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品管圈(QCC)推行资料三、 執行:訓練主管人員、訓練輔導人員、全面宣導、逐步成立小組、登記與追蹤執行情形。四、 評估:圈會記錄的指導與鼓勵、活動成果報告、成果發表之評價與鼓勵、確認推行效果。五、 修正:推動小組、圈長、輔導員等之檢討與改善,檢討修訂實施辦法、階段之改正措施。參、 實施步驟:一、 組圈:自行組小組、取圈名、訂圈徽。二、 選舉圈長:由圈員自行推選一位圈長。三、 界定問題:將工作環境所有問題陳列。四、 選擇活動主題:選擇適當的推行主題。五、 設定目標:制訂預計達成的改善目標。六、 現況分析與對策之研擬:研擬改善案。七、 嘗試與實施對策:實際推行改善方案。八、 確認效果:評量是否達成預定的目標。九、 標準化:作業流程、方法予以標準化。十、 自我評量:自我衡量活動小組的效益。十一、 活動成果發表:實施成果正式發表會。肆、 品管工具:一、 特性要因圖:是一種分析原因或對策的一種圖形,主要是將結果(特性)與原因(要因)或期望的效果與對策之間,利用箭頭連結成一個圖形,此圖形又稱為魚骨圖、石川圖、因果圖。魚骨圖範例: RMA 修復量問題分析二、 查檢表:是一種設計用來收集資料的制式表單,在查檢時採用簡單的記號填記於表單內,俾便進行資料之整理、分析,或作為核對、檢查之用。三、 柏拉圖:是將所蒐集之數據依原因或結果分類所繪畫而成的累積曲線分配圖,主要找出影響問題最嚴重的因素,俾便作為採取改善措施的參考,又可稱為ABC圖。柏拉圖最大問題再分析 順序比例 比較前後之間的變化 找題目(訂目標用) 找原因 下對策 效果之表現 報告或記錄用四、 直方圖:是將收集的計量型數據測定值或資料之全距分為幾個相等的區間作為橫軸,並將各區間內測定值所出現的次數累積而成的面積,用柱子排起來,以瞭解數據的分配(集中與分散)情形,又可稱為柱狀圖或次數分配圖。五、 散佈圖:是將蒐集成對的兩組數據,以點來顯示兩個變數之間相關情形的一種圖形,主要目的在探討兩個變數之間的相關性。六、 層別法:是將複雜的原因區分成比較特定的(可以改善的)原因,並分別進行統計分析瞭解此特定原因對結果的影響,以利針對差異情形進行改善,又可稱為分層分析法。七、 管制圖:指用來判斷流程是否穩定,有無機會或特殊變異原因的統計分析管理工具,主要是藉由實際品質特性與根據過去經驗的管制界限來作比較,按時間先後順序來判別產品品質是否安定的一種圖形,並研究其變異來源以監視、控制和改善流程。一般常用的 SPC 管制圖如表一,分為計量及計數兩類,計量管制圖可以顯現製程上的異常問題,而計數管制圖則用於管制整體品質狀況好壞。除此之外,可以應用直方圖了解資料分佈情形,或柏拉圖整理各類主要報廢或缺點原因。 常用管制圖類別管制圖說明 計量值 X Bar R Chart 平均值與全距管制圖X Bar S Chart 平均值與標準差管制圖X Rm Chart 個別值與移動全距管制圖計數值 P Chart 不良率管制圖Pn Chart 不良數管制圖C Chart 缺點數管制圖U Chart 單位缺點數管制圖伍、 推行效益:一、 機構的效益:提高生產力、品質及增加利潤。二、 管理的效益:工作容易推行、減輕管理負擔。三、 個人的效益:提高個人的能力、增加知識、滿足個人成就感、增加個人所得、增進同仁情誼、擴大生活圈及獲得尊重。附錄 品管名詞解釋1.驗收抽樣計劃(acceptance sampling plans):為了避免錯誤的拒絕一個良好的貨批或錯誤的接受一批不良的貨批,因此利用統計方法設計抽樣計劃。若以數據的性質來分類,可分為計量值抽樣計劃(variable sampling plans)和計數值抽樣計劃(attributes sampling plans)。若以抽樣的方式來分類,可分為單次抽樣(single sampling)、雙次抽樣(double sampling)、多次抽樣(multiple sampling)與逐次抽樣(sequential sampling)。 2.親和圖(affinity diagrams):親和圖是品管新七大手法之一。用來收集事實、看法和意見,並且將它們組織化。製作步驟如下:1.選定題目 2.收集敘述性的語言資料 3.將敘述性資料記錄於卡片上 4.將步驟3之卡片分組 5.給予各組卡片一個適當的標題 6.繪製親和圖 7.將結果發表。此圖是由矩形盒與橢圓形所構成,內容為各項事實、看法或意見。歸於同一組之矩形盒可以用橢圓形加以包圍,並且加上標題。3.Alpha風險(Alpha risk):在進行假設檢定時,指虛無假設(H0)為真時,做出拒絕虛無假設之錯誤機率,一般以表示之,也稱型I誤差(Type I error)。在品質管制之驗收抽樣計畫中 ,則稱為生產者風險,亦即代表一個優良之貨批被拒收之機率。4.箭頭圖(arrow diagram):箭頭圖是用來規劃作業和事件之前後順序的工具。此圖可以表達作業的時間和先後順序,圖中包含了節點、實線箭頭、虛線箭頭。箭頭圖可當作製作品質計劃時,委派責任及制定時間表之工具。其主要處理的項目有處理品質規劃中之人員(who)、地點(where)、及時間(when)等要素。5.可歸屬原因(assignable causes):所有製程之產出均自然出現某種程度的變異。此變異的產生若對於製程具顯著之影響,我們通常可以辨認其變異之主要來源,找出其變異的特定原因。其典型的來源有工具耗損、設備欠缺調整、不良物料與人為因素,其變異的種類少,發生的次數低,但發生的影響性皆很大並可以利用經濟解決消除之。6.計數值管制圖(attribute control chart):計數值管制圖適用於製程的特性僅可計數其缺點而無法衡量者。有兩種型態的計數值管制圖,其一為樣本不良率管制圖,又稱p管制圖。另一為缺點數管制圖,又稱c管制圖。7.計數值抽樣計劃(attribute sampling plans):計數值數據指可以量測且必須量測之品質特性,而計數值抽樣計畫為驗收抽樣計畫之一,乃針對的數據為(1)可以量測但是不需要實際值得數據;或(2)不可量測的品質特性。計數值抽樣計畫可以同時處理數個不同之品質特性。8.平均出廠品質(average outgoing quality AOQ):係指一連串貨批在應用選別檢驗計劃後,貨批之平均品質水準。平均出廠品質主要是用來評估選別檢驗計劃之一種指標,其所含蓋的優點乃在於出廠品質水準的改善。9.平均出廠品質界限(average outgoing quality AOQL):在各種品質水準下,貨批在選別檢驗後之最高不合格率。換言之,即為AOQ之最大值,發生在檢驗前之品質水準為中等時,此值稱為平均出廠品質界限。10.平均樣本數(average sample number ASN):係指在某一貨批不合格率下,檢驗一連串貨批,在達成拒收或允收之決定時,所使用到之平均樣本個數。11.平均總檢驗件數(average total inspection ATI):為貨批之平均檢驗件數,用來評估選別檢驗計劃之重要指標。12.Beta風險(Beta risk):在進行假設檢定時,指虛無假設(H0)為偽時,而做出不拒絕虛無假設之錯誤機率,一般以表示之,也稱型II誤差(Type II error)。在品質管制之驗收抽樣計畫中 ,則稱為消費者風險,代表不合格之貨批被判為允收之機率。13.箱形圖(box plot):在品管工作中,箱形圖或稱盒式圖可用來顯示品質數據知特徵。箱形圖所顯示之數據包含第1個4分位數(Q1)、第2個4分位數(Q2)、第3個4分位數(Q3)、最大值和最小值。14.腦力激盪法(Brainstorming):腦力激盪利用靈機一動 與集體創作,作水平思考法與反方面思考法。其基本哲理為假定任何問題都無單一答案;很多最成功的辦法,往往都來自初看起來不甚合邏輯,略帶開玩笑,且像是不可能行得通的意念;意念創造與評核是不同的思想過程;過於不客觀的批評,個人的老習慣和社會的傳統,常有催殘你我創造力的可能。重視的是構想的產生及其多樣化,而非其品質或實用性,因此必需避免貿然的批評,使得各種富有創意的構想都能在腦力激盪自由、開發、相互溝通交流的情形下產生。15.特性要因圖(cause and effect diagram):特性要因圖唯一問題分析工具,用以辨認造成某一特定問題之所有可能原因。特性要因圖為石川馨博士(Ishikawa)於1943年所發展出來,因此又稱為Ishikawa diagram。由於此圖的結構類似魚骨因此又稱為魚骨圖(fishbone diagram)。16.檢核表(checksheets):檢核表是以一種簡單的方法將問題查檢出來的表格或圖。在收集數據時我們可以設計一種簡單的表格,將其有關項目和預定搜集的數據,依其使用目的,以很簡單的符號填註,用以了解現狀、做分析或做核對點檢之用,依此原則設計出來的表格或圖,被稱之為檢核表或稱之為查檢表。17.一般原因(common causes):品管專家戴明將機遇原因(chance causes)稱為一般原因。機遇原因是一個製程所固有之變異,他們隨時都存在,我們稱這些機遇原因為一個製程之自然變異。當一個製程只存在機遇原因時,我們稱此製程為穩定(stable)。18.管制圖(control charts):管制圖係於1924年,由美國W. A. Shewhart博士發明。管制圖為一圖形表示工具,用來監視品質特性之量測值隨時間變化之情形,可用來區別機遇原因和可歸屬原因。管制圖之目的之一就是要儘快偵測到可歸屬原因以便採取矯正行動。19.戴明循環(Deming cycle):品質管制活動可以用P-D-C-A管理循環來說明。P-D-C-A循環是由美國Shewhart博士所提出,稱為Shewhart循環,在1950年代,日本人將其改稱為戴明循環(Deming cycle)。此循環是不斷重複計劃(plan)、實施(do)、查核(check)和處置(action)等四項活動。20.故障型態與效應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FMEA):是一種系統化之工程設計輔助工具,主要係利用表格方式協助工程師進行工程分析,使其在工程設計時早期發現潛在缺陷及其影響程度,若能及早謀求解決之道,則可避免失效之發生或降低其發生時產生之影響,提高系統之可靠度。FMEA是被實證有用之可靠度技術,(QS-9000版)利用失效發生機率、嚴重度、難檢度三項指數乘積,判定設計/製程改善之優先順序與必要性。21.流程圖(flow charts):流程圖為一圖形法,用來記錄和描述一個複雜過程(process)之各項作業和順序。22.量規重複能力與重製能力(Gage Repeatability & Reproducibility Gage R&R):針對某評量系統所做的評估,以決定該量測儀器與不同人員間所固有的變異。一般原則上,Gage R&R變異值是10的因數,並應小於評量零件或流程所得之變異值。其目的就是要降低量測誤差,使量測值之總變異儘量接近真值之標準差。23.量規重複能力與重製能力(R&R)研究(Gage Repeatability & Reproducibility Study):對評量工具的評估以決定取得精確回應的能力。計量器的重複能力是指一檢驗員使用同一儀器量測相同物件上之品質特性所產生之變異;計量器的重製能力是指數個檢驗員,使用相同之方法或設備量測相同物件上之品質特性時所產生之變異。24.直方圖(histogram):直方圖是將數據分析的範圍,劃分為幾個區間,將出現在各區間內的數據之出現次數作成次數表,並將其以圖(長條圖)的形式表現出來。25.品質屋(house of quality):品質機能展開所使用之主要工具為一簡單之表格,稱為品質表(quality tables)或品質屋(house of quality)。26.假設檢定(hypothesis testing):假設檢定是根據機率理論,由樣本資料來驗證母體參數之假設是否成立的方法。統計假設(statistical hypothesis)是對機率分配之參數所做的陳述。27.ISO 9000:2000:ISO 9000系列是由瑞士日內瓦之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之技術委員會(ISO/TC176)於1987年3月所擬定,目的是要發展一個一般性之品質系統結構,希望能獲得國際性的採用,促進國際貿易。目前最新的版本為ISO 9000:2000年版,版本大幅修訂1994年版之ISO 9000系列標準,在ISO 9000:2000版的品質系統中,將1994年版中相關的20份系列文件彙編為4份,分別為ISO 9000:品質管理系統-概念與詞彙、ISO 9001:品質管理系統-系統要求、ISO 9004:品質管理系統-績效改善指導綱要、ISO 19011:品質及環境稽核指導綱要。值得特別注意的是未來在ISO 9000的驗證中,已經沒有ISO 9002及ISO 9003之驗證,因為在2000年版ISO 9000之系統中,只有單一個ISO 9001驗證。亦即未來每家取得驗證機構驗證合格的企業,其證書上只會顯示該企業為ISO 9001驗證合格之廠商。而在新版條文正式發行後,依舊版條文取得之證書最多只有為期三年之有效期。另外要再說明的是,雖然新版條文中允許企業將部份不適用的條文排除在其品質管理系統之外,但對於原先將設計管制排除在外而取得ISO 9002證書之企業,若其經營體系確實含有設計之功能,則必須適當將其納入品質系統中,不能再將其排除。故對於眾多已取得ISO 9002或ISO 9003驗證之企業或政府機構,未來需仔細考慮如何將系統內存在之設計管制功能,納入整個品質系統中來運作,唯有如此,才能使公司的品質系統跟得上時代的潮流。28.位置圖(location plot):位置圖示將缺點或問題發生之位置,標示在圖上用以分析問題發生之根源。29.批容許不合格率(lot tolerance percent defective):當LQL是以不合格率表示時,它又稱為LTPD。而LQL為界線品質水準(limiting quality level),是指買方(消費者)希望有較低允收機率之貨批不合格率或是不合格點數。30.柏拉多圖(Pareto diagram):由義大利經濟學者Vilfredo Pareto所提出之圖形分析法,最初是用在分析財富之分布上,其目的是說明少部分的人(20%)佔有大部分財富(80%)。柏拉圖為一通用之工具,可用在其他領域中,在品質改善活動中,柏拉多圖通常用來區分造成品質問題之少數重要(vital few)原因,及多數不重要(trivial many)之原因。在存貨管理上,它被稱為ABC分析。31.製程能力(process capability):在管理狀態的製程上,該製程具有達成品質的能力,稱為製程能力。正確地維持作業的條件或標準且在計數上、經濟上良好且安定的製程上,量測產品的品質特性,通常以 或有時僅以6 來表示。32.製程能力指標(process capability indices ( 與 ):製程能力指標是一些簡潔之數值,用來表示製程符合產品規格之能力。 指標之值可視為製程之潛在能力,亦即當製程平均值可調到規格中心或目標值時,製程符合規格之能力。 指標之值與 指標類似,但將製程平均值納入考慮。33.製程能力分析(process capability analysis):在產品生產週期內統計技術可用來協助製造前之開發活動、製程變異性之數量化、製程變異性相對於產品規格之分析及協助降低製程內變異性。這些工作一般稱為製程能力分析(process capability analysis)。34.品質(quality):在現代之企業環境下,品質是決定一個組織是否成長以及獲得競爭能力之主要因素。傳統品質觀念僅侷限於有形產品之品質,目前所稱之品質,除產品品質外,尚包括管理品質、人的品質、工作品質及服務品質。以學者專家的不同定義,較具代表性的定義有:品質是適用的(fitness for use)(Juran 1974)、品質是符合要求或規格(Crosby 1979)、一項產品或服務之品質是指其整體性之特徵或特性,具有滿足其規定或隱含需求之能力(ISO 9000)、品質是產品出廠後,對社會所造成之損失(包含產品機能變異及有害之影響)(Taguchi 1986)。35.品質保證(quality assurance):所謂品質保證係指產品或服務的特徵與特性,滿足設定需求之能力,所有品質保證計畫的基本原則就是:在一切作業展開之前,收集與彙整所需資料,並妥善計畫各項作業與詳細訂定各項作業法則,唯有如此,後繼各項作業管制措施才有執行之價值。且品質保證的目的主要在確保滿足顧客需求。36.品質管制(quality control):品質管制可定義為任何工程及管理上之行動用以量測產品之品質特性,並與規格或標準比較,若發現有任何差異則採取適當之行動使合乎標準及規格。37.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有時又稱為品質圈,quality circle)是源自日本之一種員工激勵活動,希望由在現場工作的第一線人員,自主地、自發地、持續地進行改善的小集團活動,目的在研究改善工作之效率。38.品質成本(quality costs):品質成本可說是指為了達到與維持某種品質水準所支出的一切成本及因無法達到該特定品質水準而發生的成本。一般而言,品質成本分為四大類:預防成本(prevention costs)、評估成本(appraisal costs)、內部失敗成本(internal failure costs)及外部失敗成本(external failure costs)。品質成本在應用上之策略有:(1)發掘失敗成本,並將其降低為零;(2)投資在適當的預防性工作上,以獲得改善;(3)改善生產程序,以降低評估成本;(4)持續性評估預防性工作,必要時改變方向,以進一步獲得改善。39.品質機能展開(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QFD):品質機能展開是由供應商組織內各功能部門人員參與,依據顧客之需求設計產品或服務之系統。因此品質機能展開可定義為將顧客之需求轉換為產品開過程中之各個階段的技術需求。40.符合性品質(quality of conformance):符合性品質之定義即為產品無缺陷。其在製造業中之定義為產品在運送、使用和服務過程中無缺點或錯誤,在銷售和其他商業處理過程中無錯誤。在服務業中之定義則為服務過程中無錯誤,在銷售和其他商業處理過程中無錯誤。41.設計品質(quality of design):設計品質之定義為產品特色。其在製造業中之定義為績效、可靠度、耐用性、容易使用性、服務性、選擇性和擴充性、聲譽及美感。在服務業中之定義則為正確性、準確性、完整性、禮貌、預知顧客需求、專業知識、聲譽及美感。42.品質三部曲(quality trilogy):裘蘭 (Juran) 對於品質的定義為適用,此種定義強調顧客之需求。因此,其建議以品質規劃、品質管制和品質改善作為品質管理之三項基本程序,稱為品質三部曲。43.重複性(repeatability):重複性是指一檢驗員使用同一儀器量測相同物件上之品質特性所產生之差異。多次量測後所產生之分配散布應小於上規格界限減去下規格界限,亦即總允差(total tolerance)。對於屬性數據,重複性是指當一檢驗員使用同一檢驗方法、儀器及條件,檢驗數件產品判別為合格品或不合格品之差異。44.再生性(reproducibility):再生性是指數個檢驗員,在利用相同之方法或設備量測(或檢驗)相同物件上之品質特性時所產生之差異。再生性亦可能是同一檢驗員利用數個相同之量測設備所產生之差異。對於屬性數據,再生性可以定義為數個檢驗員利用相同之方法、條件或設備判別合格品或不合格品之差異。45.推移圖(run chart):推移圖又稱連串圖,主要用來追蹤時間推移下的變數值,而有助於辨認可能發生的趨勢或其他型態,其優點在於易於繪製且易於詮釋。46.散佈圖(scatter diagram):散佈圖通常是用來研究兩變數間之相關性,它可用於最初之品質分析或最終之品質分析工作上。47.6-sigma 品質:6-sigma 品質為美國摩托羅拉 (Motorola) 公司所提出之品質管理理論,它是以顧客為導向之品質改善計畫。6-sigma 品質改善計畫之目標是藉由降低產品不合格點數來改善顧客之滿意程度。6-sigma 品質改善計畫可由作業與管理兩個階層來定義。在作業階層,6-sigma 計畫使用許多統計量測量值來描述品質水準和製程能力。在管理階層,6-sigma 依賴所有員工利用改善過程來改善品質、服務和製成之品質。48.統計製程管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利用分析樣本資料(樣本統計量),來判斷製程是否處於可接受之狀態,在必要時採取調整製程參數之行動,以使製程平均值能符合目標值並降低產品品質特性之變異性。49.莖葉圖(stem and leaf plot):與直方圖類似,可用來顯示數據之位置、外觀和變異情形,其優點為可以保留資料之實際數據。莖葉圖是將第一個數據分成兩部分,第一部份包含一個數據之主要位數(leading digits),稱為莖(st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性能石墨块生产线项目招商引资报告
- 茶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外出安全培训总结模板课件
- 应急装备产业园建设项目招商引资报告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4章 第4节 氨 硝酸 硫酸教学设计 (2份打包)
- 劳动教育面试真题及答案
- 风电光伏电力知识培训课件
- 第23课 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基础课-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历史)-60
- 2025年知识竞赛药学题库及答案
- Unit 3 My room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二年级下册牛津(绿色上教版)
- 西方音乐史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急诊急救护理教学课件
- 最新医疗安全十八项核心制度课件
- 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课件
- 社保费和非税收入课件
- “三高”讲座-课件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GF-2017-0201) 专用条款模板
- 普通冲床设备日常点检标准作业指导书
- 少儿英语字母操
- 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2022年修订版)
-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全册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