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的软实力.doc_第1页
领导者的软实力.doc_第2页
领导者的软实力.doc_第3页
领导者的软实力.doc_第4页
领导者的软实力.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管0970904002233 吴晟 领导者的软实力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么一个观点: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包括经济水平,军事力量,科技实力等在内的“硬实力”间的比拼,更是包括政治价值观,文化,外交策略等在内的“软实力”间的较量。很多国家已经把提升自身软实力作为角逐国际舞台的制胜法宝。一个国家尚且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软实力,那么,作为一个领导者,软实力更是必不可少。管理学中,“领导”通常被定义为:是在一定的社会组织和群体中,为实现组织预定目标,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力及自身影响力影响被领导者的行为,并将其导向组织目标的过程。从上述定义中不难看出,领导者是通过法定权力和非法定权力(即自身影响力)来引导底下的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而从事与之有关的相应工作的。法定权力,顾名思义,就是组织赋予的,带有法令性质的,强制性的,由于领导者担任某个职位而随之拥有的相应权力。好比是一个国家的硬实力,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或者说是有形的。对于员工而言,在组织纪律和制度规范上必须服从于领导,实际上是服从于领导所拥有的高不可攀的权力。大家心知肚明,并且望而生畏,不得不从。如同古代平名百姓见到手拿尚方宝剑的人就要三叩九拜,他们叩拜的不是人,而是物。不言而喻,在这个层面上,员工对于领导只是肤浅的表面的敬畏和尊重。而非法定权力,也即自身影响力,则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由个人素质,德才表现凝聚而成的影响力,是不由自主,自然而然,逐渐形成的,没有任何强制性和制度性。好比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或者说是无形的。可以说这种纯粹的影响力是员工赋予领导的,员工被领导的某些高尚的个人情操所折服,打心底里佩服,觉得跟着他有干劲,干起来爽快舒心自在,一门心思的想为领导卖命,肝脑涂地,在所不辞。举个并不十分恰当的例子,水浒传中的李逵对于宋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死心塌地,别无二心,一生只为宋公明哥哥,原因仅仅是初次见面时宋江慷慨的给了李逵十两银子。宋江的慷慨乐施,大方随和,深深的打动了李逵,使粗暴的嗜血成性的李逵甘愿为宋江做牛做马,伴随左右。所以说,在这个层面上,员工对于领导者的敬畏和尊重是发自内心的,是真挚而恳切的。通过以上对领导者法定权力和非法定权力,即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简单的介绍和分析,不难看出,要想在一个组织中站稳脚跟,树立自己的威信,培养一大批忠实的积极进取的员工,对于一个领导者而言,提升自身软实力,往往比玩弄权术,仗着自己手握重权,居高临下,牵着员工鼻子走更为科学,和谐,更是当务之急。当然,提升领导软实力并不是我的一家之言,之前很多人就已经意识到了。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好。领导者无论职位高低,权力大小,都具有受人钦敬令人禁止的影响力,即“硬实力”,也应具有较高的修养,即“软实力”。从现实中看,一些领导之所以同级不亲,下级不敬,虽有领导身份,却难以发挥领导的作用,就是“软实力”不足。加强修养磨练,有助于加强领导者的凝聚力,感召力,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连堂堂一国之主席都极其重视领导者“软实力”的提升,那么可见一斑,“软实力”已经不是什么一纸空文的概念了,将其落实到实处,是各个行业,各个层次,各个阶段的领导生存与发展的必修课。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说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意思就是说,可以把管理者分为四个层次。最高明的管理者能够让员工感觉不到他的存在。次一等的管理者会让员工亲近他,赞美他。再次一等的管理者会让员工畏惧他。最差劲的管理者则会让员工瞧不起他。虽然说,老子的思想是属于清静无为,知足常乐,无欲无求的出世的范畴,好像不符合当代社会氛围,但是他的某些理念却是高超,独到,颇有现实意义的。其实,最好的管理就是没有管理,也即上面的“太上,不知有之”,达到这种高度固然是不大现实的,毕竟只要有组织,有团队,就少不了权压大众的领导者,少不了无微不至的管理。但是“其次,亲而誉之”,却是极富现实意义的,可以说这个层次正是当今企业管理者所要追求的最高目标,领导者能够做到这点,正是其自身软实力淋漓尽致的体现。三国时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蜀国丞相诸葛亮便是“亲而誉之”的最好代名词,他之所以能够受天下英雄的敬仰,并且得到后人一致的赞誉和肯定,不仅仅是因为他无所不知的才气和杰出的军事政治领导力,更是因为他事无巨细,必亲自安排,任劳任怨,身先士卒的高尚人格。而现实状况中员工对于领导者的态度更多的是“畏之”,甚至是“侮之”。在领导面前点头哈腰,毕恭毕敬,领导一走又是指手画脚,议论纷纷,员工自己就只是个给所谓领导打工的无名小卒,为了生计,迫不得已而为之,根本没有把所在企业当一回事,只要自己能够拿到钱,企业效益好不好,哪怕倒闭都与自己无关,这真是悲哀,是企业的悲哀,是领导者的悲哀。至于最为极端的“侮之”,就更是让人啼笑皆非了,堂堂领导者竟然让员工看不起,岂不可笑,那领导也真是失败了。水浒传中,梁山的初期头领王伦就是个悲哀的失败的领导者,因为鼠目寸光,心胸狭隘,最终遭到一向逆来顺受的林教头一反常态的火并。身在其位就得谋其政,真正的领导者就得拥有超出常人的气质,而这气质往往是由高尚的品质,可贵的精神支撑起的,换而言之,软实力决定领导者的气质,而领导者的气质决定领导者的影响力。那么真正的优秀的领导者应具备哪些软实力呢?教材组织行为学一书中列出了如下七点: 1. 超越金钱的高尚追求。2. 高屋建瓴的哲学思考。3. 敢冒风险的经营胆略。4. 不断超越的创新精神。5. 求才若渴的博大胸怀。6. 知人善任的驾驭能力。7. 凝聚团队的人格力量。不用多说,一看便知。上述七点都可以归于“软实力”的范畴,其中第七点即“凝聚团队的人格力量”,在我看来更是重中之重,员工永远是企业的主体,只有把员工拧成一团,才能发挥所有员工最大的生产力,整个企业才能蓬勃发展,一致向上。说了那么多,无非是在反复的说明,具备软实力对于一个想有所成就的领导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具备这种软实力,形成自己的影响力呢?首先,我觉得领导者要明白一点,即便身处高位,也同样只是企业的一份子,和广大忙碌在基层的员工一样,都是要对企业负责,为企业效劳的。这种观念是很重要的。现在很多领导者,管理者过分的重视自己外在的地位,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手握大权,没必要对底下的人好声好气的。他们只是把员工当做生产的工具,或者说纯粹的“经纪人”,就跟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一样,非常残酷。其实,领导和员工在本质上都是平等的,只是所处职位,扮演的角色不同罢了。转变观念,乃当务之急。其次,就像我党处理干部和群众的关系那样,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领导者身处高位,和员工们仿佛隔了一条楚河汉界,神龙见首不见尾,上班也只是窝办公室,通过助手了解底层生产的情况,基本上属于远程遥控。我觉得这样很难与员工有更深层次的沟通与交流,也无法走进员工,了解员工,和员工打成一片,相互间都不照个面,即便你有天大的本事,又如何让员工信服并且尊重。就是国家主席在日理万机,公务繁忙的情况下,尚且会抽出时间走访各地,体察民情,一般的企业领导者做到这点应该不难吧。多花时间到生产车间走走,转转,多与员工交流,沟通,多多了解底层生产的工作状况,总比整天呆在办公室好很多吧。这么一来,一方面,领导者可以亲自深入底层发现问题;另一方面,拉近了与员工的距离,培养了之间的感情,我想熟人与熟人办事总比陌生人与陌生人办事方便的多吧。再者,领导者固然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内政外交,事情还挺多,但好像都是脑力方面的,手脚显然疏于运动。我觉得,作为领导者应该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在深入基层的情况下,可以与员工一起工作,一起学习,处处起带头作用。这样子,领导者自己虽然只是简单的舒展了下筋骨,动了动手脚,似乎并不费力,但是对于员工而言,就完全是另一种理解。员工会觉得,这个领导很平易近人,没有官架,能够和大家一起干体力活,真的很好,值得尊敬。自然而然,在整个群体中领导者的个人威信就树立了。像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在深入基层的时候经常会和农家妇女一起做饭,一起干农活,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会更加热爱党,热爱国家,衷心为国家出力。这就类似于,我敬你一尺,你还我一丈,都是发自内心的。另外,领导者要时刻关心员工的心理状况,给予员工无微不至的贴心关怀。毕竟心理这东西是需要贴心呵护的,一旦失落,直接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如此恶性循环。领导者必须注重对员工精神层面上的激励与鼓舞,让企业充满爱。一旦“攻占”了员工的心理堡垒,就像是打开了员工的心扉,员工自然会死心塌地的追随你。最后,我想举个例子。松下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当我的员工有100名时,我会站在员工的最前面指挥部署;当员工增加到10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的中间,恳求员工鼎力相助;当我的员工增加到10000人时,我会站在员工的后面,心存感激即可。我想说的是,员工作为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