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动力学考试题与答案.doc_第1页
空气动力学考试题与答案.doc_第2页
空气动力学考试题与答案.doc_第3页
空气动力学考试题与答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1、 概念 1、理想流体:忽略粘性的流体。 2、粘性:当流体各流层间发生相对滑移时,流体内部表现出阻碍这种相对滑移的性质。 3、完全气体:忽略气体分子的体积,忽略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忽略碰撞完全弹性。 4、等温压缩系数:在可逆定温过程中,压力每升高一个单位体积的缩小率。 5、绝热压缩系数:在可逆绝热过程中,压力每升高一个单位体积的缩小率。 6、热胀系数:在准平衡等压过程中,温度每升高一个单位体积的膨胀率。 7、功率系数:风(空气)实际绕流风机后,所产生的功率与理论最大值Pmax=1/2V02A之比。 8、贝兹极限:功率系数的最大值,其数值为0.593。 9、弦长:前、后缘点所连接直线段的长度。 10、骨架线(中轴线):风力机叶片截面上内切圆圆心的连线。 11、弯度、最大弯度:中轴线与几何弦长的垂直距离称为弯度;中轴线上各点弯度不同,其中最大值为最大弯度。 12、拱度、最大拱度:截面上弦的垂线与轮廓线有两个交点,这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拱度;截面上弦的垂线上的拱度不同,其中最大值为最大拱度。 13、NACA4412:“NACA”,美国航空总局标志;第一个“4”,表示最大弯度出现在弦上距前缘点4/10弦长处;第二个“4”,表示最大弯度为弦长的4%;“12”表示最大拱度为弦长的12%。 14、简述绕流翼型产生升力的原因。 无穷远处均匀来流,绕流如图所示翼型,在尾部锐缘点处产生一个逆时针的漩涡,均匀来流无涡,因此在翼型表面形成一个与尾涡大小相当,方向相反,顺时针漩涡,使上表面流速加快,下表面流速减慢,由伯努利方程,上表面流速减慢,压力增大,上下表面压差产生升力。 15、写出理想流体的伯努利方程(不计重力),并说明其物理意义。P+1/2V2=常数 (P/+1/2=常数)物理意义:流体压力势能与动能之间相互转化,二者之和守恒。 16、简述风能本身及当前风力发电产业链的优缺点。 风能本身 优点:清洁、可再生、无污染、分布广 缺点:过于分散、难于收集、稳定性差 风力发电产业链 优点:可再生、分布广 缺点:过于分散、难于集中与控制、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成本高 17、风力机叶轮转速是多少? 2050r/min 励磁电机转速是多少? 1000r/min、1500r/min、3000r/min 如何实现变速? 通过变速齿轮箱来实现2、 图表分析与简答。 1、P27 图4.4 推力系数CT关于a=0.5对称。当a=0.5时,CT取最大值,CTmax=1;当a=0或1时,CT取最小值CTmin=0;功率系数Cp在a0.33时,取最大值,Cpmax0.59(0.6,略小于0.6);当a=0或1时,Cp取最小值,Cpmin=0。 2、P37 图5.2与图5.3 图5.3 说明在同一推力系数下,闭式风轮的功率系数(功率)大于开式风轮;开式风轮的最大值略小于0.6,而闭式风轮没这个限制;其功率系数可接近1;采用闭式风轮后,最大功率系数Cpma所对应的推力系数Cp变小。 图5.2 说明采用闭式风轮后,Cp.d大于Cp.b,同时流经风力机叶片的质量流量也有所增加,mdmb;二者的增加率相等,即Cp.d/Cpb=md/mb;最小增加率略大于50%,最大增加率80%左右。 3、比较各功率系数Cp计算公式,Cp=4a(1-a)2 仅考虑了一维动量理论,未考虑尾涡损失,更未考虑仅有的3个叶片不能充满整个风力机的叶片旋转平面,因此计算结果较大,误差也大;考虑了尾涡损失,但未考虑仅有的3个叶片不能充满整个风力机的叶片旋转平面,因此计算结果中等,误差居中;但考虑尾涡损失,又考虑仅有的3个叶片不能充满整个风力机的叶片旋转平面,因此计算结果最小,但最精确。 4、经典的叶素动量理论做了哪些假设?普朗特叶尖损失因子是对其中哪个理论的修正?(1)空气是完全气体,密度均匀,不可压缩;(2)空气是理想流体,即忽略空气粘性;(3)径向性质相互独立,即在某个单元发生的情况不影响其他单元;(4)每个环形单元中,叶片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是定常的;该假设对应叶片无穷的风轮。 对(2)进行了修正。(715章)1.简述控制/调解的目的与方法.目的:保证风力机运行在设计范围内,(1)风力机转速保持在特定范围内。(2)风力机能偏航。(3)功率输出保持在一定范围内。(4)风力机能启动和停机。方法:为了限制高风速时的功率输出,可采用以下四种策略,其中前两种最常用。(1)失速调节。(2)桨距调节。(3)偏航调节。(4)变速。2.已知发电机的极对数P=1,2,3,求转速n。P=1,n1=60f/p,n=3000r/minP=2,n2=1500r/minP=3,n3=1000r/min3简述失速产生原因,及其对气(汽)轮机危害。当攻角过大(15)时,尾涡前移,使绕流不畅,阻力加大,升力锐减,造成失速;前移尾涡内,空气对叶片有磨损和腐蚀作用,缩短气(汽)轮机使用寿命,甚至直接损坏,飞机失速可能造成机毁人亡。4.P56 图7.3,说出失速调节的优缺点。图1,风速在1624m/s内变化,平均风速20m/s,浮动范围4m/s,浮动率20%;图2,起初=400420s,风力机未启动,异步发电机转速很低,n0100r/min,但未静止,接下来=420445s左右启动,风力机开始启动,n0开始从100 r/min上升至1600 r/min1500 r/min,=445s后,风力机完全启动,此时转速完全稳定在1600r/min,虽稳定但略大于1500 r/min;图3,=420445s左右,即风力机完全启动前发电机功率为零,在=445s左右瞬间,发电机功率经历三次突变,先充当电动机,再跳落至1.5MW,后回落至1.1MW,幅度0.1MW,浮动率9.1%,远小于20%,平均功率略大于1MW.由此可见失速调节优缺点:优点:调节结果稳定,功率和转速稳定;缺点:在风力机完全启动瞬间,会发生接连三次功率突变,损害发电机;此外,风力机停不下来,正常运行时功率较大。5.从原理上看,桨距调节和失速调节有什么不同?每一个叶片都可以配置一个小的电动机,这样每一个叶片的桨距都可以单独调节。桨距角已经调节的叶片可以发挥启动刹车的作用,因此,在桨距调节风机中,无需像失速型风机那样,在叶尖配置启动刹车。通过调节整个叶片的桨距角就有可能控制叶片攻角,从而控制功率输出。6.P59 图7.5(图1 图3) 说明桨距调节的优缺点。图1,风速变化大致在1025m/s内变化,平均风速17.5m/s,浮动范围7.5m/s,浮动率37.5%;图3,在0200s内,风力机未启动,异步发电机功率P=0,转速n0=0;200250s,风力机开始启动,功率开始逐步振荡上升,在250s左右,风力机正常运行,异步发电机功率维持在1MW上下,振幅约0.3MW,有时达到0.5MW,浮动率30%,有时达50%。优点:不再有突变,可以停机,调节后输出功率和转速均值维持在额定值1MW和1500 r/min。缺点:输出功率和转速振幅较大,不稳定。7.P64 图7.12,说明该风力机在不同来流风速下,转速与输出功率的关系?相对同一来流风速,随转速的增加,功率先增加后减小,相对不同的风速,同一转速下,来流风速越大,输出功率越大;不同风速下,最大功率所对应的转速不同,该转速随来流风速的增加而增大。8.从纯技术角度讲,什么是风机最优化设计?从纯技术观点来看,所谓最优化设计,就是给定风轮直径的风力机每年能获取尽可能多的发电量。9.P68 图8.1,对风力机采用哪种设计,为什么?采用设计2。设计1虽然在设计风速上取得最大功率,但是达不到贝兹极限Cp=0.593。而风速稍有偏离,Cp值下降快,功率系数不稳定,年发电量小;设计2在设计风速上取得平稳功率,虽然Pmax远离贝兹极限,但当风速偏离时,Cp值几乎不下降,全年输出功率稳,保证较大年发电量。10.非定长:各点状态,特别是转速和来流风速随时间变化而变化0.11.简述几种非定长叶素动量模型。(1)动量尾流模型 气动载荷处于平衡前考虑时间延迟。(2)动态失速 叶片攻角的改变不会在载荷中立即显示出来,而是有一个时间延迟。(3)偏航/倾斜模型 如果风轮已经偏航,则诱导速度将会有一个方位角的变化,当叶片指向上游比同一叶片转了半圈后指向下游的诱导速度小了些。(4)风的确定性模型 越接近地面风速越小,但风速的变化越快。12.载荷: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力。1N/m2=1Pa13风力机叶片的材料,过去,考虑什么,现在?在过去,叶片中已经使用过如木炭、钢、铝、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RP)和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等材料。选择材料时取决许多参数,例如强度、重量、刚度和价格,并且对风力机而言非常重要的是疲劳特性。目前,大多数风力机叶片是使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RP)材料制成。14.单自由度系统(SDOF):最简单的系统,仅仅由一个集中质量组成。15.有限元模型:一种计算机辅助计算模型,往往使用四面体网格。 有限差分模型:一种计算机辅助计算模型,往往使用六面体网格。16.简述风力机载荷三个最重要来源及其规律。(1)重力载荷:地球的重力场给每一个叶片带来一个按正弦曲线变化的重力载荷。(2)惯性载荷:当风力机加速或者减速时,将产生惯性载荷,起停时该载荷最明显。(3)气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