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50高炉多环布料实践.doc_第1页
4#750高炉多环布料实践.doc_第2页
4#750高炉多环布料实践.doc_第3页
4#750高炉多环布料实践.doc_第4页
4#750高炉多环布料实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750高炉多环布料实践(2010-05-08 13:33:27) 原文地址:4#750高炉多环布料实践作者:张继强4#750高炉多环布料实践4#750高炉于2003年10月4日开炉,10月7日日生产生铁1832吨 ,利用系数2.443 ,实现 3天达产。高炉采用串罐式无料钟炉顶,布料溜槽有多环、单环、扇形、和定点布料方式,自动控制可进行多环和单环布料,定点布料由手动完成。开炉以来一直使用单环布料,2006年2月以来开始启用多环布料,通过半年的实践,各项技术指标明显改善,炉况顺行稳定,产量指标稳步提升,特别是吨铁降低15公斤焦比,降本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单环布料的现状分析:2005年高炉技术指标分析时间 利用系数 煤比公斤焦比公斤综合焦比 物理温度 炉温 风温 冷却壁温度顶温2005.4 3.08112378 4710.392005.5 2.84115387 4810.402005.6 2.82126392 4940.422005.7 2.89130391 495 0.412005.8 3.07128371 4770.372005.9 3.07118377 4730.392005.103.14129362 4630.382005.113.13121365 4600.382005.123.06119365 4610.362005年度运行来看,尽管产量有较大提高,但炉身冷却壁时常发现渣皮滑落现象,冷却壁温度最高达300度以上,顶温时常高达250度以上,煤气利用性差,风温不能全用。通过以上数据说明,炉顶顶温偏高,煤气利用不理想,大矿批不能充分利用,降低焦比任务困难,给各项技术指标提升带来较大困难,为了进一步提升技术指标,降低冶炼成本,延长高炉寿命,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决定实施多环布料,为此,车间从工艺、设备等方面对实施多环布料所需条件进行研究、解决、落实,并利用2月份年修机会,进行布料测试,至此,实施多环布料条件已完全具备,经厂领导批准后,年修完毕,复风即采用多环布料。实施多环布料后,要求工长认真记录各项参数,及时分析炉况的变化;车间每天进行分析研究,摸索多环布料的运行规律,根据炉况的表现及时作出调整。逐步将布料环数由原来的矿两个角度、焦三个角度改为矿四个角度、焦五个角度,外环角度由原来的28度扩至37度,并多次对每个角度上的圈数进行调整,炉况进一步稳定顺行。为了保证多环布料能够成功运行,车间同时作好下列工作:一、抓好炉内操作。1、工长严格按照标准化条例操作,发扬“四勤”作风,稳定好炉温,平衡好炉温、硫磺、碱度三者关系。2、抓好工艺技术管理对炉况异常及时作出分析和判断,抓好交接班会议,把“分析好上班,操作好本班,照顾好下班”要求落到实处,使炉况始终处于受控状态。3、上部装料制度要求稳定,参数调整尽量在白班,由工长及车间共同商议决定,杜绝了随意性操作,同时执行好低料线时标准化操作。4、改变工长心理智障,强化全用风温意识,提高风温使用率,并引进火焰温度工式,保持一定的富氧率,根椐煤比的变化,平衡理论燃烧温度在2150-2200之间,从而保证高炉风口区适宜的压差和煤粉燃烧率,避免因提高煤比而造成未燃煤粉过多,引起炉缸中心堆积。5、长期低Si冶炼及无计划待罐休风、慢风易引起高炉在强化冶炼进程中出现炉缸堆积现象。为此,在炉内操作中采取定期自然洗炉,Si适做中上限,降R保持S二类及少量三类1-2天。这样既保证了高炉生产强化进程的连续性,又避免了因炉缸堆积严重被迫加洗炉料,致使冷却壁损坏的现象发生,很好地解决高产与长寿之间的矛盾。6、煤气流分布合理为炉况顺行创造条件。在加大槽下筛分工作力度,提高料柱透气性基础上加重边缘,降焦比提煤比。7、上料操作工及值班工长认真观察布料圈数,及时调整,保证布料圈数在要求范围之内。二、加强炉前出铁管理。一是加强铁口管理和维护,稳定打泥量,保证铁口深度,及时出净渣铁。二是确保出铁正点率,严格控制出铁时间,保证每班的出铁次数。三是,加强信息交流,严格交接班制度,确保三班统一操作。三、加强原料筛分管理。精料是降低焦比的基础,抓好原料筛粉是顺利实施多环布料的保障,针对原燃料紧张、原燃料粒度偏碎、落地料等不利因素,严格监督槽上打料,禁止两座高炉同时卸料。同时,加强筛网管理,认真做好清筛工作,将下料闸门改小,延长振料时间。实施多环布料收到的效果:时间 利用系数 煤比 焦比 综合焦比 物理温度 平均炉温 风温 冷却壁温度顶温2005.5 2.84 115 387 481 1345 0.41 1080 260 2002005.6 2.82 126 392 494 1340 0.42 1100 270 2102006.4 2.90 147 370 488 1351 0.40 1120 200 1802006.5 3.12 155 344 467 1360 0.38 1160 150 1502006.6 3.02 146 338 450 1370 0.39 1160 110 130采用多环布料技术后,2006年度尽管原燃料供应比2005年度紧张、落地料增多、料偏碎,通过充分发挥无料钟炉顶布料灵活性的优势,使生产指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1、煤气流稳定,炉顶温度得到有效控制,煤气利用提高,消耗降低,焦比降低15公斤吨铁;2、铁水物理温度提高:单环布料1430-1460 多环布料1450-1480为进一步降si打下了基础。同时也有效提高了炉缸的活跃程度,使初始煤气流分布更加合理。3、炉况稳定顺行,高炉崩料次数减少,为实现全用风温提供了保障;风温使用提高:单环布料1110多环布料1180-1200全风温,直接提高炉缸热量,有效降低焦比。4、冷却壁温度整体降低,波动范围缩小,大大减少冷却壁损坏机率,很好的解决强化冶炼以及高炉长寿之间的矛盾。关于高炉布料操作发表日期:2007年10月6日 出处:炼铁作者:刘云彩 (首钢总公司)布料操作是高炉基本操作制度中经常变动的操作。高炉外部条件变化,或高炉生产方针改变,一般都需要改变装料制度。1高炉布料的作用(1)布料能改变高炉产量水平,改善顺行,降低燃料消耗。炉内料柱的空隙度大约在0350.45。上升的煤气对炉料的阻力约占料柱有效重量的4050。煤气分布是不均匀的,对下降炉料的阻力差别很大。利用不同的煤气分布,减少对炉料的阻力,从而保持高炉稳定、顺行。有了顺行,就有可能提高冶炼强度,增加产量。通过布料,改善煤气利用,也是布料的重要功能。(2)通过布料能延长高炉寿命。边缘气流过分发展,必然加剧炉墙侵蚀。通过布料控制边缘气流,既保护炉墙又改善煤气利用,是合理装料制度的前提。(3)通过布料,预防、处理一些类型的高炉冶炼进程发生的事故。这些事故类型包括:高炉憋风、难行;处理炉墙结厚;边缘过重,引起的渣皮脱落;增加有害杂质通过煤气排除高炉。装料制度也有局限性:严重的炉缸堆积,解决不了;严重的炉墙结厚,效果很小。2大钟操作高炉最早出现于中国,已有2700年的历史。高炉装料方法多种多样,均未流传下来。1850年,当巴利式大钟布料器在英国出现,尽管它不能旋转并有许多缺点,还是流传了下来。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终于在1907年出现了“马基式”布料器,并迅速在世界范围普及。为什么大钟布料器得到发展,能够在炼铁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解决了高炉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的煤气流合理分布问题。通过大钟布料器落入炉内的炉料,形成边缘中心低的反锥体料面。当炉喉直径大于35 m自边缘和中心的料面差,已经超过1 m,这就使中心的料柱透气性明显提高。从图1看到,阻力系数(高炉每米工作高度的压力差)大约在0.04-007kPa,高炉边缘和中心的料柱高差,推动了煤气流向高炉中心流动。这一作用,也为高炉扩大奠定了基础。大钟式布料所形成的料面,是以后各种布料器共同遵循的准则,无料钟布料也不例外。大钟装料仅靠炉料堆尖在炉喉间隙的狭窄空间变化,改变炉料分布,所以经常使用批重、装料次序、料线变化组合,达到目的。3无料钟与大钟布料的区别大钟布料是一次性的,大钟打开后,炉料在很短时间落到炉内,无料钟布料是连续的,布一批料须较长时间,大约布812圈。由于料流较慢,无料钟的粒度偏析严重(如图2所示)。溜槽旋转产生离心力,使溜槽外侧的炉料堆角变小,外侧料面较平坦,当多环布料时,形成炉料平台(如图3所示)。大钟布料则无此特点。4无料钟布料操作41多环布料无料钟的特点,导致:单环布料,偏析严重,特别是粒度不均匀的炉料。单环布料,扩大了无料钟的缺点,降低了无料钟的优势。单环布料时,改变或试验不同装料制度,比较困难。变动的结果,不仅影响边缘煤气分布,同时也影响中心煤气分布,改变布料,引起的变化较大。在多环条件下,改变煤气分布,一般通过改变边缘或中心的矿或焦的环数,即可实现,不必改动所有各环。改后是否准确,也容易判断。多环布料,把粉料分散到较大的面积内,从而降低了粉料的破坏作用提高了料柱透气性。42边缘料面平台稻叶晋一等总结加古川高炉布料经验,边缘炉料在炉喉内形成一定宽度平台(如图4所示),高炉顺行很好,由此作为无料钟布料规律,得到推广宝钢重视布料平台,矿石在炉内形成自炉墙起1317m宽的平台。43无料钟布料炉顶温度分布余琨在分析无料钟布料操作时,举出4座稳定高炉的炉顶煤气温度分布曲线,如图5所示。实际指出了炉料分布的特点:(1)中心温度高,500650,中心煤气畅通,有利于高炉顺行。(2)第2、3、4点,即中间地区,温度接近并较低,有利于煤气利用。(3)边缘温度稍高于第2点,有利于高炉顺行。这三个特点,是无料钟布料稳定的产物,是生产实践的较好的标准。总结无料钟布料,多环、平台炉顶煤气温度分布特点,是取得好的生产效果的捷径。44无料钟布料实例按生产需要,确定布料方式。图6是追求低焦比、高产量、中心发展型的煤气分布所作的不同装料生产过程。图7是图6中4种不同装料方法的煤气分布结果。/news/uploadfile/jpg/2007-10/200710694724959.jpg/news/uploadfile/jpg/2007-10/200710694745900.jpg5布料操作在发展图6中4个月的4次改变,边缘第一环(520)、第二环(5050)布的矿石和焦炭始终未变。第一次改变,仅变更第五、第六环(图中上部,5月到6月)。以后两次改变,均在37环。这正是多环布料的优点。从图7可以看到,边缘煤气利用率并未发生变化,但中心煤气利用率逐次提高。高炉按生产需要,采取不同的装料方法。日本川崎公司,研究逆向布料,炉料从中心开始,和传统布料不同,炉料在炉内很少位移或滚动。这种控索精神,体现继续挖掘潜力的决心。6讨论两年前,在邯钢经历一段失败的布料实践。5号高炉容积1260m3,初看,装料制度极特殊,矿石远离炉墙(见图8)。起初用布料校正,少许加重边缘,高炉立即难行,风量大减,高炉不接受,生产损失很大。试验的装料方式举例如下(见图9):看似布料问题,但并未奏效。据文献9分析是高炉结瘤的结果。我们曾两次热洗,按经验应当起作用,但实际炉况如故。这是我最沉重的冶炼经历之一。无钟炉顶的装料制度高炉装料制度是调控煤气流分布的一种手段,它根据装料设备的特点与原燃料的质量性能,改变炉料在炉喉的分布情况,达到煤气流合理分布,煤气利用充分的目的。SS型无钟炉顶设备由受料斗、瓜皮阀、料罐上密封阀、节流阀(滚筒给料机)、下密封阀、波纹管、布料器、溜槽及其附属设备组成。无钟炉顶布料灵活,炉料周向分布均匀、径向可调,可实现平台布料,根据炉顶红外成像可及时调整布料方式,保证炉况稳定顺行、煤气分布更为合理。初次应用无钟炉顶的高炉操作者,在布料模式上随意性强、变化频繁,多个参数同时变动,导致没有及时掌握布料规律,影响了炉况的稳定顺行和经济指标的改善。(1)未及时构筑焦炭平台。由于对无钟炉顶设备认识偏差,本着先摸顺单环、再摸顺双环、最后再摸顺多环的操作思想,未及时发挥无钟炉顶布料灵活性。在现场操作时,一旦焦炭平台构筑好,就应保持相对稳定,不作为调剂手段。(2)焦炭和铁料角之间角差过大。现场实践两者角差应控制在2之内,开炉初期可采取等角度,随着冶炼强度的提高,铁料角应大于焦炭角,在具体操作时,应以0.5为调剂单位,在调剂时尽可能避免焦炭角和铁料角同时调整。(3)炉况失常时铁料角不动,调整焦炭角,保持两道气流,处理难行悬料。(4)调整角可实现布料环数的重新组合,降低角,秒流量将随着减少,布料环数将相应增加,但对落点半径影响可忽略不计。(5)在等料线的情况下,现场实测与计算得出,焦炭和铁料在平台上的料流轨迹重合,反推焦炭角比铁料角大0.52.0。(6)无钟炉顶最重要的参数是角,应重点监控,经常校对码盘与微机显示数量是否相符,新投产的高炉由于角误差大,很容易导致炉况不顺,甚至出现重大生产事故。(7)低料线作业时,应适当缩小铁料角,与焦炭角角差控制在0.5为宜。(8)溜槽角可通过调整变频器的频率实现,但尽可能少调整。(9)450高炉的适宜矿批重应控制在1520t,根据现场铁料质量情况和卷扬上料能力可以做相应的调整;料线可定为1.5m左右。(10)高炉装料制度应与送风制度相匹配,450高炉风量应控制在85000/h以上,透气性指数应控制在800以上,保证高炉下料顺畅、稳定顺行。(11)在变动焦炭和铁料角时,应关注冶炼周期,保持软熔带相对稳定、煤气流分布相对合理。(12)根据原燃料质量进行调剂时,忌同时变动操作参数,需摸索出自身的操作规律,不能出现反复,尽可能少动、微调。(13)高压操作是减少煤气流分布不均匀的一种调剂手段,高压操作可使煤气流速降低,对减少吹损起着重要的作用。高炉工长考核试题考核试题(A)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高炉冶炼的副产品主要有、炉尘和高炉煤气。2、焦炭在高炉中起三方面作用:发热剂、还原剂和 。3、高炉煤气三大事故是指、着火和爆炸。4、高炉设备除高炉本体外,还有以下几个系统:上料系统,送风系统,除尘系统、喷吹系统及5、铁的化学元素符号是。6、高炉炉前用炮泥分为有水炮泥和 两种。7、大型高炉的渣口装置一般由,二套,三套和四套组成。8、铁水罐撒盖焦粉的作用是。9、判断生铁牌号是以生铁的含来判定。10、与铁水接触的工具必须 后才能使用。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烧结矿碱度表达式是。RSiO2/CaO RCaO / SiO2RMgO/Al2O3RCaO/Al2O32、高炉内常用的还原剂有CO,C,。N2CH4 H2 CO23、一般情况下,高压高炉比常压高炉铁口深度要。 深些 浅些 相同不确定4、设有高,低渣口装置的高炉,合理放渣口应是_。高渣口低渣口 高低渣口轮换放不确定5、有水炮泥的结合剂是_。水耐火粘土 二蒽油及防腐剂焦粉6、使用煤气时应该。先开气后点火边开气边点火 先点火后开气以上都不对7、放渣、出铁的渣、铁罐不准放满,上面应留 mm。050 100150200300 300以上8、富氧鼓风有利于风口前的理论燃烧温度。 降低提高 不变以上都不对9、更换风口小套,在休风过程中减风低压时,首先操作的是 。松风管拉杆打松弯头的固定楔子 打开视孔大盖 向风口打水10、液压传动是用来传递。水油 其它液体 电机11、高炉送风压力越高,对炮泥的质量要求越。低 高不变 以上都不对12、高炉煤气可燃烧成份中含量最多的是 。CnHmCH4 H2 CO13、炼钢用生铁和铸造用生铁的代号分别是。LG,ZZL,ZLI,ZH ,14、国内高炉喷煤磨煤机主要采用。球磨机中速磨锤式破碎机 四辊破碎机圆锥破碎机15、为了保证冷却水不在冷却器内产生碳酸盐沉淀,要求排水温度小于 。100 5015516、现代高炉内型自下而上由 、炉身、炉喉五段式组成。炉缸、炉腹、炉腰炉腰、炉缸、炉腹 炉腹、炉缸、炉腰 炉缸、炉腰、炉腹 17、炉腹部位常采用,它的作用是当该部位砖衬被侵蚀掉以后,利于渣皮的形成。光面冷却壁镶砖冷却壁冷却水箱 带凸台冷却壁18、生矿中最易还原的是。磁铁矿 褐铁矿 赤铁矿复合铁矿19、高炉内直接还原的开始温度在。高于570 8001000高于1100高于150020、高炉煤气流分布失常的三种形式是:边缘气流过分发展,中心气流过分发展及。 管道行程 炉热 悬料 低料线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正点出铁指的是按时打开铁口。 () 2、出铁发生跑大流后,应加大高炉进风量,尽快流出渣铁。 ()3、出铁过程中见下渣后,待液面上积存了一定的下渣之后,才可把撇渣器砂坝推开。()4、冲水渣时,渣流大小对水渣质量无影响。 ()5、高炉高压操作需人工堵渣口时,应先改为常压后才能进行。 () 6、生铁成分中磷是有害元素,硫是有益元素 。 ()7、高炉装料制度的主要内容是指料线和矿批 。()8、提高风温是高炉扩大喷吹、降低焦比的重要手段。()9、高炉喷煤枪与直吹管插入夹角为1013 ()10、高炉常用冷却介质有:水、空气、水蒸气和高炉煤气。()11、高炉焦比越高越好。 ()12、煤气只要遇到超过其着火点的温度,就会发生燃烧。()13、蝶形阀既可调节流量也可作切断阀使用。 ()14、清理电气设备时,不允许用水冲或湿布揩 。()15、高炉停止喷煤顺序是先停风后停煤 。()16、高炉出铁时一般是渣先流出,铁后流出。 ()17、熔渣温度低有利于冲渣 。()18、炉内生铁和炉渣是利用它们密度不同而分离的。()19、高炉炼铁是把矿石氧化为生铁和炉渣。 ()20、保持一定的水速就可以保证水中悬浮物不沉淀。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热风炉的三种烧炉制度。2、炉前操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3、高炉内炉料下降的条件有哪些? 4、简述石灰石的分解对高炉冶炼过程的不良影响。试题炼铁工长试卷(A卷)姓名: 分数:一、判断题:(对,错,每题1分,共6分)预计长期大量减风操作时,应及时发展边缘气流与缩小风口面积的上、下部调剂。()铁中的Si是从炉渣中SiO2和焦碳灰分中的SiO2还原出来的。()批重越大、炉喉间隙越小的高炉总是形成v型料面。()处理炉缸冻结开风口时,应隔着堵死的风口开其它风口。()软熔带的煤气运动取决于焦碳夹层厚度,焦碳强度及滴落带的阻力,和软熔带的位置和形状没有直接关系。()高炉有效容积是指炉底到炉喉上沿线之间的炉内容积。()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高炉冶炼四大制度主要指装料制度、 造渣制度 、热制度、 送风制度 。高炉煤气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Co、 Co2、 CH4 、 N2、 O2 、H 。热风炉的形式主要有内燃式、 外燃式、顶燃式、 球 式。压差 = 热风压力 炉顶压力高炉内炉料的状态分为五个区域,即块状带 、软熔带 、 风口带 、滴落带 、渣铁存储区 。 6、风口理论燃烧温度一般控制在 21002400三、应会题:(每题4分,共16分)写出计算风速的公式:4Q秒3.14 nR22、写出批料理论铁量计算公式:矿批Fe%99.5%93%写出铸造铁改炼制钢铁矿批调整计算公式:原矿批现矿批 = (1Si%波动值10%)写出焦碳在风口前的燃烧反应式:2CO2 = 2CO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观察风口的主要内容和判断?答:(1)看风口明亮程度,有无挂渣,判断炉温趋势;(2)看圆周的均匀活跃程度,判断炉缸的工作状况及煤气流分布是否合理;(3)看风口有无挂渣及套缝往外渗水,判断风口是否有漏水现象;(4)看风口内的喷吹情况,判断喷吹是否正常,不具备喷吹条件的风口要立即停煤。发现高炉大凉征兆如何处理?答:(1)大量减风,至风口不灌渣为原则;(2)停喷吹,在保证顺形前提下使用高富氧;(3)采用疏导边缘的装料制度,并缩小矿机,集中加相当于炉缸容积0.51.0倍的净焦,退负荷30%50%;(4)切忌休风,只要有进风的风口工作,就要坚持送风,待焦碳下达后再做处理;(5)组织好出铁放渣工作,增加出铁次数,及时排出炉内凉渣铁;(6)查明炉凉原因,断绝凉源。管道行程如何处理?答:(1)减风至可维持风压稳定的程度进行控制;(2)采用疏导边缘的装料制度,或采用适当扩大料批的方法;(3)严重管道、频繁崩料要果断大量减风控制,同时要补足净焦一般24批,并退负荷5%左右,有大凉征兆时可按大凉处理;(4)当减风控制无效时采用座料破坏管道,禁止长时间管道行程操作造至炉凉。低炉温风口窝渣情况下的悬料处理方法及恢复措施?答:(1)尽快组织放渣出铁,在保持喷吹渣、铁口状态下,打开炉顶,缓慢减风座料;(2)座料时边减风边看风口,如发现风口灌渣要立即回风,维持风口不灌渣的最低风压;(3)恢复富氧,采用高氧量,风速提高风口前温度,观察风口待焦碳呈现颗粒状不动时停氧座料;(4)如果料下不来可休风倒流座料;(5)料下来后恢复要慢,维持能喷煤富氧的风压、风量,保持顺行状态;(6)可集中加净焦24批,缩小矿批、疏通料制、减轻负荷,如有大凉征兆,按大凉处理;(7)根据炉温回升情况,逐步恢复风压、风量、矿批、料制、负荷。低料线的危害是什么答:(1)打乱了炉料的正常分布,破坏了煤气流分布的合理性,影响炉况顺行;(2)未予热还原的炉料直接落入高温区,增加直接还原,易造成炉温低和焦比的升高;(3)炉顶温度尚未及时切煤气易烧坏布袋,当顶温大于400时间过长,易损坏炉顶设备;(4)长期低料线易造成炉墙结厚或结瘤。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已知条件:矿成分SiO2% CaO%酸性矿 61.2球团矿 8 烧结矿5.511矽 石 90矿批10000,配比:烧结矿75%,球团20%,酸性矿5%,不加熔剂。要求:去掉酸性矿,烧结矿增加5%,其他条件不变,求每批矽石量是多少?答: 751151.2平衡碱度:=1.38 755.5+208680.80.0550.20.08每批矽石量: 10000 = 41.86 0.9某高炉利用系数4t/m3日,矿批12吨,焦批2.66吨,日总下料144批,日产铁920吨,矿堆比重1.75,焦堆比重0.55,压缩率10%,求冶炼周期是几个小时?答:920424 冶炼周期:= 3.64 小时144(121.752.660.55)(110%)3、已知条件:矿批9000,负荷4.5,煤量4.2t/h,置换比0.85,料批6批/h,铁量5.6吨/批料。 求: Si 由0.5升至0.7,煤量150/吨铁,焦碳负荷是多少? 答:原焦批:90004.5 = 2000 现焦批:20001(0.70.5)10% = 2040 批料增加煤量:(1505.642006)0.85 = 119 置换成焦碳量: 焦碳负荷:9000(2040119) = 4.685工长试题工长测试题一、填空题:1、焦碳指标有: 等五项指标,其中,M40表示,M10表示2、炉顶设备包括 等。3、品位每增长1%,焦比,产量4、1#、2#高炉所有用过的风口小套的型号有: 1#或2#炉、1#10#风口直径为5、管道行程是指6、热风炉 热风炉,上部球 ,直径;下部球,直径 。烧炉烘顶温度不大于,烟道应低于。7、现1#、2#炉布料方法为,布料器转动角度8、1#、2#炉所使用的矿料;熔剂9、热风温度600700,增长100,影响负荷10、空焦是指 ,净焦是指11、冶炼强度:12、圆台体积公式:13、1#或2#炉直吹管长度14、炉腰、炉身水温差范围15、高炉炼铁中的四大制度指和装料制度。其中,装料制度分二、问答题:1、铁口过浅有何害处?如何处理?2、什么叫崩料?产生原因?解决办法?三、计算题:1、烧结TFe(53.58)、SiO2(6.37)、CaO(12.16),球团TFe(61.05)、SiO2(8.15),酸性矿TFe(59.5)、SiO2(8.44)、CaO(3.2),矽石SiO2(87),已知:焦批2666,负荷4,配比:酸性矿:球:烧结矿=5:20:75,计算(1)入炉品位?(2)每批料出铁量?(3)如5%的酸性矿去掉,改为球团10%,应配加矽石量/批?2、已知:焦批2652,负荷3.8,矿批10078/批,(2#炉)如计划检修8小时,休风1小时,按影响负荷1%计算,应如何下休风料?1#炉焦批2777,负荷4.1,矿批11385/批, 应如何下休风料?(已知:压缩率10%,风口以上体积按炉容85%计算,炉料堆比重1.75、0.55)四、思考题: 3#高炉即将投建,谈一下你对炉内操作今后发展有何想法?高炉工长理考试卷(2010-09-03 10:38:49) 转载标签: 转载原文地址:高炉工长理考试卷作者:张继强 姓名_单位_ 分数_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偏料是只两料尺相差1米以上的现象。( ) 2、各种炉料在正常炉况时入炉顺序是锰矿、铁矿、灰石(或硅石)、碎铁,防止灰石落在边缘。( ) 3、高炉边缘结厚一般先坏渣口,后坏风口;中心堆积则反之。( ) 4、正常料线应高于炉料与炉墙的碰撞点,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料线加重边缘,提高料线疏松边缘。( ) 5、铸造生铁的一级品是指生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14:s0.041834s0.03 6、发现高炉下部结厚,可采取各种措施,其中改炼铸造铁洗炉,或用萤石洗炉和集中加焦洗炉也可适当降低炉腰、炉腹冷却强度,保持规定的水温差,由车间主任决定。( ) 7、高炉在风量不变的情况下,压差随着喷煤量的增加而降低。( ) 8、炉底1-2段冷却壁水温差2,炉缸34段冷却壁水温差3,当水温差经常大于规定的数值应认为危险,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 9、选择装料制度的依据是高炉煤气CO2曲线( ) 10、高炉在高温区装冷却设备的目的是提高炉衬寿命。(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_与_的送风制度是炉况顺行的重要保证。 2、不同种类的矿石对布料的影响不同,一般小块矿石加重_,大块加重_,片状加重_,粒状加重_。 3、喷煤高炉风温必须大于_。 4、高炉生产必须贯彻_、_、 _、 _、 _的生产方针。5、装料制度中_加重边缘,_加重中心,_疏导边缘和中心。6、正常炉况的标志是:炉缸工作_,炉温_,煤气流分布_,下料_。 7、下部调节顺序是_、_、_。 8、全风量操作的制定依据:高炉的生产任务 风量与料位的透气性相适应的原则。合理与最有利的风速或鼓风动能。当其他条件不变,风量过大会造成_、_或管道行程。 9、高炉休风后的复风,休风在14小时以上,应以全风的_复风。 10、由于各种原因,计划停煤或减煤量,要提前_小时通知工长变料。 三、问答题:(每题8分 共24分) 1、什么情况下应进行焦炭负荷校正? 2、管道行程如何处理? 3、风机突然停风应如何操作? 四、计算题:(每题9分 共18分) 1、某高炉料批组成:=4700kg 结矿=12500kg 海块=2500kg 矽石=100kg各原料的化学成份如表。高炉生产含si为0.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