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第11章直流电源习题讲评.pdf_第1页
模电第11章直流电源习题讲评.pdf_第2页
模电第11章直流电源习题讲评.pdf_第3页
模电第11章直流电源习题讲评.pdf_第4页
模电第11章直流电源习题讲评.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章 直流电源 11 1 直流电源的组成 模电10 1 直流电源的组成 模电10 1 11 2 单相整流电路 模电10 2 单相整流电路 模电10 2 11 4 稳压管稳压电路 模电10 4 稳压管稳压电路 模电10 4 11 5 串联型稳压电路 模电10 5 串联型稳压电路 模电10 5 11 3 滤波电路 模电10 3 滤波电路 模电10 3 10 1 10 1 直流电源的组成 直流电源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直流电源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直流电源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改变电压值 通常为降压 交流变脉 动的直流 减小脉动 改变电压值 通常为降压 交流变脉 动的直流 减小脉动 1 负载变化输出电压 基本不变 负载变化输出电压 基本不变 2 电网电压变化输出 电压基本不变 电网电压变化输出 电压基本不变 直流电源是直流电源是能量转换能量转换电路 将电路 将220V 或 或380V 50Hz的 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的 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半波整流半波整流全波整流全波整流 在分析电源电路时要特别考虑的两个问题 在分析电源电路时要特别考虑的两个问题 允许电网电压波动 允许电网电压波动 10 且负载有一定的变化范围 且负载有一定的变化范围 10 2 10 2 单相整流电路 一 对整流电路要研究的问题 二 单相半波和全波整流电路 三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一 对整流电路要研究的问题 二 单相半波和全波整流电路 三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一 对整流电路要研究的问题 1 电路的工作原理 即二极管工作状态 电路波形的分析 即二极管工作状态 电路波形的分析 2 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平均值 3 整流二极管的选择 即二极管承受的最大整流平均电流和 最高反向工作电压的分析 即二极管承受的最大整流平均电流和 最高反向工作电压的分析 为分析问题简单起见 设二极管为理想二极管 变压器内阻为为分析问题简单起见 设二极管为理想二极管 变压器内阻为0 实际特性实际特性 理想化特性理想化特性 二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1 工作原理 2 u 2 u 2 2 UO AV 和 IL AV 的估算 已知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为已知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为U2 d sin2 2 1 2 0 O AV ttUU L 2 L O AV L AV 45 0 R U R U I 2 2 O AV 45 0 2 U U U L 2 L AV D AV 45 0 R U II 2maxR 2UU 2R L 2 F 21 1 45 0 1 1 UU R U I 考虑到电网电压波动范围为 考虑到电网电压波动范围为 10 二极管的极限参数应满 足 二极管的极限参数应满 足 3 二极管的选择 二极管的选择 全波整流全波整流 d sin2 1 0 2O AV ttUU L 2 L O AV L AV 9 0 R U R U I 2 2 O AV 9 0 22 U U U 2 F L R2 0 45 1 1 1 1 2 2 U I R UU 2 2 2U 对二极管 要求 对二极管 要求 三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u2的的正半周正半周 A D1 RL D3 B uO u2 u2的的负半周负半周 B D2 RL D4 A uO u2 四只管子如何接 四只管子如何接 1 工作原理 uO u2 O O 若接反了呢 若接反了呢 2 输出电压和电流平均值的估算 d sin2 1 0 2O AV ttUU L 2 L O AV L AV 9 0 R U R U I 2 2 O AV 9 0 22 U U U 3 二极管的选择 2maxR 2UU L 2 L AV D AV 45 0 2R U I I 2R L 2 F 21 1 45 0 1 1 UU R U I 考虑到电网电压波动范围为 考虑到电网电压波动范围为 10 二极管的极限参数应满 足 二极管的极限参数应满 足 与半波整 流电路对 二极管的 要求相同 与半波整 流电路对 二极管的 要求相同 例10 2 2 P521 10 6 电路如图所示 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为电路如图所示 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为2U2 1 画出画出u2 uD1和和uo的波形 的波形 2 2 2U 解解 1 10 6 电路如图所示 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为电路如图所示 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为2U2 2 求出输出电压平均值和输出电流平均值的表达式 求出输出电压平均值和输出电流平均值的表达式 2 0 9 O AV UU 2 0 9 L AV L U I R 3 二极管的平均电流二极管的平均电流 和所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和所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 URmax的表达式 的表达式 D AV I 2 3 2 0 45 D AV L U I R 2 2 2 R UU 每个二极管都在每个二极管都在半周内 导通 半周内 导通 10 8电路如图所示电路如图所示 1 分别标出分别标出Uo1和和Uo2对地的极性 对地的极性 2 Uo1 Uo2分别是半波整流还是全波整流 分别是半波整流还是全波整流 3 U21 U22 20V时 时 Uo1 AV 和 和Uo2 AV 各为多少 各为多少 解 解 1 均为均为上上 下下 1 2 21 3 0 918 OAVOAV UU UV 2 均为均为全波全波整流 整流 4 U21 18V U22 22V时 画出时 画出Uo1 Uo2的波形 并求 出 的波形 并求 出Uo1 AV 和 和Uo2 AV 各为多少 各为多少 1 2 2122 0 450 4518 OAVOAV UUUUV 4 10 3 滤波电路 一 电容滤波电路 二 电感滤波电路 三 倍压整流电路 一 电容滤波电路 二 电感滤波电路 三 倍压整流电路 一 电容滤波电路 1 工作原理 非常小 对电容充电 时 有一对二极管导通当 充电 2C uu 放电 电容通过时 所有二极管均截止当 放电 CRRuu CLL2 充电充电 放电速度与正弦 波下降速度相似 放电速度与正弦 波下降速度相似 按指数规律下降按指数规律下降 滤波后 输出电压平均值增大 脉动变小 滤波后 输出电压平均值增大 脉动变小 C 越大 越大 RL越大 越大 越 大 放电越慢 曲线越平滑 脉动越小 考虑整流电路的内阻 越 大 放电越慢 曲线越平滑 脉动越小 考虑整流电路的内阻 2 二极管的导通角 导通角导通角 的峰值 脉动 放电 D O AV L i U R C 无滤波电容时无滤波电容时 有滤波电容时 有滤波电容时 ILmax ILmin 3 限流电阻的选择保证稳压管既稳压又不损坏 限流电阻的选择保证稳压管既稳压又不损坏 ZMmaxDZminD ZZ IIII且 Z IminZ D minLmaxZ UU III R 电网电压最低且负载电流最大时 稳压管的电流最小 电网电压最低且负载电流最大时 稳压管的电流最小 LmaxZ ZinIm II UU R 电网电压最高且负载电流最小时 稳压管的电流最大 电网电压最高且负载电流最小时 稳压管的电流最大 ZMLmin ZaxIm maxDZ II R UU I ImaxZIminZ ZMLminZLmax UUUU RR IIII 的选取 IZ和IZM分别为稳压管稳定 工作的最小 最大电流 10 12电路如图电路如图P10 12所示 已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 为 所示 已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 为6V 最小稳定电流为 最小稳定电流为5mA 允许耗散功率 允许耗散功率240mW 输入电压为 输入电压为20 24V R1 360 试问 试问 1 为保证空载时稳压管能安全工作 为保证空载时稳压管能安全工作 R2应选多大 应选多大 解解 1 稳压管最大电流为 稳压管最大电流为 max 40 ZM Z Z P ImA U 流过流过R1的电流范围为 的电流范围为 1 1 39 50 IZ R UU ImA R R1上电流最大时 为使晶体管安全工作 上电流最大时 为使晶体管安全工作 1 2 maxmax 6 600 5040 Z RZ UV R IImA 10 12电路如图电路如图P10 12所示 已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 为 所示 已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 为6V 最小稳定电流为 最小稳定电流为5mA 允许耗散功率 允许耗散功率240mW 输入电压为 输入电压为20 24V R1 360 试问 试问 2 当当R2按上面原则选定后 负载电阻允许的变化范围 是多少 按上面原则选定后 负载电阻允许的变化范围 是多少 2 负载电流的最大值为 负载电流的最大值为 2 max1min1 15 LRRZR IIIII min max 250 Z L L U R I maxL R 1 39 50 R ImA 取负载电流的最大值为 取负载电流的最大值为 max 39 1524 L ImA 10 5 串联型稳压电路 一 基本调整管稳压电路 二 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 三 集成稳压器 三端稳压器 一 基本调整管稳压电路 二 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 三 集成稳压器 三端稳压器 为了使稳压管稳压电路输出大电流 需要加晶体管放大 稳压原理 电路引入 为了使稳压管稳压电路输出大电流 需要加晶体管放大 稳压原理 电路引入电压负反馈电压负反馈电压负反馈 稳定输出电压 电压负反馈 稳定输出电压 OL 1 II BEZO UUU 一 基本调整管稳压电路 CEIO UUU 不管什么原因引起不管什么原因引起UO变化 都将 通过 变化 都将 通过UCE的调节使的调节使UO稳定 故称晶 体管为调整管 稳定 故称晶 体管为调整管 1 稳压原理 若由于某种原因使 若由于某种原因使UO增大增大 2 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 Z 3 321 OZ 32 321 U R RRR UU RR RRR 同相比例 运算电路 同相比例 运算电路 则则UO UN UB UO 二 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 输出电压可调 加深电压负反馈 3 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其作用 调整管调整管 取样电阻取样电阻 调整管调整管调整管调整管 是电路的核 心 是电路的核 心 UCE随随UI和负载 产生变化以稳定 和负载 产生变化以稳定UO 比较放大比较放大 基准电压基准电压 基准电压基准电压基准电压基准电压 是 是UO的 参考电压 的 参考电压 取样电阻取样电阻取样电阻取样电阻 对 对UO的取样 与基准电压共同决定的取样 与基准电压共同决定UO 比较放大比较放大比较放大比较放大 将 将UO的取样电压与基准电压比较后放大 决定 电路的稳压性能 的取样电压与基准电压比较后放大 决定 电路的稳压性能 4 串联型稳压电源中调整管的选择 IEmax IR1 ILmax ILmax ICM UCEmax UImax UOminUCES PTmax IEmaxUCEmax PCM 根据极限参数根据极限参数ICM U BR CEO PCM 选择调整管 应考虑电网电压的波动和负载电流的变化 选择调整管 应考虑电网电压的波动和负载电流的变化 三 集成稳压器 三端稳压器 输出电压 输出电压 5V 6V 9V 12V 15V 18V 24V 输出电流 输出电流 1 5A W7800 0 5A W78M00 0 1A W78L00 1 W7800系列 1 简介 简介 2 基本应用 消除高频噪声消除高频噪声 使使Co不通过 稳压器放电 不通过 稳压器放电 抵销长线电感效 应 消除自激振荡 抵销长线电感效 应 消除自激振荡 将输入端接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 将输出端接负 载电阻 构成串类型稳压电路 将输入端接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 将输出端接负 载电阻 构成串类型稳压电路 3 输出电流扩展电路 为使负载电流大于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电流 可采 用射极输出器进行电流放大 为使负载电流大于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电流 可采 用射极输出器进行电流放大 1 ROL III 很小很小 OODBE UUUU 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电压 若 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电压 若UBE UD 则 则 OO UU 二极管的作用 消除二极管的作用 消除 UBE对对UO的影响 的影响 O U 4 输出电压扩展电路 22 OOOW2OW2 11 1 RR UUUI RUI R RR IW为几为几mA UO与三端 稳压器参数有关 与三端 稳压器参数有关 隔离作用隔离作用 O 1 321 O O 21 321 U R RRR UU RR RRR 基准电压基准电压 P554 O U 2 基准电压源三端稳压器W117 输出电压输出电压UREF 1 25V 调整端电流只有几微安 调整端电流只有几微安 REF 1 2 O 1 U R R U 减小减小R2上纹波电压上纹波电压 保护 稳压器 保护 稳压器 P551 REF U 10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用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用 和和 表示判断结果 表示判断结果 1 对于理想的稳压电路 对于理想的稳压电路 0 0 OIO RUU 2 线性直流电源中的调整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开关型直流电源 中的调整管工作在开关状态 线性直流电源中的调整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开关型直流电源 中的调整管工作在开关状态 3 因为串联型稳压电路中引入了深度负反馈 因此也可能产生 自激振荡 因为串联型稳压电路中引入了深度负反馈 因此也可能产生 自激振荡 4 在稳压管稳压电路中 稳压管的最大稳定电流必须大于最大 负载电流 而且 其最大稳定电流与最小稳定电流之差应大于负载电流的 变化范围 在稳压管稳压电路中 稳压管的最大稳定电流必须大于最大 负载电流 而且 其最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