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面典型例题 【例1】在下列各种面中,不能认为是平面一部分的应该为( ) A黑板面 B乒乓球桌面 C篮球的表面 D盆中的水面 思路点拨 平面有两个特征:一是“平”;二是“无限延展”,而作为平面的一部分,只需“平”即可,由此我们已经可以作出正确选择了 解: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黑板面、乒乓球桌面、盆中的水面均可作为平面的一部分,而篮球的表面是一个曲面,不能作为平面的一部分,故应选择C 误点剖析 易误选D,而事实上,盆中的水应该是平静的,因此,盆中的水平可作为平面的一部分 评注:上述所说黑板面、乒乓球桌面及平静的水面只是平面的一部分,并不是真正的平面 试解相关题 11 在下列各种面中,是平面一部分的为( ) A课桌面 B被台风猛刮下的湖面C常见的山坡 D圆柱形茶杯的侧面参考答案:A 【例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有( ) A墙面是平面 B3个平面重叠起来,比2个平面重叠起来厚 C一个平面的长是200 cm,宽是100 cm D平面是平滑的,无厚度的,可以无限延展的,只描述不定义的数学概念 思路点拨 应和例1一样,利用平面的二个特征进行判定 解:平面是无限延展的,无厚薄之分的,而D符合描述平面的两个特征,是正确的,故应选择D 误点剖析 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平面”(如桌面、平整的球场等),其实均为平面的一个局部因此,易误认为A或C是正确的,故这里要作出正确的选择,就需真正理解平面概念中的“既无大小又无厚薄,且可以无限延展”的本质 评注:和直线的概念一样,平面的概念只有描述没有定义,是一个原始概念 试解相关题 21 给出以下结论: 长为a,宽为b的矩形是面积为ab的平面 圆锥形漏斗的侧面是平面的一部分 因为平展在桌面上的纸面是平面的一部分,且由于300页的书比100页的书厚,所以300个平面重叠起来,比100个平面重叠起来厚 其中正确的结论共有(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参考答案:D 【例3】如图2112,已知长方体ABCDA1B1C1Dl,试将长方体的六个面(表面)所在平面一一表示出来 思路点拨 可以利用平行四边形对角线顶点的字母来表示 解:平面AB1,平面BCl,平面CDl,平面AD1,平面AC,平面AlCl 误点剖析 不能将一条棱上的二个端点表示平面例如,平面AB是不确定的,因为,棱AB既在平面AC内,又在平面ABl内,故表示矩形所在平面时,应利用相对的两端点表示 评注:也可以用每一个面的另一对对角顶点的字母表示;还可以表示成:平面ABCD,平面ABB1A1,平面BCC1Bl,平面CDDlCl,平面ADDlAl,平面A1B1C1D1 试解相关题 31 如图2113所示的几何体共有五个面,试将它们一一表示出来参考答案:平面ABC、平面AB1、平面BC1、平面CA1、平面A1B1C1 【例4】如图书馆2115,已知a,b,且abA,Ba,Cb,且B、C是异于A的两点,求证:直线BC 思路点拨 要证直线BC,根据公理1只要证B、C 证明:aa,BaBa 同理C B、C是平面内的两点, 根据公理1可知:直线BC上的所有点都在平面内,即直线BCa 误点剖析 这里只要说清楚直线BC上的两点B、C在平面内,则利用公理1获得直线BC就不会遇到困难 评注:根据本例的结论可知:一个三角形,若它有两边在平面内,则它的另一边也必在平面内 试解相关题 41 在下列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三角形是平面图形 B圆是平面图形 C若抛物线C1上两点在平面内,则抛物线C1上的所有点都在平面内D若椭圆C2上有三点在平面内,则椭圆C2上的所有点都在平面内参考答案:C 【例5】在正方体ABCDA1B1ClDl中,画出平面ABC1D1与平面AlBlCD的交线 思路点拨 根据公理2,要确定两平面的交线,只需找到两平面的两个公共点即可 解:如图2117,连接ADl和A1D交于M,连接BCl和B1C交于N, M直线ADl,AD平面ABC1DlM平面ABC1D1,又 M直线A1D,AlD平面A1BlCD, M平面A1B1CD,从而M平面ABC1Dl平面A1B1CD,同理N点也是平面ABClDl与平面A1BlCD的公共点,连接MN,根据公理2,直线MN就是两平面的交线 误点剖析 找不到平面ABC1Dl与平面A1BlCD的两个公共点,就作不出这两个平面的交线 评注:不要把两个平面的公共点说成是两个平面的交点 要确定两平面的交线,关键在于确定两个平面的两个公共点,其实公理2的主要用途是用来证明多点共线的问题 试解相关题 51 在如图2118所示的几何体中,E、F、G分别是所在棱AB、AC、AD上的中点试作出平面DEF与平面BCG的交线参考答案:略 【例6】如图2119,平面四边形EFGH的四个顶点分别在空间四边形ABCD的四边上,求证:若EH与FG所在的两直线相交于点P,则点P必在BD所在的直线上 思路点拨 要证明点P在BD上,只须证明点P既在平面ABD内,又在平面BDC内,则可得点P在平面ABD与平面BDC的交线上,即点P在直线BD上 证明:点P是EH与FG的交点,点P既在直线EH上,也在直线FG上,而直线EH、FG分别在平面ABD和平面BCD内,点P既在平面BCD内,又在平面ABD内,故点P必在两平面的交线上,而平面ABD交平面BCD于BD,点PBD 误点剖析 在本例进行证明时,若想不到论证点P是平面ABD与平面CBD的公共点,也就无法获得使本例得证的突破口 评注:证明点在线上时,通常先证明这个点既在某一平面上,又在另一个平面上,而此直线就是这两个平面的交线 公理2是确定两个平面是否相交的依据,它说明两个平面相交,交线是一条直线要注意理解两个平面不存在只有一个公共点的情形,如果有公共点,则必定有无数多个公共点,且这些点恰好组成一条直线 试解相关题 6l 如图21110,已知E、F、G、H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所在边上的点,且满足,若,得出下列结论: 直线EF、直线GH及直线AC三线共点; 直线EF、直线GH及直线AC两两平行; 直线EH、直线FG及直线BD三线共点; 直线EH、直线FG及直线BD两两平行;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写出序号即可) 参考答案: 【例7】在空间中有四点,若其中任意三点都不共线,则经过其中三个点的平面有( ) A三个 B一个或三个 C四个 D一个或四个 思路点拨 要考虑到这四个点有两种情况:这四点共面;这四点异面于是就可作出选择了 解:当这四点共面时,只有一个平面; 当这四点异面时,不妨用A、B、C、D来表示这四点,这时,过点A、B、C有一个平面,过点A、B、D有一个平面,过点A、C、D有一个平面,过点B、C、D有一个平面,共四个平面,而且在这四个平面中任何两个均不重合(如果重合则四点共面,与假设不合) 综上所述,对照选择支的情况,应选D 误点剖析 若忽视四点共面的情况,就会误选C因此,我们还应结合各选项提供的信息,例如选项D一个或四个,四个可能,一个可能吗?仔细考虑后再作出选择 评注:两个平面当且仅当有3个(或3个以上)不共线的公共点时,才重合 试解相关题 71 经过三点的平面有( ) A1个 B无数多个C1个或无数多个 D一个都没有参考答案:C 72 在下列各命题中,正确的命题个数是( ) 梯形是平面图形;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面图形; 椭圆、双曲线及抛物线的内接四边形是平面图形; 圆的内接n边形是平面图形A1个 B2个 C3个 D4个参考答案:C 【例8】如图21112,经过直线a外一点A,引三条直线分别与a相交于B、C、D 求证:a、AB、AC、AD四线共面 思路点拨 可先考虑点A和直线a确定面,然后再证明直线AB、AC、AD均在此平面内从而证得四线共面 证明:点A是直线a外的一点, 由推论1可知:经过直线a和点A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设为平面 B、C、Da,a,B、C、D又A, 直线AB、AC、AD均在平面内 a、AB、AC、AD四线共面 误点剖析 在论证的开头就根据推论1获得平面是本例获证的关键,否则我们就不易展开证明 评注:我们也可以根据公理3,确定平面ABC,然后再证点D平面ABC从而知:A、B、C、D四点共面,进而又可得:四线共面 要证明若干个点与线共面,先选择其中的部分点或线确定平面,然后再证余下的点或线也在这个平面内,我们将这种证法称为“落入法” 试解相关题 81 试证明:过直线a外一点A引n条直线分别交a于A1、A2、An则AA1、AA2、AAn与a共面 参考答案:证明:根据推论1可知:直线a和点A确定平面,设为,Aia(i1,2,n)Ai又A,AAi(i1,2,n)AA1、AA2、AAn共面 【例9】两两相交且不过同一点的三条直线共面 已知:如图21114,直线a、b、c两两相交,且abA,bcB,caC 求证:a、b、c共面 思路点拨 根据条件先确定一个平面再证其它直线也在这个平面内 证明:abA 根据推论2,直线a和b确定一个平面 Bb,Ca,a,b B,C,又B、Cc,于是由公理l知:c 直线a、b、c都在平面内,即它们共面, 误点剖析 在选择证法时,若不能选用“落入法”进行论证,则易导致思路误入岐途 评注: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及其推论)是证明线共面的主要依据,这里也可以由点A和直线c确定平面,再证明直线a、b在平面内,从而证得a、b、c共面 试解相关题 9l 三条两两相交的直线,可确定( ) A一个平面 B三个平面C一个或三个平面 D四个平面参考答案:C 【例10】求证:与同一直线相交的所有平行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思路点拨 (1)此题应先写出已知、求证,然后证明; (2)要证明无数多条直线共面,可以考虑用一条具有任意性的直线来代表无数条直线证明 已知:如图21116,直线a直线bA,且a,b在平面内,P为b上的任意一点,直线PQ直线a 求证:PQa 证明:aPQ, 直线a和直线PQ确定平面 直线a与点P既在平面内,又在平面内, 由推论1:“过直线和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知平面与平面重合 PQa又P是b上任意一点, 与直线b相交且与a平行的直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误点剖析 这里若不能采用“任一”代表“所有”进行证明的思想方法,就无法完成论证 评注:要证明若干点或直线共面,可先由部分点和线确定若干平面,再证明这些平面重合,从而完成共面的证明,这种证法称为“重合法”证明若干点线共面一般均采用例8中所述的“落入法”与这里所述的“重合法” 试解相关题 101 已知直线a、b、c、d,并给出下列命题: 已知:ab且acA,bcB,则a、b、c三线共面; 已知:abc,且adA,bdB,cdC,则a、b、c、d四线共面; 已知:ab,cd,且adA,bdB,dcC,则a、b、c、d四线共面; 已知:ab,且acA,bdB,则a、b、c、d四线共面;其中正确的命题为_(写出序号即可)参考答案:, 【例11】已知:a、b、c、d是两两平行的四条直线 试求:由a、b、c、d四直线确定平面的个数 思路点拨 应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四线共面;四线不共面,但四线中存在三线共面;四线中无三线共面的情况然后再利用推论3进行求解 解:当这四条两两平行的直线共面时,仅确定一个平面; 当这条两两平行的直线中存在着三条共面,而四条不共面时,不妨设a、b、c共面,而d分别与a、b、c各确定一个平面,再加上a、b、c确定的平面,共确定四个平面; 当这四条两两平行的直线无三线共面时,a与b,a与c,a与d,b与c,b与d,c与d为六对平行直线,确定六个面 误点剖析 在求解本例的过程中,易忽视情况,即遗漏四线不共面,但四线中有三线共面的情形,造成解题过程不完整,产生漏解情况 评注:四条两两平行的直线确定平面的情况有三种:一个、四个或六个,最少一个、最多六个 试解相关题111 三条两两平行的直线确定平面的个数为_参考答案:1或3112 六条两两平行的直线确定平面的个数最多为_参考答案:15 113 n条两两平行的直线确定平面的个数最多为_ 参考答案: 【例12】正方体的八个顶点可确定多少个平面? 思路点拨 正方体的八个顶点中的任意三点均确定一个平面,但是由于正方体结构的特殊性,有些平面是重合的很显然,正方体任一表面上的四点只能确定一个平面因此,要获得本例的解,我们应从四点共面的情形入手 解:正方体有6个表面,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湖南永州市零陵区第二批公开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医疗岗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招聘21人(第一批)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航天科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模电考研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国电“学安全、反违章、防事故”学习考试活动题库(含答案)
- 2025年物流运输合伙合同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省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题及答案解析(A类)
- 海关检疫员考试题及答案
- 高三月考试卷数学及答案
- 魔法学院考试内容及答案
- 2025年防跌倒、坠床安全管理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河北石家庄交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招聘操作类工作人员336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幼儿园大班数学《小熊种玉米》课件
- 2025年疫苗上岗证考试题及答案
- 公交车广告承包合同5篇
- 航空科普课件
- 2025年秋新北师大版数学3年级上册全册同步教案
-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 第5章 绩效评价(《绩效管理》第3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上半年黑龙江省嫩江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校招笔试题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