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建筑结构构造考试要点.pdf_第1页
风景建筑结构构造考试要点.pdf_第2页
风景建筑结构构造考试要点.pdf_第3页
风景建筑结构构造考试要点.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常有用的建筑 结构 景观施工经验 风景建筑结构构造 1 女儿墙 建筑物屋顶外围的矮墙 主要作用为防止坠落的栏杆 以维护安全 另于 底处施作防水压砖收头 避免防水层渗水及防止屋顶雨水漫流 沉降缝 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竖向缝 举架 清称两檩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 步架 简称为 步 两檩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 举 高 举高与步架之比值称为 举架 台明 台明通称台基 其实它是指台基露出地面的部分 台明的边线至檐柱中心的距离 为台明宽度 一般称它为 下檐出 或简称 下出 2 吊顶的组成 吊顶由基层和面层组成 其中基层包括吊筋 龙骨 龙骨包括主龙骨 用 8 10 的吊筋 间距1M 次龙骨 间距一般300 500MM 主要作用是承重 面层包括面 板及装饰面层 主要作用是满足功能要求和装饰美观 3 屋顶的排水坡度的表示方法 角度法 用屋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表示屋面的坡度 如 26 30 等 常用于坡屋 盖 斜率法 用屋盖高度与坡面的水平长度之比表示屋面的排水坡度 即H L 如1 3 1 20 1 50等 用于坡屋盖与平屋盖 百分比法 用屋盖高度与坡面水平投影长度的百分比来表示屋面的排水坡度 如 i 1 i 2 等 用于平屋盖 4 在 营造法式 清 工程做法则例 中 建筑尺度体系 在 营造法式 中列有两种用尺之制度 用于工程的营造尺寸制 筑墙之制 每墙厚三尺则高九尺 其上斜收比厚减半 若 高增三尺 则厚加一尺 在石作制度中规定 造角石之制 方二尺 每方一尺则厚四寸 造压阑石之制 长三尺 广二尺 厚六寸 等 这里所指的尺寸就是宋代时期的营 造尺 一营造尺约平均在31 2CM左右 木作制度的材份模数制 11个等级材份规格 一等材最大 用于最高级别的建筑 十 一等材最小 只用于较小级别的建筑 材份制的主要度量对象为 斗栱 梁 柱 枋 椽等木构件 清 工程做法则例 中的建筑尺度体系有两种 斗口制 斗口制分为11个等级 以头等材为6寸开头 以后每个等级减少0 5寸 斗口 制的度量对象主要是用来确定房屋面宽进深 大式建筑的大木做法和斗栱构件的制作尺 寸等 这里所指的尺寸为清式营造尺 一营造尺 32CM 营造尺寸制 采用直接给出规定的尺寸 5 根据我国古建筑工作者的研究 亭子的檐柱高的确定 亭子的檐柱高 四方亭按0 8 1 1面阔 六方亭按1 5 2倍面阔 八方亭按1 8 2 5面阔 6 承重墙与非承重墙的区别 墙厚 承重墙指支撑着上部楼层重量的墙体 在工程图上为黑色墙体 打掉会破坏整个建 筑结构 非承重墙是指不支撑着上部楼层重量的墙体 只起到把一个房间和另一个房间 Page 1 非常有用的建筑 结构 景观施工经验 隔开的作用 在工程图上为中空墙体 有没有这堵墙对建筑结构没什么大的影响 区别 敲击墙体 有清脆的大回声的 是轻体墙 而承重墙应该没什么太多的声音 在户型图的非承重墙的墙体厚度明显画得比承重墙薄 一般在10厘米厚左右 承重墙 都较厚 仅次于外墙 厚度和它一样的基本都是承重墙 其厚度一般在24厘米左右 一般来说 承重墙体是砖墙时 结构厚24cm 寒冷地区外墙结构厚度为37cm 混凝 土墙结构厚度20cm或16cm 非承重墙12cm 10cm 8cm不等 外墙通常都是承重墙 和邻居共用的墙也是 一般的非承重墙在卫生间 储藏间 厨 房及过道 墙厚 承重墙至少是24墙 即厚度为24厘米 一个砖的长度 有的是37墙 非承重 墙为12厘米厚 一个砖的宽度 这样的墙装修时可以拆除 7 防潮层的设置要求 防潮层的位置 当室内地面垫层为混凝土等密实材料时 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垫层范 围内 低于地坪60MM处 同时还应至少高于室外地面150MM 防止雨水溅湿墙面 当 室内地面垫层为透水材料时 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应平齐或高于室内地面60MM处 当内 墙两侧地面出现高差时 应设竖向防潮层 防潮层的构造做法要求 a 防水砂浆防潮层 采用1 2水泥砂浆加3 5 防水剂 厚度为20 25MM或用防水砂浆砌三皮砖作防潮层 b 细石混凝土防潮层 采用60MM 厚的细石混凝土带 内配三根 6钢筋 其防潮性能好 c 油毡防潮层 先抹20MM 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上铺一毡二油 如果墙脚采用不透水的材料 如条石或混凝土等 或没有钢筋混凝土地圈梁时 可 不设防潮层 8 构造柱的尺寸要求 构造柱的截面尺寸与墙体厚度一致 砖墙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尺寸为240MM 180MM 竖向钢筋一般用4 12 钢箍间距不大于250MM 随烈度加大和层数增加 房屋四 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施工时必须先砌墙 后浇筑钢筋混凝土柱 并应沿 墙高每隔500MM设2 6拉接钢筋 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 础 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 或锚入浅于500MM的基础圈梁内 1 9 变形缝的设置要求 宽度 10 各种防水作法适合的屋面防水等级 卷材防水屋面适用于防水等级为 级的屋面防水 刚性防水多用于日温差较小的我国南方地区防水等级为 级的屋面防水 也可用作 防水等级为 级的屋面多道设防中的一道防水 涂膜防水主要适用于防水等级为 级的屋面防水 也可用作 级屋面多道 防水设防中的一道防水 Page 2 非常有用的建筑 结构 景观施工经验 11 卷材防水屋面泛水构造 细石混凝土作防水层的刚性防水屋面 混凝土强度等级 卷材防水屋面的泛水的构造 P117 图6 20 细石混凝土作防水层的刚性防水屋面 混凝土强度等级 刚性防水屋面的构造一般有 防水层 隔离层 找平层 结构层等 其中防水层采用不 低于C20的细石混凝土整体现浇而成 其厚度不小于40MM 为防止混凝土开裂 可在 防水层中配直径4 6MM 间距100 200MM的双向钢筋网片 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小于 10MM 12 楼梯在梯段的净空高度要求 楼梯在梯段的净空高度要求应大于2200MM 13 上下行楼梯梯段扶手构造 14 门窗的安装方法 门框的安装根据施工方式分后塞口和先立口两种 塞口 又称塞樘子 是在墙砌好后再安装门框 采用此法 洞口的宽度应比门 框大20 30MM 宽度比门框大10 20MM 门洞两侧墙上每隔600 1000MM预埋木砖或 预留缺口 以便用圆钉或水泥砂浆将门框固定 框与墙间的缝隙需用沥青麻丝嵌填 立口 又称立樘子 在砌墙前即用支撑先立门框然后砌墙 框与墙的结合紧密 但是立樘与砌墙工序交叉 施工不便 15 试述框架结构建筑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框架结构由梁柱构成 构件截面较小 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 它的 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 楼层越高 水平位移越慢 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 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 这时 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 装配整体式楼面的作用则 不考虑 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 起围护和分隔作用 框架结构的特点是能为建筑提 供灵活的使用空间 但抗震性能差 与砖混结构相比 框架结构优点 1 自重轻 砖混结构自重为1500公斤 平方米 框架结构如采用轻板 加气混凝土隔墙 轻钢龙 骨隔墙等 的自重为400公斤 600公斤 平方米 仅为砖混结构的1 3 2 房间布置 灵活 框架结构的承重结构为框架本身 墙板只起围护和分隔作用 因而布置比较灵活 3 增加了有效面积 框架结构墙体较砖混结构薄 相对的增加了房屋的使用面 积 缺点 1 用钢量比砖混结构高出约30 与砖混结构相比 造价偏高 2 部分柱子截面尺寸过大 会凸出墙外 影响美观 16 变形缝有哪些类型 设置目的的是什么 变形缝包括温度伸缩缝 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 设置变形缝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温度 变化 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地震因素的影响使建筑物发生裂缝或破坏 从而在设计时事先 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独立的部分 使各部分能自由地变化 17 试说明刚性防水屋面与柔性防水屋面有何区别 刚性防水屋面 是指用细石混凝土作防水层的屋面 优点 构造简单 施工方便 造价 较低 缺点 易开裂 对气温变化和屋面基层变形的适应性较差 所以刚性防水多用于 日温差较小的地区 要求基层变形小 一般只适用于无保温层的屋面 不宜于高温 有 Page 3 非常有用的建筑 结构 景观施工经验 振动和基础有较大不均匀沉降的建筑 材料 细石混凝土 柔性防水屋面 是用防水卷材与胶粘剂结合在一起形成连续致密的构造层的防水屋面 优点 防水层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和适应变形的能力 较能适应温度 振动 不均匀沉陷 因素的变化作用 能承受一定的水压 整体性好 不易渗漏 严格遵守施工操作规程时 能保证防水质量 缺点 施工操作较为复杂 技术要求较高 材料 高聚物改性沥青类 防水卷材 高分子类卷材 卷材胶粘剂 18 清 工程做法则例 中 对大式建筑的面阔和进深的取定原则和方法 面阔 大式斗栱建筑的正间面阔依安装斗栱的攒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