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料选配 王俊英 纱线的性能指标 纱线细度纱线重量偏差纱线重量CV 纱线条干均匀度纱线强力 包括单纱断裂强度和单纱强力CV 纱线的棉结杂质粒数纱线捻度和捻向纱线毛羽 一般用毛羽指数表示 纱线的细度指标 线密度 特克斯 英制支数公制支数纤度 1 线密度 特克斯 公定回潮率下 1000m长的纤维或纱线的重量克数 一般用Tt表示 线密度越大 表示纤维或纱线越粗 2 英制支数 公定回潮率下 1磅重的纱线的长度的840码的倍数 一般用Ne表示 英制支数越大 表示纱线越细 3 公制支数 公定回潮率下 1克重的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一般用Nm表示 公制支数越大 表示纤维或纱线越细 4 纤度 公定回潮率下 9000m长的纤维的重量克数 单位为旦尼尔 一般用D表示 旦尼尔越大 表示纤维越粗 5 各指标的应用 线密度 是国标规定在国际上通用的表示纤维或纱线细度的指标 在工艺计算中应用也较多 英制支数 主要用在棉纺行业 公制支数 主要用在毛纺行业和表示棉纤维的细度 旦尼尔 主要用来表示蚕丝或化学纤维的细度 6 各细度指标的关系 1000线密度 公制支数纤度 9 线密度常数C线密度 英制支数常数C 棉为583 1 化纤为590 5 棉与化纤混纺根据混纺比计算 原料选配概述 1 原料是纺制纱线的主要物质基础 2 影响成纱质量和纺纱成本的因素很多 如原料 机械设备 工艺条件 技术力量及管理水平等 其中原料是主要因素 3 原棉是棉纺织厂的传统原料 其次是化学短纤维 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 化学短纤维占棉纺原料的比重将不断增加 但无论是原棉还是化学纤维 都存在着如何选用的问题 一 原棉的选配 配棉的目的配棉依据配棉的方法 一 配棉的目的 1 配棉 多种原棉搭配使用的方法称为配棉 2 配棉的目的 1 保持生产和成纱质量相对稳定 2 合理使用原棉 满足纱线质量要求 3 节约用棉 降低成本 二 配棉的依据 纱线的种类和要求成纱的质量指标 1 纱线的种类和要求 1 按细度分 特细特纱 60s以上 细特纱 30s 60s 中特纱 20s 30s 粗特纱 20s以下 特细特纱 应选配长绒棉 或平均品级为1 5 2级 可选1级 2级棉 长度31 33mm的细绒棉 细特纱 品级1 5 2 8级 可选1级 2级 3级棉 成熟度适中 纤维强力较高 纤维长度29 30mm 整齐度较好和杂质疵点较少 中特纱 平均品级2 3 3 5级 可选2级 3级 4级棉 成熟度和纤维强力一般 纤维长度较短27 28mm 杂质疵点较少 粗特纱 品级2 6 4 8级 可选3级 4级 5级 长度26mm左右 或适当搭配部分低级棉和再用棉 2 按纺纱系统分 普梳纱 一般用于中低档产品 原棉的各项指标可适当地低于精梳纱 精梳纱 多用于高档产品 要求纱线条干均匀 棉结杂质少 因此 应选择色泽洁白 品级高 纤维较长 棉结杂质较少的原棉 3 按成纱股数分 单纱股线 原棉的各项指标可适当低于同特数的单纱 4 按成纱用途分 机织用纱 经纱 纤维强力高 原棉品级 色泽和含杂要求可低些 纬纱 纤维品级高 长度长 色泽白 结杂少 强力可以低些 针织用纱 纤维强力高 长度长 品级高 色泽洁白 结杂少 特种用纱 缝纫线 帘子线 刺绣线 医疗缝合线 5 按坯布加工方法分 本色布用纱 对布面条干 外观疵点的要求比漂色布 印花布高 可选配成熟度较好 品级较高 杂质疵点和短绒较少的原棉 染色布用纱 应选配成熟度好 僵棉死纤维少的原棉 以保证色泽均匀 同时要注意塑料丝等异性纤维 漂白布用纱 可混用一些品级稍低 杂质稍多的原棉 但要注意头发等有色纤维 印花布用纱 对原棉的要求最低 2 成纱的质量考核指标 1 棉纱的定等指标 单纱断裂强度单纱强力变异系数 单强CV值 百米重量偏差百米重量变异系数黑板条干均匀度一克内棉结粒数一克内棉结杂质总粒数 棉线的定等指标只有四项 没有条干均匀度 2 棉纱乌斯特水平指标 单纱断裂强度单纱强力变异系数 单强CV值 百米重量偏差百米重量变异系数乌斯特条干CV值千米粗节 千米细节 千米棉结毛羽指数十万米纱疵 备注 成纱的哪项质量指标要求高 配棉时纤维相应的指标就高些 如成纱要求强力高 纤维的强力就应高些 成纱要求结杂少 纤维的结杂就应少些 成纱要求条干好 纤维的长度应长些 整齐度应好些 短绒率应低些 3 配棉时应掌握的原则 既要保证产品质量 又要节约用棉 降低成本 要保证生产和成纱质量的稳定 即应根据原棉的库存情况 每天的使用情况和到棉趋势配棉 力求延长每批原棉的使用期 三 配棉方法 目前棉纺厂普遍使用的配棉方法是分类排队法 1 原棉的分类 1 原棉分类 根据原棉的特性和各种成纱的不同要求把适纺某类纱的原棉划为一类 组成纺该种纱的混合棉 2 原棉分类应注意的问题原棉资源 气候条件 机械性能 原棉的性质差异 2 排队 排队 在分类的基础上 将同一类的原棉分成几个队 把地区 性质基本接近的原棉排在一个队中 当一批原棉用完时 将同一个队内另一个批号的原棉接替上去 使混合棉的性质无显著变化 排队时应注意的问题 1 主体成分为了保证生产过程和成纱质量的相对稳定 在配棉成分中有意识地安排若干队性质接近的原棉作为主体 一般以地区为主体 也有的以长度或线密度为主体 主体原棉在配棉成分中应占70 左右 这样 可以使成纱质量保持稳定 2 队数和混用百分率 队数多 混用百分比小 原棉接批时混和棉性质波动小 但队数过多 车间管理不方便 队数少 车间管理方便 但混用百分比大 原棉接批时混合棉性质波动大 目前配棉队数一般为5 8队 最大混用百分率应控制在25 以内 3 交叉替补 交叉抵补 当接批混合棉某一唛头某项指标太差或太好时 应选用另一队对应质量较好或较差的原棉同时接批以便互相弥补 注意 同一天内接批的原棉批数 一般不超过两批 比例不宜超过25 4 勤调少调 勤调少调又叫分段增减 即接批时每次调动的比例应小些 调动的次数可多些 使混合棉性质稳定 也就是把一次接批的成分 分成两次或多次来接批 例 如一批原棉混用25 先用后批原棉接批15 左右 当前一批原棉全用完后 再将后一批原棉增加到25 3 回花和再用棉的使用 回花 纺纱过程中的回花 回条 粗纱头 皮辊花等 可以与混合棉混用 但混用量不超过5 再用棉 包括开清棉机的车肚落棉 俗称统破籽 梳棉机的车肚花 斩刀花和抄针花 精梳机的落棉等 开清棉机的车肚落棉中纤维短 含大杂多 可纺纤维少 一般是处理后混于低支纱或转杯纺的副牌纱 斩刀花一般降级混用 精梳落棉一般在粗特纱中混用5 20 也可在中特纱中混用1 5 USTERHVIMF100纤维测试仪 1 能检测棉花交易中所有关键指标 纤维长度 整齐度 上半部平均长度 纤维长度整齐度指数 断裂比强度 断裂伸长率 马克隆值 成熟度指数 反射率 黄度 纺纱一致性指数 2 是棉花分级的世界标准 3 独特的色泽检测技术 4 独特的湿度检测传感器 在测试纤维长度和强度的同时能获得准确的含湿信息 因而无需完美的实验室条件 5 长期精确 可靠 二 化纤选配 选配的目的选配的内容 一 选配的目的 充分利用化纤特性 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用性能 增加花色品种 满足社会需要改善纤维的可纺性降低产品成本 二 选配的内容 纤维品种的选配混纺比例的确定纤维性质的选配 1 纤维品种的选配 1 化纤纯纺化纤纯纺有单唛和多唛之分 单唛纯纺不易产生色差 但可纺性差 多唛混纺可纺性好 但容易产生色差 故必须进行染色试验 主要品种有纯涤纱 纯腈纱 纯粘纱等 2 化纤混纺 主要品种有涤粘纱 涤丙纱 涤腈纱等 3 棉与化纤混纺 主要品种有涤棉纱 腈棉纱 维棉纱 粘棉纱等 棉可起到提高产品吸湿性 可纺性和服用性能的作用 2 混纺比例的确定 混纺比 混纺纱线不同纤维的干重混纺百分比 混纺纱常用的混纺比 涤棉混纺纱常用的混纺比有50 50 65 35 也有部分产品采用20 80 30 70 40 60 45 55等倒比例 比例多的纤维 其纤维性质对纱线的性质影响较大 成纱更具有此纤维的性能 混纺比例的确定需要考虑的因素 成本 强力 织物用途要求及纺纱性能等 3 化纤原料性质的选配 化纤性质主要指纤维的长度 线密度 强度 伸长率等指标 1 纤维的长度和线密度 化学纤维的规格 棉型 中长型 毛型 棉型纤维的长度有32mm 35mm 38mm 线密度为1 1 1 7dtex 常用于生产中细 中 粗特纱和质地较紧密的薄型织物 中长型纤维的长度为51 76mm 线密度为2 2 3 3dtex 常用于生产中 粗特纱和质地较厚的毛型风格织物 棉纺设备主要使用棉型或中长型化纤原料 尤其是棉型用得最多 化学纤维的长度 mm 和线密度 dtex 的比值 一般为23左右 当比值大于23时 纤维长度长或细度细 织物手感柔软 细薄 但比值过大 纤维在纺纱过程中易绕罗拉 绕胶辊 绕胶圈 成纱棉结增多 当比值小于23时 纤维长度短或细度粗 织物挺括并具有毛型风格 可生产外衣织物 但比值过小 成纱发毛 可纺性差 2 强度和伸长率 成纱强力不但与纤维的强力关系密切 而且与纤维的伸长率关系也很大 当混纺纱受拉伸时 断裂伸长率低的纤维先断裂 使成纱强力降低 所以 应选断裂伸长率相近的纤维进行混纺 以提高成纱强力 同时 两种纤维的混比选择也应尽量避开临界混纺比 临界混纺比 混纺纱线强力最低时的混纺比 3 与成纱结构有关的纤维性质 两种纤维混纺时 细而长 卷曲小 初始模量小的纤维容易分布在纱条的内层 粗短 卷曲大 初始模量大的纤维易分布在纱条的外层 可使某些耐磨 手感好的纤维处于纱条外层 另一些纤维处于纱条内层 充分利用纤维性质 4 化学纤维的热收缩率 当采用多唛头化纤混用时 不同型号纤维的热收缩率应相接近 否则 成纱在蒸纱定捻时 或印染加工受热后 均要产生不同的收缩 印染品就会出现布幅宽窄不一 形成条状皱痕 5 色差 色差包括本色色差和染色色差本色色差 通过目测 在纺同一品种的熟条 粗纱和细纱发现明显的色泽差异 以及在络纱筒子上发生不同色泽的层次 染色色差 因染色性能差异大的纤维混合不均匀导致纱线或坯布染色时染色不均匀 减少色差的方法 在化纤配料时 对染色性能差异大的原料 找出合适的混纺比 接批时要做到勤调少调和交叉替补 一般选1 2种可纺性较好的纤维为主体成分 在原料充分的情况下 最好采用同一牌号化纤多包混配 即单唛纺 三 混料方法与配料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清洁能源行业全球市场分析与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固本延龄丸课件
- 2025年电子产品行业可穿戴设备市场前景报告
- 巴彦淖尔市2025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统计局所属事业单位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测评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工业互联网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宜宾市2025上半年四川宜宾市屏山县事业单位考核招聘2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临夏市2025甘肃省临夏市教育系统引进人才2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移动春季校园招聘若干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江苏南通中国移动全资子公司中移铁通南通公司如东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燕舞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咖啡基础培训课件
- 人才服务合同书
- 2025年工会财务大赛理论题库(附答案)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 矿井顶板事故防治课件
- 2025年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校园招聘笔试题型分析及备考策略
- 抗生素课件教学课件
- 销售法律知识培训
- 中国慢性胃炎诊治指南(2022年)解读
- 糖尿病低血糖症诊疗指南
- 直升机发动机油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