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醚生产事故应急预案1.doc_第1页
聚醚生产事故应急预案1.doc_第2页
聚醚生产事故应急预案1.doc_第3页
聚醚生产事故应急预案1.doc_第4页
聚醚生产事故应急预案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大沽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受控状态:编号:QJ/DGJX-01-2013 版次:B 修改状态:2 编制: 技术组 2013年3月12日 审核人: 卢新宇 2013年3月12日 审批人: 冷柏树 2013年3月12日 发布日期:2013年3月12日 生效日期:2013年3月12日 1.编制目的编制二级应急预案是总公司一级预案相关内容的具体化和补充,具体到精细化工,聚醚生产,各重点岗位,危险源点及操作程序的环节上可能发生的泄漏,燃烧,超压,超温,断水,断电所产生的着火爆炸事故,而制定的有效,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其目的是使各生产岗位,更具体了解,熟悉各种事故状态下的具体操作应急处置程序,做好应急响应的各项准备工作及防范事故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各岗位操作人员正确处理可能突发异常事故的能力和水平,保障我公司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政治、经济秩序,促进我公司生产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范围主要是以聚醚生产岗位的重要环节,重大危险源点,易燃、易爆、剧毒等产品原料,从进入储罐至生产过程到产品制作完成各生产环节,可能发生的泄漏,易燃液体的燃烧,各反应釜的超温、超压,生产中的突发断水、断电,所引发的各种突发事故的应急措施,同时也包括其他分厂可能发生的重大危险品的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时,本单位的二级应急预案也可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配合总公司搞好一级应急预案处理工作,从而减少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3.危险特性分析3.1环氧乙烷:C2H2O 第2.1类易燃液体 引燃温度429 爆炸极限3.0100% 最小点火能(mj):0.065危险特性:其蒸气可与空气形成范围广阔的爆炸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遇高温可发生剧烈的分解,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接触碱金属,氢氧化物或高活性催化剂,如:铁,锡和铝的无水氯化物及铁和铝的氧化物可大量放热分解,并可能引起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3.2 环氧丙烷:C3H6O 第3.1类易燃液体 引燃温度420 爆炸极限2.837%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温或强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性,与硫酸,盐酸,硝酸等强酸发生剧烈反应。遇高热可发生剧烈分解,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3.3 丙烯腈:CH2=CHCN 第3.2中闪点易燃液体 引燃温度480 爆炸极限2.828% 剧毒物品危险特性:本品在体内析出氰根,抑制呼吸酶,对呼吸中枢有直接麻痹作用。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急性中毒: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伴有上呼吸道和眼部刺激症状,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乏力,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胸闷,手足麻木,意识朦胧及口唇紫绀等,眼结膜,鼻,咽部充血,重者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出现四肢陈发性强直抽搐昏迷,液体污染皮肤,可致皮炎,局部出现红斑血疹或水疱等。3.4 苯乙烯:(1)分子式: C8H8(2)相对分子质量:104.14(3)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4)理化特性: 熔点():-30.6 相对密度(水=1):0.91 沸点():146 相对密度(空气=1):3.6 不溶于水,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5)燃爆特性: 燃烧性:易燃。 闪点():34.4 引燃温度():490 爆炸极限:1.16.1% (6)危险特性: 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遇酸性催化剂如路易斯催化剂、齐格勒催化剂、硫酸、氯化铁、氯化铝等都能产生剧烈聚合,放出大量热量。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7)健康危害: 对眼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和麻醉作用。急性中毒:高浓度时,立即引起眼及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出现眼痛、流泪、流涕、咽痛、咳嗽等,继之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严重者可有眩晕、步态蹒跚。眼部受苯乙烯液体污染时,可致灼伤。慢性影响:常见神经衰弱综合症,有头痛、乏力、恶心、食欲减退、腹胀、忧郁、健忘、指颤等。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有时引起阻塞性肺部病变。皮肤粗糙,皲裂和增厚。3.5 聚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分析: 由于聚醚产品牌号较多,所需的生产原料环氧丙烷、环氧乙烷、丙烯腈基本是易燃,易爆及剧毒液体,在生产环节从进料到产品制作完成整个过程中,某个环节发生泄漏,超温,超压,都容易产生燃烧,爆炸,剧毒液体泄漏会导致操作人员中毒,对呼吸中枢有直接麻痹作用,造成头晕,头痛,手足麻木,该物质对环境有严重危害,一旦泄漏会造成水污染,环境污染等,给人体造成很大的威胁。3.6 聚醚生产装置区周边单位重大危险源及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聚醚生产装置区的东侧是PVC分厂主要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很可能发生易燃气体的泄漏如:单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西南侧是VCM分厂EDC罐区,发生泄漏时也可能发生燃烧,爆炸等事故,一旦上述两大危险源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本预案应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以免造成更大的事故,波及到自身的安全生产。4.事故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4.1 公司应急指挥机构成员职责4.1.1 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公司经理副组长:公司书记、公司生产经理成员:公司技术经理、公司设备经理、安全员、各工段长、当班值班主任、直属班长。4.1.2 工作安排:日常工作由安全员负责,中夜班由当班值班主任负责。发生事故按照一员五组分工,按照每个人分工的职责严格执行。4.1.3 工作职责公司经理:负责全公司的应急救援指挥。公司生产经理:负责事故处理时,生产系统开停车调度工作,事故现场通讯联系和对外联系、监测和对外发布有关信息;负责事故处理的工程抢险、抢修工作的现场指挥;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医院工作及受伤中毒人员的护理组织工作。公司书记: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及物资供应工作。安全员:负责事故报警及事故处理工作。各工段长、直属班长:分别负责本部门人员的指挥工作。4.1.4应急现场人员职责人员发现事件第一人中控室操作人员当PLC/DCS系统或可燃气体报警、火灾报警系统报警1、 迅速向中控室汇报。2、 在确保自身和他人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措施控制事态。1、 接到报告后记录报告的详细内容。报告班长,并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2、 当PLC/DCS系统、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报警时,确认报警地点,通知所属岗位职工到报警现场检查处置。 1.接替值班主任成为现场指挥员并确认现场正在进行的应急措施是否合理有效。2.负责协调内外部力量参与应急救援。3.负责采取措施确保区域内其他生产装置的安全。4.负责确认单元级应急程序的终止。公司经理1. 接替班长成为现场指挥员并确认现场正在进行的应急措施是否合理有效。2. 负责协调外部力量参与应急救援。3. 负责采取措施确保区域内其他生产的安全。4. 负责确认单元级应急程序的终止。1、 立即成为现场指挥员,启动应急响应程序。2、 立即组织向3119/120报警,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单位领导汇报。3、 组织本班应急响应人员进行应急处理。当班班长工段长、值班主任4.2 应急救援小组按一员五组分工:组员按“一员五组”分工如下:指挥员:负责扑救起火初期火灾的指挥工作报警组:立即拨打火警电话“3119”报警扑救组:紧急停车处理,切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或水进行扑救工作。警戒组:保护现场,维持火场秩序。引导组:引导专职消防队,准确迅速到达火场, 展开扑救工作。中夜班现场负责人:由当班值班主任负责指挥,当班的组长为副指挥负责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其各班分工如下:甲班: 指挥员:值班主任李长军 副指挥:当班班长刘建新 报警组:郑洪磊 扑救组:张建宝 刘建国 疏散组:佟强 刘建华 引导组:王建会乙班: 指挥员:值班主任刘亮国 副指挥:当班班长邵月欣 报警组:常连海 胡玉起 扑救组:张凤山 张洪权 疏散组:郭金福 林卫东 引导组:吴春利丙班: 指挥员:值班主任王守岗 副指挥:当班班长谢根利 报警组:牛建利王荣路 扑救组:李再生 穆德均 疏散组:张大岐 引导组:史伟利丁班: 指挥员:值班主任孙洪伟 副指挥:当班班长郭海 报警组:李丛祥 周利纲 扑救组:李建林 蔡传新 疏散组:李富贵 引导组:刘建要求各班认真学习好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并熟知自己的工作职能。5.事故报告:5.1 事故分级:见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第1.3.2条事故分级。5.2 事故应急响应分级:见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第5.1条响应分级。5.3 事故信息报告程序:发现事件第一人 分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立分厂厂长或生产厂长调度处当班值班主任当班班长公司应急响应中心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员公司应急救援组织事故现场6.事故应急处置:6.1 环氧乙烷着火爆炸事故应急预案:6.1.1环氧乙烷的接卸岗位:环氧乙烷卸料过程接头漏料处理:(1) 外操人员应立即停止卸料; (2) 外操人员关闭槽车料阀门HV0041及储罐进料阀门HV0007和HV0010 (3) 外操人员用大量井水进行冲洗(24倍以上) (4) 禁止车辆启动 (5) 如果在卸料过程生产系统发生故障,外操人员立即停止卸料,关闭卸料系统所有节门HV0040和HV0041,卸料软管用N2置换尾气排至尾气到吸收塔后断开,视情况决定槽车是否离开现场。 (6) 如果发生着火,事故处理人员(外操)佩带好空气呼吸器,向着火处喷水降温进行现场扑救,立即报警,取得消防方面的支援。6.1.2 环氧乙烷储罐出料口及泵进出料口法兰泄漏 (1)外操人员立即切断电源,关闭泵进料口HV0067和储罐出口阀门HV0029,停止进料。 (2)事故处理人员(外操)要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现场扑救,并用24倍的井水喷淋泄漏处。 (3)泄漏点下风处人员尽快撤离,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通行。 (4)如果着火则先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如有燃烧爆炸,应立即报警,取得消防方面的支援;可能的情况下用泵将储罐中的环氧乙烷移至槽车运走。 (5)待消防安全技术人员确认无危险后,方可消除报警,进入现场。6.1.3泵出口处法兰泄漏 (1)外操人员断开电源,停泵,关闭泵进料口HV00和出料口阀门HV0072,关闭反应釜进料口阀门HV0214。 (2)外操人员用泄漏量24倍的井水冲洗,泄漏点下风处的人员尽快撤离,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通过。 (3)如果着火则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火灭后再用大量的水冲洗。6.2 环氧丙烷着火爆炸事故应急预案:6.2.1环氧丙烷进料口,泵出料口法兰泄漏着火的处理:外操人员立即切断进料口HV0042,停止进料,同时通知环氧丙烷分厂停止供料。划出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通行。如未着火,则用大量井水冲洗即可(40倍)。如有着火,处理事故人员要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现场扑救,其他人员立即报警,取得消防方面的支援。如有着火则先用干粉灭火器灭火,等火灭了以后可用水清洗。待消防安全技术人员确认无危险,方可消除报警,进入现场。6.3 丙烯腈着火爆炸事故应急预案:6.3.1 丙烯腈泄漏处理 (1)丙烯腈卸料过程槽车卸料管线至卸料泵PU601之间法兰和快装接头漏料处理。 (2)外操人员立即停止卸料。 (3)外操人员关闭槽车出料口软管及储罐进料口阀门HV5131。 (4)外操人员用大量井水冲洗。 (5)禁止车辆启动(附近机泵保持原状态或停车) (6)如果卸料过程生产系统发生故障,立即停止卸料,关闭卸料系统所有节门,视情况决定槽车是否立即离开现场。6.3.2 ST-601出料口至VE-602进料管线法兰漏料:若发现此管线或法兰漏料,外操人员立即通知内操停止PU-601进料并关闭UV-6107,用大量水冲洗泄漏点。6.3.3 混料A出料口至混料储罐进口泄漏:发现泄漏,外操立即通知内操,停止PU-609并关闭UV-6117,用大量清水冲洗泄漏点。6.3.4 混料储罐出口至RE-601进口接头泄漏:发现泄漏,外操立即通知内操,停止PU-611A/B并关闭UV-6118,外操关闭VE-604出料口手动阀,用大量清水冲洗泄漏点。6.3.5 如果发现混料A或混料B出口法兰泄漏:外操立即通知内操将混料B移入混料A或混料A移入VE-604并用大量水冲洗。 6.4反应釜及相关设备停电,停水事故处理:6.4.1 突然停电(1)外操人员应立即停止进料,关闭泵的进出口阀门HV0067和HV0214。(2)内操人员注意各反应釜的压力(0.2-0.6Mpa)及温度变化,及时排压,但注意不要过猛过快。 (3)如果反应釜温度上升,则内操人员打开循环水进行降温。 6.4.2 突然停水(1)外操人员应立即停止进料,关闭泵的进出口阀门HV0067和HV0214。(2)注意反应釜的压力温度变化,及时排压。(3)如果温度升高,启动备用水源进行降温。(4)同时注意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储罐,如果压力过高,则通过呼吸阀BV101进行排压,排至尾气吸收塔。6.4.3 突然停水,停电:(1)关闭各反应釜进料出口的阀门HV0203。(2)注意各反应釜的压力和温度,压力高则及时排压,排至尾气吸收塔。(3)温度过高,则启用备用应急水进行降温。6.4.4 反应釜机械密封泄漏处理:(1)外操人员立即停止进料,关闭进料节门HV0203。(2)排压处理,并降温低于60(3)压力到常压时,加入氮气保护物料不被氧化,同时内操记下物料的投入量。6.4.5 反应釜的下部泄漏点发生泄漏事故处理:(1)外操立即停止进料,关闭进料节门HV0072。(2)排压处理,并降温低于60(3)加入氮气保护(4)对泄漏物料用大量水冲洗6.4.6 反应釜超温的应急处理:(1)检查冷却水的压力,及时调节冷却水量。(2)检查蒸汽节门是否泄漏,关闭蒸汽节门,防止蒸汽进入冷却系统。(3)如果温度无下降趋势,视情况而定减少投料量或停止投料,应通知外操从反应釜上部加入冷却水。6.4.7 反应釜搅拌系统故障处理:(1)如果搅拌系统突然停止,应停止进料。(2)降温处理,并长时间观察温度变化,防止温度上升。(3)排压处理,加入氮气保护。(4)记录好投料量6.4.8 DCS突然停电:(1)内操人员及时通知外操人员停止反应釜进料,关闭进料节门HV0072。(2)内操通知电工进行电路检查或与调度站联系(3)注意观察现场压力和温度计,压力高及时手动排压,温度高手动打开冷却水阀门HV0253进行冷却。(4)待故障排除后,通知计控处,启动DCS系统,同时检查程序是否正确,各控制点现实是否与现场仪表指示相吻合。6.5冷冻岗位应急处置:6.5.1氨(NH3) 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 燃烧性:易燃 爆炸极限:15.7-27.4 可燃烧度:6516.5.2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接触发生剧烈化学反应。若遇高温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6.5.3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拖去被污染的衣物,应用2的硼酸或大量的清水彻底冲洗并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并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清新处,保持呼吸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气。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就医。6.5.4氨泄漏处理:应立即切断电源戴好防毒面具、橡皮手套、穿好防护服进入事故现场。关闭制冷机进口排气阀和节流阀然后进行检查,必要时关闭适当的节门,以防止事故扩大并及时通知消防人员,无关人员立即撤离现场。6.5.5氨系统超压时:发现容器或制冷机超压时,要立即紧急停止制冷剂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