东侧为集贸市场 仓库等 车 5 站南端有东西流向的丰草河 地下管线主要有以下三条管线 前泥洼路西侧主体上 方的 800mm 雨水管 400mm 污水管和一根 200 燃气管线 施工竖井及盾构接收井 施工竖井及盾构接收井 施工竖井及盾构接收井西侧为军用平房 南侧和东侧为树林 北侧临近丰北路 未发现地下有市政管线通过 3 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前泥洼站 施工竖井及盾构接收井地貌部位为古金沟河故道与古漯水河故道交 汇区 表层以厚度不均的人工堆积的房渣土 素填土为主 人工堆积层以下为新近 沉积的粘性土 粉土 砂土及卵砾石层 再以下以第四纪沉积的卵石为主 局部夹 薄层砂土 地下水概况如表 1 3 所示 表 1 3 施工场地地下水概况表 含水层及其特征 部位 地下水 性质 水位埋深 m 水位标高 m 岩性 特征 渗透系数 m d 结构底板标高 m 前泥洼站 26 56 2 7 5 18 04 18 97 130 150 28 810 施工竖井及 盾构接收井 潜水 二 25 5 27 0 17 92 18 79 130 150 30 130 23 33 3 4 4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车站 施工竖井及盾构接收井施工风险源主要是明挖基坑 容易发生的风险事 件有支护结构失稳 边坡 护壁 渗漏 地面开裂 塌陷 建筑物变形过大 管线 变形过大 基坑边坡滑移 1 3 21 3 2 矿山法施工危险性分析 矿山法施工危险性分析 1 1 结构形式 结构形式 前泥洼站 西局站矿山法区间起讫点桩号为 左线 K43 319 721 K43 471 060 右线 K43 393 303 K43 471 060 长 228 496 单延 6 米 此段区间断面形式变化较大 共计五种不同尺寸断面 详见表 1 4 断面形式图 见图 1 2 表 1 4 矿山法断面形式一览表 断面编号跨度 m 高度 m 长度 m 总长 m A 标准断面 6 0006 33077 757 B7 3007 63059 375 C9 3937 97950 000 D11 6419 56424 000 E13 82710 39117 364 228 496 6000 2503004900300250 r2 2650 r1 2400 6330 2550 O 内轨顶面 O4 4O 200 O2 150 1 650 2030650300250 3 250300 O r4 950 1527 r4 950 18 1 隧 道 中 线 r5 5050 36 9 r3 6250 16 7 55 1 C25网喷混凝土 格栅钢架 C40防水钢筋砼衬砌 S10 32 3 25注浆小导管 L 3 0m 环向间距0 3m 纵向2榀一环 防水层 r1 2400 r2 3150 7300 30040029502950400300 r1 2900 36 9 53 1 150 200 r4 1450 r3 6750 内轨顶面 1150 16 7 R5550 r4 1450 55 1 18 1 3004006230400300 7630 1527 隧 道 中 线 O1 O2 4O O4 3O 5O r1 2900 C25网喷混凝土 格栅钢架 C40防水钢筋砼衬砌 S10 32 3 25注浆小导管 L 3 0m 环向间距0 3m 纵向2榀一环 防水层 A 型断面图 B 型断面图 7 r5 7817 r3 6330 r2 2730 0 2833 9393 300 4503946 3946450 300 r1 4250 16 7 r4 1100 23 0 200 150 1506 3004506479450300 7979 内轨顶面内轨顶面 53 1 36 9 r1 4250 O1 O2O3 O4 O5 隧 道 中 线 32 3 25注浆小导管 L 3 0m 环向间距0 3m 纵向2榀一环 C25网喷混凝土 格栅钢架 C40防水钢筋砼衬砌 S10 防水层 r3 6330 350 5004970 4971500 350 11641 r4 1400 O1 O2 O3 O4 1420 隧 道 中 线 2833 4881 16 7 r4 1400 741 35050043603504500350 9564 内轨顶面内轨顶面 r5 10003 50 3 r2 2930 r1 5101 145 400 r2 2930 r1 5101 145 400 O2 20 0 50 3 70 0 20 0 70 0 32 3 25注浆小导管 L 3 0m 环向间距0 3m 纵向2榀一环 C25网喷混凝土 格栅钢架 C40防水钢筋砼衬砌 S10 防水层 C 型断面图 D 型断面图 r3 6330 4881 6867 隧 道 中 线 内轨顶面内轨顶面 400 218 13827 10391 O5 35060047333758600350 35060059635963600350 O1 16 7 O3 O2 1391 50 3 O4 r4 1500 r3 6330 O3 r5 12399 r5 12399 23 0 23 0 O2 50 3 r2 2930 r2 6383 400 218 r2 2930 r2 6383 28 5 61 5 28 5 61 5 1243 1728 32 3 25注浆小导管 L 3 0m 环向间距0 3m 纵向2榀一环 C25网喷混凝土 格栅钢架 C40防水钢筋砼衬砌 S10 防水层 E 型断面图 图 1 2 暗挖隧道断面结构尺寸图 8 2 2 周围环境 周围环境 矿山法施工主要下穿大量林地及空地 地面无永久建筑物 3 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矿山法区间洞身主要在 卵石层中穿越 土质为杂色 密实 湿 低压缩性卵 石土 卵石亚圆形 级配连续 磨圆度中等 一般粒径 2 20cm 最大粒径大于 30cm 细中砂充填 25 40 局部夹漂石 一般粒径 23 30cm 含量 17 4 31 0 其中 11 5 17 5cm 漂石含量为 37 7 77 8 最大粒径 39cm 地下水概况如表 1 5 所示 表 1 5 施工场地地下水概况表 含水层及其特征 部位 地下水 性质 水位埋深 m 水位标高 m 岩性 特征 渗透系数 m d 结构底板标高 m 矿山法区间 潜水 二 25 5 27 0 17 92 18 79 130 150 30 130 23 33 3 4 4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矿山法区间主要风险源为区间矿山法暗挖大断面施工 容易出现的风险事件有 拱顶坍塌 隧道突泥涌水 隧道初支失稳 管线变形过大 建筑物变形过大 道路 坍塌及有害气体中毒 1 3 31 3 3 盾构法施工危险性分析 盾构法施工危险性分析 1 1 结构形式 结构形式 孟家村站 前泥洼站盾构区间 孟家村站 前泥洼站盾构区间 孟家村站 前泥洼站区间为盾构隧道 衬砌环直径 6000mm 管片厚度 300mm 每环管片宽度 1200mm 区间起讫里程 K41 637 850 K42 365 250 右线 全长 1454 8 单延米 线路呈南北走向 主要在规划的四合庄西路下方铺设 与四合庄西 9 路永中基本平行 规划的四合庄西路宽 40m 还未形成道路 线路总体呈 S 形 设置有两个转弯半径 500m 的曲线 区间线路纵断面呈 V 形 线路从孟家村站引 出后 以 2 4 的坡度前行 218m 经 0 3 的坡度过渡后以 2 的坡度与前泥洼站相接 区间隧道埋深在 15 25m 20 34m 之间 区间隧道结构形式见图 1 3 区 间 线 路 左 线 3m 3m 12m 区 间 线 路 右 线 6m14 34m 9 25m 图 1 3 孟家村站 前泥洼站盾构区间断面图 前泥洼站 西局站盾构区间 前泥洼站 西局站盾构区间 前泥洼站 西局站盾构区间隧道起讫里程 右线 K42 549 250 K43 379 703 左线 K42 549 250 K43 306 321 长 1587 524 单 延米 区间隧道结构形式见图 1 4 区 间 线 路 左 线 3m 3m 12m 区 间 线 路 右 线 6m16 40m 9 25m 图 1 4 前泥洼站 西局站盾构区间断面图 2 2 周围环境 周围环境 孟家村站 前泥洼站盾构区间 孟家村站 前泥洼站盾构区间 孟家村站 前泥洼站区间沿线要穿越规划的一条河流 丰台货场 丰台职工宿 舍 永 5 和大量的居民区 孟家村 丰台货场宽约 260m 并有多条线路比较繁忙 丰台职工宿舍楼为一栋 5 层建筑 区间在其侧下方穿过 区间下穿丰台货场后 穿 10 越大片居民区 孟家村 居民区多为 1 3 层砖房 状况不佳 对区间盾构施工构 成影响的建筑物 主要有三环新城 15 楼 丰台货场 孟家村多处平房 北京铁路 局丰台建筑段宿舍楼 详见表 1 6 表 1 6 孟家村站 前泥洼站区间建 构 筑物一览表 距线距离 m 基础 编 号 里程建筑物用途 左线右线 结构 类型 形式埋深 1K41 914 三环新城 15 楼 22 2 层住 宅楼 13 639 混凝 土剪 筏板 6 2K42 277 丰台建筑段 宿舍楼 5 层住 宅楼 3 912 砖混 独立 条基 3 43 3 K41 638 K42 997 孟家村居民 住宅 1 3 层住 宅 下穿砖房 条基或无基 础 4 K42 000 K42 250 丰台货场铁路运输下穿 孟家村站 前泥洼站区间地下管线详见表 1 7 表 1 7 孟家村站 前泥洼站区间管线一览表 序 号 管线位置管线名称管径 mm 埋深 m 管底距 区间管 顶 m 管线与 区间位 置关系 1K41 653 739 污水 2001 88 4 垂直 2K41 650 402 污水 3001 48 8 垂直 3K41 766 402 上水 251 111 9 垂直 4K41 780 692 上水 251 112 6 垂直 5K41 792 527 上水 251 0 12 7 垂直 6K41 804 419 上水 251 0 12 7 垂直 7K41 863 781 上水 1001 1 14 3 垂直 8K41 990 912 通讯 铁通 0 8 14 1 垂直 9K41 991 718 通讯 铁通 0 8 14 1 垂直 10K41 998 569 通讯 铁通 0 8 14 6 垂直 11K41 999 123 通讯 铁通 3 条 0 8 14 6 垂直 12K42 247 449 通讯 铁通 0 8 11 1 垂直 13K42 336 665 污水 15005 33 8 垂直 前泥洼站 西局站盾构区间 前泥洼站 西局站盾构区间 11 前泥洼站 西局站区间在泥洼东路下方穿越大片林区与居民区 周庄子 居民 区多为 1 3 层砖房 状况不佳 基础埋置较浅 并多为条基 推测 抗沉降倾斜 能力差 区间在前泥洼路下方穿越大量商业平房 并侧穿几栋多层和高层建筑物 本区间范围内有影响的建筑物 主要有周庄子多处房屋 盛鑫嘉园 大从大厦及前 泥洼路十二层居民楼 详见表 1 8 表 1 8 前泥洼站 西局站区间建 构 筑物一览表 距线距离 m 基础编 号 里程建筑物用途 左线右线 结构 类型形式埋深 1K42 604 前泥洼一 区 3 楼 6 层住 宅楼 7 306 砖混条基 3 4 2K42 626 前泥洼一 区 1 2 楼 12 2 层 住宅楼 5 048 混凝 土剪 箱型 5 72 3K42 638 大从大厦 6 5 办 公楼 3 667 框架条基 3 4K42 764 盛鑫嘉园 3 楼 22 2 住 宅楼 9 313 混凝 土剪 箱型 6 85 5K42 860 盛鑫嘉园 2 楼 22 2 住 宅楼 13 284 混凝 土剪 箱型 6 85 6 K42 723 K 42 949 周庄子居 民住宅 1 3下穿砖房条基或无基础 7 K43 025 K 43 270 周庄子居 民住宅 1 3下穿砖房条基或无基础 前泥洼站 西局站区间地下管线详见表 1 9 表 1 9 前泥洼站 西局站区间管线一览表 12 序 号 管线位置管线名称管径 mm 埋深 m 管底距区 间管顶 m 管线与区间 位置关系 1 K42 548 450 K42 603 785 污水 4005 5 6 6 5 平行于隧道 上方 2 K42 548 450 K42 681 400 雨水 8003 7 6 9 8 平行于隧道 上方 3 K42 548 450 K42 701 767 燃气 3001 5 9 1 11 7 平行于隧道 上方 4K42 603 785 污水 40056 5 垂直 5K42 701 767 燃气 4001 511 7 垂直 6K42 699 000 雨水 6001 9 11 3 垂直 7K42 700 000 污水 4002 6 10 6 垂直 8K42 694 500 上水 4001 0 12 0 垂直 9K42 703 900 上水 2001 0 12 2 垂直 10K42 710 0921 电力 2 条 2 8 10 6 垂直 11K42 709 000 通讯 2 条军用 1 1 13 3 垂直 12K42 944 334 电力 2 条 2 0 12 9 垂直 13K43 152 079 污水 8001 414 8 垂直 14K43 308 252 石油 852 0 14 1 垂直 3 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盾构区间洞身主要在 卵石层中穿越 土质为杂色 密实 湿 低压缩性卵石 土 卵石亚圆形 级配连续 磨圆度中等 一般粒径 2 20cm 最大粒径大于 30cm 细中砂充填 25 40 局部夹漂石 一般粒径 23 30cm 含量 17 4 31 0 其中 11 5 17 5cm 漂石含量为 37 7 77 8 最大粒径 39cm 地下水概况详见表 1 10 表 1 10 施工场地地下水概况表 含水层及其特征 部位 地下水性 质 水位埋深 m 水位标高 m 岩性 特征 渗透系数 m d 结构底板 标高 m 1 8 6 10 2 8 6 10 3 孟前 盾构 区间 潜水 二 10 4 15 3 22 52 2 6 70 2 5 2 20 7 30 888 2 5 656 13 潜水 二 19 55 28 30 15 10 1 7 55 130 150 前西 盾构 区间 潜水 二 25 5 27 0 17 92 1 8 79 130 150 30 130 2 3 333 4 4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盾构区间主要风险源为盾构下穿及侧穿现有建筑物 丰台货场及下穿大量市政 管线 容易发生的风险事件有盾构始发与到达突发风险事件 隧道进水 盾构内进 水 建 构筑物变形过大 管线变形过大 丰台货运中心轨道交通工程变形过大 有 害有毒气体中毒 2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 紧急事故发生后 发现人应立即报警 一旦启动本预案 相关责任人要以处置 重大紧急情况为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 绝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诿拖延 各部门之间 各单位之间必须服从指挥 协调配和 共同做好工作 因工作不到位或玩忽职守造 成严重后果的 要追求有关人员的责任 2 项目部在接到报警后 应立即组织自救队伍 按事先制定的应急方案立即进行 自救 若事态情况严重 难以控制和处理 应立即在自救的同时向专业队伍救援 并密切配合救援队伍 14 3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组织机构及职责 3 13 1 应急组织机构图 应急组织机构图 综 合 办 公 室 袁 淑 环 工程 部 宋海山 车站和暗挖 工区负责人 宋海山 盾构 工区负责人 胡士伟 抢险一队抢险二队 总指挥 蔡玮 安保 部 冯宪明 质量技 术部 聂伟 副指挥 刘长剑 物资设 备部 郑全友 安 保 部 冯 宪 明 物 资 部 郑 全 友 现场抢险救灾医疗救护后勤保障 综 合 办 公 室 袁 淑 环 副指挥 冯宪明 图 3 1 项目部应急事件处理小组组织机构图 3 23 2 应急组织人员职责 应急组织人员职责 3 2 13 2 1 第一负责人 第一负责人 项目经理是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第一负责人 担任总指挥 负责紧急情况处理 的指挥工作 成员分别由工程部部长 技术部部长 安保部部长 总工程师 物资 部部长 盾构工区负责人 车站暗挖工区负责人 综合办公室组成 总工程师和书 记是应急救援第一执行人 担任副指挥 负责紧急情况处理的具体实施和组织工作 3 2 23 2 2 第二负责人 第二负责人 盾构工区负责人及车站暗挖工区负责人是应急小组第二负责人 负责相应事故 15 救援组织工作的配合工作和事故调查的配合工作 3 33 3 应急小组下设机构及职责 应急小组下设机构及职责 3 3 13 3 1 现场抢险救灾组 现场抢险救灾组 现场抢险救灾组由抢险总指挥及副总指挥领导 成员由质量技术部部长 工程 部部长 物资设备部部长 安保部部长 盾构工区负责人 车站及暗挖工区负责人 和项目班子及分包单位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责是 组织实施抢险行动方案 协调有关部门的抢险行动 及时向指挥 部报告抢险进展情况 并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 阻止非抢险救援人员进入现场 疏 导现场车辆 维持治安秩序 保护抢险人员的人身安全 3 3 23 3 2 后勤保障组 后勤保障组 后勤保障组由项目物资部 综合办公室成员组成 主要职责是 负责调集抢险器材 设备 负责解决全体参加抢险救援工作人员 的食宿问题 3 3 33 3 3 医疗救护组 医疗救护组 医疗救护组由安保部 综合办公室及有医护经验的人员成员组成 主要职责是 负责现场伤员的救护及对外联系医院等工作 3 3 43 3 4 善后处理组 善后处理组 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 成员由项目领导班子组成 主要职责是 负责做好对遇难者家属的安抚工作 协调落实遇难者家属抚恤金 和受伤人员住院费问题 做好其他善后事宜 3 3 53 3 5 事故调查组 事故调查组 组长由项目经理 公司责任部门领导担任 成员有项目安保部长 公司相关部 门 公司有关技术专家组成 16 主要职责是 负责对事故现场的保护和图纸的测绘 查明事故原因 确定事件 的性质 提出应对措施 如确定为事故 提出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4 4 预防与预警 预防与预警 4 14 1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4 1 14 1 1 前泥洼站 施工竖井 盾构接收井明挖法施工风险事件预防措施前泥洼站 施工竖井 盾构接收井明挖法施工风险事件预防措施 1 1 支护结构失稳预防措施 支护结构失稳预防措施 a 喷锚支护结构施工要分层 分段开挖 分段不宜过长 b 开挖后及时修坡 敷设钢筋网片 喷射混凝土 c 对土层间渗漏的滞水要埋管引排 管要包网 发现空鼓部位及时填实 d 围护桩施做时 严格控制桩身质量 避免出现断桩 夹泥等现象 e 合理安排土体开挖顺序 并符合审定的施工方案 f 避免超挖 每层开挖后立即架设支撑 g 基坑周边防止过多的超载 h 在围护桩 支撑及立柱相应位置安装监测仪器 妥善保护并确实监控 i 对监测数据要及时进行认真的分析及响应 j 在基坑开挖 支护期间要加强对支撑的观察 检查并定期调整 每班要有专人 巡视 k 做好桩间土的支护 对坍塌部位及时填实 l 及时输排桩间渗水 避免土颗粒流失 m 对工程使用的各种材料要严格把关 并按有关规定抽检 n 加强对各类监测点 仪器 仪表的保护 避免损坏或出现偏差 o 加强对监控对象的巡查 监测 发现事故预兆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启动专项预 案 2 2 边坡 护壁 渗漏预防措施 边坡 护壁 渗漏预防措施 a 首先详细掌握该工程的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资料 开工前拟定渗漏防治预案 17 b 及时做好渗漏水的输排工作 c 及时处置因渗漏形成的局部坍塌 d 及时进行桩间土支护 并将桩后水引出 e 一旦发生桩间涌水 涌砂 及时排水堵砂 填充空洞 f 严格控制围护结构的垂直度及位置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 g 围护结构施做时 严格控制质量 h 基坑开挖中 随挖随支 防止围护结构出现大的变形 造成护壁开裂 3 3 地面开裂 塌陷预防措施 地面开裂 塌陷预防措施 a 基坑支护方案要安全可靠 b 对某些特殊环境的地基可提前加固处理 c 对因地下水位降低易引起地基土沉降 塌陷的特殊土质环境中的基坑工程 采 取有效的阻水方法 稳定坑外地下水位 d 施工前对基坑开挖影响地段进行空洞普查 对查出的空洞采取注浆或其他措施 回填 保证回填密实 e 场区地面硬化处理 必要时局部可加筋 f 合理安排土体开挖顺序 g 避免超挖 每层开挖后立即进行支撑作业 h 基坑周边防止过多的超载 i 加强监控量测 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施工工艺和参数 4 4 建筑物变形过大预防措施 建筑物变形过大预防措施 建筑物变形过大的原因比较复杂 与自身 基坑变形 所在地的工程地质 水 文地质条件均有一定关系 变形及风险程度也因不同个体及其他条件不同而异 前泥洼车站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在车站东侧为集贸市场 仓库等 车站西 侧为居民住宅楼 车站东侧的大部分建筑在施工进场前已基本拆迁完毕 西侧 6 层 居民住宅楼建筑不拆除 居民楼离基坑最近处仅 6 米 a 开挖施工前 对开挖影响范围内所有建筑物进行一次普查 对其结构形式 地 基基础 总高 层数 完好状态及与基坑的平面和立面关系等方面仔细调查 对基 18 坑开挖影响地段进行空洞普查 对查出的空洞采取注浆或其他措施回填 保证回填 密实 b 基坑支护体系设计安全可靠 施工方案科学合理 力争施工过程中基坑及周边 环境变形值不超限 c 在施工前对建筑物进行安全评估 取得其能承受的沉降和差异沉降的有关数据 d 根据调查和评估所得的相关数据和资料 对建筑物周边土体进行加固处理 或 采取桩基隔离措施 e 加强对建筑物沉降和差异沉降的观测 如发现沉降速度偏大或异常 应立即停 止开挖并及时分析原因 必要时针对性的采取注浆或其他方法进行加固 并根据监 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参数 f 为方便施工阶段的目标管理 根据基坑的不同施工阶段对总变形值进行目标分 解 分解到不同施工阶段进行控制 同时根据监控量测结果 随时调整施工工艺和 参数 5 5 管线变形过大预防措施 管线变形过大预防措施 a 开挖施工前 对开挖影响范围内多有管线进行一次普查 对管线的性质 材质 埋深 和基坑的关系等方面仔细调查 必要时 开挖暴露出管线进行详查 在施工 前对重大维生或易导致灾情恶化的管线进行安全评估 取得其能承受的沉降和差异 沉降的有关数据 b 对基坑周边进行空洞普查 对查出的空洞采取注浆或其他措施回填 保证回填 密实 c 根据调查所得的管线性质 材质 埋深 和开挖基坑的相互关系等资料对管线 周边土体进行加固处理 必要时可采取迁移处理 前泥洼站周边的建筑物在施工前需进行拆迁 影响车站施工的主要是改移市政 管线 施工期间需要重点监测和保护的管线主要有 前泥洼路西侧主体上方的 800mm 雨水管 400mm 污水管 施工时需进行临时改移到车站西侧道路红线以外 待车站主体完工后结合道路规划迁回 车站西侧一根 200 燃气管线 需要临时改 移到车站西侧基坑外 待车站主体完工后结合道路规划迁回 前泥洼车站管线迁改 19 保护见图 4 1 800mm雨水管 400mm污水管 200mm燃气管 前 泥 洼 车 站 N 图 4 1 车站管线改移平面图 d 加强地表沉降监控量测工作 e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在管线接头位置埋设沉降监测点 进行日常监测 f 对悬吊保护的管线 进行每日巡查 g 为方便施工过程中目标管理 根据基坑开挖不同施工阶段的影响程度评估结果 作为各不同施工阶段进行控制的依据 h 调查清楚管线的管井 阀门开关控制位置 i 加强对基坑围护结构渗漏水点的观察 及时分析渗漏水原因 6 6 基坑边坡滑移预防措施 基坑边坡滑移预防措施 a 严格按设计控制基坑开挖坡度 b 坡面采用水泥土或水泥砂浆抹面 必要时加钢丝网或钢板网 c 当地下水位在基坑底以上时 必须采取适宜的降水措施并确保施工过程的降水 效果 d 暴雨季节防暴雨冲刷边坡并配备可靠的坑内排水系统及设备 e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 需要基坑停工较长时间 做好停工期间的边坡保护及坑内 外排水工作 并派专人抽水值班 必要时对基坑边坡面进行喷射素混凝土保护 f 在进度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少开工作面 避免基坑工作面暴露太多 20 g 坡顶严禁超载 距坡顶 底 一倍的坑深距离平面范围内不允许 不宜 设置 便道 h 坡顶设挡水墙 严禁在四周设置排水沟 防止沟内积水向坑内渗透 i 边坡渗水部位插管引水 或其他办法 管需包网 j 场区硬化地面应与坡顶挡水墙连接 并且由坑边向外下坡 k 查明并切断补给水源 4 1 24 1 2 矿山法施工风险事件预防措施 矿山法施工风险事件预防措施 1 1 拱顶坍塌预防措施 拱顶坍塌预防措施 a 施工前对隧道通过和影响地段进行空洞普查 对查出的空洞采取注浆或其他措 施回填 保证回填密实 b 加强开挖施工前的降水工作 确保隧道无水作业 c 加强超前支护施工质量 保证超前小导管或管棚的数量 长度 外插角和搭接 长度 严格控制注浆量和注浆压力 并根据岩层特性及时调整注浆参数及工艺 d 拱部采用人工开挖 预留核心土 保证在加固范围内开挖 严禁挖 神仙土 台阶长度不得超过一倍洞径 上台阶开挖时拱脚应垫牢垫实 严格按设计要求打设 锁脚锚管 保证锁脚锚管的长度及角度 保证纵向连接筋和钢筋网的焊接和搭接质 量 下台阶 接腿 和仰拱施工要一次成形 保证及时封闭成环 开挖完成后及时 架设钢支撑和喷射混凝土 e 及时加强背后回填注浆 f 开挖过程中如出现小范围的局部坍塌时 应立即停止开挖 并封堵开挖面 根 据地质情况 坍塌范围和部位 待制定可靠的防止继续坍塌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g 加强监控量测 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施工工艺和参数 2 2 隧道突泥涌水预防措施 隧道突泥涌水预防措施 a 隧道开挖施工前 对沿线地层和管线进行一次普查 对发现有管线渗漏的情况 立即通知相关单位进行修补和加固 同时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b 对不良地质提前采取加固处理措施 c 详细调查地下水的补给来源 采取多种措施切断其补给 21 d 隧道开挖前加强降水工作 确保隧道开挖污水作业 e 在打设超前小导管时 如发现管内大股流水等异常情况 应立即封闭掌子面 待制定可靠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f 加强地质素描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一旦发现围岩发生变化 立即改变超前支 护手段和措施 g 其他措施同管线变形过大预防措施 3 3 隧道初支失稳预防措施 隧道初支失稳预防措施 a 从超前支护 格栅间距 开挖步序 开挖台阶长度等方面严格按设计文件要求 组织施工 对有临时支撑的工法施工时 应严格控制每步的开挖断面尺寸 b 保证钢格栅和纵向联结筋 特别是临时支撑的联接和焊接质量 c 施工过程中防止临时仰拱堆载过大和动载 d 在二次衬砌施工前 严格按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的方式 事件和顺序拆 除临时支撑 e 加强拱顶沉降 收敛和应力应变的监控量测工作 并加强对监测数据的整理分 析 如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施工 对初支进行加固 f 进行背后回填注浆时 随时监测初支的变化情况 严格控制注浆压力 4 4 建筑物变形过大预防措施 建筑物变形过大预防措施 a 开挖施工前 对开挖影响范围内所有建筑物进行一次普查 对其结构形式 地 基基础 总高 层数 与隧道的平面和立面关系等方面仔细调查 做到心中有数 b 必要或可能时 在施工前对建筑物进行安全评估 取得其能承受的沉降和差异 沉降的有关数据 c 对对隧道通过和影响地段进行空洞普查 对查出的空洞采取注浆或其他措施回 填 保证回填密实 d 根据调查和评估所得的相关数据和资料 对建筑物周边土体进行加固处理 或 采取桩基隔离措施 e 隧道通过或临近地段 从超前加固措施 开挖方法 支护手段 回填注浆等方 面制定专门的措施 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 22 f 加强对拱顶沉降 收敛 地表沉降等监控量测工作 加强对建筑物沉降和差异 沉降的观测 如发现沉降或收敛速度偏大或异常 应立即停止开挖并及时注浆和补 注浆 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参数 g 为方便施工过程中目标管理 根据隧道的不同施工阶段对总变形值进行目标分 解 分解到不同施工阶段进行控制 同时根据监控量测结果 碎石调整施工工艺和 参数 5 5 道路坍塌预防措施 道路坍塌预防措施 a 对隧道通过和影响地段进行空洞普查 对查出的空洞采取注浆或其他措施回填 保证回填密实 b 加强开挖施工前的降水工作 确保隧道无水作业 c 加强超前支护施工质量 保证超前小导管或管棚的数量 长度 外插角和搭接 长度 严格控制注浆量和注浆压力 d 拱部采用人工开挖 预留核心土 保证在加固范围内开挖 严禁挖 神仙土 e 开挖完成后及时架设钢支撑和喷射混凝土 f 开挖过程中如出现小范围的局部坍塌时 应立即停止开挖 并封堵开挖面 根 据地质情况 坍塌范围和部位 待制定可靠的防止继续坍塌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g 开挖施工时 对地面道路采取铺盖钢板等措施以增加路面的整体刚度 使车辆 通过时路面均匀受力 h 加强监控量测 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施工工艺和参数 6 6 有害气体中毒预防措施 有害气体中毒预防措施 a 有害气体预防采取送气方式 隧道内通风采用大功率 高性能风机 用风管送 风至开挖面 送风有效距离大于 2KM 以确保远距离通风的要求 b 对于作业人员的通量 在一般隧道内的作业 以每人 3m3 min 的通风量求出 c 加强隧道内空气质量检测 超过安全标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隧道内含氧量及 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标准和检测仪器详见表 4 1 表 4 1 氧气含量 有毒有害气体监标准及测仪器一览表 23 序号名称指标测试仪器备注 1 氧气 19 5 氧气测试仪国标为 21 8 18 为下限 2 硫化氢 10ppm 硫化氢测试仪国标 3 甲烷 1 测爆仪为国标爆炸下限的 1 4 4 一氧化碳 30mg m3 一氧化碳测试仪国标 5 氢氧化物 50mg m3 氢氧化物测试仪国标 4 1 34 1 3 盾构法施工风险事件预防措施 盾构法施工风险事件预防措施 1 1 盾构始发与到达突发风险事件预防措施 盾构始发与到达突发风险事件预防措施 本工程盾构施工在前泥洼站共有 3 次始发 1 次到达 在孟家村站有 1 次始发 在施工竖井和盾构接收井各有 1 次到达 为了保证这 7 次始发与到达的顺利进行 制定如下风险事件预防措施 a 对盾构始发 到达端头加固设计方法 范围与可行性等进行严格审查 确保设计 的合理性 可实施性和安全性 b 对围护结构 洞门结构 防水措施 端头加固效果 始发 接受 架和反力架 进行严格的检查与复核 c 控制盾构掘金速度 土压 总推力和刀盘扭矩 加强周边建筑物沉降 相邻管 线沉降 地面沉降监测 d 对始发 到达区域周围重要建 构筑物的结构形式 基础形式进行调查 并根据 需要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 对始发 到达区域周围重要管线进行悬吊等方式加以保护 2 2 隧道进水预防措施 隧道进水预防措施 a 加强对区间盾构隧道周边地质资料和环境资料的掌握 特别是上水管 污水管的 分布 管径 压力 埋深及其相关地层条件 b 临近河 湖边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 c 对灾害性天气情况及时 持续了解其发展状况 并作出相应的准备措施 24 3 3 盾构内进水预防措施 盾构内进水预防措施 a 加强对区间盾构隧道周边工程地质资料 水文地质资料和环境资料的掌握 b 盾构施工过程中经常对盾尾铰结和密封情况进行检查 及时修补损坏的铰结密 封 盾构密封和更换损坏的盾尾密封刷 c 盾构施工过程中调整好盾构姿态 防止盾构铰结处漏水 漏砂 一旦出现盾构 铰结处漏水 漏砂现象 及时启动盾尾铰结紧急密封并进行相关处理 d 严格控制盾构总推力 防止推力过大 顶裂管片引起进水事故 e 严格控制盾构推进速度 确保推进速度与同步注浆相适应 在水 砂 压力共存 的地层推进时 防止管片错台过大导致止水橡胶条密封失效 引起管片间漏水 漏 砂 4 4 建 建 构筑物变形过大预防措施构筑物变形过大预防措施 a 施工前先对建构筑物结构形式 基础形式进行调查 根据需要采取必要的加固 措施 丰台建筑段宿舍楼 位置关系 丰台建筑段宿舍楼为地上 5 层的砖混结构 基础为条形基础 距离 区间左线最近仅 3 912m 与区间隧道位置关系见图 4 2 R3000 区 间 线 路 左 线 11293 3430 16123 10247 3912 6865 北京铁路局 丰台建筑段宿舍楼 800隔离桩 1200 2000 1000 1000 30003000 1000 19293 孟家村站 前泥洼站区间左线 a 平面位置图b 剖面位置图 图 4 2 丰台建筑段宿舍楼与结构位置关系及加固措施 25 加固措施 在区间左线和宿舍楼之间设置一排 800 1200 隔离桩 隔离桩采用 钻孔灌注桩 冠梁为 1000 800 隔离桩设置范围和桩长的参数见图 4 2 前泥洼一区 3 楼 位置关系 前泥洼一区 3 楼为地上 6 层砖混结构的住宅楼 基础为条形基础 最近点距离区间左线 7 306m 与区间结构位置关系见图 4 3 区 间 线 路 左 线 10306 R3000 3400 5506 1000 800 1000 2000 前泥洼站 西局站区间左线 前泥洼一区3 楼 800隔离桩 1400 25073 13621 7828 1000 7306 1000 3000 3000 11577 a 平面位置图b 剖面位置图 图 4 3 前泥洼一区 3 住宅楼与结构位置关系及加固措施 加固措施 在区间左线和宿舍楼之间设置一排 800 1400 隔离桩 隔离桩采用 钻孔灌注桩 冠梁为 1000 800 隔离桩设置范围和桩长的参数见图 4 3 前泥洼一区 1 2 楼 位置关系 前泥洼一区 1 2 楼为地下 2 层 地上 12 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住 宅楼 基础为箱型基础 最近点距离区间左线 5 048m 与区间结构位置关系见图 4 4 26 区 间 线 路 左 线 8048 R3000 5720 3248 1000 2000 前泥洼站 西局站区间左线 前泥洼一区2 楼 800隔离桩 1400 10976 6784 5048 1000 30003000 1000 前泥洼一区1 楼 11970 a 平面位置图 b 剖面位置图 图 4 4 前泥洼一区 1 2 住宅楼与结构位置关系及加固措施 加固措施 在区间左线和宿舍楼之间设置一排 800 1400 隔离桩 隔离桩采用 钻孔灌注桩 冠梁为 1000 800 隔离桩设置范围和桩长的参数见图 4 4 大从大厦 位置关系 大从大厦为地上 6 层框架结构的办公楼 基础为条形基础 最近点 距离区间右线 3 667m 与区间结构位置关系见图 4 5 区 间 线 路 右 线 6667 R3000 12185 1000 2000 1867 1000 前泥洼站 西局站区间右线 33456 14900 41954 大从大厦 800隔离桩 1200 3667 5800 3000 1000 3000 a 平面位置图b 剖面位置图 图 4 5 大从大厦办公楼与结构位置关系及加固措施 加固措施 在区间右线和宿舍楼之间设置一排 800 1200 隔离桩 隔离桩采用 27 钻孔灌注桩 冠梁为 1000 800 隔离桩设置范围和桩长的参数见图 4 5 b 严格控制盾构施工参数 避免对地层扰动过大 c 采取合适的地层改良措施 改善土体的流塑性 保持进出土顺畅并有效控制出 土量 d 确定与开挖地层相适应的同步注浆配比 量和注浆压力 并及时进行二次补浆 e 注浆均匀 压力适中 根据推进速度的快慢调整注浆量 做到注浆量与推进速 度相适应 f 采取措施提高浆液和拌浆的质量 保证浆液的和易性 流塑性 初凝强度等 g 保证盾尾钢丝刷密封功能正常 h 根据建筑物及周边地面情况 适当布置地面预注浆设施 及时进行地面跟踪注 浆 i 加强施工监测 切实做到盾构施工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充电设施用户充电体验优化方案考核试卷
- 2025年互联网直播行业网红经济与内容变现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丰城市2025年公开招聘戏曲工作人员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盘锦市大洼区公开招聘合同制政府专职消防员补招16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石家庄高新区招聘社区工作者73名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国家电网2025招聘详情(陕西)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6广西梧州市人民医院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梧州医院卫生技术人才招聘58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招聘5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重庆江北区事业单位面向“三支一扶”人员招聘4人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6贵州黔西南州望谟县招聘公费师范毕业生和“优师计划”毕业生6人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寺院义工班管理制度
- 国开2023秋《思想道德与法治》专题测验试题1-17参考答案
- 中药煎煮方法ppt
- 职业健康知识培训培训培训课件
- 2023年浙江省宁波余姚市事业单位招聘(93人)(共500题含答案解析)高频考点题库参考模拟练习试卷
- 《数字景观进展》
- 2023版押品考试题库必考点含答案
- 类固醇糖尿病优质课件
- 煤矿安全设施设计验收申报材料汇编
- 公司律师管理办法
- 房地产公司中期诊断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