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住院高血压病高危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和体会.doc_第1页
对住院高血压病高危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和体会.doc_第2页
对住院高血压病高危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和体会.doc_第3页
对住院高血压病高危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和体会.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住院高血压病高危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和体会【关键词】 心肌梗死 高血压病高危患者在住院患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发病率高,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血压不易控制,可导致致命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心脑血管事件(心肌梗死、脑卒中和猝死)好发于清晨1,根据我国卫生部门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现有高血压病患者已超过1亿,每年新增3万人以上,每年死亡约20万人2,所以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1 临床资料2002年10月2004年8月,收住我院心内科的高血压病高危患者108例,男94例,女14例,年龄3580岁,平均62岁,血压103180/90110mmHg,并有两种以上的危险因素,或兼有不同程度的靶器官的损害,高血压病史有30年。文化程度:大本以上12例,高中70例,初中以下26例。2 方法2.1 入院评估 对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素质、社会以及家庭关系、心理以及经济状况、继往病史以及医学诊断。患者及家属对所患高血压病的认识,知识掌握的程度等全面评估,通过与患者或家属交谈、沟通,获得信息,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指导。2.2 制定计划 结合入院评估,对所收集的信息资料汇总进行分析、筛选并根据患者和家属对高血压高危的病症特点制定出健康教育方案,确立教育方法和形式。2.2.1 教育目标 通过各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最终达到降低疾病对身体靶器官的损害,降低并发症。2.2.2 教育方法及形式 采用黑板报、漫画或宣传画册、工休座谈组织患者和家属,请心血管专家集中授课,或利用静脉输液和发放口服药的间隙,根据患者的知识层次及文化程度,因人施教3。对高中以上文化水平、接受能力较强者,健康教育内容要有一定的深度,如讲解高血压病病因、病理、诱发因素及延缓病情进展的知识,而对老人、初中以下水平、接受能力较差者耐心反复地进行宣教,力求深入浅出,使患者易于掌握和接受。2.3 健康教育内容的实施2.3.1 血压监测指导 指导患者或家属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讲解测血压时必须掌握的四项原则(定时间、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计)以及监测24h血压的意义,消除了白大衣效应,声压效应以及测量次数较多,指导如何做好笔记以及做笔记的目的(作为选择药物、加减剂量药物的依据)。2.3.2 饮食指导 强调低盐饮食(食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6g)、低脂(少油腻、少食动物内脏)、低胆固醇(低嘌呤饮食),对于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要求限每日总热量,对于肥胖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控制体重,对于嗜烟酒者,戒烟,控制饮酒量,制定高血压病饮食计划,如多摄入含钾、钙丰富的食物。2.3.3 用药指导 根据病情、对药物的依从性以及对靶器官的损害程度,以求最少剂量获得最佳疗效。另外,要最大限度地简化治疗方案4,选择副作用小、廉价、长效的控释片,服药时告知患者与家属容易走进的误区(血压上升则服药,血压正常就随心所欲地停药,或擅自加减药物剂量,更改药物),长期口服降压药需要24h匀速释放药量,因此必须整片或整管服用,避免弄碎药片或胶囊,有些患者习惯把药片嚼碎服用,这就破坏了管试剂的作用,对于口服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转换酶抑制剂、受体阻滞剂,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要根据药物类型和剂型选择合理的服药时间。如短效性降压药每日3次,每次服药的时间应在清晨醒后即服,不能在早餐后或更换,最后一次应在下午6时之前,也就是在血压高峰出现前3060min给药效果最好,不要在睡前或更晚时服用降压药,长效缓释制剂每日只服用1次,应清晨醒后即服用,经研究发现这种服用方法,对防止上午血压升高有重要意义,既能使白昼的血压得到良好的控制,又不使夜间的血压过度下降,起到稳定24h血压的目的。2.3.4 运动指导 根据每位高血压病高危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身的活动,如散步或放松按摩等有氧运动,每日12次,每次3040min,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对于睡眠差、易醒、早醒者可在睡前饮热牛奶200ml,或用4050温水泡足30min,或选择自己喜爱的放松精神、情绪的音乐协助入睡。2.3.5 出院之前对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指导 出院前告知服药的种类、服药的方法、时间剂量、定期复查的项目(肝功、肾功),告知病房的电话以便随时联系。2.3.6 实施健康教育指导中的注意点 根据老年患者听力减退等特点,讲解时应语气平和,语速缓慢,比喻恰当,可用肢体语言表达,重视与家属及陪护人员的交流,并贯穿患者就医的始终,也是实施健康教育的关键所在。【参考文献】1 孙宁玲.ABPM在高血压时间治疗学中的主要地位.中国医学论坛报,2003,3(5):251.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高血压病杂志,2000,8(1):94.3 泰芳,樊丽君,孙文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信息需求调查分析与对策.护士进修杂志,2004,19(5):425-427.4 Kyngas N,Duffy M,Krou T.C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