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 3 I C U 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和护理进展 钱孝言 d o i 1 0 3 9 6 9 I s s n 1 6 7 2 9 6 7 6 2 0 1 3 1 3 0 7 4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 即患者入院时既不存 在感染也不处于潜伏期 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 I C U 是危 重患者救治的主要场所 患者病种繁多 病情复杂多变 免疫 功能低下 经常进行有创检查与治疗 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 区域 3 I C U 患者如果发生医院感染 不仅会使患者病情 进一步加重 延缓治疗进程 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 感染的发 生率直接影响了I C U 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4 因此 预防和控 制I C U 医院感染十分重要 现将近年来国内I C U 患者医院 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综述如下 1 I C U 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 1 1 患者因素 I 1 1 年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 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 低 抵抗力下降 并且伴有慢性疾病 易发生医院感染 胡雪 元呤 研究显示 I C U 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中 年龄在6 0 岁以 上的感染率高 因此 老年危重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重点监护 对象 1 1 2 基础疾病吴方苑等 63 研究表明 排在前三位的基础 疾病为脑血管疾病占3 0 9 损伤性疾病占2 3 8 呼吸系 统疾病占1 9 0 与相关研究结果吻合盯 究其原因不难发 现 多发伤患者病情重 重大创伤和手术等因素使机体处于应 急状态 大大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易感性 提示应重点预防脑血 管疾病和外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1 2 医源性因素 1 2 1 抗菌药物的应用通过临床调查研究发现 I C U 患者 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为7 9 1 在抗菌药物使用上 I C U 患 者使用的广谱抗菌药物剂量大 应用时间长 可抑制部分正常 菌群生长 从而使某些真菌大量繁殖 形成菌群失调 二重感 染以及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哺 9 I 2 2 侵人性操作多各种侵入性诊疗护理技术的应用 已 成为I C U 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如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留置导尿术 P I C C 技术 中心静脉置管技术 血流 动力学监测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等 人工气道的建立 破坏 了正常的呼吸道屏障功能 失去了呼吸道对空气的湿化与过 滤作用 影响了纤毛运动功能和分泌物的排出 因而易发生呼 吸道及肺部感染 0 1 长期留置导尿管是泌尿系感染的直接 原因 泌尿系感染还与留置尿管时间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 1 1 1 留置尿管时间越长 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就越高 留置尿管超 作者单位 2 0 1 9 0 7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北院1 3 病区 钱孝言 女 大专 护师 过2 周感染率可达到5 0 而留置尿管超过2 1d 的患者 尿 路感染几乎达到1 0 0 而中心静脉置管及P I C C 等因技术 破坏了皮肤的防御屏障 导致病原菌进 体 发生医院感染 1 2 3 住院时间长方桂珍等m 1 研究显示 I C U 住院时间 的延长将增加医院感染发生 因为住院天数长的患者疾病相 对比较严重 抗感染能力低下 提示应尽量缩短I C U 住院时 间 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 I 3 环境及其他因素 1 3 1 环境I C U 环境造成的感染是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 之一 研究发现 l 引 被细菌污染的氧气湿化瓶与呼吸道感染 有密切的关系 另一项对I C U 病房环境因素感染的研究指 出 床面 桌面及工作服在清洁消毒后使用 4h 即被检出 与住院患者相同的病原茵 闫荔等 1 研究发现 医务人员的 手和物体表面的致病微生物阳性率比空气及消毒液的阳性率 高 医务人员手污染传播细菌造成的感染占到3 0 1 1 6 李 亚洁等 叫调查发现 通过医务人员的手造成的医院感染比空 气传播造成的医院感染更具有危险性 因此 掌握I C U 环境 中的病原菌分布特点 对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I 3 2 医务人员的缺乏按照卫生部的相关要求 I C U 内护 患比例应该达到2 5 3 1 而根据现状 I C U 内的护患比例根 本无法达到2 5 3 1 护理工作人员的缺乏往往使1 名护 士需要照顾2 3 位患者 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交叉感染的可能 性 繁忙的日常工作影响了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 的力度和质量 2 护理对策 2 1 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护理老年危重患者 重度颅脑损伤 昏迷患者和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应成为医院感染的重点监护对 象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抵抗力下 降 并且大多数都伴有慢性疾病 易发生医院感染 重度颅脑 损伤昏迷患者 损伤重 病程长 而昏迷容易引起呕吐 误吸 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 由于营养不 能满足机体正常需要 使机体防御能力下降 易发生医院感染 2 2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建立有效的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制 度 在抗菌药物处方权上加以限制 在使用中严格掌握抗菌 药物的使用指征 根据患者血液 痰的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菌 药物 并及时停药 防止二重感染及耐药菌产生 2 3 护理操作管理 2 3 1 人工气道管理在吸痰指征上 做到适时吸痰 操作 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原则 吸痰动作要轻柔 选择合适负压和 万方数据 1 2 4 软硬适宜的吸痰管 避免损伤气道黏膜 使用呼吸机的患者 要严格按照呼吸机管道的管理执行 呼吸机外管道严格消毒 湿化水每天更换 及时倾倒管道内的积水 呼吸机使用过程中 的冷凝水是细菌繁殖的主要场所 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 生密切相关 及时和正确处理集水瓶及管道中的冷凝水尤为 重要 呼吸机接人工气道的延长管及接头容易污染 应定时 更换 呼吸机管道3 7d 更换1 次 如遇痰多 管道污染严 重者应增加更换频次 以保证呼吸机管道的安全使用 2 3 2 留置导尿管的护理置导尿管引起的泌尿道感染与 保留的时间 不正确的护理操作 不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等密 切相关 l8 1 导尿时应严格无菌操作 动作轻柔 选用质量好 柔软 损伤性小 不容易产生细菌定植的导管 使用抗反流尿 袋防止尿路逆行感染 保持引流通畅 留置期间早晚进行会阴 护理 随时保持会阴部 尿道口清洁 定期做尿培养 更换尿 管 根据培养结果选用相应的药物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缩 短留置导尿时间 2 3 3 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更换敷料间隔时间与感染率 有密切关系 置管局部应采用无菌敷料或透明敷料覆盖 若 潮湿 松动 污染应及时更换 9 1 另外 循证护理证实插管部 位用透气敷料为宜 每2 3d 更换1 次 污染或潮湿时立即 更换 插管部位皮肤用乙醇与氯乙定或络合碘复合消毒液消 毒 范围不小于2 5c m 啪 尽量缩短留置导管时问 密切观 察穿刺处皮肤有无红肿热痛和全身症状 如发热 白细胞升 高等 如有炎症出现应及时拔管并取导管的皮下段行细菌 培养 2 3 4 认真做好基础护理认真做好口腔护理 尤其是气管 切开 气管插管患者 对留置导尿管者进行会阴护理 定时 为患者翻身 拍背 必要时使用震痰仪 使痰液及时 充分排 出 观察受压部位皮肤情况 防止压疮发生 保持患者皮肤清 洁 每天进行温水擦浴 2 4 加强对I C U 环境的清洁和消毒 医院常规室内空气消 毒主要有两种 即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呤 I C U 病室可采用 医用空气消毒设备对室内空气进行循环消毒 地面每日至少 湿式清洁2 3 次 墙壁 床头柜 桌椅等重点部位应用消毒液 湿式擦净 每天2 次m J 床垫 被褥采用床单位消毒机进行终 末消毒瞄J 保持病室清洁 安静 定时开窗通风 3 0 6 0 m i n 次 保持适宜温湿度 温度控制在1 8 2 2 湿度在 6 0 一7 0 保证I C U 物体表面含菌量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 求 重视I C U 感染的监测工作 每月定期做微生物监测 如空 气 物体表面 医务人员手 使用中的消毒液等 2 5 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防范意识定期对医务人 员进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 提高防范意识 有效洗手是 控制医院感染的最有效措施 因此 要加强手卫生制度的落 实 改善洗手设施 选用温和 无刺激性的手消毒剂 提高医护 人员洗手的依从性 当护士接触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 物及其他污染物时 在戴手套前及脱手套后 都应洗手或用快 速消毒洗手液洗手 不可因戴手套而忽略洗手 2 6 加强对I C U 的护理管理I C U 是全封闭 全方位 高质 量的精心护理场所 患者病情危重 常伴随意识丧失 失语等 缺乏对医护人员的有效监督 因此 要提高I C U 护士的慎独 修养 加强督导和检查的力度 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 严格执 行探视制度 减少患者家属的探视次数 加强对外来人员的 管理 为避免本科和其他人员进入I C U 带来杂菌 进I C U 时 必须更换鞋 隔离衣 出I C U 时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在人力配置方面 合理安排人力结构 改变护士超负荷工作的 现状 减少人为造成医院感染的因素 总之 I C U 医院感染的防治需要医护人员系统的 全面 的 规范的控制措施 才能切实降低I C U 医院感染率 降低患 者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 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王东浩 王伟 王勇强 等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细菌感染临 床调查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 0 0 4 1 4 2 1 5 1 1 5 3 2 周立新 李轶男 温伟标 等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超广谱B 一内酰 胺酶细菌感染的耐药性研究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 0 0 4 1 4 6 7 0 8 7 0 9 3 傅应云 何正强 吴伟元 等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的病 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 0 0 5 1 5 5 5 9 0 5 9 3 4 刘冰 李武平 张永生 I C U 感染的监测与控制 J 中国卫生 质量管理 2 0 0 4 1 1 4 3 0 3 1 5 胡雪元 I C U 医院感染的观察分析及护理干预 J 护理实践与 研究 2 0 1 0 7 1 2 8 7 8 9 6 吴方苑 贺双奇 陆素平 I C U 患者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 策 J 中国当代医药 2 0 0 9 1 6 1 4 4 2 4 3 7 A p p e l g r e nP H e U s t r o mI W e i t z b e r gE e ta 1 R i s kf a c t o r sf o rn o s o c o m l a li n t e m s i v ec a g ei n f e c t i o n al o n g t e r mp r o s p e c t i v ea n a l y s i s J A c t aA n a e s t h e s l o lS c a n d 2 0 0 1 4 5 6 7 1 0 7 1 9 8 卢建华 黄国孟 李淑霞 等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 肺炎的临床与病原学研究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 0 0 7 1 7 6 6 5 4 6 5 6 9 代永静 王建荣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 措施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 0 0 7 1 7 2 2 3 9 2 4 0 1 0 胡汉玲 探讨昏迷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诱发因素与护理 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 2 0 1 1 2 7 6 2 1 2 2 1 1 李兰芝 尹少海 外伤性截瘫患者间歇导尿时机的探讨 J 中 国实用护理杂志 2 0 0 6 2 2 1 1 B 2 9 1 2 方桂珍 张丽杰 于杭英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 预防对策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 0 0 9 1 9 1 1 1 3 5 1 1 3 5 2 1 3 王露霞 汤蓓 石凌波 等 重症监护病房氧气湿化瓶污染细 菌与呼吸道感染关系控讨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 0 0 5 1 5 4 4 0 9 4 1 1 万方数据 口腔医学模型消毒灭菌方法研究现状 陈仙刘桂秀陈彩云 d m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6 7 2 9 6 7 6 2 0 1 3 1 3 0 7 5 口腔科是医院感染管理重点部门 通过口腔治疗而引起 的传播是经体液 血液传播疾病的重要途径 为控制口腔 操作中可造成的交叉感染 国内外医学界先后提出了在口腔 医疗工作中 预防经牙科设备 器械 材料等引起的交叉感染 和控制的基本原则 J 口腔医学模型是口腔正畸 修复等领 域的常用器材 由于结构复杂 几何精度要求高 其消毒灭菌 方法受到诸多限制 目前尚无统一的常规模式 探求效果确凿 而又不影响模型精确度的消毒灭菌方法对于提高口腔医疗质 量 保障医疗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将口腔医学模型 消毒灭菌方法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 口腔医学模型消毒灭菌的临床意义 口腔是消化器官的入口 食物 水等物质均由此摄入 营 养丰富 水分充足 温度 p H 值适宜 为多种微生物生长繁殖 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是人体病原微生物寄居数量最多的部位 口腔医学模型由印模翻制而成 印模取自患者口腔 大量微生 物附着其上 必然造成随后灌注的模型污染 郭映辉等 o 对 某义齿加工厂1 0 6 副口腔石膏模型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带菌阳 性率7 2 阎鸿萍等H3 随机选取口腔科临床污染的石膏模 型5 0 件检测结果带菌阳性率1 0 0 血液是污染石膏模型 的重要因素 使用后的模型有8 9 8 潜血实验阳性 常检出 H B V D N A 阳性 J 因此 石膏模型是口腔临床中患者及医 务人员 技工之间交叉感染的重要媒介 采取切实有效的消毒 灭菌措施是控制医院感染 提高口腔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 卫生部明确规定 凡接触患者体液 血液的修复 正畸模型等 物品 送技工室前必须消毒 o 2口腔医学模型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 2 1 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口腔医学模型属于中危 物品 一般情况下达到消毒即可 可采用高效或中效消毒 但 作者单位 4 3 3 0 0 0 湖北省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 陈仙 女 本科 主管护师 护士长 1 2 5 如果可能污染的微生物侵袭力强 难治疗或患者特别易感时 仍然应按高危物品进行灭菌 7J 2 2 根据微生物的种类 数量造成口腔医学模型污染的微 生物种类多 数量大 其中不乏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艾滋病病 毒等经血液传播病原体 应采取高效消毒或灭菌 2 3 根据物品的性质与临床用途口腔医学模型结构复杂 消毒因子需具备足够的穿透力或足够的浓度与作用时间 高 精度的工作模型是保障正畸 修复治疗效果的重要条件 消毒 灭菌过程必须保证模型的尺寸精度不受影响 依据美国国家标准 学会和美国牙科协会的标准 牙科石膏尺寸变化应 O 2 L g j 石膏模型需要有足够的表面硬度 这也是选择消毒灭菌方法时应 考虑的内容 3 口腔医学模型消毒灭菌方法研究现状 3 1高压蒸气灭菌高压蒸气灭菌法是热力消毒灭菌法中 效果最好的一种 对血标本中输血传播肝炎病毒 I r v H B s A g 灭活效果可靠 9 口腔模型常污染严重 污染严重和特殊感 染源污染的物品首选压力蒸气灭菌法m 3 中关于消毒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指出 耐高温 耐湿度的物品 和器材 应首选压力蒸气灭菌u 但章宏毅等 引通过高温 高压灭菌处理后测量模型长度 体积变化 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 周利根等 列也研究证明 高温高压消毒后的模型精度 硬度与标准模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说明高压蒸气灭 菌法既能保证消毒灭菌效果 又能保证模型精度和硬度 3 2 紫外线照射消毒紫外线消毒法经济 安全 方便 被广 泛用于空气 物体表面等消毒处理 紫外线对细菌 病毒 真 菌甚至部分芽胞均有杀灭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物医学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 规范化二手车市场管理与发展策略研究
- 2025年文科数学试卷及答案
- 普通话语音考试题及答案
- 网警专业测试题目及答案
- 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人教版2019
- DB65T 4407-2021 安迪尔甜瓜 青麻皮 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 DB65T 4391-2021 布鲁氏菌病A19株与感染株PCR鉴别法
- 植物保护专业试题及答案
- DB65T 4518-2022 葡萄园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技术规程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6《算盘》课时练(含答案)
- 2025年高考语文全国二卷真题拓展:语言文字运用“衔接+感情色彩+关联词语+错别字”
- 2025年司法考试题库(附答案)
- 铁路客运市场营销现状分析及策略优化
- 2026年色彩流行趋势报告
- 心衰护理题库及答案
- 仪表工安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培训
- 光电检测技术及应用 周秀云
- 《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全套教学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糠醛衍生物市场未来趋势及发展态势展望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