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油加氢车间安全教育培训资料.doc_第1页
焦油加氢车间安全教育培训资料.doc_第2页
焦油加氢车间安全教育培训资料.doc_第3页
焦油加氢车间安全教育培训资料.doc_第4页
焦油加氢车间安全教育培训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工安全培训教材(二级安全教育篇)赤峰国能化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1月焦油加氢车间安全培训教材1、安全基础知识1.1安全生产基本方针: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的内容: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2、安全是生产的基本条件;3、把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放在安全生产工作的首位;4要依法追究安全生产事故责任人的责任。安全生产月是每年的六月;安全周是六月中的第三周;火警电话是119。生产的特点是生产过程中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高温、高压、强烈腐蚀、生产连续性强的特点。1.2安全生产常识生产厂区十四个不准一、加强明火管理,厂区内不准吸烟。二、生产区内,不准未成年人进入。三、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四、在班前、班上不准喝酒。五、不准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六、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不准进入生产岗位。七、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不准使用。八、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工具不准动用。九、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十、停机检修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用。十一、 未办高处作业证,不系安全带,脚手架、跳板不牢,不准登高作业。十二、 石棉瓦上不固定好跳板,不准作业。十三、 未安装触电保安器的移动式电动工具,不准使用。十四、 未取得安全作业证的职工,不准独立作业;特殊工种职工,未经取证,不准作业。操作工的六严格一、严格执行交接班制。二、严格进行巡回检查。三、严格控制工艺指标。四、严格执行操作法(票)。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六、严格执行安全规定。 动火作业六大禁令一、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二、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三、不清洗,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四、不清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五、不按时作动火分析,禁止动火。六、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一、必须申请、办证,并得到批准。二、必须进行安全隔绝。三、必须切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四、必须进行置换、通风。五、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六、必须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七、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并坚守岗位。八、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 机动车辆七大禁令一、严禁无证、无令开车。二、严禁酒后开车。三、严禁超速行车和空档溜车。四、严禁带病行车。五、严禁人货混载行车。六、严禁超标装载行车。七、严禁无阻火器车辆进入禁火区。2.车间概况2.1 装置规模及组成2.1.1装置规模公称规模:15万吨/年(以湿基全部新鲜原料油量为基准)。设计规模:15万吨/年(以湿基全部新鲜原料油量为基准)。开工时数:7200小时/年。操作弹性:50110%。设计的原料供应工况数:一种。2.1.2装置组成本装置由三个单元构成,分别是:原料预处理单元、压缩单元、加氢单元。2.2自动控制水平及仪表选型本项目为高温临氢操作,要求设计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水平,因此全装置选用先进的分散型控制系统(DCS),关键部位采用自动联锁保护。测量仪表采用先进优质的仪表设备,并在最大的可能性范围内选用智能型仪表。力求使整个装置具备先进的工艺技术,优良的生产设备,现代化的控制系统和管理体系。本项目的自控系统由DCS 系统来实现装置最基本的生产操作,本设计实现常规过程控制,包括过程检测参数的采集,常规过程控制,数据的一般处理和计算,操作站的人机联系等。对工艺过程的重要调节参数设置自动控制回路,对有必要监测的参数全部集中在控制室进行指示或记录并根据工艺生产操作的需要设置报警,对不需要在控制室进行监测的参数,采用就地指示或控制。2.3主要工艺操作条件1 原料预处理单元的主要操作条件T0210焦油分馏塔操作条件项目参数塔顶温度,148塔底温度,274塔顶压力,MPa(G)-0.042 压缩单元的主要操作条件 新氢压缩机操作条件项 目温度,压力,MPa(A)新氢压缩机一级入口402.4新氢压缩机一级出口1194.9新氢压缩机二级入口404.85新氢压缩机二级出口1229.5新氢压缩机三级入口409.45新氢压缩机三级出口12018.1 循环氢压缩机操作条件项 目温度,压力,MPa(A)循环氢压缩机入口4816.6循环氢压缩机出口6118.13 加氢单元的主要操作参数3.1 加氢反应部分 加氢各反应器操作条件项 目反应器操作条件反应器位号R0310R0311R0312R0313R0314反应器入口总压/MPa17.617.517.317.217.1反应器入口氢分压/MPa15.8反应器个数11111催化剂空速/h-11.900.550.550.552.0床层数31332各床层催化剂装填量/m34.92/2.85/4.7613.24.92/2.85/4.764.67/5.45/5.454.07/5.45催化剂床层平均反应温度/ 370 / 400(初期/末期)反应器入口氢油比/Nm3 m-3100013.2 分馏部分 分馏部分操作条件项目参数T0320预分馏塔塔顶压力,MPa(G)0.55塔顶温度,166塔底温度,291T0330 分馏塔塔顶压力,MPa(G)0.03塔顶温度,158塔底温度,289T0331 分馏塔侧线塔塔顶温度,197塔底温度,2093.3 稳定部分 稳定部分操作条件项目参数T0321石脑油稳定塔塔顶压力,MPa(G)2.07塔顶温度,73塔底温度,242T0332 液化气稳定塔塔顶压力,MPa(G)2.03塔顶温度,50塔底温度,853.危险化学品告知:氢气(H2)爆炸极限:4.174.1%引燃温度:400危险特性:无色无臭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会发生爆炸,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灭火方法:切断气源,如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口或移往别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健康危害:只在高浓度时才引起窒息,在很高分压下呈现麻痹作用。防护措施:穿防静电工作服,高浓度接触时佩戴空气呼吸器。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切断火源、切断漏源,合理通风。储运注意事项:远离火中、热源,阴凉,通风仓间储存,仓温不宜超过30,配备消防器材。汽油爆炸极限:1.36.0%引燃温度:415530危险特性:无色或淡黄色易挥发易燃液体,其蒸汽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蒸气能在较低处扩散,遇明火回燃。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口或移往别处。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用水灭火无效。健康危害:急慢性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损害,溅入眼内可致眼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肝、肾有损害。防护措施:穿防静电工作服,戴防苯耐油手套,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防毒面具,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和清水清洗,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保持呼吸道畅通。 食入:给饮牛奶或植物油洗洗胃和灌肠,就医。泄漏处理: 迅速撤离污染区,切断火源或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等限制性空间,大量泄漏可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储运注意事项:远离火种、热源,阴凉、通风仓间内储存,仓温不宜超过30,灌装时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防止静电积聚。甲烷(CH4)爆炸极限:5.315%引燃温度:538危险特性:无色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温和明火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能发生剧烈反应。灭火方法:切断气源,如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口或移往别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健康危害:对人体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可使人窒息。防护措施:穿防电工作服,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特殊情况下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工作现场禁止吸烟。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保持呼吸道畅通,呼吸困难时输氧,严重者进行人工呼吸,就医。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立即进行隔离,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合理通风,喷雾状水稀释,溶解。储运注意事项:远离火种、热源、避免阳光直射,配备消防器材,避免火花产生,露天储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切忌混储混运。二甲基二流(DMDS)爆炸极限:2.219.7%引燃温度:206危险特性:微黄色,具有恶臭味,易燃液体。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水、酸反应生成有毒易燃气体。蒸汽能在较低处扩散与明火回燃。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移往安全处,喷水冷却容器至灭火。火场中容器变色或安全泄压装置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沙土。用水灭火无效。健康危害:穿防静电工作服,戴乳胶手套,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工作现场禁止烟火。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保持呼吸道畅通,呼吸困难时输氧,严重者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温水催吐,就医。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上安全处,并进行隔离,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切断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等限制性空间。储运注意事项:远离火种、热源。里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配备消防器材。灌装时,流速不超过3m/s,具有接地,防静电积聚,露天储罐,夏天应有降温措施。氮气(N2)危险特性:不燃气体,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健康危害:空气中N2含量过高,吸入可引起缺氧,窒息。防护措施: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保持呼吸道畅通,呼吸困难时输氧,严重者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立即进行隔离,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工作服,合理通风。储运注意事项:远离火种,热源,避免阳光直射。化学名称:氨分子式:NH3分子量:17.03危害信息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 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熔点(): -77.7 沸点(): -33.5 相对密度(水=1): 0.82(-7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0.6 饱和蒸气压(kPa): 506.62(4.7) 引燃温度(): 651 爆炸上限%(V/V): 27.4 爆炸下限%(V/V): 15.7 稳定性和反应性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强氧化剂。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 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 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4. 防护器材使用管理及中毒事故应急抢救1 防护器材使用范围及佩带方法1.1种类及使用范围1、隔离式防毒面具(1)两小时氧气呼吸器:适用于任何毒气浓度及缺氧情况下,特别适用于有毒刺激性、腐蚀性物质。当氧气压力位20Mpa时,有效使用时间为两小时;(2)RHZK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适用于消防、化工等部门抢险人员在浓烟、毒气、蒸汽或缺氧的环境,使用时间为4560分钟;(3)长管式防毒面具:能将人的呼吸与作业地点周围大气相隔离,适用于存有各种有毒气体、蒸汽、粉尘及窒息性气体的情况下清洁大罐、槽车、人井、地沟、容器及各种设备。2、过滤式防毒面具:种类及使用范围见下表牌号要和颜色预防物质种类1型草绿各种气体及蒸汽(一氧化碳除外)如氯化氢、氢氰酸、砷化氢、光气、氯化苦、苯、溴甲烷、二氯甲烷、路易氏气、芥子气等2型橘红包括一氧化碳在内的各种气体及蒸汽3型褐色有机蒸汽(汽油、煤油、丙酮、苯、甲苯、二甲苯、二硫化碳、甲醇、乙醇、醚类等)4型灰色硫化氢及氨的混合气体5型白色一氧化碳6型黑色汞蒸气7型黄色酸性气体(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氯气、光气、磷及含氯的有机农药等)3、氧气呼吸器的佩戴方法:氧气呼吸器为左侧腰际悬挂式呼吸器。使用时将左臂穿过悬挂皮带,然后落在右肩上,皮带的长短可按身体的高低加以调整,再用要带把呼吸器紧定在左侧腰际;用左手打开氧气瓶,并按手动按钮赶出呼吸器内的污气;将已选择合适涂上保明油的面罩,由下颚套起戴向头顶,对正眼镜框的位置,使适合于视线;面罩的大小应以既能保持气密又不太紧的原则;佩戴妥善后应检查气压表的压力速,以便对工作时间事先做出估计;4、过滤式防毒面具的佩戴方法: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应先把面具背在身上,打开滤罐堵塞,把已选择好的面罩戴在头上。其佩戴方法是:将面罩由下颚套起戴向头顶,再把眼镜对准眼睛,然后用一手堵住气体进口处,做深呼吸,如果呼吸不动时,则证明严密不漏,否则不得使用。5、RHZK系列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的准备工作:佩戴前首先打开气瓶开关,随着管路,减压系统中压力的上升,会听到余气报警器发出的声响,储气瓶开关完全打开后检查空气贮存压力,一般应在2830Mpa;将供给阀直接插入面罩卡中。然后用手检查卡簧是否卡牢,防止脱开。(2)佩戴呼吸器检查背具的背带,腰带和面罩头带是否松开,供给阀与面罩是否相连完好,将面罩颈带挂在脖子上,手穿过右肩并向右旋转,左手背穿过左肩带,将肩带下拉,直到背的合适,扣好腰带,必须将肩带和腰带调整后的多余部分放在腰带间,保持整洁和安全;用拇指摁压供气阀红色按钮,使供气阀处于关闭状态,缓慢打开气瓶阀至完全打开,检查气瓶压力是否为额定工作压力,将下腭放进腭托内,把头带向后拉,将面罩密封处的头发捋顺;按顺序分别接紧头带;深吸一口气,开启供气阀,而后进行正常呼吸2 各种防毒面具的使用规则2.1氧气呼吸器的使用规则凡经过专门学习,掌握使用规则者方可使用;凡有心脏病、高血压、肺病或高度近视者不得使用呼吸器;打开氧气瓶,检查压力是否在8Mpa以上,否则不得使用;氧气呼吸器佩戴好后,做深呼吸数次,并按手动补给阀,以排除气内各部分残存的污气;使用中感到呼吸困难时,应按手动补气阀补气,若呼吸仍感到困难,应立即退出毒区,并马上报告气体防护站;使用中随时检查压力下降情况,若压力降到3Mpa时,立即停止使用,退出毒区,并立即通知气体防护站换新氧气瓶;严禁在毒区摘下面具讲话,有事应以手势、信号等联系;禁止接触油类及火源,以免发生爆炸,并不得碰撞和污染;使用氧气呼吸器工作时,必须是2人或2人以上同时进行工作,彼此间应以信号经常联系,并且互相检查压力数值;佩戴氧气呼吸器的人员在毒气烟雾很大走不出毒区时,应立即用信号或敲打管线等进行联系,以呼唤人员急救;使用氧气呼吸器人员,必须服从气体防护站人员的指导。2.2空气呼吸器的使用规则凡经过专门机构培训,掌握使用规则后,方可使用;打开气瓶,检查压力应在2030Mpa,否则不得使用;呼吸器与人体器官发生直接关系,因此要求保持清洁;空气呼吸器严禁沾污油脂;使用中,当压力下降到46Mpa时,应撤离现场;使用后拔快速插头时,不要带气压拔开,并将供给阀转换开关置于开启位置,将呼吸器内残留气体放出,然后再拔。2.3长管式防毒面具使用规则使用人员,必须是经过学习,而且会正确使用者,方可使用;使用时,对软管必须进行周密检查,同时戴上面罩,将其入口的一节软管折住,做深呼吸,呼吸不动时,方可使用;禁止在事故状态下使用;使用时,其气体入口应放在空气新鲜或温度适宜的地方,不可放在读物可能突然侵入之地;使用软管式防毒面具时,必须有一人或几人监护,监护人应备有事故情况下所必须的防毒面具和急救用具,监护人应对被监护人的生命安全负责;使用前,监护人、被监护人应预定联系信号与紧急信号。如果用“联络绳”时,每隔3分钟时间,监护人应用甩抖一下,被监护人员也应回复一下,如果工作人员赶到呼吸困难时,应连续不断的发出信号,监护人应协助工作人员迅速退出毒区;凡在危险下水道、槽车、贮罐及其它设备容器内佩戴胖度面具时,必须同时戴上安全带,安全带的另一头由监护人负责,其放下拉上应便当;使用电动送风软管防毒面具时,应事先开动马达,检查马达及送风量是否正常,否则不得使用;凡使用吊车上下的塔内、贮罐及其它设备容器内哦佩戴防毒面具时,必须同时戴上安全带,以防在突然停电或机械失灵时就出工作者;凡两人以上佩戴防毒面具进入容器内部作业者,必须采取特殊的安全措施,经有关部门同意,厂主管生产领导批准后方可进入期内工作;使用完毕后,必须及时将防毒面具送气体防护站,不得乱扔或污染;气体防护站负责对面具定期检查和修理工作。2.4过滤式防毒面具使用规则使用者必须经过学习并且会正确使用;各类防毒面具应按类专用,严禁乱用或代用,防毒面具禁止用于检修中;防毒面具有压损、穿孔、腐锈及罐内活性炭装充不紧密有沙沙声时不得使用;使用前必须取下滤罐气体入口处的堵塞;面罩必须是大小合适,严密性好,使用前应戴好面罩、用手堵住气体入口做深呼吸,若呼吸不动时,方可使用;使用一氧化碳防毒面具时,按其箭头方向将罐连接软管上。滤罐的增重不得超过50克,同时该面具使用场所湿度不得太大;在进入毒区前必须弄清楚作业环境中的毒剂性质和浓度,否则禁止使用。滤毒罐只适用于氧含量大于18%,有毒气体小于2%的场所。使用面具时,如感到呼吸困难、恶心、发晕等,应迅速离开毒区。若毒区烟雾太大辨认不清方向时,应敲打管道或墙壁、唤人急救之;使用各种防毒面具时,发现有异状或感到毒气的特殊臭味,禁止继续使用;不得敲打或碰撞面具,滤罐失效损坏,必须及时移交气体防护站进行再生和修理;凡患有肺病、心脏病、高血压、精神病和医生认为不适和的患者,均不得使用防毒面具。3 人工呼吸法3.1人工呼吸的目的及其范围凡自主呼吸停止、而心跳未停的受伤者,都可以用人工呼吸急救之。当心跳刚停的遇难者,应在使用人工呼吸的同时,使用心脏按摩进行急救,以挽救其生命。人工呼吸能维持肺部的空气交换以恢复其正常呼吸运动。人工呼吸是一件繁重的工作,常使施术者感到十分劳累,但是,对一个中毒、窒息的受害者来说,人工呼吸的好坏是可以决定其性命,因此,人工呼吸可进行数小时(有时被一氧化碳中毒的受害者在7小时内仍可救活),只有当医生诊断其确实死亡时方可停止。3.2施行人工呼吸应注意的事项必须将受难者放在温度适宜、空气新鲜安静的地方;把中毒者的衣服、领扣、裤带等揭开,以免妨碍呼吸并且注意保温(尤其是四肢);必须正确地清除受难者口内的假牙、粘膜血液和异物等,同时必须详细检查受难者有无锁骨、肋骨及上臂骨骨折和损坏等,然后,决定使用哪一种人工呼吸方法进行急救;不可使用受难者口、鼻触底;人工呼吸绝不可间断,施行时压力要均匀,不可过猛,每分钟应保持在1420次;施行中应随时注意心脏跳动情况,当心跳逐渐停止时,应同时用心脏按摩急救之;施行人工呼吸人员,必须保持镇静,当受难者发生抽筋时,应将已咬在牙齿上的舌头轻轻放回;当受难者未安全恢复自主呼救时,急救地点的所有人员应保持安静;人工呼吸只有当受难者呼吸恢复正常,或者经医生证明确已死亡时方可停止,否则,继续进行;当受难者呼吸恢复后,应当供给氧气和保证安静休息。必要时应在医院治疗;氨气、硫化氢等毒物的慢性中毒,引起肺水肿的患者,不能使用压背、压胸或牵臂等人工呼吸法,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子人工呼吸法进行急救之。(如急救者患有肺结核或其它传染病,不可用此法)。3.3人工呼吸法人工呼吸法的功能是压缩肺部,一面由胸廓外压缩,一面是在腹部用力使用内脏推横隔膜上升,而压缩肺部,使肺内空气排出,当外力解除时,胸廓扩张,横隔膜下降,肺部扩张,空气被吸入。人工呼吸方法很多,有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仰卧牵臂式,但以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最为方便和有效。一般都根据受害者的伤害原因而定,本厂全体职工,必须学会下列人工呼吸的方法:仰卧压胸式人工呼吸:使患者仰卧,背部垫以圆枕,使肋骨下沿抬高,两臂与头下垂。施术人员面对患者,两膝跪于患者臂部之间两侧,弯曲肘关节,将体重支于两手上。两手拇指与其他四指自然分开,拇指向内其他四指向外,以手掌压于肋弓向上后方压迫,此时空气由肺部压出,压住约两秒钟后,将手抬起,施术者上身直起,此时患者胸部扩张,空气被吸入肺内。如此反复操作直到患者面部潮红,而自主呼吸恢复为止。俯卧压背式人工呼吸:使病人俯卧,头偏向一侧,一侧上臂弯曲垫于头下,一侧上肢伸直,置于头侧,推压病人背部使之被动呼吸,然后双手松开,病人四胸廓自然扩张而吸气。仰卧牵臂式人工呼吸:使患者仰卧,背部垫以圆枕,头向后垂,以免舌后垂而阻塞咽喉,施术者将一膝弯曲跪于患者头前,另一脚放在膝旁,以两手握其臂近腕关节处,将其臂上举作180度旋转,此时肺扩张,空气吸入,停止约两秒钟后,再将两臂送回,送回时使患者肘关节弯曲,并即利用其自己肘臂向肋弓压迫,使胸部被压空气流出,如此反复施行,直至自由呼吸恢复为止。口对口或口对鼻子呼吸法: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消除患者口、鼻中的粘液、呕吐物及其他异物(如假牙等),以保持呼吸道畅通;松开患者衣领、内衣、裤带、胸罩;患者取仰卧位;救护人站在头部一侧,一手托起患者下颌,并尽量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捏住患者鼻孔,急救者深呼吸一口气后对患者的嘴用力将气吹入,然后将自己的嘴离开,再放松患者的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复有节奏的进行,每分钟1620次。口对鼻吹气:如果病人口腔由严重外伤或牙关紧闭时,可对其鼻孔吹气(必须堵住口)即为口对鼻吹气。救护人吹气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吹进气后,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为最合适。3.4 车间事故柜的使用与保管规则 事故柜必须存放在便于取用防护器材和温度(030)适宜的地方,未经防护站人员允许任何人不得移动;事故柜只允许在事故情况下抢救人员和处理事故用,平时不得动用,该柜内只能存放抢救、急救和处理事故时的器材和设备。事故柜存放单位,应有专人负责,负责者要定期检查,交接班时同时交接事故柜使用及存放情况,如有变动应查明原因及时报告气体防护站;气体防护站人员,应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事故柜内的器材与存放情况,如发现有变动时,必须通知当班负责者查明原因,否则当班负责人应负全部责任;气体防护站必须定期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