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材料题专项练习.doc_第1页
高一历史材料题专项练习.doc_第2页
高一历史材料题专项练习.doc_第3页
高一历史材料题专项练习.doc_第4页
高一历史材料题专项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历史材料题专项练习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建设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 秦初兼并天下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之。”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周实行的制度及产生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秦朝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材料二 从两汉时期到明清时期,官员上朝礼仪发生了明显变化:两汉时期,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隋唐时期的官员上朝奏事也均有座;到了宋代,官员上朝必须站着奏事;至明清,大臣奏事连站都不行了,必须跪着。明代自朱元璋起,就明文规定,“大朝仪”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时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摘自岳麓版教材(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体现这一变化的措施。(3分)(3)综合上述内容,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4分)2.(13分)法律是人类政治活动和政治文明中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罗马建国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也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罗马帝国建立后)对于罗马当权者来说,治理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需要部分承认被征服地区的其他民族的利益,给那些没有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以必要的司法保护。这样,原有的公民法就不太适应新的形势了,于是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形成了万民法体系。(1)材料一表明,罗马法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发展变化的历史作用。(4分)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和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议会成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的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权利法案(2)据材料二指出,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取得了哪些政治成果?权利法案对英国政体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材料三 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西,该有革命性、民主性。”(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性”和“民主性”的表现。(4分)3.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 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 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 这中国,那一点,我还有分? 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陈天华猛回头(1)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前中国的社会状况。(4分) 材料二 第一章 “总 纲”,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二章 “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得享有人身信仰等自由。第三、四、六章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2)材料二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哪些民主原则?(3分)材料三 一个新的中国诞生了!不管她的未来走向何处,不管她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渡期有多长,我们都不能忽视一个共和制的中国诞生了!美国远东问题专家布朗(1912年3月30日)(3)你同意材料三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5分) 4(12分)中华民族经历了各种苦难,也经历了令全世界瞩目的辉煌,在历史上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形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清末,中国的世界形象被彻底地颠倒了,黑格尔(1770-1831年)发表文章指出:“中华帝国是一个神权专制政治的帝国他翻来覆去只是一个雄伟的废墟而已任何进步在那里都无法实现。” 近代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变迁(1)材料一中,西方人描述的“中国形象”是什么?中国为什么会让西方人产生这样的印象?(4分)材料二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第四阶段为:赞赏阶段(1937 -1944)第六阶段为:敌对阶段(1949。)。 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美国为什么会对中国表示“赞赏”和“敌对”?材料三 2003年,纽约时报指出,中国正在成为亚洲最重要的政治力量,促使亚洲各国确立了将中国看作一个更加友善、诚恳的国家的新观点。外国人看中国2500年西方眼中中国形象的变迁(3)据材料三,简要概括当代中国的国际形象。 (2分)(4)综合上述肉容,你认为影响“中国形象”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5. (11分)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进步反映了人类政治文明前进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英国权利法案(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的政体及特点。(4分)材料二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议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2)根据两国的政治制度,分析丘吉尔言论的依据。(4分)材料三1949年新中国成立,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了中国人民开始当家作主的兴奋之情。(3)以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制度建设的史实,说明“时间开始了”。(3分) (4)综合以上内容,可以得到怎样的认识?(2分) 6.(13分)二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不断发展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在国会的演说中宣布了,世界历史的这一时刻,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自由民主的西方和极权主义的共产主义的东方。由于共产主义从本质上讲是对外扩张的,所以自由世界必须建立起防护城垒,制止它的扩张。 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1)据材料一,概括该总统的主要观点。基于此,美国在欧洲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材料二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总统在演说中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命运已把领导自由世界的责任赋予了我国。但在决定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的时候,美国总统说:“美国同新欧洲的关系非改变不可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可以维持的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合作。”(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的欧洲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材料三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是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摘自基辛格1993年的谈话(3)据材料三,指出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对历史发展有何积极影响?(3分)6(I)观点:世界分为两个对立阵营;遏制共产主义。(2分)措施:要出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2分)(2)变化:由领导、控制到平等、伙伴。(2分)愿臣: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西欧联合实力增强。(4分)(3)趋势:多极化趋势。(1分)影响: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分)7.(20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材料一: 礼部 中书省 御史大夫 中书省 吏部皇帝 丞相 皇帝 政事堂 尚书省 户部 皇帝 枢密院 太尉 门下省 兵部 刑部 宣政院 工部 图示一 图示二 图示三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6分)(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7分)(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7分)8、(14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 美国“罗斯福”号航空母舰 “ 9.11”事件参与空袭南联盟材料二 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的极权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展以及斯大林的偏执狂是冷战产生的根源,美国是为了对付苏联威胁才不得不做出必要的反应而采取遏制政策的。”材料三 )回答:(1)结合史实说明“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5分)(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3分)(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什么特点?请分析出现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6分8、(14分)(1)欧洲冷战:杜鲁门主义与情报局;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北约与华约;(3分) 亚洲热战:中国内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2分)(2)不同意。理由:二战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合作的基础,美国激励推行霸权主义,把苏联看作推行全球霸权的障碍,企图遏制苏联,挑起了“冷战”。 (3分)(3) 特点:在总体缓和的趋势中存在着动荡的因素。(2分)原因:两极格局的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力量对比平衡,被“冷战”掩盖的民族或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矛盾暴露出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力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和世界秩序;霸权主义和恐怖括动的威胁;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4分)9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共22分)材料一材料二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民国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中国同盟会宣言材料三 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两院制。 邓小平材料四年份立法1979年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6年以后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引继出台合计截至2000年,全国已制定380多件法律及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三位历史人物对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分别有何重大贡献?(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中华民国初期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主要举措。(3分)(3)材料三表明中西方国家选择和设计民主模式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新中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列举至少三点成就)(8分)(4)据材料五概括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在新时期取得的主要成就。从西方与中国政治体制的变化中,我们能到什么认识?(5分)10. (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据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2分)形成以上特点的社会条件是什么?(2分)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采用联邦制的国体,国家权力实行三权分立。联邦制和三权分立都用于限制和分散政府权力。在美国的体制中,不论是联邦政权还是州政权或是联邦制中某个组成部分,都不应获得全部的国家权力。(2)美国1787年宪法突出了“分权与制衡”原则,根据材料二分析这一原则体现在哪两个方面。(4分)材料三 辛亥革命以革命的方式解决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文明选择问题,传统政治文明中的制度体系因此全面崩溃,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的政治文明开始从传统走向现代。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传统政治文明中的制度体系因此全面崩溃”的具体表现。(1分)列举辛亥革命在现代政治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上取得的显著成就。(2分)(4)依据上述材料,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为这一活动确定一个主题。(2分)11(11分)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1)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实现“民治”建立了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3分)材料二 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观察中国(2)材料二反映了哪个时期的情况?它对政治建设有何危害?(4分)材料三 社会的“善治”包括良好的“政治”和良好的“治政”。前者侧重于“治民”(即社会治理),后者侧重于“治官”(即政府治理)。20多年中国改革实际上沿着这两个方向展开。 燕继荣中国的改革:另一种民主化经验(3)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怎样体现“治政”的?(4分)12(12分)我校准备组织一次“红色之旅”活动,组织者从中共建党到新中国成立二十八年革命历程中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六个地点。请说出他们选取这些地点的理由。地点理由上海南昌井冈山遵义重庆北京13(10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材料二 下面的漫画(画中的Iraq指伊拉克、Afghanistan指阿富汗、Balkan指巴尔干)反映了冷战结束后人们发出的感慨。还是让我回到冷战中去吧!材料三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回答:(1)材料一中“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运用所学知识各举2例论证该观点。(4分)(2)人们发出材料二中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对冷战哪一方面的评价?(2分)(3)材料三中“旧的世界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你认为这种趋势会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4分)13(1)欧洲: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德国的分裂等。(2分,写出其中2例即可) 亚洲: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2分)(2)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使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2分)(3)苏东剧变(或苏联解体,东欧剧变)(1分);多极化(1分)影响: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14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建构和维护国家统治秩序的准绳。阅读下面中国不同时期的法律内容,回答下面问题。(26分)材料一:秦律规定:“盗陟封,赎耐。”(即私自移动田界,要判处耐罪,可赎)。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30天劳役。在田律、徭律、仓律、公律、金布律、关布律等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田税、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秦法对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弹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材料四 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践,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之柱。 摘自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人民版)请回答:(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