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支气管肺炎支气管肺炎系由不同病原体所致的肺部炎症。小儿肺炎按病理分类,可分为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以支气管肺炎为最多见。本病是小儿的一种主要常见病,也是婴幼儿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多见于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春季节尤为多发。多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向下蔓延所致,或继发于麻疹、百日咳等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病原是病毒或细菌,另还有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不少为混合感染。近年来,病原学检查进展较快,采用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方法,大多数肺炎可明确病原诊断。间质性支气管肺炎大多为病毒所致,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细菌性肺炎大部分为肺炎球菌,其他葡萄球菌、链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等较少见。婴幼儿免疫力低下,营养缺乏,IgA、CD3、CD4、VitA水平低者,易受感染。病原体常由呼吸道入侵,亦可经血行入肺。当肺部炎症时,可使支气管变得更为狭窄,甚至堵塞,致使肺部发生阻塞性肺气肿,或局限性肺不张,进一步加重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使全身代谢过程和重要器官的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起病多急骤,临床以发热、咳嗽、喘憋、鼻煽和肺部较固定的细湿罗音为主要表现。轻症肺炎主要累及呼吸系统,大多在12周内痊愈。重症肺炎可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感染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以喘憋、呼吸困难为突出表现,肺部体征出现较早,满肺喘呜音,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亦称喘憋性肺炎。腺病毒肺炎病初即稽留高热,后萎靡嗜睡,面色苍自发灰,咳喘,易合并心力衰竭,肺部体征出现较晚,多在发热45日后。葡萄球菌肺炎中毒症状较重,易并发脓胸、脓气胸。营养不良、佝偻病或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合并肺炎时,不仅病情重,而且往往迁延不愈。细菌性肺炎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病毒性肺炎白细胞总数大多正常或降低。X线检查,早期肺纹理增粗,以后可见肺部点片云雾状阴影。西医治疗原则是,控制肺部感染,改善肺的通气功能及积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者,选用敏感抗生素,输氧,输液,纠正心力衰竭、脑水肿等并发症,合并脓胸者,作胸腔闭式引流。病毒性肺炎及重症病人,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中医学称本病为肺炎喘嗽,属温热病范围。历代文献中的咳喘、肺风、肺痹、马脾风、风温犯肺,也概括了小儿肺炎的不同类型或不同阶段。本病病位在肺,由于小儿脏腑柔弱,形气未充,肺脏娇嫩,卫外不固,或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养,寒温失度,将养失宜,风温毒邪犯肺所致。基本病机为痰、热、闭、瘀,以肺气闭郁为关键。疾病初期,风邪从皮毛入侵,或由口鼻而入,首犯肺卫,致肺气失宣,清肃之令不行,出现发热、咳嗽等症,而以风热犯肺多见。此期病情属轻症。继之由于邪气痹阻于肺,通调失职,水液输化无权,留滞肺络,凝聚为痰;或温热之邪,灼津炼液为痰。痰热交阻,壅盛于肺,肺气闭郁,以致发热、咳喘加剧,喉间痰鸣,声如曳锯。若患儿素体脾虚湿盛,痰喘闭肺,则以喘促痰鸣为主要特征,并见鼻煽气急,张口抬肩,甚则两胁煽动。若痰热炽盛化火化毒,熏灼肺金,痰热壅肺,则见高热稽留不退,咳嗽,鼻煽气喘加重。邪热灼伤肺津,清窍失于潘养,使鼻干无涕,啼哭无泪。以上均为肺炎重症。此期由于痰热邪毒较重,易累及心肝而生各种变证。肺气郁闭日甚,致心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脉道壅滞,唇甲发绀。心血瘀阻的加重,又使肝失疏泄条达,以致心气不足,肝脏肿大;而心血瘀阻,心失所养,致使心阳不振,又加重血瘀及肺气闭塞,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心阳虚衰,气阴两竭,阳气暴脱的变证。若火毒之邪内陷厥阴心肝,出现高热风动,神昏谵妄,惊厥抽搐;火毒入营,或热扰血分,灼伤血络,可见吐血衄血,皮下瘀点。火热毒邪灼伤肺络,败血腐肉,与痰热瘀血相结,酿成痈脓。本病后期,多因正虚邪恋,气阴耗伤,而缠绵不愈。【治疗】本病以控制感染,缓解症状,防止并发症为治疗目标。以宣肺祛痰,清热解毒,止咳定喘为主要治疗法则。初期以宣散为先,中期以清热祛痰为要,后期以益气养阴、扶正祛邪善其后。变证则应积极抢救,常以回阳固脱,清心开窍,清肝熄风为法。邪在肺卫的轻证,虽有发热或高热稽留,仍应清解外邪,慎勿见热治热,直投寒凉,以免引邪入里。只要有表证,就必须宣散。同时要注意宣肃肺气,利咽化痰。病情进一步发展,病邪入里,痰喘闭肺者,宜泻肺开闭,祛痰定喘。在肺气闭郁的同时,兼气滞血瘀,面色发灰,唇甲发绀者,应佐以理气活血;喘急痰涌,腹满便秘者,可通腑涤痰,上病下取。本证极易由实转虚,出现心阳衰竭,应及时救治。痰热壅肺之重症肺炎,以清热解毒,化痰平喘为治,泻火解毒的同时注意甘寒护阴。此期易见热毒内陷心肝及出血、成脓的变证,应及时依证抢救。疾病后期,或病程迁延,正虚邪恋,以益气养阴,清肺和胃为法,此时虚多邪少,以扶正为主,忌用一般治疗肺炎的固定方来治本证,免犯虚虚之戒。病情缠绵,罗音经久不消者,可配用拔火罐、中药膏外敷等辅助疗法。近年来,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疗效。轻症可单用中药治愈,重症则宜中西医配合治疗,各种变证均属危候,应中西医配合积极抢救。细菌性肺炎及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感染者,抗生素疗效好,应及时选用。病毒性肺炎因抗病毒西药疗效不确,应避免盲目滥用抗生索干扰婴幼儿的微生态,诱发耐药菌株和二重感染,使肺炎更为难治。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肺炎为其所长,实验表明,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蚤休、鱼腥草等多种中药有抗病毒作用。中医治疗本病常用的麻杏石甘汤,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有抗病毒、解热、平喘、镇咳、祛痰、利尿、镇静等多种作用。60年代初,著名中医蒲辅周,采用中医辨证论治,配合西医治疗腺病毒肺炎120例,取得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的疗效。一、一般治疗保持室内环境清洁,空气新鲜,温度1820,相对湿度5565%。保持安静,经常变换体位,合并心力衰竭时应取半卧位,喘憋重时抬高头胸部。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于营养,保证足量的水分,高热期间给流质饮食,人乳、米汤、果汁等,忌油腻辛燥,以免生痰助热。对重症患儿要随时巡视,吸痰和观察病情变化。不同病原体肺炎患儿宜分室居住,避免交叉感染。二、对症治疗(一)高热本病体温可高达39.542,以致病儿烦躁不安或发生惊厥。应及时给以降温及镇静处理。一般先用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冰枕、酒精浴等,或用中医中药退热治疗(参见高热、惊厥处理) 。(二)痰喘为了保持呼吸道通畅,应及时清除鼻内分泌物,有痰时用祛痰剂,如鲜竹沥水,每510ml次 ,每日3次。痰多可吸痰。喘重可针刺天突、定喘、丰隆、肺俞、天杼等穴,或配用西药。若呼吸困难,唇周、指趾青紫者,予以输氧。三、分证论治(一)风热犯肺发热恶风,有汗或无汗,呼吸急促,咳嗽有痰,轻度喘憋鼻煽,面赤口渴,咽红,舌尖红,苔薄黄,指纹浮紫,脉浮数。治宜辛凉宣肺,化痰止咳。方用:麻黄3g,杏仁、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桔梗、牛蒡子、苏子、葶苈子各10g,生石膏15g,甘草3g。【加减法】1.发热无汗者,加鲜芦根1530g。2.热甚有汗者,加黄芩6g,或重用生石膏2030g。3.咳喘痰多者,加天竺黄、莱菔子各69g。4.大便干结者,加瓜蒌1520g。(二)痰喘闭肺多见于2岁以下肥胖小儿。发病较急,以喘为主。呼吸急促,鼻翼煽动,三凹症明显,烦躁不宁,颜面发青或晦滞。重者剧喘,张口抬肩,两胁煽动,明显紫绀,易致心阳衰竭的变证。舌苔白或黄,指纹紫滞,多达气关,脉滑数。治宜泻肺开闭,祛痰定喘。方用:麻黄3g ,射干、葶苈子、杏仁、地龙、苏子、黄芩、天竺黄、桑白皮各6g ,炙枇杷叶 9g,甘草3g 。【加减法】1.痰多者,加竹沥水510ml,每日3次;或礞石滚痰丸3g,化服。2.面色发灰、唇甲发绀者,加丹参、赤芍、桃仁、红花各9g。3.喘甚痰涌、腹膨便秘、苔黄者,可用牛黄夺命散:黑白丑各1.5g,生大黄5g,槟榔6g ,水煎分2次灌服。(三)痰热壅肺高热不退,咳嗽喘憋加重,痰声漉漉,气促鼻煽明显,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口周发绀,鼻干无泪,口唇焦裂,口渴引饮。舌质红绛,苔黄厚或垢腻,指纹青紫而沉滞,可达气、命二关,脉弦数或滑数。治宜清热解毒,化痰平喘。方用:麻黄3g ,黄芩、山栀各 6g,杏仁、金银花、连翘、玄参、生地、丹皮、赤芍、天竺黄各10g,生石膏2030g。另加水牛角粉0.5g冲服,每日23次。【加减法】1.高热惊厥者,加钩藤12g ,羚羊角粉0.3g(冲服) ;或紫雪丹0.30.6g ,冲服,每日23次。2.神昏者,加莲子心3g,菖蒲6g ;或安宫牛黄丸0.3 0.6g,冲服,每日23次。3.腹胀便秘者,加生大黄6g ,玄明粉 9g(冲服)。4.出现化脓性病灶,加败酱草12g ,红藤、蒲公英各9g 。(四)正虚邪恋疾病后期,病邪虽减,气阴耗伤,余邪未尽,根据病邪性质和患儿体质分为两型:1.阴虚肺热:低热汗出,面色潮红,干咳少痰,舌质嫩红,苔少或光剥,脉细数。治宜养阴清热。方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地骨皮、青篙、白扁豆各9g ,生地、桑白皮、丹皮、银柴胡各6g,甘草3g。2.肺脾气虚:低热起伏,气短多汗,咳嗽无力,纳差便溏,面白无华,神疲乏力,四肢欠温,舌质偏淡,苔白滑,指纹淡紫,脉缓无力。治宜益气健脾。方用人参五味子汤加减:党参、五妹子、白术、麦冬、陈皮、炙百部、紫菀、法半夏、山楂、谷芽各9g,黄芪、茯苓各12g。(五)变证治疗重症肺炎容易出现正不胜邪,心陌衰竭,或热毒内陷心肝的变证,宜中西医配合抢救。中医方面按下述论治:1.心阳衰竭常见于婴幼儿,或素体虚弱的患儿。突然面色苍白而青,口唇青紫,呼吸浅促,额汗不温,四肢厥冷,虚烦不安,右胁下痞块。舌质略紫,舌苔薄白,指纹由红转青紫,延及气、命关,脉微弱疾数。治宜温补心阳,救逆固脱。方用:人参5g,制附子36g(先煎),五味子、生牡蛎、生龙骨、白芍、丹参各9g,赤芍6g。或用生脉注射液,或人参注射液,或四逆针24ml,加入50%葡萄糖溶液40ml,静脉缓注。必要时配用西药强心剂治疗。2.邪陷心肝面色晦暗,壮热持续,神昏惊厥,烦躁谵妄,项强咳喘,两目上视,舌质红绛,苔黄而干,指纹青紫,透关射甲,脉细数或弦数。治宜清热解毒,开窍熄风。方用:生牡蛎、生龟版、生鳖甲各15g,牡丹皮、金银花、连翘各10g,大青叶12g,莲子心、僵蚕各6g,菖蒲、郁金、钩藤各9g。另用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0.30.6g,冲服。【加减法】1.痰盛者,加天竺黄9g,或竹沥水5_10ml,每日服23次。2.有出血倾向者,加丹参9g,三七3g(冲服) ;或用云南白药。(六)其他疗法1.银黛合剂:青黛 3g,银杏12g,地骨皮、苏子、天竺黄、寒水石各9g。每日1剂,分3次服。高热、痰多、喘重者,加竹沥10g,明矾0.3g。用于实热型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北京儿童医院)2.平喘合剂:麻黄、细辛各3g,射干、五味子、桂枝、法半夏各9g,生石膏30g。每日1剂,分3次服。适用于喘憋重的支气管肺炎、哮喘性支气管炎。 (北京友谊医院)3.双黄连雾化吸入:双黄连注射用粉针剂,以蒸馏水稀释成20mg/ml的雾化液,每日配1次。用超声雾化器以5L/min的速度发生气雾,每次雾化吸入40分钟,每日3次,肺中双黄连沉积量为4me/kg日。57日为1疗程。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或毛细支气管炎。(孔晓棠等,中华儿科杂志,1996.34(1):11)4.鱼腥草煎剂:鱼腥草500g ,水煎40 分钟,使成100% 溶液,每次2040ml,1日服23次。用于肺热重者。5.白芥子末、面粉各30g,加水调和,用纱布包后敷贴背部。每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交车火灾应急预案(3篇)
- 2025年软件水平技术员试题及答案深度分析
- 行政管理实际案例试题及答案
- 风险识别对公司战略修订的支持作用试题及答案
- 遗嘱与继承法的规定试题及答案
- 网络管理员考试多样化试题及答案
- 软件设计师考试灵活应变能力的提升与实践试题及答案
- 2025二级VB考试要点试题分析
- 软硬件协同设计试题及答案
- 《2025续签劳动合同 范文》
- 锅炉安装合同协议书
- 【必考题】中考初中三年级政治上模试题附答案
- 2024年江西省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条例训练题库321题及答案
- 鱼类卵子受精机制与精子激活
- 植物营养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MOOC 市场调查与研究-南京邮电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凉水井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复垦方案
- 思明区公开招聘非在编聘用人员报名表
- 联合办公协议书范本
- 质量部运行卓越绩效体系
- 利妥昔单抗用药注意事项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