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阿德勒个体心理学.doc_第1页
人格心理学--阿德勒个体心理学.doc_第2页
人格心理学--阿德勒个体心理学.doc_第3页
人格心理学--阿德勒个体心理学.doc_第4页
人格心理学--阿德勒个体心理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阿德勒 阿德勒的基本观点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在幼儿时期就渐渐形成一种生活风格根据此生活风格而形成人生目标但每个人的生活风格不同因此每一个人的人生目标不完全相同研究心理过程应以每个人的特殊心理经验为对象故阿德勒的心理学被称为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的主要观点 1生活风格 2生命的意义 3自卑感与优越感 4人生目标 5社会兴趣 6创造性的自我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生命的意义 个体的所有观点态度行为表情习惯抱负都与这个意义有关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错误生命意义的特点 缺乏同类感和社会兴趣 他们所赋予生命的意义是一种个人所有的意义为己 正确的生命意义 人类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社会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对他人感兴趣相互合作利他社会兴趣 我们从祖先那里得到的遗产 生命意义的形成 成长期儿童的经历以及对这个经历的诠释 6岁以前个体形成独特的生活风格这种生活风格影响着对生活事件的诠释 自卑感 人天生就有自卑感 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障碍个体就会有不完全或不完美的感觉从而产生自卑感 有三个孩子他们头一次去动物园当他们站在狮子笼的面前时一个孩子躲在妈妈的身后说我要回家另一个孩子脸色苍白全身发抖地站在原地说我一点也不害怕第三个孩子恶狠狠地瞪着狮子问他妈妈我能向他吐唾沫吗 克服自卑感的两种方式 1积极的方式 将自卑感转变为奋发上进的内在动力力求补偿缺陷取得成功补偿的方式 觉知到自己的生理缺陷后集中力量在低劣的器官上发展其功能 承认自己的某种缺陷发展自己的其他机能以弥补缺陷 消化不良的孩子可能会认为自己的问题主要是营养问题他的兴趣可能会转向食物因为他相信这样可能会改善自己的处境结果他可能成为一名专业厨师或营养专家 当代的榜样约翰库缇斯 2消极的方式 使用不正确的方式改进自己的环境 曲解现实自欺欺人 超补偿作用个人为了克服缺陷付出过分努力超补偿作用是神经症产生的根源 因为气馁放弃任何改进情境的努力 追求优越 一个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不断产生自卑感同时又不断地进行补偿的人他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呢 人总是力图从低劣地位上升到优越地位从失败到成功从自卑到优越这种动力叫做追求优越 追求优越的两种方式 1追求个人优越错误的方式 一个人一心只追求自己的优越而忽视其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这种人言过其实骄傲自大自以为是他们缺乏社会兴趣令人讨厌优越情结 伪君子有意或无意地披着关心社会的外衣掩盖自我中心之实 个人成就不等于心理健康 希特勒性格特征分析 一点点加高鼻子 即使在夏天也不穿短袖衫 对动物充满仁爱 他对别人的手指着迷 午夜飞车 对长桌特别感兴趣 爱上嫡亲外甥女 2在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体的价值 正确的方式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马克思为绝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而奋斗 罗素集中精力于实现伟大的非个人的希望具备伟大灵魂的人心灵反映出整个世界 人生目标 人的行动是受他对未来的各种愿望而不是受过去经验的激发 个体在4-5岁左右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人生目标往往是抽象的 一个人小时候其父亲总嫌他做事太毛糙不够细致那么他的人生目标就是努力做得好以便得到好的评价长大后他可能想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 发现你的人生目标 1拿出几张空白的纸 2在纸的顶部或者文档的顶部写上我真正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3写下你脑海中最先想到的一个答案任何一个答案都行这个答案不必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一个简单的短语就好 4重复第三个步骤直到当你写出一个答案时你会为之而惊叫那它就是你的目标了 社会兴趣社会感 社会兴趣 与全人类合为一体的感受为社会做贡献 社会兴趣完善的人追求的不是个人的优越而是理想社会中所有人的完美 社会兴趣的起源 社会兴趣起源婴儿初期的母子关系如果母亲采取一种积极合作的态度儿童就倾向于形成社会兴趣如果母亲把孩子紧紧束缚在自己身边那孩子就容易将他人排斥在自己生活之外形成较低的社会兴趣 父母对孩子人格发展的影响 溺爱结果使得孩子长大后缺乏应付生活问题的能力 忽视孩子长大后变成冷酷怀疑的人他们不能与其它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理想的父母亲 理想的母亲 对她的孩子应该有一种真挚深厚的爱这种爱是以儿童的福祉而不是以自己的需要为中心的 创造性自我 创造性自我是一种个人主观体系它解释个人的种种经验使之有意义 人并非由经历决定而是由对经历的诠释所决定 Adler认为不论是健康或是不健康的人都能自由选择有益的或无益的生活风格 一个小孩从小被父母忽视得不到足够的关心和爱 有的人可能会这样想我们要努力消除这些不幸处境让我们的孩子在更好的条件下成长 有的人可能会这样说这个世界这样对待我我为什么要善待这个世界 另一个人可能会这样说我的童年如此不幸我所做的一切都可以得到原谅 生活风格 生活风格包括一个人的人生目标自我概念对他人的情感及对社会的态度 生活风格是遗传环境社会兴趣以及创造性的自我等互动下的产物 约在四五岁左右已形成 四种生活风格 支配- 统治型 他们追求优越的倾向特别强烈不惜利用或伤害别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索取型 依赖别人照顾他们被娇纵的孩子 回避型 这样的人缺乏必要的信心解决问题或危机不想面对生活中的问题试图通过回避困难从而避免任何可能的失败被忽视的孩子 社会利益型 这样的人能面对生活与别人合作为人和社会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们常常生长于良好家庭家庭成员相互帮助支持人与人之间彼此理解和尊重 个体自小就能经验到胜任成就创造可爱的以及愉悦的关系等经验 阿德勒的精神病理观 异常的人格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兴趣的发展不足从而形成不良的生活风格 无益的生活风格的特征 设立太高的标准 缺乏弹性的生活风格 仅生活于他们私人的世界里 心理治疗的观点 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生活风格 1了解出生顺序 2分析早期记忆 3梦的解析 1出生顺序 第一个强调出生顺序会影响人格形成的心理学家 家里的头生孩子在人格上不同于中间出生的孩子中间的孩子又不同于末生的孩子 老大有强烈的权力和优越感被过度保护有较高的焦虑 老二中间有强烈的社会兴趣与手足竞争性 老小被娇纵缺乏独立性 独生子女较少社会兴趣期待别人的照顾 2分析早期记忆 请回忆一下你能回忆起来的最早的事情 Adler发现我们对于自己在45岁时的回忆会显示出我们在成人时期的生活风格 Adler也发现早期回忆是真实事件或虚构其差异不大 我3岁时爸爸给我们买了对小马他牵着马缰把马牵到了屋外比我大3岁的姐姐牵过一条缰绳得意洋洋地牵着马走在街上我的小马紧跟着那匹马它走得太快了我都赶不上我摔倒了小马却拖着我在地上跑 我的早期记忆都是姐姐带我去各种聚会和场合我出生时姐姐快18岁了因为在我出生前姐姐是家里5个孩子中的唯一女孩她自然喜欢拿到到处炫耀因此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她就带我到处跑对于这些聚会我只记得一件事姐姐不断地强迫我说诸如告诉这位女士你的名字之类的话我还记得我如果哑口不语回家后肯定要挨训这样我就变得讨厌外出讨厌与人交往 3梦的解析 不相信梦是愿望的达成或隐藏的冲突 Adler认为梦境包含我们对于目前问题的感触情绪以及我们想要如何去做动机 梦的目的就是帮助我们解决目前的问题 梦境是朝向现在和未来的而不是朝向过去的冲突 梦境是被加以伪饰以欺骗梦者所以需由另一人来解释 一个学生充满勇气有长远的生活观希望能完成功课通过考试考试前夜他梦见自己站在一座高山顶上次日早上他起床时他觉得心情比以前更愉快精力充沛更有勇气了 飞翔代表努力向上的感受一种有企图心的生活状态个人想要超越他人或比他人更好 坠落代表个人情绪上有关降级或失去的观点例如对于失去自尊或声望的害怕 坠落与飞翔的组合可能代表对于过度野心与失落的害怕 裸体害怕泄漏自己 被追赶可能意味与他人关系的无力感 心理治疗的目标 建立一种治疗者与病人的关系用以促进病人的社会兴趣勇气与自尊心的发展 治疗者的角色 母亲和工作伙伴的角色 1勇气 2社会兴趣 3现实感 奥地利人犹太人中学与弗洛伊德同一个职业看梦的解析发文章支持弗洛伊德进入精神分析协会成为主席反对泛性论离开精神分析协会自创个体心理学会 第一个反对第二个反对 天生自卑感追求优势的驱力从小自卑哥哥他佝偻病四岁走路五岁时得了一场肺炎差点死掉三岁时目睹他的弟弟去世这段经历使他提出人在6岁之前的经历使人形成一种生活风格这种生活风格是将来行为的模板从小生病的经历使他的人生目标是救治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因为他立志成为一名医生初中数学差老师的话父亲支持全班第一得意洋洋的表示6个孩子他是老二提出出生顺序对人格的影响反对弗洛伊德也反映了他作为老二的反抗竞争精神 个体心理学会的影响没有弗洛伊德大也没有荣格大但他的思想成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 早期记忆是揭示个人生活风格的最佳方式 试想从小到大一个人经历了多少的事情能够被回忆出来的并不会很多这些被回忆出来的东西必然有它的意义阿德勒认为它们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风格 器官的补偿现象是很普遍的比如盲人的听觉特别发达左眼失明的人右眼的视力特别发达 拿破化个子只有1米5左右贝多芬从小耳朵就不如正常人成年后几乎失聪海伦凯勒 直接补偿一个身体虚弱的人努力锻炼身体试图让自己身体强壮起来古希腊名人狄摩西尼原有口吃毛病他口含一石子对着大海演讲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而成为一位伟大的演说家 阿德勒自己就是一个自卑超越的典型 阿德勒之所以提出出生顺序对人格的影响这个理论离不开其自身的经历他有六个兄弟姐妹儿时与哥哥存在竞争他很羡慕哥哥的优势并试图超过哥哥 阿德勒是一个不甘落后的人这一点也反映在他与弗洛伊德的关系 较高的焦虑来自于1兄弟姐妹发生争吵时父母总会批评年纪大一些孩子2弟弟不如哥哥情有可原但如果哥哥不如弟弟就会很难堪所以受到弟弟的竞争哥哥总会比较焦虑些 老小老大老二均保护他所以他容易被娇纵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 独生子女由于没有兄弟姐妹家庭成员比较单一所以较少社会兴趣同样独生子女往往是被娇纵的所以也缺乏独立性期待别人的照顾 所有神经症患者酗酒者抢劫者的特征在于缺乏同类感和社会兴趣 比如职业有的人喜欢做销售跟人打交道有的人喜欢做技术跟机器打交道有的人喜欢思考有的人喜欢运动有的人好动有的好静 身体缺陷个矮耳聋跛脚目盲驼背容貌丑陋等等 一个人小时候经常与一帮孩子一起玩经常去接触各式各样的人他在从中得到了很多快乐那么他将来可能想做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职业 一个人小时候父母也经常带他去接触各种人但他却总不情愿那么他将来可以不想做与人打交道太多的职业 一个人小时候很喜欢摆弄玩具拆开又装上从中体会到很多乐趣那么他将来可能会去做一个工程师一个科学家 岳不群为了成为武林盟主不惜挥刀自宫他之所以这么做还不是为了有一天能够得到万民敬仰能够按自己的意志行事令狐冲并没有想让自己成为世界第一他只是想能够伸张正义除恶扬善想着追求一种宽松自然的生活前者虽然练成了绝世神功却脱离他人成了孤家寡人后者却最后成为了武林领袖 理想的父亲 与孩子的母亲处于平等的位置相互配合照料孩子并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 李某20岁大二学生她嫉妒所有比自己聪明漂亮学习好家境好的同学常无事生非和他们发生冲突 她喜欢班长但班长却和一位漂亮女同学谈恋爱她就跑去对那位女同学说他家在农村他哪配得上你啊她又对班长说你别看她当面对你好她根本看不起你她老在我们面前说你不会配衣服普通话说的不标准这对恋人分手后她又说我早就说他们成不了 李某只要认定她喜欢的男生就会不断地给他打手机发短信如果他们不及时回应自己的电话短信就会焦虑生气发脾气威胁说要去自杀并哀怨凭什么我哪里不好 早期的生活经历 现在的行为 阿德勒的人格发展观 创造性的自我 生活风格 人生目标生命的意义寻求优越 健康人格的指标 动物出生后几个小时就会站立走路人要一年后才能走路 知足常乐 阿德勒的个体主义心理学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1870-1937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提出人天生就有自卑感人也有一种追求优越的先天驱力 白求恩 陈及时19岁湖北通山县人长江大学城建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大一学生 何东旭19岁湖北枝江市人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大一学生 方招19岁湖北罗田县人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大一学生 自卑感的不同表现 自卑感不是变态的象征 而是完全正常的 正是它的存在 才促使人寻求补偿 张海迪 史铁生 约翰库缇斯世界上最著名的激励大师天生严重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