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本科)推 荐 单 位 南方医院所 属 学 校 南方医科大学(非部属) 课 程 名 称 外科学 课程层次(本/专) 本科 课程类型 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验)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临床医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外科学 课 程 负 责 人 于立新 申 报 日 期 2007.5.2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二七年四月填 写 要 求一、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四、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五、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1 课程负责人情况1-1基本信息姓 名于立新性别男出生年月1950.6最终学历本科职 称教授电 位学士职 务主任传 在院系南方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通信地址(邮编)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北南方医院器官移植科(510515)研究方向器官移植1-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讲授的主要课程1.外科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8学时/年,5届, 共82人;2.外科学,影像医学本科专业, 8学时/年, 5届, 共689人;3.西医外科学,中医本科专业,6学时/年, 5届, 共214人;4.临床医学概论, 医学实验技术专业课,6学时/年, 5届, 共198人;5.临床医学概论,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6学时/年, 5届, 共147人;实践性教学肾移植科见习,,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8学时/年,5届, 共82人; 1-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学术任职1.中华器官移植学会常务委员2.全国肾移植专业组副组长3.广东省器官移植学会副主任委员4.中华外科杂志等多家杂志编委主持课题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万 T细胞活化共刺激信号阻断联合供者特异性淋巴细胞输注诱导免疫耐受 20032. 广东省名医工程项目 30万 腹部联合器官移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2004.3.广东省团队基金项目 150万 T细胞活化通路细胞因子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关系研究 2004.4.全军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十五”重点课题 20万元 胰肾联合移植的临床研究 2001.5.广东省重点攻关项目 20万元 同种异体心肺、肾脏、胰移植与腹腔镜取供肾的临床研究 2002.6.第一军医大学高新技术平台项目 17万元 器官移植术后免疫活化基因表达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及对排斥反应的诊断价值研究 2003署名第一科技成果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肾移植组织配型技术与临床系列研究 2001.012.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的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 2005.053.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应用新型免疫抑制剂提高器官移植成功率研究 2003.05 4.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重度尿道缺损再修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2006.055.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 联合器官移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2004.076.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 重度尿道缺损再修复的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 2002.09 主编并出版专著泌尿外科手术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新世纪肾脏移植学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1临床移植医学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现代移植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署名第一论文(2002-2006)52篇,代表作如下:1. 当前我国临床肾移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5; 26(10):653-6552. 肝、胰联合移植一例报告.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04; 25(5): 283-2843. 儿童肾移植.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3; 24(3): 188-1904. 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kidney transplantation in patients older than 65 years.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 2002; 17(4): 281-284 5.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he effect of tacrolimus against renal allograft rejection in 294 cases.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 2002; 17(3): 188-19奖励1. 广东省精品课程负责人2. 军队优秀人才II类岗位津贴 3. 广东省名医4. 中央保健局特聘专家5. 广东省丁颖科技奖6. 中国杰出医师奖7. 总后二等功二次,三等功三次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 2. 主讲教师情况(1)2-1基本信息姓 名裴国献性别男出生年月1954.10最终学历博士职 称教授电 位博士职 务主任传 在院系南方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通信地址(邮编)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北南方医院创骨科(510515)研究方向骨外科学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讲授的主要课程1.外科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14学时/年,5届, 共82人;2.外科学,影像医学本科专业, 14学时/年, 5届, 共689人;3.西医外科学,中医本科专业,14学时/年, 5届, 共214人;4.临床医学概论, 医学实验技术专业课,8学时/年, 5届, 共198人;5.临床医学概论,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8学时/年, 5届, 共147人;实践性教学创骨科见习,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10学时/年,2届, 共40人;创骨科见习,临床医学本科专业, 20学时/年, 3届, 共450人;2-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学术任职1. 国际复合组织移植学会秘书长 2.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3. 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4. 广东省创伤学会主任委员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委员6.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骨科学组副组长 7. 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8中国组织工程学会副主任委员主持科研课题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 利用基因修饰BMSc构建血管化的再生骨组织(G19990543-09)2000-20042.国家高技术发展规划项目(863计划) 血管神经化组织工程骨组织的构建和临床应用研究(2001AA216071) 2001-20033.广东省重点攻关课题 调节树突状细胞抑制异体肢体移植排斥反应(2KM04901S)2001-20034.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课题 血管、神经化组织工程化骨的研发与临床应用研究(2003AA205001)2003-20065.广州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组织工程骨构建、临床应用与开发研究(首席科学家)2004-2007署名第一科研成果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严重特殊类型肢体创伤修复新技术应用研究 20022. 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严重肢体创伤修复新技术应用研究 20063. 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热带地区肢体火器伤基础与救治研究 20054. 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 下肢毁损性创伤修复新术式应用研究 2000主编并出版专著1.组织工程学实验技术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 2. 断肢(指)再植(CAI)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3.显微外科技术基础(视听教材)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54.周围神经损伤基础与临床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5.南方战区高温高湿环境火器伤救治与卫勤保障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4 已获专利(为第一申请人)1含有神经支配的组织工程骨移植物(实用新型)专利号:ZL 200520057121.62.一种组织工程骨移植物(实用新型)专利号:ZL 200520057019.63.一种注射型组织工程骨移植物(实用新型)专利号:ZL 200520057021.3 4一种注射型骨修复材料(实用新型)专利号:ZL 200520057020.9署名第一论文(2002-2006)30篇,代表作如下:1. Allotransplantation of the Hand : A Report of 3 Clinical Cases. Journal of Japanese Society of Reconstruetive Microsurgery, 2003,16(4):307-315.2. Construction of vascularized and neuralized tissue engineering bone. TISSUE ENGINEERING,2006:12(4):999-10003. 脱蛋白骨复合纤维蛋白胶构建骨组织工程支架的体外实验研究.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6, 14(18): 1413-1414 4. 股前外侧皮瓣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修复足部套状撕脱伤. 中华骨科杂志, 2006, 26(9):598-601 5. 组织工程化皮肤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5, 13(15): 934-936奖励1. 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2. 总后勤部后备院士人选 3. 军队优秀人才I类岗位津贴 4. 广东省名医(总分第1名) 5. 中央组织部直接掌握联系的高级专家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 主讲教师情况(2)2-1基本信息姓 名孙大成性别男出生年月1939.5最终学历本科职 称教授 电 位学士职 务主任传 在院系南方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通信地址(邮编)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北南方医院外科教研室(510515)研究方向外科学教学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讲授的主要课程1.外科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12学时/年,5届, 共82人;2.外科学,影像医学本科专业, 12学时/年, 5届, 共689人;3.西医外科学,中医本科专业,12学时/年, 5届, 共214人;4.临床医学概论, 医学实验技术专业课,10学时/年, 5届, 共198人;5.临床医学概论,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10学时/年, 5届, 共147人;实践性教学手术学基础教学,40学时/年,5届,共2115人;学术任职1.中华外科学会局解手术学学组常务委员2.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编委会常务委员主持课题1.南方医科大学教学研究重点课题立项 现代医学生创造性素质结构分析及培养对策研究 2005.122.院级教育重点课题立项 临床医学七年制过程参与式教学改革研究 2002.9署名第一教学成果.第一军医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医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继续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2003主编并出版教材或专著1.现代医学技术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7 2.内科与临床护理技术,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7 3.外科技术,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7 4.妇产科与儿科技术,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7 5.眼、耳鼻喉、口腔与皮肤科技术,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7 6.药疗监护与高新诊疗技术,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7 9.7.急救与麻醉技术,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7 8.病理与实验诊断技术,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7 9.CT与MRI诊断技术,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7 10.超声、PET、三维适形放疗技术,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7 11.现代网络医学技术,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712.外科应用解剖与手术学,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813.现代临床教学管理,广东科技出版社2000.6主编教学配套教材1. 孙大成 医学教育在职培训教材,第一军医大学,2003.33. 孙大成 现代教师观念与行为,第一军医大学,200274. 孙大成 临床基本技能与实践,第一军医大学,200315. 孙大成 素质创新 教苑菁华,第一军医大学,200346. 孙大成 过程参与 教案珍鉴,第一军医大学,2003.57. 孙大成 参与式教改实施规范,第一军医大学,2003.78. 孙大成 医师规范病案集,第一军医大学,2003.89. 孙大成 临床医学高年制教学大纲及实施方法-教学指南,第一军医大学,2004.3署名第一论文(2002-2006)17篇,代表作如下:1. 加强素质创新教育促进手术学教学改革.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3, 12(4):251-2522. 手术学教学扩流后操作质量问题初探.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2, 11(4)371-3763. 面临扩招手术学教学扩流策略. 局解手术学杂志2002, 11(1): 51-52教学奖励(2001-2005)全军院校育才奖银奖 2002年5月2-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金大地性别男出生年月1952.10最终学历硕士职 称教授电 位硕士职 务主任传 在院系南方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通信地址(邮编)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北南方医院脊柱科(510515)研究方向骨外科学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讲授的主要课程1.外科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13学时/年,3届, 共60人;2.外科学,临床医学本科专业, 2学时/年, 1届, 共160人;实践性教学脊柱科见习,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10学时/年,2届, 共40人;脊柱科见习,临床医学本科专业, 20学时/年, 3届, 共450人;2-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学术任职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审组成员2. 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3.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副主任委员4.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关节学组副组长5. 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6. 华裔骨科学会副理事长7. 中国骨科医师协会副会长8.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外科学组副组长署名第一科研课题1. 军队十五指令性课题(13万元)脊柱战创伤的分类系统和救治2001年2. 军队后勤技术重大成果推广项目(40万元)新型钛合金脊柱内植入物的推广应用2002年3. 广东省火炬计划(20万元)国产新型脊柱内植物开发及其产业化2002年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万)ES移植联合CM101修复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2003年5. 院级科研课题基金(8.6万元)腰椎间盘人工髓核置换术的临床研究2002年署名第一科研成果1.总后勤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三种新型脊柱内固定系统的研制开发与推广应用 20042.广东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脊柱内固定术的推广应用及新型脊柱内植入物的研制开发 2002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医疗成果一等奖 颈椎外科几种内固定的临床与解剖学研究 20014.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促进骨修复及其研究机理20015.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在骨修复和骨重建中的作用及机理2001主编并出版专著1.国内首本椎间关节成形术的教材脊柱椎间关节成形术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年2.骨科手术经典教材现代脊柱外科手术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年3.骨科手术经典教材脊柱外科实用技术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年署名第一论文(2002-2006) 23篇,代表作如下:1. Prosthetic disc nucleus (PDN) replacement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preliminary report with six months follow-up.J Spinal Disord Tech. 2003, 16(4):331-72. One-stage anterior interbody autografting and instrumentation in primary surgical management of thoracolumbar spinal tuberculosis. Eur Spine J. 2004,13(2):114-213. 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外科手术入路选择.中华外科杂志,2004, 42(21): 25-284. 腺病毒介导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转染退变椎间盘的实验研究. 中华外科杂志, 2004, 42(23): 57-585.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血小板源生长因子-AA以及肿瘤生长因子1基因克隆及其在腺病毒载体中的表达.中华医学杂志,2003, 83(10): 49-54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高建华性别女出生年月1955.5最终学历博士职 称教授电 位博士 职 务主任传 在院系南方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通信地址(邮编)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北南方医院整形科(510515)研究方向组织移植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讲授的主要课程1.外科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13学时/年,3届, 共60人;2.外科学,临床医学本科专业, 2学时/年, 1届, 共160人;实践性教学1.整形科见习,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10学时/年,2届, 共40人;2.整形科见习,临床医学本科专业, 20学时/年, 3届, 共450人;2-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学术任职1. 中华医学会全国整形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2. 中华医学会广东省整形外科学会主任委员3. 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4. 中华医学青年奖评审委员5. 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6. 2006年获第二届中国美容与整形医师奖署名第一科研课题1.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17万元) 瘢痕疙瘩Fas突变基因替代治疗的实验研20022004年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万元) 计算机辅助测量乳房立体形态及乳房整形术参照系统的研制 20052007年3.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10万元) 瘢痕疙瘩基因诊断试剂盒的研制 20022003年4. 广东省名医工程(15万元) 瘢痕疙瘩家系淋巴细胞永生化及其Fas基因突变的家系分析 20042006年5. 广州市科计计划项目(15万元) 整形再造外科计算机辅助三维形态测量及手术参照系统的研制 20042006年署名第一科研成果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开发与拓展应用的研究” 2003年 2003-J-233-2-02-R01主编并出版专著常用美容手术及并发症修复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5年1月公开杂志发表论文(2002-2006)20篇,代表作如下:1. Preexpanded distant “super-thin” intercostals perforator flaps for facial reconstruction without the need for microsurgery. Journal of Plastic,Reconstructive & Aesthetic Surgery.2006,59:1203-12082. Adipose tissues differentiated by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harvested from GFP transgenic mice. Chin J Traumatol. 2006,9: 359-36(高建华为通讯任教)3. 解剖型乳房假体参数系统改进与手术技巧.中国美容医学,2005;14(5):547-5504.对当前鼻美容整形的几点思考.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4;15(3):113-1145. 乳房体积生物立体测量系统的研制.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4;10(3):158-161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 主讲教师情况(5)2-1基本信息姓 名漆松涛性别男出生年月1959.4最终学历博士职 称教授电 位博士职 务主任传 在院系南方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通信地址(邮编)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北南方医院脑外科(510515)研究方向神经外科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讲授的主要课程1.外科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8学时/年,3届, 共60人;2.外科学,临床医学本科专业, 8学时/年, 1届, 共160人;实践性教学1.脑外科见习,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10学时/年,2届, 共40人;2.脑外科见习,临床医学本科专业, 10学时/年, 3届, 共450人;2-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学术任职1.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神经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2.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委3.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委4.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委5.中国神经肿瘤杂志编委署名第一科研课题1.广东省名医工程 20万 鞍区肿瘤中重要结构变化规律的研究 2005-2007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16万 腺病毒介导基因转染促进颅内视神经长距离再生的研究2006-20073. 广州市攻关项目 20万主动干预影响鞍区手术间隙的穿动脉的基础 2002-2005署名第一科研成果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 科技成果二等奖 20032. 广东省科技厅 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2主编并出版专著1、显微神经外科图解及述评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年2、帕金森氏病的外科治疗学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年3、颅脑疾病X刀治疗学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年署名第一论文(2002-2006)40篇,代表作如下:1. 颅咽管瘤钙化与CD44V6的关系.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06, 11(12): 552-5542. 儿童松果体区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5, 21(9): 23-253. 手术切除联合间质内缓释化疗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 中华肿瘤杂志,2004,26(1):60-634. 颅内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技术改进及临床应用.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3, 26(1): 63-645. 垂体柄与鞍区肿瘤的形态学关系.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3,8 (2):13-15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3. 教学队伍情况3-1人员构成(含外 聘教师)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于立新男1950.6教授外科学理论课主讲裴国献男1954.10教授外科学理论课主讲孙大成男1939.5教授外科学理论课主讲金大地男1952.10教授外科学理论课主讲高建华女1955.5教授外科学理论课主讲漆松涛男1959.4教授外科学理论课主讲黄祥成男1951.3副教授外科学理论课主讲郑少斌男1958.10教授外科学理论课主讲王武军男1956.2教授外科学理论课主讲周杰男1964.1教授外科学理论课主讲古妙宁男1950.10教授外科学理论课主讲王甲汉男1956.1教授外科学理论课主讲刘小友男1975.07讲师外科学理论课主讲赵善超男1975.3讲师外科学理论课主讲李川江男1976.7讲师外科学理论课主讲秦再生男1964.8副教授外科学理论课主讲陈建庭男1960.1教授外科学理论课主讲李国新男1966.7副教授外科学理论课主讲谭万龙男1963.9副教授外科学理论课主讲蔡开灿男1964.1副教授外科学理论课主讲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邹小明男1966.1副教授外科学理论课主讲史占军男1963.10副教授外科学理论课主讲杨开军男1965.4副教授外科学理论课主讲胡志奇男1963.8教授外科学理论课主讲姜平男1967.9副教授外科学理论课主讲林建华男1966.10副教授外科学理论课主讲王钢男1958.1教授外科学理论课主讲徐健男1965.8副教授外科学理论课主讲瞿东滨男1966.10副教授外科学理论课主讲吴承堂男1967.8副教授外科学理论课主讲叶长生男1965.10副教授外科学 理论课主讲欧阳辉男1959.4教授外科学理论课主讲周伟明男1960.5副教授外科学实验课主讲吴旭男1967.2副教授外科学实验课主讲黄志勇男1963.1副教授外科学实验课主讲方陆雄男1964.11副教授外科学实验课主讲彭林男1962.8副教授外科学实验课主讲彭玉平男1963.6副教授外科学实验课主讲杜传福男1963.1副教授外科学实验课主讲毛向明男1963.12副教授外科学实验课主讲张喜安男1973.9讲师外科学实验课主讲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朱志刚男1966.4讲师外科学实验课主讲鲁凯伍男1967.8讲师外科学实验课主讲魏宽海男1973.8讲师外科学实验课主讲薛琪男1971.6讲师外科学实验课主讲林艺雄男1978.11讲师外科学实验课主讲张振男1976.11讲师外科学实验课主讲邱学文男1978.7讲师外科学实验课主讲吴芃男1978.4讲师外科学实验课主讲齐桓男1972.3讲师外科学实验课主讲王亚楠男1981.1讲师外科学实验课主讲王健男1979.6助教外科学实验课主讲张勇男1980.6助教外科学实验课主讲刘小军男1968.8讲师外科学实验课主讲3-2教学队伍整体结构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辅导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外科教师队伍年龄最小28岁,最大的68岁,骨干教师40人、中级职称19人,初级职称3人,老:中:青9:30:15(50岁以上9人、40-50岁30人、40岁以下15),总后院士后备人选1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24人,博士学位人员31人(51),硕士学位人员19人(41),学士学历4人;博士:硕士:学士7.75:4.75:1。外校毕业者:本校毕业者为11:15,高级职称任课教师比例100%。目前师资特点是老、中、青相结合,梯队合理,中青年骨干力量雄厚,教学队伍中, 担任本科教学最短的有3年, 长的有44年多。在学校教学督导评估调查中, 评分均在80分以上, 90分以上有24人,满意率95。 外科学二级学科是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为博士后培养基地,外科学三级学科中有二个广东省重点学科,2001年至2006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共3项,军队及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军队科技进步、医疗成果二等奖13项;获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课题、广州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广州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军队后勤技术重大成果推广项目、军队十五重点课题、广东省名医工程等科研课题共127项、约1342.5万元。1位教师为华裔骨科学会副理事长、1位教师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审组成员、2位教师为中华医学会国家级副主任委员、9位教师为广东分会副主任委员,有1位教师被评为全军及总后优秀教师并获得全军院校育才银奖。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国防军事教育学科“九五”规划课题等23项,主编并出版教学专著和教材13部,分支学科专业教材/专著18部,编写配套教材和大纲等9部,获军队教学成果1项、第一军医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培养的研究生多名分别获南粤跨世纪优秀博士生及南粤优秀研究生一、二等奖。3-3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在教学工作中我们注重教学理论研究及教学改革,大胆进行教学创新,着力发展学生全面素质与综合能力、个性品质与个性发展、发展潜能与创新能力,教学改革和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1西医外科学变革式问题中心教学模式(IPBL)探讨 我国目前医学教育以单向灌输和应试评估为主要标志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固有的缺陷和弊端,不利于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为此,结合我国医学教育的现状,进行临床教学的变革式问题中心教学(IPBL)探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创新价值。在本项目中,我们打破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对原有教学大纲内容采取“三三制”的课程内容分配方案,已如前述;改变只告诉学生知识结论,学生无法或很少接触病人、亲身实践的旧有教学方式,采取各种实践形式让学生参与诊治结论的形成过程,强调启发式教学,强调独立思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克服“上课一人讲,下课一本书”的传统学习方法,建设教材、书刊、电脑、网络一体化的学习信息通道,使教师和学生能采用现代技术实施教学,彻底更新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2. 分散式见习新模式初探 目前,医科院校临床实习大都采用单一的集中带教模式,即:一阶段的临床理论课后,集中安排学生到授课科室进行床边见习教学。授课科室指定一位或几位教师,进行床边带教。随着大学的扩招、疾病谱的变化以及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上述模式日益显示了其局限性。针对上述现奖,彻底改变现有见习模式,将集中式改为分散式,增加学生和见习带教老师的自主性和灵活性。通过本改革,拟建立完整的分散见习模式,筹建南方医科大学见习管理系统;建立科室教学工作日常化的机制,切实解决见习病源不足的问题,同时将见习医生分散到临床各个科室,切实解决现有临床见习的堵车现象。3. 以病例为中心的过程参与式研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以典型病例先导,设定需要解决的问题,再行小组讨论学习,教师将答案进行综合和总结,将启发式、研究式、互动式等多种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通过案例分析、合作式上课、问题引导等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有效地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思维力。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对静态知识进行动态加工, 对动态知识进行分层分析,通过媒体运用的最佳组合, 化难为易, 使抽象问题具体化, 枯燥单调的知识趣味化, 复杂的知识条理化, 并在观察、分析、比较等教学活动中, 与设疑引导相结合,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减少了教学难度, 扩大了新知识量,促进了学生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注意渗透人文精神和科学素质的教育, 通过教学中引入最新科研成果知识,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努力把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与时俱进,标新立异,倡导个性品质与个性发展、全面素质与综合能力协调发展,形成全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创新型教学模式。1. 实践教学方面,实行早期接触临床,床旁病例讨论:在学完外科学总论和部分基本各论章节后,在教师的带领下进病房,直接面对病人,通过病例讨论,将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我们指定教师提供典型病例,在每个知识点上给学生提一些建议,让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作出诊断和治疗计划,这样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杜跃军,孙大成 七年制临床医学外科过程参与式教学改革初探,西北医学教育,2004,12(5):445;陈 庆 “研究性学习”的生成策略与实践,医学与社会,2005,(10):46;孙大成 深化教学改革要坚持创新教育的方向,局解手术学杂志,2001,10(1):55;孙大成 实施创新教育 提高师资素质,局解手术学杂志,2000,9(3):247;邹小明 加强七年制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3(1):50)2. 4. 临床实习双语床旁病例教学:在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实行双语床旁教学及典型病例讨论,明确实施“.3”目标教学管理,即3个主刀小手术/科、3份大病例书写/科、3次双语床旁教学查房/科、3次教学讲座/科、3次病例讨论/科、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并定期进行老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老师、教研室评价老师和学生的多维评价分析,及时矫正实习环节的问题和不足,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口头表述、技能操作等综合能力。(张浩 院级教育立项 骨外科学双语临床教学改革 2002.9,金大地 院级课题立项 脊柱骨病学双语教学改革探索及试点研究 2003.3)5. 外科手术学加涅模式及临床技能情境教学法:依据加涅的认知学习模式,把手术学教学过程分解为局部性练习、连贯性练习、协调性练习、巩固性练习四个阶段系统训练,将手术内容进行最优化组合,对基本操作技术切开、止血、缝合、结扎技术并结合基本技能操作竞赛促进训练,激发动机,告知目标,刺激回忆,提供学习指导,促进学习迁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技能操作的练习效率和操作质量。对创伤救护临床技能教学实施情境教学法,即通过场景布置、电教直观、语言渲染、急救道具等形式,创设一种接近真实场景的野外实地训练环境,使学生亲自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演练创伤救护技术。通过角色扮演,强化主体意识;通过开展第二课堂,超前训练、分级辅导,以比赛促训练等强化技能训练,以达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通过本模式的训练的南方医科大学代表队2004年9月荣获广东省高校卫生救护比赛第一名,并代表广东省参加“两岸红十字百周年精英荟萃急救及灾难应变比赛”荣获团体优胜奖。(邓文锋,孙大成 应用加涅模式指导外科动物手术学教学,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1,21(9): 719;陈 庆 创伤救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阿里地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 2025 年小升初成都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英语试卷(带答案解析)-(人教版)
- 江苏省徐州市2026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数学试卷
- 社区网格长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统编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通信施工合同范本
- 工厂职工聘用合同范本
- 焊工应聘合同范本模板
- 酒吧酒水供货合同范本
- 香蕉购销合同范本简单
- 2025至2030年中国应急产业市场供需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中医院临床路径培训课件
- 2025年甘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真题及答案
-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笔试答案无听力音频及原文)
- 基于SERVQUAL模型的物业公司服务质量提升研究
- 2025年N1叉车司机模拟考试1000题及答案
- 精索静脉曲张治疗-洞察及研究
- 2025年秋期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反思无内容+二次备课版)
- 养老护理员培训班课件
- 肾挫裂伤护理
- 不买社保的劳动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