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足骨骨的构造包括骨质、骨膜、骨髓等部分。骨质是骨的主要部分。骨膜是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膜,薄而坚韧,紧贴在骨的表面。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对骨的营养、生长和感觉起重要作用。骨髓分布在髓腔和骨松质内,有造血功能。足骨共26块,分为附骨、跖骨和趾骨。1、附骨。位于脚的后半部,共7块:跟骨:位于脚后跟处,是足骨中最大者,后端向下突出称为跟骨结节; 距骨:位于跟骨上方,高出于其他的跗骨;内侧楔骨(第一楔骨)中间楔骨(第二楔骨)外侧楔骨(第三楔骨)分别位于足舟骨与第1至3跖骨之间;骰骨:位于跟骨之前,足外侧缘,其后方突起为骰骨粗隆;足舟骨:位于距骨与三块楔骨之间,内侧有一向下方的园形突出部,称舟骨粗隆。2、跖骨:在足的中部,共5块,自内向外依次为:第一跖骨,在近脚跟一端下方为第一跖骨粗隆;第二跖骨;第三跖骨;第四跖骨;第五跖骨,近脚跟一端外侧有一乳状突起,称为第五跖骨粗隆,居足外侧的中部。每块跖骨又分为底(靠近足跟的一端)、体及头(靠近脚趾的一端)等三部分。3、趾骨:共14块。包括:拇趾二节(近节趾骨、远节趾骨);第二趾至第五趾各三节(称为近节趾骨、中节趾骨及远节趾骨);每块趾骨又分为底(靠近足跟的一端),体及滑车(靠近足趾一端)等三部分。在足部可摸到的明显骨性标志:(足内侧)内踝;舟骨粗隆(内踝前约2.5厘米处);第一跖骨粗隆;第一跖骨小头(第一跖骨近拇趾的一端)。(足外侧)外踝;第五跖骨粗隆;第五跖骨小头。(足底)跟骨结节(脚跟下方);跟骨载距突(内踝下2.5厘米,距骨下方);第1一5跖骨小头;第1一5跖骨基底膨大部。(足背)第2跖骨基底部(足弓)一 跗骨和跖骨由韧带、肌肉牵拉形成一个凸向上的弓,称为足弓。主要的弓是足内侧的纵弓,由跟骨、距骨、舟骨、第一楔骨和第一跖骨构成。人站立时,足骨仅以跟骨结节及第一跖骨头、第五跖骨头三处着地,共同承受全身的重量。(二)足部的关节关节是两骨之间的一种连接,其结构包括:关节面:两骨互相接触的面,多为一凹一凸;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的膜性囊,将关节密闭;关节腔:关节囊与关节面之间的密闭隙。腔内为负压,可使两关节面密切接触,内含少数滑液以减少摩擦。韧带:增加关节稳定性,限制关节过度活动。足部的关节有:距小腿关节(踝关节):由小腿胫骨下关节面和内、外踝关节面与距骨构成。有内侧韧带,连接内踝、舟骨、距骨和跟骨。外侧韧带连接外踝、距骨和跟骨。外侧韧带较内侧韧带为弱,常因足过度内翻而引起损伤。踝关节可作屈伸运动。 跗骨间关节,包括: 距跟关节(距骨与跟骨); 距跟舟关节(距骨、跟骨与足舟骨); 跟骰关节(跟骨与骰骨),与距跟舟关节又构成跗横关节。 跗跖关节:由三块楔骨、骰骨与五块跖骨底构成,属于微动关节。 跖趾关节:由跖骨头与近节趾骨底构成,可作屈伸运动。 趾间关节:各节趾骨之间,可作屈伸运动。 (三)足肌 足肌属于骨骼肌。每块肌均有一定形态、构造和血管供应,受神经支配。如支配肌的神经受损伤或病变,肌失去神经支配而发生瘫痪,肌的血液供应受阻,可引起肌的坏死。若肌长期不活动,则萎缩或退化。 1、足背肌 趾短伸肌由跟骨至第2至4趾,作用为伸第2至4趾。 拇短伸肌由跟骨至拇趾,作用为伸拇趾。 2、足底肌 拇展肌由跗骨至拇趾,作用为外展拇趾。 拇短屈肌由跗骨至拇趾,作用为屈拇趾。 拇收肌由跗骨至拇趾,作用为内收拇趾。(外侧群) 小趾展肌由跗骨至小趾,作用为展小趾。 小趾短屈肌由跗骨至小趾,作用为屈小趾。 (中间群) 骨间跖侧肌由第三至五跖骨至第三至五趾骨,作用为内收第三至五趾。 骨间背侧肌跖骨至第二至四趾骨,作用为外展第二至四趾。 蚓状肌由趾长屈肌腱至第二至五趾,作用为展跖趾关节,伸趾间关节。 趾短屈肌由跟骨结节至第二至五趾,作用为屈第二至五趾。 跖方肌由跟结节至趾长屈肌腱,作用为屈第二至五趾。(四)足部动脉 小腿的国动脉分出胫后动脉及胫前动脉两支进入足部。 胫后动脉又分为: 足底内侧动脉:较小沿足底内侧前行; 足底外侧动脉:自脚跟内侧斜行至第五跖骨底再弯向内侧,在第一跖骨底附近与足背动脉的足底深支吻合,称为足底动脉弓。 胫前动脉下行至踝关节前为: 足背动脉:发出分支分布于足背和趾背,并发出足底深支参加足底动脉弓。足背动脉位在浅表,在两踝之间(系鞋带处)可触及其搏动。 足底动脉弓:由足底外侧动脉和足背动脉的足底深支构成,位置在跖骨底附近,骨间肌的浅面。弓的凸缘发出第一至四跖足底动脉,行于跖骨之间,再各分为两条趾底动脉,分布于各趾的相对缘。 (五)足部静脉1、足部的深静脉,均与相应的同名动脉伴行。2、足部的浅静脉:在皮下组织中构成形式不定的静脉网,多处发出吻合支与深静脉吻合。 3、足背静脉网(弓):收集足背的静脉血,其两端沿足两侧缘上行,分别接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足内侧缘经内踝前方上行接大隐静脉,再上行入股静脉;足外侧缘经外踝后方上行接小隐静脉,然后上行注入国静脉。 (六)足部淋巴足外侧淋巴管及足深部淋巴管均上行注入国淋巴结,再上行注入腹股沟深淋巴结。足内侧淋巴管上行注入腹股沟浅淋巴结,再注入腹股沟深淋巴结。 (七)足部神经坐骨神经自能部下降至国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及腓总神经,两者分别下行进入足部。1、胫神经从内踝后方进入足底后分两终支:足底内侧神经:经拇展肌深面至趾短屈肌内侧向前,分布于足底内侧肌群及皮肤。足底外侧神经:经拇展肌及趾短屈肌深面,至足底外侧向前,分布于足底肌中间群、外侧群及外侧皮肤。胫神经损伤可引起:运动障碍:足不能跖屈,不能屈趾和足内翻;感觉障碍:小腿后面及足底感觉迟钝或丧失;足畸形:因小腿肌前群及外侧群的牵拉,足呈背屈外翻状态(“仰趾足”)。 2、腓总神经分为腓浅神经与腓深神经二支下行入足: 腓浅神经经踝关节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5单元祭十二郎文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
- 行政管理中的战略思维试题及答案指南
- 2025年回迁房买卖合同协议书
- 2025购物中心租赁合同
- 市政学课程设计的创新点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大量农产品买卖合同标准范本
- 工程项目交付方式研究试题及答案
- 2025智能安防联网报警监测服务合同
- 2025企业办公场地租赁合同协议
- 行政管理的科学决策工具试题及答案
- 2025届内蒙古包头市重点中学高考英语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
- 《民间艺术之剪纸》课件
- 《重大火灾隐患判定规则》知识培训
- 拟投入的勘察设计人员、设计机构设置和岗位职责
- 高压燃气管道工程定向钻穿越施工方案
- 未成年离异孩子改姓协议书范文(2篇)
- 2024年4月医学装备质量管理情况简报
- 矿井通风模拟设计-冯树鸣
- 耳石症的诊断与治疗
- 企业形象设计(CIS)战略策划及实施计划书
- 塔吊司机指挥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