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设计人:饶延俊 学校:武汉市马房山中学班级: 组名: 姓名: 使用时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历史时空观念的内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时空观念具体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1.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2.能够知道分割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3.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4.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5.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叶小兵认为,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能显示出它们存在的意义。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的培养路径初探第一, 了解世纪、年代、前期、中叶、后期等关于时间表达方式。第二, 认识历史地图,掌握古今地名位置及区别;第三, 依时间顺序编制史事发展进程的图表(如大事年表);第四, 划分历史阶段,总结阶段特征;第五, 第五,梳理中外共时性大事年表,分析中外共时性问题;第六,独立探究、用时间术语、分期方式结合历史背景和历史进程影响,论述自己对历史发展的认识。【学习目标】考纲展示:工业革命来源:Zxxk.Com热点提示:(1)工业革命的条件、过程和特点;(2)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改变世界面貌的工业革命 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理解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发展,并引起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及思想领域的深刻变化;认识工业革命导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以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1、以时间为依据,梳理工业革命发展的历程(一)工业革命1含义: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手工作坊、手工工场与工厂的区别(1)手工作坊是封建城市中手工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分散经营,以本人的手工劳动为主,一般不存在雇佣关系。工场是指资本主义发展萌芽阶段的大型手工作坊;工厂在世界近代史中泛指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即使用机械化劳动代替手工劳动的资本主义工业场所。(2)手工工场和工厂同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范畴,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本质区别在于前者以手工劳动为主,后者实现了机器大生产。2、以空间为基础,分析英国首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原因就某一方面条件来说,在欧洲有比英国更好的国家-如荷兰和法国。但是没有哪个国家具有英国这样好的综合条件这些有利条件合在一起,却形成了光辉灿烂的星座。马克垚 世界文明史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的较早确立(2)经济条件市场: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资本: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和贩卖黑奴获得巨额财富,投资于手工工场;劳动力:圈地运动为英国提供自由劳动力;技术: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工场手工业的积累)。(3)直接原因:市场的扩大殖民扩张使海外市场急剧扩大,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国内外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是导致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手工工场的生产能力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的需要,因此需要工业技术与模式的革命。3进程(1)起讫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2)核心内容:生产方式从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生产组织从手工工场到工厂。(3)开始: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4)突破:1785年,瓦特研制成改良蒸汽机,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4)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法、美等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3影响(1)经济基础:生产力: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生产组织形式:工厂成为工业生产主要组织形式;产业结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城市化(城乡结构):工厂逐渐集中,工业城市形成,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阶级关系: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2)上层建筑:社会变革:欧美国家纷纷进行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思想意识:资产阶级希望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工业革命对西方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影响(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由农业文明时代迈进工业文明时代,工业资本主义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2)工业革命使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经济格局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还是一个城市化的过程。(3)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这两大对立阶级。(4)工业革命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使社会又一次出现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高潮,工业资产阶级通过改革或革命等形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5)工业革命促进了思想、科学和教育的发展。工业革命使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思潮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时间 世界史重大事件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外交 19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 (1765-1840) 19世纪后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1870年) 精典训练题一、阅读材料,自拟一个题目,写一篇不超过400字的小论文。材料一: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有10个国家接受邀请,此为世界博览会的开始,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盛会。为了显示国力,英国政府耗用4000多吨铁和400吨玻璃,建造了一座长逾1800英尺、高逾100英尺的“水晶宫”。此次博览会令人瞩目的展品当属引擎、印刷机和纺织机械等产品。在19世纪,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及雕塑作品成为世博会的主要展品,蒸汽机、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机、火车、电动马达等相继成为展会上的新庞。摘编自霍勒斯格里利水晶宫及其经验材料二:第一届伦敦世博会上,中国的展品包括瓷器、屏风、象牙雕刻、珐琅彩铜器、大理石群像等,“荣记湖丝”获得“制造业和手工业”奖牌。1876年费城世博会中国馆展出了丝、茶、瓷器、绸缎、铜器、雕花器和景泰蓝等。1889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正中可见“大清国”三字,门口对联有“中国有圣人”、“此乡多宝玉”字样。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中国村内的中国戏院,带有明显西方风格。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的中国馆是满族王公住宅的复制品,摆有中华圣母像。“中华圣母”着慈禧太后服饰,保留圣母玛利亚的面貌,圣母左手抱着中国服饰的耶稣。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西湖48景相册等获金奖,另有中国绘画作品42件,包括唐朝吴道子、宋朝马远、明朝唐伯虎等人的作品。 摘编自马敏等编博览会与近代中国等 题目体现了自己认识到了中西方发展的不同史实运用恰当:至少运用各自2-3个史实逻辑关系正确: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率先举办第一届伦敦世博会。产品以先进科技成果、工业品为主,19世纪中后期,中国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占主导,手工业技术精湛但工业发展程度低,现代化发展滞后,产品以传统工艺、美术、手工业品为主;伴随工业革命开展,世界市场形成,中西文化交流增强,中国开始学习西方,展品开始具有西方色彩。认识:在工业文明冲击下,一方面中国开始了艰难的西学和近代化历程,另一方面也保留浓厚的传统农耕社会特色。如何实现近代化迎头赶上,是传统且落后民族面对的重大课题。精典训练题二、 1872年,广东商人陈启源自海外归来,次年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使用机器,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该厂的创办反映出 A洋务企业在困境中转型 B民族工业进入初步发展阶段 C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到来 D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一种途径精典训练题三、精典训练题四、由表及里想一想精典训练题四、10(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处于不同时代的两个特定社会之间,在时间关系方面,如西方社会和希腊社会,我们却观察到了连续的特征,我们可以将这种连续关系喻为“血缘”关系。材料二引自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材料三 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中国现代化之路”按三种模式依次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并制作了下表。(注:这里的现代化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中国现代化之路”大事年表阶段时间事件在现代化历程中的地位第一阶段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工业化开端18951898年维新运动民主化兴起19111912年辛亥革命B19151919年新文化运动(前期)文化现代化启蒙第二阶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现代化的新起点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C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现代化迅速发展材料四 由于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先后出现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性质不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原发内生型其现代化动力主要来自于内生的技术、经济和文化因素;后发外生型其现代化动力首先来自于外生的原发现代化国家所施加的影响和压力。 华炳啸试论发展中国家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首要问题(1) 材料一中的“血缘”包含哪两方面内容?观察上图,在图中A处填上相应事件的名 称,据图指出该事件对英国的直接影响。(8分)(1)内容:民主政治;人文精神。(4分)A:新航路开辟。(2分)影响: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工业革命得以发生的条件。(4分)(2)奴隶贸易和海外扩张提供了资金、原料和市场条件;(2分)现代议会制度(或代议制)确立奠定了政治基础。(2分)(3) 结合材料三和有关史实,完成表格中B、C两处的填写。概括指出表格中各阶段所 对应的现代化模式。(10分)(3)B:现代化里程碑。(2分)C: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2分)模式:第一阶段: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2分)第二阶段: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2分)第三阶段: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2分)(4) 综合以上材料,比较英国现代化和中国现代化第一阶段的不同之处。运用19世纪 中期的相关史实,说明两者之间的联系。(10分)(4)不同:英国:属于原发内生型,其动力主要来自国内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起步早,率先实现现代化。中国:属于后发外生型,其动力首先来自欧美先进国家的影响;起步晚,现代化进程曲折艰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下进行,与追求民族独立相结合。(8分)联系:初步实现现代化的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受此影响,中国洋务运动兴起,现代化启动。(2分)精典训练题五、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工业革命时的笔记,内容出现了疏漏。请结合所学知识,a、b处应该补上的内容是()A冶炼业/城市化进程加快 B交通运输业/阶级产生分化C服务业/机器制造机器 D交通运输业/机器制造机器解析:选D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应注意a与动力蒸汽机、采矿冶金的互动关系,故知a是交通运输业,故A、C两项错误;b应是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即工厂制使机器制造机器成为必然,故B项错误,D项正确。精典训练题六、有学者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即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以19世纪中期的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拖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A手工工场发展,妇女思想解放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C工业时代到来,妇女角色改变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解析:选C从题目中19世纪中期的英国,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说明英国经济发展,而此时正值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妇女走出家庭,走进工厂,故C项正确。精典训练题七、社会变革学派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A工厂制组织形式 B垄断组织形成C机器大工业生产 D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解析:选D工业革命的影响很多,提取有效信息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条例”,“经济社会运行规则”,可以看出是经济政策的变化,故A、C两项错误;垄断组织是削弱竞争的,故B项错误;自由竞争是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内容,故D项正确。 精典训练题八、19世纪英国政府颁布了部分法律:1843年,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1855年,有害物质去除法;1876年,河流防污法。其主要背景是()A工业革命造成严重污染 B工厂发展规模需要限制C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D英国社会普遍重视立法 解析:选A题中说的几个法典都是针对工业造成了环境污染所颁布,且时间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不久,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精典训练题九、下图是19世纪中期英国的海外贸易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准确的是()A英国开始确立世界殖民帝国的地位B西方主要国家完成工业革命C英国取得“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解析:选C关键信息:19世纪中期。题干图片反映19世纪中期的英国海外贸易遍及全球,与工业革命的影响相联系可知,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故C项正确;英国开始确立世界殖民帝国地位是在18世纪中期,故A项错误;题干反映仅是英国与世界的贸易关系,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应是初步形成,故D项错误。精典训练题十、总结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产生了哪些影响?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1)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推动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2)从道德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列强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进行掠夺和剥削的产物,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3)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客观上促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全球的传播,结束了人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狭隘性,有利于世界文明的交流和发展。总结二、运用社会转型视野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1何谓“社会转型”“社会转型”研究是近几十年才兴起的新的研究领域,开始于20世纪中后期。西欧、北美率先向现代社会转型,由经济大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与政治大革命的“双元革命”共同推动第一次社会转型浪潮。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工业化和现代化在欧洲核心地区取得巨大成就,并向周围地区扩散,越出欧洲向异质文化地区传播,形成第二次社会转型浪潮。2工业革命对社会转型的影响(1)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器化生产方式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巨大突破,而新技术革命则使生产方式在观念和实践上面临从单纯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而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竞争走向合作,从国内合作走向国际协调,也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面。(2)促使工业现代化转型:工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3)促使向城市化转型: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工业的发展使英国经济的重心迅速向拥有丰富煤铁资源的西北地区转移。(4)促使社会思想转型:工业化和法国革命两种力量联合在一起,导致了1815年以后种种新学说的产生与发展,在1848年的欧洲普遍革命中发挥了作用。(5)促使社会形态转型:工业革命后,经济形态上,工业取代农业占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政治形态上,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意识形态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针对训练1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里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A缩小城乡差距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C推动城市化进程 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解析材料反映了英国人民乘火车涌入人口稠密的城市,这主要是因为英国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故选C项。材料所述现象与缩小城乡差距无关,A项错误;人口是流向城市而不是农村,故促进农业快速发展和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的说法错误,排除B、D两项。答案C2新全球史:“工业巨头和企业家简直富可敌国,其强大的实力使军事贵族和其他传统的特权阶层黯然失色。接下来是在工厂与矿山中辛苦工作的劳工大众形成了新的工人阶级。”该材料直接反映了工业革命()A推动了经济转型 B造成了阶级分化C加速城市化进程 D激化了社会矛盾解析“工业巨头和企业家简直富可敌国特权阶层黯然失色。接下来是在工厂与矿山中辛苦工作的劳工大众形成了新的工人阶级。”据此可判断造成了新的阶级分化,故B项正确。答案B3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中期,英国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了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迸射着铁水的光亮。1850年时,英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60%,铁产量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铁产量的总和,煤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棉布占全球的一半以上。材料二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183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它要求完全的统治权,而它也做到了。恩格斯论资本主义历史过渡性问题材料三毫无疑问,伤寒病持续和蔓延的原因,是人们住得过于拥挤和住房肮脏不堪。工人常住的房子都在偏街陋巷和大院里。从光线、空气、空间、清洁各方面情况,简直是不完善和不卫生的真正典型,是任何一个文明国家的耻辱。这些住房供水不良,厕所更坏,肮脏,不通风,成了传染病的发源地。19世纪,一位医生对英国煤铁矿区中心太恩河畔新堡的描述(1)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8分)(2)这时期的英国资产阶级是怎样取得“完全统治权”的?根据材料二指出其争取“完全统治权”的原因。(6分)(3)材料三主要反映了哪一社会问题?面对这一问题,思想和文学领域分别出现了哪些思潮和流派?(6分)答案:(1)促进生产力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成为“世界工厂”;带来环境污染。(2)取得:1832年议会改革。原因: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扩大政治权利。(3)问题:工人没有享受到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财富,生活悲惨。思想:空想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总结三、课后练习:1、下表为18世纪英国议会圈地法案数量表(单位:份)。对此解读正确的说法是()17021714年17141720年17201750年17501760年17601770年17701780年17801790年17901800年3638156424642287506李培锋英国18世纪的农民反圈地模式与法治传统A圈地代表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B圈地逐渐由个人行为过渡到政府行为C圈地为工业革命开展提供了必要条件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制作合同费用补充协议
- 农民土地买卖合同范本
- 2026年一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结构考试题库300道及1套参考答案
- 可以起诉法院的协议书
- 公司银行借款合同范本
- 公司车位出租合同范本
- 刺绣加工标准合同范本
- 2026年上海海洋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劳务派遣临时合同范本
- 制作门窗安装合同范本
- 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施工方案
- 未来工程师的展望-展示专业能力共创未来趋势
- 事业机关食堂承包合同6篇
- 整式(第一课时)课件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 《四川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技术标准》
- 厂房办公室装饰施工方案
- 浙江省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 医养结合政策课件
- 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答辩
- 国开电大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 形考任务1-7全
- 第5章-电感式传感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