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脑电图分析在药物疗效中的应用.doc_第1页
定量脑电图分析在药物疗效中的应用.doc_第2页
定量脑电图分析在药物疗效中的应用.doc_第3页
定量脑电图分析在药物疗效中的应用.doc_第4页
定量脑电图分析在药物疗效中的应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定量脑电图分析在药物疗效中的应用北京医科大学第六医院 何华 陈进北京富立叶信息科学技术研究所 王宪举摘要 目的:研究一类抗抑郁症药物对大脑功能的改善作用。 方法:对服药后的脑电信息作对照分析,应用的是“FLY-2型神经生理信息工作站”。 结果:服药后脑功能发生了积极的响应。在a 频段发生了能量增加的明显趋势。在中央区发生了明显变化。 结论:“FLY系统”可以用于药物疗效的研究,而且是一先进、可靠的分析工具。该药物对改善大脑功能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脑电图 脑电计算机分析 药物疗效分析 药物治疗,是神经科、精神科在临床上对病人脑功能疾病进行治疗的重要手段。多年来,医生和病人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当前病人接受了某种药物的治疗,经过了若干疗程后,药物是否改善了病人的大脑功能?在生理学上有何测定方法、评价依据?具体说: 1某种药物对某类病人是否有特异性治疗效果? 2某一位病人从个体差异角度考察,服用同类药物中哪一种药物更为有效? 为此,本文提供了一种脑功能的定量分析方法,可以测定药物治疗对大脑功能的改变,为医生确定药物治疗建立了一个可靠的测定、评价方法。一 、资料 临床上为了研究一种抗精神抑郁症的药物吗氯贝胺的治疗效果及对大脑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了一批预备性试验。 该试验选送了一批志愿者,共12人。年龄在于20-30岁之间。服药之前,做常规脑电图检查,记录导联为国际标准导联,16导。服药后4-6小时,再做脑电图检查,记录内容与治疗前一致。服用的药物是吗氯贝胺。服用的剂量是最小治疗量300mg。二 、计算分析 应用“FLY-2型神经生理信息工作站”(下称“FLY系统”)对记录数据进行计算分析。计算内容包括: *清除脑电信号的干扰数字滤波; *建立脑电信号的参数化模型,计算出模型的参数; *计算16导脑电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建立脑电信号的谱参数矩阵(166),16导联,6频段; *作统计分析。三 、结果 表1中给出的是群体谱参数矩阵的差值的平均,它以个体的谱参数矩阵的差值为单元,求平均得出,记为D(166) 表2 给出的是群体的标准差矩阵,在计算D(166)时,同时得出。记为S(166)。表3给出的是群体差值D(166)的t 检查结果,记为T(166)。表 群体治疗前后差值的平均值导程1212Fp1-.0318-.0096.0869-.0230-.0116-.0108Fp2-.0328-.0108.0775-.0200-.0046-.0093F3-.0083-.0063.0546-.0331-.0107-.0089F4-.0017-.0122.0626-.0318-.0077-.0093C3-.0103-.0123.0677-.0402-.0160-.0134C4-.0002-.0009.0570-.0334-.0123-.0103P3-.0141-.0027.0820-.0286-.0230-.0136P4-.0061-.0041.0482-.0232-.0128-.0102O1-.0055-.0077.0461-.0358-.0094-.0031O2-.0177-.0059.0737-.0333-.0116-.0053F7-.0467-.0143.0735-.0176-.0120-.0115F8-.0284-.0084.0644-.0243-.0095-.0107T3-.0125-.0215.0907-.0146-.0459-.0393T4-.0260-.0183.1198-.0251-.0327-.0543T5-.0291-.0085.0805-.0105-.0315-.0181T6-.0125-.0348.0367-.0205-.0137-.0248 查双侧t分布值表,知, t0.05=2.201有统计学差异; t0.01=3.106有统计学显著差异; 当自由度f=11时。3.1 频段Fp1,Fp2,服药后有明显减少;C3,F7,F8,T4有减少。3.2频段统计学无变化。3.3 1 频段Fp1,Fp2,C4,T3,T4有明显增加;F3,F4,C3,P3,O2,F7,F8,T5有增加。3.4 2频段P3,F4减少。3.5 1频段P3,T5明显减少;P4,T3减少。3.6 2频段Fp2,C4,P4明显减少;F4,C3,P3,F8,T3,T6减少。表2. 群体治疗前后差值的标准差导程1212Fp1.0286.0528.0796.0450.0300.0174Fp2.0241.0561.0782.0477.0216.0099F3.0194.0684.0748.0456.0303.0159F4.0173.0621.0758.0430.0315.0115C3.0143.0541.0800.0654.0261.0159C4.0162.0457.0451.0675.0224.0158P3.0254.0425.0968.0667.0207.0167P4.0203.0402.0792.0715.0188.0108O1.0180.0467.0931.0620.0228.0176O2.0281.0308.1146.0833.0261.0115F7.0588.0875.0939.0498.0322.0223F8.0424.0616.0886.0557.0250.0136T3.0252.0462.0857.0553.0567.0515T4.0390.0581.0679.0543.0526.0709T5.0496.0503.0951.0509.0315.0309T6.0425.0553.1223.0683.0320.0305表群体治疗前后差值的检验导程1212Fp1.0286.0528.0796.0450.0300.0174Fp2.0241.0561.0782.0477.0216.0099F3.0194.0684.0748.0456.0303.0159F4.0173.0621.0758.0430.0315.0115C3.0143.0541.0800.0654.0261.0159C4.0162.0457.0451.0675.0224.0158P3.0254.0425.0968.0667.0207.0167P4.0203.0402.0792.0715.0188.0108O1.0180.0467.0931.0620.0228.0176O2.0281.0308.1146.0833.0261.0115F7.0588.0875.0939.0498.0322.0223F8.0424.0616.0886.0557.0250.0136T3.0252.0460.0857.0553.0567.0515T4.0390.0581.0679.0543.0526.0709T5.0496.0503.0951.0509.0315.0309T6.0425.0553.1223.0683.0320.0305四 、结论4.1 频率域上发生的变化 服药后,脑功能在Alpha1频段呈明显增加趋势。在Beta2频段呈明显减少趋势。在Delta频段、Bata1频段呈减少趋势。在Theta频段,Alpha2频段变化不明显。4.2 空间域上发生的变化 服药后,在FP1,FP2,F3,F4,C3,C4,P3,T3,T4有明显变化。在F7,F8,T5,T6有轻微变化.在O1,O2变化不明显。4.3 服用吗氯贝胺后,在受试人群中产生了积极的响应,这与临床上期望该药能够提高大脑功能、抗抑郁症的目的是相一致的。五 、讨论5.1 本研究中应用的定量脑电分析方法,可以做为药物治疗对大脑功能改善的一种客观的定量检查、评价方法。5.2 本研究中应用的分析工具“FLY系统”在理论上是先进的,与医学上预期限的分析结果是相一致的。5.3 本研究中应用的药物仅对正常人群进行了初步试验,还应对病人群体做试验,以进一步确定该药的临床实用价值。5.4 本研究采用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老年人脑功能老化的预测、预报。5.5 同样,该分析方法也可以用于儿童大脑功能发育状况是否完善的评价方法。63例腹痛型癫痫的临床与脑电图分析黑龙江医药科学 1999年第3期第22卷 临床研究作者:江斐莉单位: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脑电图室 222002关键词:腹痛型癫痫;临床;脑电图腹痛型癫痫是一种特殊的以腹痛反复发作为主要特征的癫痫类型,现将我院19911997-08经脑电图证实及抗癫痫治疗有效的63例腹痛型癫痫的临床及脑电图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63例,男22例,女41例,年龄222岁,其中10岁以下58例(占9.20%),1122岁5例,病程1年以内21例,14年20例,57年3例,15年1例,记载不详18例,病史中,7例为早产,4例分娩缺氧,12例头部外伤史,5例有发作性头痛及癫痫家族史,1例癫痫服药控制6年,1例2周前腮腺炎史。余无明显原因。所有病例体检(包括三大常规、肝功及B超等)均在正常范围,神经系统检查亦无阳性发现。1例发病4年后CT证实为右海马回变性。临床诊断,按黄远桂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在清醒闭目状态下采用日本光电4414型脑电图机,按1020系统放置法作单、双极常规描记,睁闭眼及过度换气诱发试验,3岁以下不合作患儿口服水合氯醛入睡。2 结果全部病例均有反复发作性剧烈腹痛,出现与消失突然,大部分疼痛位于脐周或上下腹部,疼痛持续时间数秒至半小时,腹痛发作次数最少每年12次,最多每天23次,伴发症状:头痛,面色苍白24例;恶心,呕吐16例,大汗淋漓,烦躁不安12例;四肢无力,嗜睡9例;神志不清,抽搐2例。63例作脑电图共103人次。脑电图主要表现:呈阵发性尖波、尖慢、棘波、棘慢波发放29例。广泛性Q及波为主,少量单个尖波发放5例。波不规则,阵发极高幅47Hz活动及小尖波发放,双侧不对称8例。过度换气中阵发长、短程极高幅节律或伴尖波,尖慢复合波发放10例。各区阵发高幅、极高幅多量47HzQ活动,两侧欠对称,HV明显伴不典型尖慢或极高幅活动11例。63例中有局灶性改变16例,占25%(颞区7例,枕区6例,顶枕区2例,中央顶区1例)。3 讨论腹痛型癫痫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太清楚,头部外伤,分娩缺氧,颅内感染或发作性头痛及癫痫的家族史所致均有报道2,4,尚有部分原因不明,多数学者认为病灶大多位于皮层下植物神经系统中枢下丘脑部,故又称为间脑癫痫或下丘脑癫痫4。Penfieid和Jasper刺激岛回皮质,通过杏仁核及海马综合与边缘系统可以产生腹痛2。本组1例发病4年后CT证实为右海马回变性是其病因还是后果,有待研究。腹痛型癫痫发作的共同特点是症状呈反复性、周期性发作,每次发作的症状表现恒定,间歇期正常。临床上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肠蛔虫症。此类癫痫的鉴别诊断除根据详细的询问病史及其临床特点和作有关实验室检查外,脑电图检查乃是一种主要的鉴别方法。脑电图上发现尖波、棘波、尖或棘慢波及节律性高频放电等特征性的改变,对诊断可提供主要依据,曾有作者报告此病异常脑电图约占67%80%,甚至100%,可在腹痛发作期或间歇期3。目前大部分作者认为,异常脑电图B诊断本病主要指标之一,但无恒定式样2,3,5,Sheeby2等在19例中发现正常5%,弥漫快波或慢波占35%,局灶性改变占62%,14及6周/秒正性棘波占42%。Pritchard等指出,脑电图表现有颞叶局灶性改变是腹痛型癫痫的典型表现3。从本组异常脑电图中观察,未发现恒定式样及与其它癫痫脑电图有何不同,亦未发现Gibbs3等所观察到的14及6周/秒正相棘波出现。至于此病的局灶性异常放电,文献上多为颞区或额区,但本组中除颞区外,枕区及顶区尚有发现,且观察结果表明,局灶性改变并不如上述所报道的那么高,是否同选择病例有关,有待再作观察5。本组病例在脑电图确诊后,经用抗癫痫药症状基本得到控制32例,发作次数减少或减轻者19例,未系统治疗者(各种原因)12例,经35月治疗,21例脑电图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或恢复。本文作者认为凡儿童反复突然出现腹痛,历时短暂,自行缓解,在经过细致的体检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排除其它疾病外脑电图异常及抗癫痫药物有效应视为腹痛型癫痫的主要诊断指标。参考文献1.黄远桂.临床脑电图学,第1版,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851862.冯应琨.腹型癫痫.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79,2,1293.阮旭中.腹型癫痫.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75,2(4):1294.胡维铭,魏正新.间脑癫痫55例临床分析.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6,19,2085.梁绍材.儿童腹痛型癫痫32例的临床与脑电图.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5,21(5),299(1998-08-24收稿3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脑电图观察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0年第6期第10卷 学术交流作者:刘建农杨建功单位:215008江苏苏州市广济医院关键词:正常老人;阿尔茨海默病;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摘要】目的:观察正常老人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变化特点。方法:选择正常老人30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30例,进行EEG、BEAM检测,对所获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正常组EEG示:节律变慢,调节变差,指数减少;、波随着年龄增大,有明显增加趋势。BEAM示:频带能量值较低,、频带能量值相对增加。AD组EEG示:节律变慢和指数减少;弥漫性、波进一步增加。BEAM示:频带能量值相对降低,、频带能量相对增加。两组间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01)。AD组EEG、BEAM改变,特别是慢波、慢波相对功率谱(饼形图)较正常组明显增加。结论:EEG、BEAM检查,对于AD早期诊断、客观评价老年人健康状况,都有着重要实用价值。我们自1996年始,针对正常老年人与老年脑器质性疾病患者的脑电活动方面进行观察。对正常老年人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进行观察比较,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正常组共30人,男女各半,年龄6079岁,平均(67.54.7)岁,均无明显神经系统等重大疾患。AD组共30例,均符合DSM-R中AD临床诊断标准1,痴呆程度为轻、中度的住院或门诊病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5682岁,平均(68.25.7)岁;总病期平均(3.31.8)年;头颅CT或MRI检查示脑萎缩27例,正常3例;排除其他脑或躯体疾病所致脑器质性痴呆。1.2方法采用日本产三荣1A98型21导脑电图机,连接NDY-1型脑电地形图仪(苏州计算机开发应用研究所),按EEG描记最低要求2,进行脑电描记;EEG结果判定,参照冯氏标准3。在EEG描记同时采集基线平稳,无伪差相应波段,进行BEAM分析(本院暂定标准):各频域分布,、频带以额、中央区为主要分布区,功率70V2(50V=500V2),其它各区40V2,两侧对称部位功率差20%;频带以枕、顶区为主要分布区,功率40300V2,其它各区40V2;频带功率50V2分布于各区,两侧对称部位功率差20%;如果超此范围,属异常。另以各频带功率与、频带功率总和的比值,为相对功率谱值(饼型图)。如:频带相对功率值=/(+)100。、各频带的相对功率值,也以同式计算。所得功率值,为反映各频带比例的百分值。所获资料,以t/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2.1EEG两组EEG普遍存在波幅明显偏低的特点。正常组中,正常者22例(73.3%),呈轻、中度异常8例(26.7%);主要为节律变慢,调幅变差,指数减少,、波随年龄增大,有相对增加趋势。AD组中,正常11例(36.7%),异常19例(63.3%),其中轻度异常8例(42.1%),中度以上异常11例(57.9%);主要为节律变慢,指数减少,弥漫性、活动相对指数进一步增多。2.2BEAM正常组中,正常17例(56.7%),异常13例(43.3%),表现为频带能量值的相对下降,、频带能量值相对增高。AD组中,正常7例(23.3%),异常23例(76.7%),主要为全频带功率值相对降低,频带慢移现象,其中、频带功率值约在20100V2之间,、频带功率值在1050V2之间。两组间比较发现,AD组频带慢移现象及、频带相对功率较正常组明显增加。在饼型图上的、扇区,较正常组平均约扩大20%左右,呈显著性差异(P0.001)。3讨论本研究资料发现:正常老年人EEG 节律变慢和调幅变差,指数减少;、波,随年龄增大有增加趋势。BEAM 频带能量值相对降低,、频带能量值相对增高。AD患者EEG 节律变慢和指数减少;、波有相对增加倾向;BEAM 频带能量值相对降低,弥漫性、波频带能量值相对增高。两组间比较,AD组较正常组EEG、BEAM的改变更为显著(P0.001),与张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