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 力与运动专题一、主要知识点1、力的概念的理解 (1)发生力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存在,也就是说,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力的物质性)(2)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了力,受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施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所以没有施力物体或没有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力的相互性) (3)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没有力“接触与否”不能成为判断是否发生力的依据。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对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是相对的,当研究对象改变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也就改变了 2、力的作用效果由此可判定是否有力存在(1)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注: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快慢改变或运动的方向改变。 (2)可使物体的形状与大小发生改变。(形变) 3、力的单位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来表示。 1N大小相当于拿起2个鸡蛋的力。 4、力的测量 工具:测力计,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 弹簧秤的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 5、弹簧秤的正确使用 观察弹簧秤的量程、分度值和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上 读数时,视线、指针和刻度线应在同一水平面 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伸长的方向一致 6、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7、合力的概念 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理解:合力的概念是建立在“等效”的基础上,也就是合力“取代了分力,因此合力不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另外一个力,它只不过是替了原来作用的两个力,不要误认为物体同时还受到合力的作用。两个力合成的条件是这两个力须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否则求合力无意义。 8、力的合成 已知几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叫做力的合成 (1)当两个力方向相同是时,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之和;方向与两力的方向相同 数学表述:F合 =F1 + F2 (2)当两下力方向相反时,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之差,方向为较大力的方向 数学表述:F合 = F1 - F2 (其中:F1 F2 ) 9、弹力(1)弹力的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直接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就叫弹力(2)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跟形变的大小有关系,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形变消失,弹力也随之消失,对于拉伸形变(或者压缩形变)来说,伸长(或压缩)的长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3)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平板的弹力垂直于板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曲面的弹力垂直于曲面该处的切平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支撑点的弹力垂直于跟它接触的平面(或曲面的切平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绳索的弹力沿着绳子指向收缩的方向。10、重力(1)重力的概念 定义: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符号:G) 理解: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它的受力物体是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2)重力的三要素 大小:G = mg(g=9.8N/kg)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垂直水平面向下) 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其中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11、摩擦力(1)摩擦力的概念: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两物体的接触面之间有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作用力,这个力叫摩擦力。(2)物体之间产生摩擦力必须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第一:两物体相互接触;第二:两物体相互挤压,发生形变,有弹力;第三: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第四:两物体间接触面粗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相对运动方向或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但是不能把摩擦力方向理解为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4)摩擦的种类 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滚动摩擦力远小于滑动摩擦力) (5)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与物体间的压力有关 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6)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增大有益摩擦:增加物体间的压力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有害摩擦:减小物体间的压力 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2、平衡力 平衡力: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称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或叫作二力平衡。平衡力的条件(或特点):同体、等值、反向、共线其中是否作用于同一物体是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还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关键13、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理解:(1)它包含两层含义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 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是理想定律 (3)物体不受力,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不一定不受力 14、惯性 惯性:物体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理解: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而与物体是否运动、运动的快慢、是否受外力等都没有关系 注意:惯性不是“力”,叙述时,不要说成“物体在惯性的作用下”或“受到惯性的作用”等说法 (1)惯性理解的顺口溜“物体有惯性,惯性物属性,大小看质量,不论动与静” (2)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理解 受力分析状态分析物体运动情况不受力 合力为0受平衡力 状态不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非平衡力 合力不为0状态改变变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二、例题例1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车都相对乙车向东运动,而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树木向西运动,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以下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车必定向东行驶B乙车必定向西行驶C丙车可能向西行驶D三辆车行驶的方向一定是相同的【答案】A【解析】(1)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上的树木向西运动,说明丙车向东运动;(2)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说明甲车也向东运动,并且甲车的速度比丙车大;(3)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车都相对乙车向东运动,此时有三种可能:一是乙车向东运动,但比甲车和丙车的速度都小;二是静止;三是乙车向西运动综上,甲车、丙车必定向东运动,乙车可能向东运动,可能静止,也可能向西运动【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例2我国大型隐身无人攻击机“利剑”的首飞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大型隐身无人攻击机的国家下列有关“利剑”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在加速上升过程中,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B飞机在加速上升过程中,以大地为参照物飞机是静止的C飞机静止时时,飞机队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飞机的支持力彼此平衡D飞机机翼上凸下平,使机翼上方气体流速慢压强小,从而获得向上的升力【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飞机在加速上升过程中,运动状态不断变化,所以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选项A正确;飞机在加速上升过程中,相对于地面位置不断变化,所以以大地为参照物飞机是运动的,选项B错误;飞机静止时时,飞机队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飞机的支持力是飞机与地面间的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选项C错误;机机翼上凸下平,使机翼上方气体流速快压强小,从而获得向上的升力,选项D错误考点:平衡状态、参照物、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例2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B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C如果把乙图的A和B倒置,则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支持力较大D如果把乙图的A和B倒置,则甲、乙两图中B物体对地面的压强较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乙图中,A、B同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不存在摩擦力,因此A、D选项均错误甲图中物体A与B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故二者之间有摩擦,所以C选项错误考点:摩擦力;力的平衡例3轻质弹簧S的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平衡时弹簧的长度为L1,现将一根与S完全相同的弹簧剪为S1和S2两部分;将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物体分别与S1和S2相连并悬挂在天花板上(m1+m2=m)如图所示。平衡时S1和S2的长度之和为L2,则( )AL2一定等于L1BL2一定大于L1,且m1越大、S1原长越长,L2就越长CL2一定小于L1,且m1越大、S2原长越长,L2就越短DL2一定小于L1,且m2越大、S1原长越长,L2就越短【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设长为S的弹簧有n圈,每圈弹簧的倔强系数为k,长为S1的弹簧有n1圈,长为S2的弹簧有n2圈,故n=n1+n2,所以第一种情况下弹簧S的长度L1=S+n;第二种情况下弹簧的长度L2=S1+n1+S2+n2=S+n1+n2;所以L1L2=nn1+n2=n20,故L1一定大于L2,且m1越大,其差值就越大,L2就越短;n2越大(即S2原长越长),其差值也越大,所以C是正确的。考点:胡克定理。例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汽车突然开动时,站在汽车上的人会向后仰,是由于人具有惯性。B.竖直抛向空中的石块,运动速度越来越慢,是由于石块的惯性越来越小。C.人沿水平方向推车,车未动,车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打乒乓球时,球拍对球施加力的同时球拍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两个力的大小一定相等。【答案】B【解析】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它只与物体质量有关,车在水平方向上静止时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打球时,球拍对球的作用力和球对球拍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例5如图是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时,车内杯中水面在某一瞬间的情况,那么小车可能做的运动:向左加速、向右减速、向左减速、向右加速。你认为正确的有( )A B 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惯性,车内杯中水面在车向左加速时或向右减速时,会出现如图中的现象。故选A考点:惯性【原创说明】惯性现象的认识例6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正在向右运动,物体速度逐渐变大,分析物体受到的力有 A.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B.重力、对传送带的压力C.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向右的摩擦力D.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对传送带的压力【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物体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传送带对它的支持力的作用,且两个力平衡;水平方向上向右做加速运动,所以受到传送带对它向右的摩擦力作用,选项C符合题意;A不符合,如果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物体就会处于平衡状态,不会做加速运动;B、D中对传送带的压力是物体施加的力,不是物体受到的力,不合题意。考点:力和运动例7如图是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某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张频闪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a,闪光灯每隔时间闪亮一次(即拍一次)。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以下判断可能的是 ()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小球从B位置到D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平均速度为3a/2t小球通过D点时的速度为a/tA B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同的,各点的速度都与平均速度相等。闪光灯每拍一次,经历的时间相同(t),故错误,正确。物体在某段路程上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该路程的长度除以经过该段路程的时间,正确。因此答案选D。考点: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例9已知雨滴在空中竖直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的二次方成正比,且不同质量的雨滴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的二次方的比值相同现有两滴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雨滴从空中竖直下落,在落到地面之前都已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在两滴雨滴落地之前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其重力的功率之比为( )A: B: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雨滴在空中竖直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的二次方成正比,所以,因为雨滴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功率的大小,在两滴雨滴落地之前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其重力的功率之比。考点:功率的计算点评:需要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功率的公式的应用,做运动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相互平衡的力的大小相等。例10 实验室常用的弹簧秤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有挂钩的拉杆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外壳上的O点,外壳上固定一个圆环,整个外壳重为G,弹簧和拉杆的质量忽略不计现将该弹簧秤以如图乙和丙的两种方式固定在地面上,并分别用同样的力()竖直向上拉弹簧秤,则稳定后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A乙图读数为,丙图读数为B乙图读数为,丙图读数为C乙图读数为,丙图读数为D乙图读数为,丙图读数为【答案】D【解析】按乙图放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弹簧挂钩的受力情况是,所以弹簧测力计读数;按丙图放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弹簧挂钩的受力情况是,所以弹簧测力计读数故选D例11 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B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C 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D乙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答案】C【解析】乙图,AB同时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A不受摩擦力的作用,AD错误;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受地面的摩擦和拉力F,这两个力相互平衡,则f=F,两种情况下B受到的摩擦力相等,C正确;甲图以A为研究对象,A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受拉力F和B对它的静摩擦力作用,且f=F,B错误故选C例12 “悬空的磁环”实验中,若所用的磁环都一样,中间的塑料管是光滑的。当甲、乙两个磁环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们之间的距离为h1,如图所示。 再往乙的正上方套入丙磁环,当丙悬空并静止后,甲、乙之间的距离变为h2,乙、丙之间的距离为h3。已知磁环间的斥力随它们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则h1、h2、h3之间的大小关系满足( )A. h1h2 h2h3 B. h1h2 h2h3 C. h1h2 h2=h3 D. h1h2 h2h3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设每个磁环的重力为G,则当甲乙两磁环处于静止状态时,甲乙之间的力的大小为G,此时所对应的距离为h1;当丙磁环套在乙上方,甲、乙、丙都处于静止状态时,乙丙之间力的大小为G,对应的距离为h3,甲乙之间的力的大小为2G,对应的距离为h2,根据磁环间的斥力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的原理可知:h1h2,h2h3;本题答案选B.考点:力的平衡;力的概念与力的作用效果.例1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着铁块P,其正下方的水平地面上放着一块条形磁铁Q,P和Q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P和Q的重力分别为G和3G,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于GB.P对Q的吸引力和地面对Q的支持力大小分别为G和2GC.P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D.弹簧测力计对P的拉力和Q对P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均为2G【答案】AB【解析】试题分析:A. 因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G,所以P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2G,即P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于G,答案A正确,符合题意;B. 因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G ,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识可得,弹簧测力计对物体P的拉力为2G,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所以物体P受到向下的作用力为2G,因物体P重力为G,所以Q对P的吸引力为G,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得P对Q的吸引力为G,Q处于静止状态,受P的吸引力为G,所以对地面的压力为 2G,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得地面对Q的支持力大小为2G,答案B正确,符合题意;C.P在静止状态下受重力、弹簧测力计的拉力、Q对P的吸引力三个力。所以P在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答案C错误,不符合题意;D.弹簧测力计对P的拉力和Q对P的吸引力不是一对平衡力,因为P受三个力平衡。答案D错误,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B。考点:平衡力;相互作用力例14物块从光滑曲面上的P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后落到地面上的Q点(轨迹如图虚线所示)。若传送带的皮带轮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使传送带随之运动,如图所示,物块仍从P点自由滑下,则此物体( )A仍落在Q点B会落在Q点的左边C会落在Q点的右边 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物块从斜面滑下来,当传送带静止时,在水平方向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物块做减速运动,离开传送带后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落在Q点;当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从P点下滑而来的物体相对传送带是向前运动的,受到滑动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物体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做减速运动,因为物体在传送带上两次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因此在离开传送带时,物体的速度与上次离开时的速度相等,故在重力的作用下也会落在Q点本题答案选A.考点:运动和力的关系;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例15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臣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保持不变)A28.33 m/sB13.60m/sC14.78m/sD14.17m/s【答案】 D【解析】 根据公式知:如果能确定超声波第一次与汽车相遇的地点A和第二次与汽车相遇的地点B之间的距离sAB,并能得到此过程所用的时间,就能得到汽车行驶的速度由图知:超声波第一次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A,经过的时间为,超声波通过的距离为s波1=v波t1=340m/s0.16s=54.4m;超声波第二次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B,经过的时间为超声波通过的距离为s波2=v波t2=340m/s0.12s=40.8m,所以AB之间的距离为sAB=s波1-s波2=54.4m-40.8m=13.6m;测试仪发出的超声波两次间隔时间为1s,且测试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记为0时刻,则超声波第一次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A,经过的时间为0.16s;超声波第二次发出的时间为1s末,超声波第二次与车相遇在B点的时刻应该是1s+0.12s=1.12s,汽车从A点到B点行驶的时间是t=1.12s-0.16s=0.96s,所以汽车行驶的速度为故选D例16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小球摆到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A在B点保持静止B沿BE方向运动C沿BC方向运动D沿BD方向运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小球在两点间来回摆动时,在A、B两点,小球的速度为零,线断开后,小球只受重力作用,所以会竖直下落,且速度越来越大。考点:力和运动例17A、B、C叠放在一起,在水平力FA=FB=10牛的作用下以相同的速度v沿水平方向向左匀速滑动,如图所示。那么此时物体B作用于A的摩擦力大小和作用于C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牛。ABCFBFAA20;0 B20;10 C10;20 D10;0【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受的合外力为零,物体A和B之间的摩擦力为10N,物体B受的合外力为零,物体B和A之间的摩擦力为10N,物体B和C之间的摩擦力为零。选项D正确。考点:摩擦力例19AB是一条平直公路边上的两块路牌,一只小鸟和一辆小车同时分别由A、B两路牌相向运动,小鸟飞到小车正上方立即以同样大小的速度折返飞回A并停留在路牌处;再过一段时间,小车也行驶到A。它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t2=2t1。则( ) A小鸟与汽车速度大小之比为2:1B从出发到相遇这段时间内,小鸟与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C小鸟到达A时,汽车到达AB中点D小鸟与汽车通过的总路程之比为3:1【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设小鸟的速度为v1,小车的速度为v2,故小鸟与小车经过的时间内行驶全程的距离,而小车经过t2的时间也行驶完全程,故存在如下关系式:(v1+v2)=v2t2,而又因为t2=2t1,所以v1=3v2,即小鸟的速度与小车的速度之比为3:1,A不对;从出发到相遇的这段时间内,小鸟与小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v1: v2=3:1,B是正确的;当小鸟到达A时,用时间为t1 ,则小车通过的距离为v2t1,而全程的距离为v2t2,故小车到达全程的一半,C是正确的;小鸟通过的总路程为v1t1,小车通过的总路程为v2t2,则其比值为3:2,故D是不对的。考点:平确立速度的计算。例20【改编】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03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填静摩擦、滑动摩擦或滚动摩擦),36秒物体受摩擦力大小为_【答案】静摩擦 4【解析】试题分析:03秒,物体的运动速度为0,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但物体由于受到拉力的作用,有运动的趋势,所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69秒,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此时的拉力为4N,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4N;而在36秒期间,物体处于加速运动过程,摩擦力不等于拉力,摩擦力与69秒时相同,故为4N考点:F与t的关系图像;S与t的关系图像;摩擦力的种类;二力平衡条件例21小明从家中出发到达钟鼓楼广场,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1)骑车的是图中哪一段? ;(2)小刚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3)小刚从家到鼓楼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答案】(1)AB ;(2) 6m/s ;(3) 2m/s【解析】试题分析:由图象可得:在OA段,物体路程S1=1800m,所用时间t1=25min=1500s,在AB段,S2=3600m-1800m=1800m,所用时间t2=30min-25min=5min=300s,由速度公式得v1=s1/t1=1800m/1500s=1.2m/s,v2=s2/t2=1800m/300s=6m/s, 小刚步行的速度小于骑车的速度,所以在OA段步行,AB段骑车,且骑车速度是v2=6m/s;小刚从家到鼓楼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s/t=3600m/1800s=2m/s考点:速度及其单位换算三、巩固练习第一组1.(2013秋永定县校级期中)2010年2月13日,第21届冬奥会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无舵雪橇的最高时速可达140km,是冬奥会上最惊险刺激的比赛项目之一我们在看电视转播时,虽然运动员总没有离开小小的电视屏幕,但总能感觉他如同飞人(如图所示),这是因为我们所选取的参照物是()A电视屏幕B雪橇C比赛场上的观众或冰道D我们自己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解答:解:(1)运动员相对于比赛场上的观众或冰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说运动员相对于比赛场上的观众或冰道是运动的,并且运动速度很快(2)屏幕中的运动员相对于电视屏幕、雪橇、我们自己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说运动员相对于电视屏幕、电视屏幕上的一条边及我们自己都是静止的故选C2.(2012春渝中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m1m2)的两个小球和小车(小车表面光滑)一起保持静止,当小车突然以速度v向右运动时,以小车为参照物(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1、m2都向右运动,且速度相同Bm1、m2都向右运动,但m1的速度小于m2的速度Cm1、m2都向左运动,且速度相同Dm1、m2都向左运动,但m1的速度小于m2的速度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惯性解答:解:两个小球和小车原来都保持静止状态,当小车突然以速度v向右运动时,由于小球在光滑接触面上,因此两个小球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又根据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知:若以小车为参照物两小球都向左运动,且速度相同故选C例18如图是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时,车内悬挂的小球和杯中水面在某一瞬间的情况,其中符合物理规律的是:( )【答案】:D【解析】:由于惯性车内悬挂的小球和杯中水面在车向左突然停止或突然加速时,会出现如图D中的现象。3.(2014厦门)神舟十号运载火箭长58m分别从视频中截取火箭发射前和发射后第10s的位置图象,如图所示,则火箭发射后10s内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A5m/sB9m/sC12m/sD15m/s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估算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知道火箭的总长度、照片上火箭实际上升的位置与火箭原来位置比较可知上升距离,又知道上升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平均速度解答:解:由题知,火箭长58m以火箭的顶端与发射架的顶端相比较,由图可知,火箭发射后10s实际上升距离大约1.5个火箭高度,即s90m平均速度v=9m/s;故选B4.(2014秋威宁县校级期中)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河水流速为v,船顺流由甲地到乙地,再逆流返回甲地,所用时间是t1,该船在静水中往返同样距离所用时间为t2则()At1=t2Bt1t2Ct1t2;D没有数据,无法判断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1)船在顺水行驶时,速度等于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河水流速的和;(2)船在逆水行驶时,速度等于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河水流速的差解答:解:设甲乙两地的距离是S:(1)船顺流由甲地到乙地,所用时间为t=;船从乙地逆流返回甲地,所用时间t=;船顺流由甲地到乙地,再逆流返回甲地,所用时间是t1=t+t=+=;(2)该船在静水中往返同样距离所用时间为t2=则:=1t1t2故选B5(2014潍坊)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上端放一小球(不连接),如图所示,向容器中缓慢倒入水,使小球完全浸没且静止在水中,此时小球可能受()A重力、浮力、弹力和压力B重力、浮力和拉力C重力、浮力和弹力D重力和浮力考点:重力;浮力产生的原因专题:运动和力分析:小球浸没在水中静止,受到的力是平衡力,由此进行受力分析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小球完全浸没且静止在水中,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可能小于重力,也可能等于重力如果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则小球只受到浮力和重力的作用;如果小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则小球除受到浮力和重力的作用外,还受到弹簧对它弹力的作用故选:CD6(2014山西)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正在巴西进行小伟和小梁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对比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踢球时脚感到疼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飞行是由于惯性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和向前的推力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立即停止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足球在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ABCD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惯性;重力;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专题:运动和力分析:解答此题需要掌握以下知识: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方向和速度两个方面;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解答:解: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踢球时,脚感到疼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说法正确;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飞行是由于惯性说法正确;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靠惯性向前飞行,手的推力作用不存在说法错误;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以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法错误;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方向时刻变化,说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法正确;足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说法错误故选D7(2014和平区一模)如图所示,将椭圆形玻璃瓶装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瓶中,沿着不同的方向用力捏厚玻璃瓶,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沿椭圆长轴或短轴方向压瓶壁,管中水面均下降B沿椭圆长轴或短轴方向压瓶壁,管中水面均上升C沿椭圆长轴方向压瓶壁,管中水面下降;沿椭圆短轴方向压瓶壁,管中水面上升D沿椭圆长轴方向压瓶壁,管中水面上升;沿椭圆短轴方向压瓶壁,管中水面下降考点:力的作用效果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答:解:用双手挤压玻璃瓶,因玻璃瓶的形状发生微小的改变,就能使瓶子的容积因挤压而发生微小的减小量,当沿沿椭圆长轴方向压瓶壁,瓶变圆容积变大,玻璃瓶中的水由于是已灌满的且水的体积不变,所以会观察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下降;当沿椭圆短轴方向压瓶壁,瓶变扁容积变小,管中水面上升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通过实验现象证明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8(2014临清市校级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手提水桶感觉很累,是因为水桶所受的重力作用在手上B鸡蛋磕到碗边上鸡蛋破了,是因为鸡蛋受到的力大于碗受到的力C推出去的铅球可以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铅球始终受到惯性的作用D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足球不受力考点: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力与运动的关系专题:运动和力分析:(1)两物体间有力的作用,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4)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答:解:A、水桶所受重力作用在水桶上,故A符合题意;B、鸡蛋和碗受到的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B符合题意;C、推出去的铅球可以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铅球具有惯性,而不是受到惯性作用,故C符合题意;D、滚动的足球,最终停下来,其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是受力的结果,故D符合题意故选ABCD9(2014杭州)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条弹性绳拉开,使弹性绳两端的拉环能分别套在相隔一段距离的两根柱子上,用来晒衣服现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按图甲的方法做;另一种是按图乙的方法做关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B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甲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C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相同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的大小考点:弹力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拉弹簧的力和弹簧拉人的力大小相等,根据弹簧的拉力相等判断两种情况下人的拉力解答:解:弹簧在两种情况下承受的拉力相同,两个人沿相反方向拉弹簧和将弹簧一端固定,两个人同时用力拉弹簧,效果一样,因为两个人拉时,某一个人拉相当于固定在柱子上,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拉弹簧的力和弹簧拉人的力相当,所以两种情况下,拉力相等,所以乙图中每个人的拉力是甲图中每个人拉力的,所以B选项正确故选:B10(2014成都模拟)中国已成功地发射了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器请你想象一下,在轨道上运行的航天器中的宇航员,不可能做到的是()A手推舱壁,身体向后退B用刻度尺测量自己身高的变化C用弹簧测力计称出体重D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考点:重力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在轨道上运行的航天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应根据各选项中的行为是否受到重力的影响分析解答此题解答:解:A、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宇航员推舱壁,给舱壁施加了一个力,同时舱壁也给宇航员一个力,所以天器中的宇航员推舱壁后身体向后退故A不符合题意;B、用刻度尺测量自己身高的变化与重力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C、用弹簧测力计称出体重是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即拉力等于重力,与重力有关;故C符合题意;D、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与重力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1(2014秋和平区校级期中)几位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来比试臂力,如图所示,大家都不甘示弱,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A臂力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B手臂长的人所用的拉力大C体重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D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考点:弹力专题:应用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在一定的范围内拉伸弹簧时,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即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解答:解:由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知,弹簧的伸长越长,需要的拉力就越大,所以手臂长的人所用的拉力大,所以B符合题意;故选B12(2014春大观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做如图所示的“拔河”游戏,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保持凳子水平,然后各自向两侧“拉”若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且在乙端的凳面上放四块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获胜B乙获胜C不能判断D体重大的同学获胜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影响最大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则最大静摩擦力越大当外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产生相对运动解答:解:由图知,乙端对手的压力较大,所以乙端对凳子向右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甲端对凳子向左最大静的摩擦力,由于甲所受最大静摩擦力小,因此甲将较容易相对长凳滑动,即甲容易被从长凳上拉离,因此凳子将向右移动,即乙可以将凳子拉向自己;故A错误,B正确,CD错误;故选:B13(2014春郸城县校级月考)如图,弹簧测力计A、B和滑轮组组成的装置中,若拉绳的力为5N,则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FA=FB=5NBFA=15N FB=10NCFA=10N FB=15NDFA=FB=7.5N考点:弹簧测力计在力的相互性方面的应用专题:运动和力分析:分析图示,根据滑轮组的绕法,求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解答:解:由图示可知,弹簧测力计A受到二股绳子的拉力作用,则A的示数FA=2F=10N,弹簧测力计受到三股绳子的拉力作用,则FB=3F=15N; 故选C点评:分析清楚图示情景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4(2013福州)如图所示,一根羽毛放置在长木片上,并保持静止状态下列对羽毛受到重力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重力大小等于木片对它的支持力B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C重心位置在羽毛上的a点D重心位置在羽毛上的b点考点:重力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竖直方向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那么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无关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解答:解:A、羽毛静止在木片上,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木片的支持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此选项正确;B、无论羽毛是什么形状、什么状态,受到的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此选项正确;C、D、支持力的作用点在a点,羽毛保持静止状态,说明受力平衡,所以重心在a点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故选D15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图象分别如乙、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_N,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N。【答案】3, 5【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知,物体在02s内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等于3N,故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再由图乙知,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5N。考点:运动与力的关系第二组16.(2013秋旌阳区校级期中)车站上并排着停着待发的甲、乙两列火车,在甲火车上的人从窗口看到乙火车正向东运动,从车厢的另一侧窗口看到田野上的树木也向东运动,但比乙火车运动得要慢些若以大地为参照物,则上述的现象表明()A甲、乙两列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东运动,乙火车向西运动B甲火车开始向西运动,乙火车末动C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都在向西运动D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西运动,乙火车向东运动考点:机械运动解答:解:因为甲火车上的人看到田野上的树木向东运动,则可以判断此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则甲列车是向西运动的又因为甲车上的人看到乙列车的速度比树木的速度要快假设乙车向西运动,由于甲车向西,则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的速度应该是比树木的速度要慢,故此假设也不成立假设乙车不动,则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和树木的速度应该是一样的所以假设不成立由此可以判断乙车是向东运动所以A、B、C错误故选D17(2012秋滦南县校级期末)如图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如图飘扬,在河面上的两条船上的旗帜分别如图示状态,则关于两条船的运动状态判断,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甲船可能是向左运动B甲船可能是静止的C乙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D乙船可能是静止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解答:解:因为河岸上旗杆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那么根据旗帜的飘动方向判断,风是从左向右刮的甲船上旗帜向右,有三种可能:一是甲船不动,风把旗帜刮向右;二是甲船向左运动,风相对于旗帜向右,把旗帜刮向右;三是甲船向右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旗帜刮向右,故A、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如果乙船静止不动,那么旗帜的方向应该和国旗相同,而现在的旗帜的方向明显和河岸上旗子方向相反,如果乙船向左运动,旗帜只会更加向右展所以,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18(2014射阳县一模)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光滑弧形槽,一个为A1B1C1凸形,一个为 A2B2C2凹形,两个相同小球分别进入两弧形槽的速度都为v,运动到槽的末端速度也都为v,小球通过凸形槽的时间为t1,通过凹形槽的时间为t2,则 t1,、t2的关系为()At1=t2Bt1t2Ct1t2D无法确定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比较思想;图析法分析:(1)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t=知:物体运动路程s相等时,速度大的物体所用时间短,速度小的物体运动时间长;(2)分析图示两种情况,判断两个小球运动速度的大小关系,根据小球运动速度关系,再判断小球运动的时间关系解答:解:(1)在凸形光滑弧形槽中运动的小球,从以速度v进入弧形槽到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运动速度减小,小于初速度;在从最高点运动到槽末端的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再化为动能,到达槽末端时,速度由增大为到初速度v;(2)在凹形光滑弧形槽中运动的小球,从以速度v进入轨道到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课件
- 邮政外包网点管理办法
- 郑州摆地摊管理办法
- 非正常动物管理办法
- 交通道路秩序管理办法
- 企业生产安全培训app课件
- 淘宝新闻发布管理办法
- 社会公益资金管理办法
- 瑞安遣返人员管理办法
- 矿山合法枪支管理办法
- 转移性肝癌超声诊断
- 药械法律法规培训
- Unit 2 Home Sweet Home 第1课时(Section A 1a-1d) 2025-2026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 药剂专业教学标准(中等职业教育)2025修订
- 2025年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试卷真题附详细解析
- 2025年秋三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案 4 古诗三首
- 航运品牌国际化拓展策略-洞察及研究
- 《矿图》教学课件
-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课件(第一章-思想文化)
- (高清版)DB1301∕T 345-2020 优 质冬小麦石农952栽培技术规程
- 餐饮技术入干股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