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俄罗斯年暨长三角中俄科技创新合作活动周.doc_第1页
中国俄罗斯年暨长三角中俄科技创新合作活动周.doc_第2页
中国俄罗斯年暨长三角中俄科技创新合作活动周.doc_第3页
中国俄罗斯年暨长三角中俄科技创新合作活动周.doc_第4页
中国俄罗斯年暨长三角中俄科技创新合作活动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国俄罗斯年暨长三角中俄科技创新中国俄罗斯年暨长三角中俄科技创新 合作活动周合作活动周 俄方项目汇编俄方项目汇编 2 目目 录录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 5 项目 1 用于农业的光转换膜 5 项目 2 热固性 和热塑性 的粉状涂料 5 项目 3 电火花熔和法制品尺寸恢复和表面强化的装置制造 6 项目 4 在钛 铝及它们的合金制品上喷涂防护氧化层的技术 8 全俄列宁电工技术研究院全俄列宁电工技术研究院 11 1 带转换装置的充气导线 用于电缆传导直流电 11 2 真空高压接触器 3 25 12 3 高效板式模数臭氧发生器 12 4 热电厂烟气电催化法净化技术和设备 12 5 水泵机组控制装置 13 俄罗斯医学科学院梅楚尼科夫疫苗和血清研究所俄罗斯医学科学院梅楚尼科夫疫苗和血清研究所 14 项目名称 微生物引发感染免疫疗法及预防用多成分疫苗研制 14 俄罗斯脊髓灰质炎及病毒性脑炎研究所俄罗斯脊髓灰质炎及病毒性脑炎研究所 16 项目名称 肾综合症出血热多价疫苗 培养疫苗 浓缩疫苗和失效疫苗生产技术 16 俄罗斯远东理工大学俄罗斯远东理工大学 21 1 利用医用水蛭生产药物 21 2 提高肌体内输送方法的药用物质改良技术开发 21 3 使用纳米生物技术开发新一代疫苗 23 4 使用纳米颗粒的药剂定向输送技术开发 25 5 生物和纳米结构电脑分子设计技术 26 6 伤口敷料 Biokol 26 7 人体生理参数综合评价体系 28 8 天然气加热装置 29 9 内燃发动机用喷射涡流填料 29 10 污水净化和无害处理新技术 30 11 船的水下零件震荡液压清洁载体和工具 31 12 涡流式洗涤设备 33 13 高层建筑火灾时救人多次使用设备 34 14 分析和控制振动物体的自动化综合体 34 15 旋光非天然氨基酸及其派生物的生物催化生产 36 16 用于测量液态金属样品中微添加剂参数的原子放射闪烁光谱综合体 37 17 研制补救被石油及其产品所污染海洋水域的多层生物药剂 38 18 纳米技术专用材料 40 19 石油烃生产新技术 40 20 可广泛使用的快速化学分析 42 21 热弹性塑料 替代一般橡胶的热橡胶 44 22 在地下煤气化工艺基础上获取电能和液态燃料的矿业化学能综合体 44 23 光纤维地震传感器 45 24 采矿业中用于引爆电荷的纤维光学激光系统 46 25 硅藻土绝热材料 砖 砌块 碎块 用于热溶液和干燥建筑混合料的添加剂 47 26 船坞支撑设备 47 27 保证水下捕捉器安全的设备 48 28 主要农作物病毒免疫诊断 49 29 带人工智能的信息测量综合体 用于极端冰冻情况下的大陆架油气开采站 49 30 研制控制物体细菌状态的快速方法 50 31 从生羊皮中提取毛油的新技术 51 32 复杂结构对象 多层资料册 综合统计软件 53 3 33 软硬件综合系统 Luchezar 54 34 螺旋盘链带动的齿轮传动基础上的机械设备组合 55 35 将要进行经济开发的滨海水域自然环境控制和情况说明信息系统控制系统研发与技 术手段的建立 57 36 自走遥控水文物理模块 57 37 深水底部自主工作站 试验场 和 能手 58 38 空气中危险气体控制仪表系统 58 39 节能管理电脑程序系统 60 40 小型科研生产企业 GEOPOLICY 的工程化服务 60 41 大陆架钛磁铁矿冲击矿床整理技术 60 42 人造岛 Artificial island 60 43 光学纤维地震传感器 60 44 消极 太阳能 建筑物可透光线外墙 热物理计算程序 60 45 安全布置水底捕捞器的装置 61 46 耐震端头铣刀 61 47 前刃面同时三个研磨盘的多刃工具自动磨 61 48 数控机工床自动定心牵引环 61 49 数控机床的自调牵引环 61 50 自动力学支点 62 51 基于 船舶维修 程序系统上的工程化服务 62 52 俄罗斯远东理工大学的 节能系统 工程化服务 62 53 旋转喷射装置 62 54 动力工艺设备上电化学流程成套控制系统 62 55 帆式风能装置 62 56 海滨风能装置 63 57 微型水力发电装置 63 58 感应震荡加热器模件 63 59 移动水力带锯机床 63 60 能源和矿山运输设备用的保护层形成工艺 64 61 制造纳米材料粉末 64 62 刨削废料再加工的无废料技术 64 63 金属固化表层技术 64 64 用磨削生产废料制造金属粉末的技术 64 65 复合材料 64 66 改善了压紧性能的自走式轧路辊 65 67 气液压推进器 65 68 内燃机烟气的液体中和器 65 69 制造不可燃 发泡 隔音隔热材料的混合物制造装置 65 70 金属的熔合 强化和防腐涂层 66 71 野生原料制造治疗用糖浆 66 72 在 GRID 技术上建立和发展俄罗斯远东地区科学知识保存和传播的信息分配系统 66 73 远东地区在半导体微电子领域使用硅超高真空技术建立纳米级厚度微电子结构和发 展普通潜力 66 74 研制开发多水平和多对象的智能系统 在有限时间资源和参数的不确定性条件下管 理水下设备的运行 66 75 研究可经互联网访问的智能电脑知识数据库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以作为建立信息资 源管理智能系统的原理 66 76 实际应用于科技和医学 二氧化锆上新型生物亲和纳米晶体材料的可控合成 66 77 等离子电解氧化法获得预定性能的复合涂层制造技术研发 用于有较高参数的高腐 4 蚀环境中工作的工艺和能源设备 66 78 利用超小层膜沉降时的自组过程研究硅 锗表面纳米结构的有序组合 并研究其电 物理性能 66 79 研制制造纳米材料的新型机械化学工艺原理 66 80 在石墨分层居间和共价化合物上 研制新级别膜式压电质和生产可调性能的传感器 生产工艺 66 81 用玻璃金属复合材料制造三层板的海洋技术样品科技开发研究 67 82 堵塞恐怖小组移动的特殊聚四氟乙烯制造方法和使用技术 67 83 新型无机吸附剂 包括纳米吸附剂 理论研究 用于液体放射性废料和石油事故排 流处理移动系统的技术和成套设备开发研制 67 84 开发海洋和植物生物资源深加工成套技术 准备工业化生产 67 85 功率为 1 3 千瓦的风力太阳能装置 67 86 带气体润滑轴承的透平机 68 87 用缠卷法处理螺杆表面的技术 69 88 用能源废渣料生产建筑材料和金属浓缩物的工艺 69 89 二次原料制造的无纺针透材料 70 90 木材造房新零件 70 91 波浪时船舶飘游弯挠力矩减小的方法 71 92 灭火综合系统 71 93 独立水下无人设备 71 94 小型遥控水下设备 MAKS 72 95 用于采矿业爆破的激光纤维光学点燃电荷系统 73 96 船舶噪音降低系统 73 97 可以提高捕鱼量的独立远程控制水文声学系统 74 98 生物兼容晶体材料制造的新一代外科刀 Zytria 74 99 船舶柴油机气体透平加热器的四脊轴承 75 100 高产量切割工具 Microbor 及其应用的技术方案 75 101 贵重金属的激光造粒 76 102 天然植物原料制生物活性饮料 76 103 诊断人体呼吸系统状态的医用声学设备 76 104 高级防撬控制系统 76 105 等离子技术 78 106 自有噪音活性补偿的活性噪音小宽带增强器基础上的微电子技术 78 107 桦树制的生态纯净保健产品 79 108 加强拖网捕捞的滑行遥控气动声学系统 79 109 加强固定非水下捕捞的遥控自动化气动声学系统 79 110 不用拖网盘的拖网捕捞新方法 80 111 用有机海洋原料制造生物添加剂的中试生产 80 112 鱼加工废料无害处理生物技术装置 80 113 轻潜水员水下无线电话联系系统 80 114 可以合作的项目 81 5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 项目项目 1 用于农业的光转换膜用于农业的光转换膜 用途 1 提高作物产量的环保方法 2 建立温室的最佳温度环境 简介 光转换膜 是用于农业的多种系列新概念聚合膜 它可以把波长 290 380 的紫外线转化为最植物有益的波长为 450 750 的可 见射线 这种转换相当于提高有益于植物光合射线的数量 什么是光转换膜 他们对植物的活力有什么影响 光转换膜 的基本效率指数 提高黄瓜的收成 20 50 提高包心菜的收成 20 40 提高西红柿的收成 20 40 提高生菜 菠菜的收成 20 50 提高喜阴植物收成 人参 五味子 20 60 应用范围 农业 权利保护 俄罗斯联邦专利保护 供货 光转换膜 系列产品中在高压聚乙烯基础上制成的几种 价格面议 商业提议 提供成品 建立合资生产企业 项目项目 2 热固性热固性 和热塑性和热塑性 的粉状涂料 的粉状涂料 1 3 4 37 33 非粉剂非粉剂 用途 1 地下钢管和结构的表面防锈 2 延长地下钢结构的使用寿命 3 降低劳动强度 减少防护和使用费用 应用范围 可以用于保护地下 水下及大气中的输水 输油 输气钢管的表面 此材料涂层具有高电阻 可以用于保护位于杂散电流电场中的管道和结构 6 防止电蚀 37 型号涂料可以杀菌 对于保护处于细菌活跃的 腐蚀性强 的 泥土中的物体特别有效 其中包括灌溉的 海水和淡水中的 简介 和 涂料属于干性涂料 就是说 不含溶剂 硬块 热塑涂料 或 粉末状态保存 喷涂是用专门的装备 通过热喷镀法来完成的 热塑涂料 可以用浸泡在装于恒温调节槽的涂料熔体中的方法来喷涂 喷涂过程 就 是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厚厚的粘性很好的粘于底板的覆盖膜 这层膜会在 几分钟内凝固 热固性系列涂料 1 3 4 彼此间是 通过组分不同来区分的 它们具有更高的使用性能 可以直接喷涂一层在 金属上 在必要的情况下 可以作为杀菌涂料 37 的底漆 制取 热固性涂料和热塑性涂料的原料都是比较便宜的材料 是采矿业的劣质渣 料和电镀废料 所以这些涂料的价格比较低 涂料的基本技术性能 热固涂料 热塑涂 料 1 硬化时间 不超过 分钟 10 10 2 漆层撞击强度 25 1 3 弹性 毫米 1 5 4 黏结性 20 32 5 最大使用温度 摄氏度 95 73 6 每层厚度 mkm 300 400 600 700 7 计划使用寿命 超过 年 15 15 技术成熟度 已制成试验样品涂料 合作提议 根据订单生产涂料 在涂料生产及喷涂设备上邀请投资商合作 项目项目 3 电火花熔和法制品尺寸恢复和表面强化的装置制造电火花熔和法制品尺寸恢复和表面强化的装置制造 用途 用途 机器磨损零件尺寸恢复 切割工具和冲压用具工作表面强化 电触点镀银 7 等等 简介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和类似产品相比的优点 简介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和类似产品相比的优点 有很多应用领域 包括 装置在日用市场上的使用证明了自己的存在 装置用于恢复零件磨损表面和强化各种用具 冲压用具 手动和机械 工作的压模 可以保证提高器具的工作时间到 2 倍 装置的制造商可保证服务 技术保 障和选择电极材料 在形成多层涂层时 在本装置上可有效地进行磨损表面尺寸恢复 装置可 以用于机械化工作 装置的下列型号已经被研究 制造和试验 销售 手动控制 1 01 2 03 3 05 4 IMES 01 IMES 02 8 机械控制 1 101 2 IMES 1001 技术准备程度 技术准备程度 试验样品 权利保护 权利保护 有专利 合格证 试验证书和其它文件 合格证 试验证书和其它文件 装置以样品形式在实验室和工业上进行试验 9 目标 目标 共同商业化 项目项目 4 在钛 铝及它们的合金制品上喷涂防护氧化层的技术 在钛 铝及它们的合金制品上喷涂防护氧化层的技术 1 在铝 钛及他们的合金制品表面垫层 以便在上面涂漆 颜料 聚 合物 2 这层在铝及其合金上的保护膜耐磨性好 3 可以使含钛金属蒸汽电腐蚀强度降低 10 倍左右 用途 保护钛 铝及其合金制品 构件 防止机械损坏和腐蚀 其中包括 在海洋气候和海水中的情况 在制品及构件表面上涂垫层 以便喷涂油漆 等材料或聚合物 装饰制品 应用范围 机械制造 建筑业 造船业 修船业 航天工业 仪器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等等 简介 把制品放入装有电解液的槽中 通过制品往槽中注入直流或交流电 电解液 无机盐水溶液 环保的 整个过程都在电压的作用下 使制品 表面产生闪烁的电火花 基本技术操作 1 除油 2 形成垫层 3 清洗 基本工业组成部件 1 电源 2 槽 3 搅拌和冷却电解液的系统 4 排气 技术及涂层的基本性能 1 在铝 钛及他们的合金制品表面垫层 为了方便在上面涂漆 颜料 聚合物 涂层的基本参数 厚度 1 25mkm 外观 在铝制品表面上是装饰性的 磨沙的 均匀的 烟灰色 保护性 防止大气腐蚀 据恒温性 与油漆的混合涂层具较强的防护性 其中包括海洋性气候的防护 黏附性 强 基本技术参数 加工状态 镀的第一阶段是静电镀 有效电流密度 1 30A dm2 槽中电压 到 340 伏 加工时间 钛金属及其和金制品需 3 15 分钟 铝及其合金 5 30 分钟 耗能 15 千瓦时 平方米 电流频率 10 100 赫兹 10 电解液温度 1 40 电解液使用时限 每在 1 升溶液中加工 4m2金属后 需调整 2 这层在铝及其合金上的保护膜耐磨性好 涂层的基本参数 厚度 20 80mkm 防护性 微硬度 20 吉帕 涂层上不少于 2 小时的端面压力 8 7 兆帕 才 出现磨损 耐腐蚀性 根据国定全苏标准 9 302 79 用改变被实验溶液水滴颜色的方 法 不少于 25 分钟 基本技术参数 加工状态 脉冲时间为 0 0033 0 4 的阴阳极电流 或者是工业频率交流电 有效电流密度 5 100A dm2 槽中电压 560 伏 加工时间 30 120 分钟 电解液温度 0 100 3 可以使含钛金属蒸汽电腐蚀强度降低 10 倍左右 加工状态 恒势 电流密度 0 05 0 1A dm2 槽中电压 300 伏 加工时间 5 15 分钟 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的优势 把制品或构件表面的铝或钛合金通过在酸性溶液中热处理 化学处理 电 化学处理 氧化处理 进行替换和加工 可以 减轻给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 在同一个槽中在铝及其制品以及钛及其制品表面形成氧化膜 可以加工外形复杂的制品 其中包括含各种不同合金的 以及带有焊 缝和铆接缝的 减少工艺操作程序 节约时间 可以再次加工制品 其中包括维修 修复表面涂层 权利保护 受俄罗斯联邦 2 项专利保护 11 全俄列宁电工技术研究院全俄列宁电工技术研究院 111250 莫斯科 克拉斯纳嘎萨尔缅大街 12 号 电话 传真 495 673 3263 361 9002 E mail imc vei ru 网址 www vei ru 总经理 工科博士 卡瓦列夫 维克多尔 德米特利耶维奇 全俄列宁电工技术研究院成立于 1921 年 10 月 5 日 主要进行科学研究 开发 研制各种电工设备和技术 主要的研究方向 高压设备 自动调控 系统 转换装置 调频设备 监控系统 用于延长高压电工设备使用寿命 的设备和方法 用于制造和修理仪器设备的电工材料 电力半导体仪器 节能设备和技术 电工技术 纳米技术 以及各样的高压设备试验 有咨 询 市场 信息和展会服务 在全俄列宁电工技术研究院有 1400 多个工作人员 其中博士 26 个 副博 士 137 个 有科学家委员会和研究生部 研究院的科学工作涉及到电物理 学的所有方面 最主要的工作方向是俄罗斯的能源安全问题和创造节能的 技术和设备 全俄列宁电工技术研究院的很多技术都具有创新性 特别是电能学 环保 和生态方面的技术 全俄列宁电工技术研究院推荐的电能学方面的技术 1 1 带转换装置的充气导线 用于电缆传导直流电带转换装置的充气导线 用于电缆传导直流电 全俄列宁电工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带气体绝缘的充气导线 可以让城市摆脱 空中电线 因其具有更好的防止外界干扰因素 可以提高供电稳定性 导线基本技术参数 额定电压 110 500 千瓦 额定电流 2000 3000 安 短路电流 125 千安 12 2 2 真空高压接触器真空高压接触器 3 3 2525 三千瓦高压直流或交流电单极接触器 用于转换开关 也可以用来保护铁 路移动运输工具电源电路 基本参数 1 主电路额定电压 直流 交流 千瓦 3 2 交流电额定频率 赫兹 16 2 35060 3 额定电流 直流 交流 安培 25 接触器由额定电压为 50 伏和 110 伏的直流电驱动 使用寿命 28 年 此节构受俄罗斯专利保护 生态和环保方面的技术 3 高效板式模数臭氧发生器高效板式模数臭氧发生器 全俄列宁电工技术研究院建立了高效率的臭氧发 生器 因其具有受专利保护的原装结构 使其效 率和质量都具有独特性 模数构造原则使其结构 紧凑 功率可达 1 60 公斤臭氧每小时 此节构 的一个有点是可以把臭氧发生器在完全组装好的 状态下 装入标准集装箱 直接运往使用地 全俄列宁电工技术研究院的板式臭氧发生器的功 率为每小时 25 公斤臭氧 此功率是在莫斯科东方 输水站确立的 臭氧发生器也卖给中国 其结构受 俄罗斯专利保护 4 4 热电厂烟气电催化法净化技术和设备热电厂烟气电催化法净化技术和设备 在真空电子束阀门的基础上使用新的独特电路图方 13 案 可以 除尘效果提高 1 5 2 倍 一个热电厂喷出的粉尘可以减少 1500 吨 年 经营费减少至少 20 优点 同时在同一个装置中复合去除氧化硫和氧化氮 通过电滤器与热电厂的设备相连接 保证降低消费 此设备配置紧凑 其结构受俄罗斯专利保护 5 水泵机组控制装置水泵机组控制装置 此装置用于饮用水和工农业供水系统中 控制多个 水泵 到 4 个 异步发动机频率转换 可以稳定水管 中的水压 出水 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用电量 降低反向阀门的损耗 减少水的消耗和降低水管爆 裂次数 此装置一个很大的特点是水泵的无振动启动 可以 防止供水系统中的水力冲击 此结构的微处理控制机受多重保护 装置可改装 来配合不同功率的发动 机 包括 5 5 和 7 5 千瓦的 15 和 22 千瓦的 14 俄罗斯医学科学院梅楚尼科夫疫苗和血清研究所俄罗斯医学科学院梅楚尼科夫疫苗和血清研究所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微生物引发感染免疫疗法及预防用多成分疫苗研制微生物引发感染免疫疗法及预防用多成分疫苗研制 项目目标 微生物病原菌微生物病原菌 S S aureusaureus P P vulgarisvulgaris E E colicoli K K pneumoniapneumonia PsPs aeraginosaaeraginosa H H influenzaeinfluenzae 把引起主要大量局部感染 把引起主要大量局部感染 支气管 支气管 肺部 肠胃 泌尿系统等 的致病菌保护抗原基础上多成分疫苗肺部 肠胃 泌尿系统等 的致病菌保护抗原基础上多成分疫苗 的成分确定下来 的成分确定下来 项目完成过程中解决的主要课题 1 1 选择临床有作用的致病菌的保护抗原激活体 选择临床有作用的致病菌的保护抗原激活体 2 2 优化菌系激活体的培育条件和各种类保护抗原分离方法 优化菌系激活体的培育条件和各种类保护抗原分离方法 3 3 分离出来康圆的免疫化学与免疫生物性能 分离出来康圆的免疫化学与免疫生物性能 4 4 优化多成分试剂组分 研究其免疫生物性能 优化多成分试剂组分 研究其免疫生物性能 5 多成分疫苗制造方法和调控方式的工艺标准化 多成分疫苗制造方法和调控方式的工艺标准化 为达到预定项目目标 现有的科技储备 俄罗斯医学科学院梅楚尼科夫疫苗和血清研究所和俄罗斯科研生产企业 莫克罗根 已有建立现代疫苗试剂的经验 抗原基础上的两种联合疫苗 4 葡萄球菌蓝脓菌疫苗 疫苗 它们已经被批准用于临床实践 已建立临床致病菌有作用系的菌库 使用基因工程方法研制确定和分 离保护抗原 S S aureusaureus P P vulgarisvulgaris E E colicoli K K pneumoniapneumonia PsPs aeraginosaaeraginosa H H influenzaeinfluenzae 的方法基理 进行试验研究多成分试剂中几种备选抗原的保护 抗原和生物性能 项目的俄罗斯执行单位项目的俄罗斯执行单位 1 俄罗斯医学科学院梅楚尼科夫疫苗和血清研究所 2 俄罗斯科研生产企业 莫克罗根 投资预计额度为投资预计额度为 10001000 万卢布万卢布 年 年 15 俄方协调单位及人员 俄方协调单位及人员 俄罗斯医学科学院院士 俄罗斯医学科学院梅楚尼 科夫疫苗和血清研究所所长兹维列夫 维达利 相关资料相关资料 患者免疫状况的矫正是脓毒感染现代治疗和预防的公认原则之一 在 最有发展前景的免疫矫正方法中 必须用临床常见微生物系的疫苗进行特 殊免疫力的促进 在防止 治疗脓毒感染和恶化方面 使用疫苗可以在形 成特殊的免疫力的同时 优化抗生素疗法并在整体上达到重要的经济效益 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蓝脓杆菌和其伴生菌在脓性发炎疾 病和恶化的致病菌中历史上占主导地位 这是使用专门疫苗作为预防和治 疗成套原理之一的前提 但是 起作用的致病菌经常变化 要求对多成分 疫苗进行优化 改进制造工艺和评价其免疫生物性能 16 俄罗斯脊髓灰质炎及病毒性脑炎研究所俄罗斯脊髓灰质炎及病毒性脑炎研究所 项目名称 肾综合症出血热多价疫苗 培养疫苗 浓缩疫苗和失项目名称 肾综合症出血热多价疫苗 培养疫苗 浓缩疫苗和失 效疫苗生产技术效疫苗生产技术 1 项目实施目的 研制抗四种病毒 肾综合症出血热病原 Hantaan Seoul Puumala 和 Dobrava 多价疫苗 该疫苗用途广泛 是亚洲和欧洲各国特效预防 肾综合症出血热最有应用价值的疫苗制剂 美洲国家也可使用该疫苗 有效预防汉滩病毒肺综合症 2 项目完成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研究防肾综合症出血热多价疫苗和失效疫苗生物技术原理 研究备选病毒菌株生物 物理化学 分子遗传和免疫特性 以便生 产防肾综合症出血热疫苗制剂 优化病毒 Hantaan Seoul Puumala 和 Dobrava 培养条件 制出标 本量含病毒基质 优化病毒浓缩 清选和失效条件 研究疫苗制剂特殊活性和安全性检测方法 对实验室疫苗进行临床前试验 看其是否符合国内和国际要求 3 为达到项目制定目的 现有的科技成果积累 近十年来 我国在汉滩病毒和肾综合症出血热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进 步 其中俄罗斯医学科学院 M P 丘马科夫脊髓灰质炎和病毒性脑炎研 究所研究人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确定出俄罗斯欧 亚地区汉滩病毒及其病毒感染循环天然病灶地理 17 分布 查明了肾综合症出血热天然病灶动物和人类流行病 传播 过程规 律 确定出自然界小型哺乳动物载体和汉滩病毒贮主种类组成 区分与鉴别出 100 多种和人类肾综合症出血热病人汉滩病毒菌株 确定已知和再次分离汉滩病毒间的棉衣和遗传相互作用 这样证明 了在俄罗斯境内至少存在 8 种汉滩病毒血清或基因型 指出肾综合症出血热发病率结构中 5 种汉滩病毒 Puumala Dobrava Hantaan Amur Seoul 病因作用 研制出两种在卫生领域广泛推广的诊断制剂工业化生产技术 间 接荧光抗体法肾综合症出血热多价培养诊断液 对病人肾综合症出 血热进行血清诊断 和 啮齿类动物汉滩病毒抗原显示免疫酶测试系 统 目前 俄罗斯医学科学院 M P 丘马科夫脊髓灰质炎和病毒性脑炎研究 所 莫斯科 正在广泛研究基于细胞 VERO E6 基质的防肾综合症出血 热疫苗制剂生产技术 该病症由汉滩病毒 Puumala Dobrava Hantaan 和 Seoul 感染所致 4 俄方项目执行单位 国营企业 M P 丘马科夫脊髓灰质炎和病毒性脑炎研究所 俄罗斯医 学科学院 莫斯科 联邦国家单一制企业俄罗斯医学科学院 M P 丘马科夫脊髓灰质炎和 病毒性脑炎研究所细菌与病毒制剂生产企业 莫斯科 5 俄方项目协调人 特卡琴科 耶夫根尼 亚历山大洛维奇 俄罗斯医学科学院 M P 丘马 科夫脊髓灰质炎及病毒性脑炎研究所主管科研副所长 出血热实验室 18 主任 俄罗斯卫生与社会发展部防肾综合症出血热中心主任 医学科 学博士 教授 地址 142782 莫斯科州列宁区 脊髓灰质炎研究所邮局 电话 495 4399035 传真 495 4399321 E mail evgeniytkach mtu net ru 相关资料相关资料 肾综合症出血热 肾综合症出血热 是一种动物界的急性 病毒性疾病 其特征为小血 管系统性损伤 出血素质 肾脏血液动力学紊乱和异常损坏 间质肾炎 继发为急性肾衰竭 临床诊断出的各种人患肾综合症出血热都有记录 主要发生在亚欧大 陆一些国家 主要有 俄罗斯 乌克兰 白俄罗斯 立陶宛 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 瑞典 芬兰 挪威 保加利亚 捷克 斯洛伐克 奥地利 塞 尔维亚 斯洛文尼亚 克罗地亚 波斯尼亚 阿尔巴尼亚 波兰 匈牙利 德国 比利时 法国 希腊 中国 朝鲜 韩国 日本等等 肾综合症出 血热发病率最高的是中国 那里每年发病记录近50000例 其次是俄罗斯 平均每年记录在案的有15000 20000例 随后的是朝鲜 1000 2000例 芬兰和瑞典为500 1000例 就肾综合症出血热发病率程度来说 在人患自然疫源性疾病中 俄罗 斯联邦占据主要地位 89个联邦主体中有记录的就达70个 蔓延广 人发 病率指标高 重度疾病传播频率高 导致长期劳动能力低下 没有特效的 治疗方法和防范措施等 赋予了俄罗斯在解决肾综合症出血热问题上很高 的社会意义和医疗意义 19 作为肾综合症出血热眼中流行的一个指标 致死率在俄罗斯的欧洲地区 为 1 2 而在远东地区则为 5 10 野生啮齿类动物是人感染这种疾病的主要感染源 它们是一种慢性带菌 者 也是汉滩病毒的栖息地 其中有 5 种病毒 布乌玛拉病毒 汉滩病毒 首尔病毒 阿穆尔病毒和多波拉瓦病毒 都可以导致肾综合症出血热 在 俄罗斯的远东地区 肾综合症出血热的病因主要为 汉滩病毒 阿穆尔病 毒和首尔病毒 偶见 欧洲地区主要为布乌玛拉病毒和多波拉瓦病毒 偶 见 5 左右 主要传染途径是气原途径 野兽的生物分泌物中所含有的病毒 在气原 中以气悬体的形式通过呼吸道进入人的肺部 人肺对于病毒的繁殖来说条 件绝佳 而后病毒随着血液进入其它器官和组织中 发生肾综合症出血热时应采取的防疫措施主要有 限制人与啮齿类动物 可能发生的接触 以降低传染危险 在一整套的非特效预防肾综合症出血 热的措施中 灭鼠最为常用 但采取灭鼠措施需要的费用又相当高 仅能 保证短期内将地处理啮齿类动物数量 根本无法解决完全消灭天然病毒栖 息地的问题 根据许多专家的意见 与肾综合症出血热斗争最有效的方法可能就是专 业性预防 就是说 为地方流行病地区的居民进行疫苗接种 在俄罗斯 根据多年来统计出的肾综合症出血热发病率指标 对抗肾综 合症出血热疫苗的需求进行大致计算后证实 欧洲部分 20 个行政区的居民 两千万人 和 4 个远东地区 五百万人 需要进行疫苗接种 目前 以研制出 6 种汉滩病毒疫苗 并申请了许可证 包括中国的 3 种 培植疫苗和一种流脑疫苗 北朝鲜和韩国各一种流脑疫苗 但是这些疫苗 中没有一种疫苗可以用于俄罗斯的欧洲部分 因为所有疫苗都是在汉滩病 毒和首尔病毒基础上生产出来的 不具备抗布乌玛拉病毒的保护作用 而 20 这种病毒又是俄罗斯欧洲部分患肾综合症出血热的主要病因 综上所述 研究汉滩病毒 肾综合症出血热病引得生物工程性质 研究 对俄罗斯有效的抗肾综合症出血热疫苗制剂的结构 已成为目前最为迫切 最优先的研究活动之一 也是提交项目建议书的主要目的 值得期待的研究成果的实践意义在于 首先 生产疫苗并在实践中广泛 推广进行保健 将可以极大减少由于肾综合症出血热问题带来的社会经济 压力 俄罗斯医学科学院 M P 丘马科夫脊髓灰质炎及病毒性脑炎研究所 科研副所长 医学科学博士 教授 E A 特卡琴科 21 俄罗斯远东理工大学俄罗斯远东理工大学 1 利用医用水蛭生产药物 项目简介 用医用水蛭治疗的缺点导致各国长时间采用水蛭唾液腺秘密基础上的药物 主要障碍在于 其唾液腺秘密疗效性能在脱离水蛭身体后很快丧失 几年前俄罗斯学者 成功从水蛭分离了令唾液腺秘密疗效性能长期保留的物质 分离 水蛭 物质 可以在 其基础上生产医用水蛭药物 现有下列各种类型的药物生产 胶囊 治疗预防血栓静脉炎 蜡烛 破坏血栓静脉炎 血栓止血 血栓症 大肠炎 痔疮 膏 软组织碰伤 软组织及关节外伤炎症 外灼伤 下部静脉曲张 外伤 眼药水 准备生产 可治疗预防网膜血栓和次生溢血 也可作为角膜炎和角膜穿孔伤的 再生促进剂 已开发有各类水蛭药物 有中试生产 专利 工业生产和销售的商业计划书 价格比较 30 粒胶囊 270 卢布 一疗程需 4 盒 共计 1000 卢布左右 比较便宜 2 提高肌体内输送方法的药用物质改良技术开发 提高肌体内输送方法的药用物质改良技术开发 其技术优势在于通过提高肌体内输送改 善药物疗效 本技术可以用于各种药物的改良 采用的办法是在一个阶段中采用辅助物质 5 50 不使用溶剂 达到固体药物的改良 类型产品 具体如下 使药物变小 达到粒径 0 5 2 5 毫米 且分布范围窄 SPAN0 8 1 0 或更低 改变晶 体改性和纳米颗粒 20 40 微米 这些改良可以影响药物的生物吸收性和达到有效控 制疗效 制造细微化的粉末 且在颗粒间有各种力学耦合 由难分配的机器到易在空气中分散 的系统 这样的粉末可以用于制造干式吸入药剂 可制造粉末水溶物 在和水搅拌时形成悬浮液 粒径 5 10 微米 还有胶体系统 粒 径 0 5 2 0 微米 这些成果可用于制造血管内和肌肉外用的药剂 膏剂 悬浮液 可生产延期作用微小药物 可以影响药物的亲水液平衡和其他物化性能 可制造药物微小混合物 及药物和辅助物的混合物 以及多成分药物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OF MODIFICATION OF MEDICINAL SUBSTANCES FOR THE PURPOSES OF IMPOVING METHODS OF THEIR DELIVERY INTO THE ORGANISM 1 The purpose of the proje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 of micronization of medicinal substances as well as their structural modification and obtaining joint structures for improving therapeu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dicines 2 The advantages of the technology and the main results achieved It allows to improve therapeu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dicines due to 22 improvement of the methods of their delivery into the organism The elaborated technology combines potentials of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modification of medicinal substances The employed method allows either directly or with the use of auxiliary substances in amount of 5 50 within one stage and without application of any dissolvents to accomplish the following types of modification of solid medicinal substances micronization of medicinal substances to the sizes of elements of 0 5 2 5 micrometers with narrow allocation by sizes SPAN 0 8 1 0 and below Alteration of crystalline modification and nanostructure of elements at the level of 20 40 nanometers This modification allows to affect the bio accessibility and to achieve effective control over the therapeutic impact of the medicinal substance obtaining micronized powders with different adhesive powers among the elements from aggregations that are hard to separate to systems that are easily dispersed in the air Among the possible applications of such powders is the manufacturing of dry inhalation preparations obtaining water insoluble substances in the form of powders that being mixed with the water produce both suspensions the size of the elements is 5 10 micrometers and colloidal systems the size of the elements is 0 5 2 0 micrometers These results can be used for production of intravenous and intramuscular preparations liniments and suspensions obtaining micronized medicinal substances with prolonged influence that allow to affect hydrophilic and lipophilic balance and other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stances obtaining micronized mixtures both medicinal substances and auxiliary substances Such mixtures are necessary in the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transdermal medicinal preparations as well as in the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multi component medicines 3 The current state of development 3 1 The basic technology of modification of medicinal substances has been developed 3 2 Laboratory tes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and experimental confirmation of the efficiency of the technology has been obtained 3 3 The designing developmental work is being carried out on a reactor that would allow depending on substance and on the decision found for modification of the basic technology to provide output of the substance from 23 1 0 to 1500 kilograms per month 3 4 The results achieved have been patented 3 5 A separate legal entity has been established for further realization of the project 3 6 In 2005 the project received approval of the Russian Foundation for Assistance to Small Forms of Enterprises in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Field 4 The further work Several hardware technological complexes are scheduled to be established until the middle of the year 2007 including experimental industrial models of the reactors and the basic technology adapted for output of an appointed substance 3 使用纳米生物技术开发新一代疫苗 项目主要目标 用病毒蛋白质信息序列中氨基酸残留点替换影响的分子设计法来提示对 其细胞膜的嵌入 技术说明 本技术使用突变病毒 用于生产新一代疫苗 尤其是丙肝新疫苗 目前对于 定向影响其发病性能和机体免疫应答的病毒成功突变的确定 需要进行大量人力劳动 且结果有偶然性 本技术可以在各独立阶段进行病毒蛋白质结构改性对功能化的影响计 算实验 可以确定这样的结构改性 从而达到较大减弱病毒的致病性 这不仅节约时间 和物力 还可以发现研制新疫苗 主要应用方向 抗现有病毒的疫苗 原理上是新型的 在新病毒出现时制作新疫苗 例 本技术可用于丙肝新疫苗的生产 供专家评价本技术使用的可能性 丙肝病毒 Hepatitis C virus 或 HCV 对机体的影响机理和技术作用原理 略 DEVELOPMENT OF VACCINES OF THE NEW GENERATION USING NANOBIOTECHNOLOGY 1 The purpose of the project Prognostication of point mutations of viruses that do not distort the immune reaction of an organism but significantly weaken their pathogenic properties 2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e project Predicting by use of the molecular design methods the influence of the pointed substitutes of the amino acid remainders in the signal successions of the virus proteins over effectiveness of their fusion through a cellular membrane 3 Annotation of the developing technology The developing technology is targeted at fabrication of vaccines of the new generation including vaccines against hepatitis C by using mutant forms of the virus At the present time detection of suitable mutations of viruses that would provide opportunity of directional influence upon their pathogenic properties and 24 the immune reaction of an organism demands performance of large number of labor intensive experiments and the results may be of random nature The offered technology of the computer based molecular design provides opportunity to perform calculation experiments concerning the influence that structural modifications of the virus s proteins exercise over separate stages of their functioning At this it becomes possible to detect such structural modifications that cause considerable weakening of pathogenicity of the virus This not only makes it possible to safe time and means but also reveals fundamentally new potential for developing vaccines 4 The main application areas 4 1 Development of fundamentally new vaccine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the existing viruses 4 2 Operational elaboration of vaccines in case of discovering new types of viruses 5 An example of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