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结论 利用计算机人工智能选择色谱操作条件 应采用串行最佳化的方法 由模拟谱图预测 分离情况 由于引进了拖尾非对称 峰的模 型 并且直接参考峰高分离度 K 与温度的 关系 以及温度和分析时间的关系曲线 可 使预测饨 结果直观易见 而且选出的最佳条件 准确可行 拖尾峰 K 值的直接预测 可以 免除以往各种方法在预测分离指标 时的困 难 以及 K指标由于没有考虑峰面积比 和拖尾非对称度的影响所带来的误差 参考文献 1 W A S p e n c e r L B R o g e r s A n a l C h e m 5 2 9 5 0 1 9 8 0 2 J C B e r r i d g e J C h r o m a t o g r 2 4 4 1 1 9 8 2 3 H K S m i t h 1 9 8 5 P i t t s b u r g h C o n f e r e n c e E x p o s i t i o n U S A A B S T R A C T 1 2 1 2 4 R J L a u b J H P u r n e l l J C h r o m a t o g r 1 1 2 7 1 1 9 7 6 5 R J L a u b J H P u r n e l l J C h r o m a t o g r 1 6 1 4 9 1 9 7 8 6 R E Ka i s e r R I R i e d e r J HR C C C 7 4 1 6 1 9 7 9 7 卢佩章 气相色 谱法讲义 旅大市化 学化 工学会 大连 1 9 6 4 8 L u P e i c h a n g L i X i u z h e n Z h a n g Y u k u e i J HR C C C 3 5 6 7 1 9 8 0 9 S t e r n b e r g J C h r o m a t o g r A d v a n 2 2 0 5 1 9 6 6 1 0 张玉奎 董礼孚 包 绵生 周桂敏 卢佩章 分析测试通报 3 1 6 1 9 8 4 1 1 L u P e i c h a n g L i H a o c h u n L i n B i n s h e n g 1 9 8 5 P i t t s b u r g h C o n f e r e n c e E x p o s i t i o n U S A A B S T R AC T S 2 4 1 1 2 李浩春 林彬生 罗春荣 卢佩章 中国科学 B 辑 3 2 3 3 1 9 8 6 收稿日期 1 9 8 5 年9月 2 8 日 A n O p t i m i z a t i o n M e t h o d f o r S e l e c t i n g G a s 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i c O p e r a t i n g C o n d i t i o n s A r t i f i c i a l I n t e l l i g e n t C u r v e F it t i n g M e t h o d b y C o m p u t o r L i n B i n s h e n g L i H a o c h u n L u P e i c h a n g D a l i a n I n s ti t e o C h e m i c a l P h y s i c s A c a d e m i a S i n i a T o s e l e c t t h e o p t i m a l o p e r a t i o n c o n d i t i o n s f o r g a s 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 t h r e e s t e p s s h o u l d b e o p t i m i z e d i n s e r i e s 1 d e t e r m i n i n g t h e a v a i l a b l e c o n d i t i o n s i n w h i c h t h e ma x i mu n n u mb e r s o f p e a k s c a n b e o b t a i n e d 2 p r e d i c t i n g t h e b e s t s e p a r a t i o n c o n d i t i o n s 3 t h e n c o n s i d e r i n g h o w t o t a k e t h e a n a l y t i c a l t i m e a s s h o r t a s p o s s i b l e I n t h i s p a p e r w e s u g g e s t a b a s i c s o f t w a r e b y wh i c h t h e wh o l e i mi t a t i n g c h r o m a t o g r a m a t a n y g i v e n t e m p e r a t u r e c a n b e o b t a i n e d a n d t h e p e a k s s e p a r a t i o n r e l a t e d t o t e m p e r a t u r e c a n b e p r e d i c t e d T h i s i m i t a t i n g c h r o m a t o g r a m i s b a s e d o n t h e c u r v e f i t t i n g m e t h o d u s i n g t h e e x p o n e n t i a l m o d i f i e d G a u s s i a n E M G p e a k m o d e l a n d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p a r a m e t e r s a n d r e t e n t i o n t i m e t R wh i c h w e e v e r o b t a i n e d 直链烯烃的沸点 分子结构和保留指数间的关系 吴 烈 钧 山东省化学研究所 济南 提要 本文 提出了 根据直链烯烃的沸点和分子结构精密地计算其保留 指数 以及相反地 根据保留 指数和分子结构计算其沸点的公式 并计算了 在角鲨烷固 定液上8 6 时7 1 个C 3 C 1 直链烯烃的保留指 数值和1 1 个C3 直链烯烃的沸点值 I 值和 T b 值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 8 指 数单位和0 1 5 在石油化学上直链烯烃占有相当重要的 地匚位 其气相色谱分离和分析也是人们大量 研 芯 究的课题 A Ma t u k u m a 1 L S o j a k 等 2 4 研 究了直链烯烃的沸点和保留指数 之间的关系 并提出了能精密地从保留指数 求得各直链烯烃的沸点值的公式 但计算中 需 知各相应烯烃的校正因子f c 值或k p 值 J E D o b o i s 等 5 用D AR C 拓扑分析从分子 结构的角度计算了直链烯烃的保留指数 但 误差较大 本文采用前文 6 类似的原理和数 学推导 提出了从直链烯烃的沸点和分子结 构精密地计算保留指数的公式 并计算了在 角鲨烷固定液上8 6 时7 1 个C 3 C 1 3 直链烯 烃的保留指数值和1 1 个C 1 3 直链 烯烃沸点 值 值和 T b 值的标准偏差分别为 0 8指 数单位和0 1 5 一 公式 与前文一样 6 以化合物校正保留值的 对数 l o g z 与其沸点 T b呈近似的直线关 系 即l o g z a 1 b 1 T b 为基础 将直链烯烃 同碳数的以及相邻的多一个碳的正构烷烃 分别以 x n n 1角注表示 它们的校正保 留值与沸点的关系式 可分别写成 采用前文同样的数学推导和处理 便可 得到直链烯烃保留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 中 N为直链烯烃的沸点校正值 它 与固定液的种类 柱温以及化合物的分子结 构有关 在做直链烯烃分析的典型固定液角 鲨烷和一定柱温 8 6 时 N 只与化合 物的分子结构有关 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N 0 为常数 N i 为结构单元对 N值的贡献 Y i 为结构单元的数目 本文研究了文献 3的实 验 值和文献 1 7 8 所报导的C 8 C 3 C 1 1 C 1 2 直链烯烃的 T b 值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发现在上述 条件下 N 值与直链烯烃的双键位置 顺 反 构型和碳链长度密切 相关 用Z 8 0 电子 计算机算得了式 5 中的N0 及N i 值 列于 表 1 表 1 不同 结 构 单 元 的 N i 值 表 1 中未列出的结构单元 如顺 5 反 2 以及除反 4 外的其他反式异构体的亚甲 基增量 在用式 5 计算时 皆作0 处理 计算示例如表 2 表 2 计算示例 利用烯烃和同碳数的烷烃的沸点差 Tb 与双键位置 顺 反 构 型 以及碳链长度 的规律性 见图1 对无文献T b 值的 c 9 C 1 0 和C 1 3 直 链烯烃的T b 值 分别用内插法和 外推法求得 且偏差很小 见表4 用式 4 即可算得C 3 C 1 3 任一直链烯烃的 值 以 计 表之 L S o j a k等 2 8 曾用三种方法计 算 直链烯烃的沸 点值 基中一公式 轿 为 将本文 4 式变换成下式 也可从化合物的 值计算 T b 值 比较 6 7 二式可以看出 二式右端的第一 二项虽然符号不同 实质是一样的 但 7 式多了第三项与烯烃分子结构密切相关的 N值 使计算烯烃沸点的精密度明显优于 6 式 二 结果 本文计算了7 1 个C 3 C 1 3 直链烯烃的 值及 I值 与拓扑分析的计算结果一起列 于表3 以L S o j a k用 k 0 值计算的沸点 值 3 为参考 用式 7 计算了C 11个直链 烯烃的沸点值 并与外推法和的式 6 计算 的结果一 起列于表 4 表 3 本 方 法 与 其 他 方 法 部 分 结 果 的 比 较 续表 3 表 4 C 1直链烯烃计算沸点值的比 较 三 结论 本文研究了在角鲨烷固定液上 直链烯 烃的保留指数 沸点和分子结构 之间 的关 系 并用电子计算机算出了直链烯烃1 0 个结 构单元的沸点校正值 已知直链烯烃 同碳 数及相邻的多一个碳原子的正构烷烃的沸点 值 以及该直链烯烃的结构 即可用式 5 和式 4 较精确地计扑 算出该直链烯烃的 保留 指数值 计算与实验保留指数值之差的标准 偏差为 0 指数单位 相反 如果已知直链 烯烃的保留指数 值和分子结构 也可用式 7 计算沸点值 致 谢 张克诚 王积乐同志帮助编制计算机程 序和计算 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A M a t u k u m a G a s 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 1 9 6 8 C L A H a r b o u r n e d T h e I n s t i t u t e o f P e t r o l e u m L o n d o n P 5 5 1 9 6 9 2 L S o jk e t a l J C h r o m a t o g r 6 5 9 3 1 9 7 2 3 L S o j a k e t a l A n a l C h e m 4 5 2 9 3 1 9 7 3 4 L S o j a k e t a l J C h r o m a t o g r 1 7 4 9 7 1 9 7 9 5 J E D u b o i s e t a l i b i d 1 9 4 1 2 1 1 9 8 0 6 吴烈钧 色 谱 1 2 1 2 2 1 9 8 4 7 F As i n g e r e t a l C h e m B e r 9 7 1 5 5 5 1 9 6 4 8 L S o j k e t a l J C h r o m a t o g r 7 1 2 4 3 1 9 7 2 收稿日期 1 9 8 5 年5 月 T h e B o i l i n g P o i n t S t r u c t u r e R e t e n t i o n I n d e x R e la t i o n o f S t r a i g h t C h a i n A l k e n e s Wu L i e u s a n d o n g l n s t i t u t e o C h e m i s t r y J i n a n T h e B o i l i n g P o i n t S t r u c t u r e R e t e n t i o n I n d e x r e l a t i o n o f s t r a i g h t c h a i n a l k e n e s o n s q u a l a n e wa s s t u d i e d T h e c o r r e c t i o n v a l u e s o f 1 0 s t r u c t u r e u n i t s f o r b o i l i n g p o i n t s o f s t r a i g h t c h a i n a l k e n e s w e r e c a l c u l a t e d b y c o m p u t e r A n e q u a t i o n f o r t h e a c c u r a t e c a l c u l a t i o n o f t h e i r r e t e n t i o n i n d i c e s i s p r o p o s e d T h e r e t e n t i o n i n d i c e s o f 7 1 C 3 C 1 3 s t r a i g h t c h a i n a l k e n e s o n s q u a l a n e a t 8 6 a n d t h e b o i l i n g p o i n t s o f 1 1 C 1 3 s t r i g h t c h a i n a l k e n e s w e r e c a l c u l a t e d b y u s i n g t h e e q u a t i o n T h e s t a n d a r d d e v i a t i o n s o f l a n d T b w e r e e q u a l t o 0 8 i n d e x u n i t a n d 0 1 5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细胞内氨基酸含量 赵琼蕊 刘 华 朱无难 刘厚钰 蔡幼德 叶胜龙 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 院内科 教研室及实验室 提要 作者采用国产梯度洗脱装 置 并改良 了以 往报道的色 谱条件 对人体红细胞内 2 3 种游离氨基酸 包括谷胱甘 肽 进行了分离和定量测定 各氨基酸保留时间的 天内变异系 数为 0 1 7 0 0 9 天间 为0 2 1 0 1 2 均数 S D 这说明国产 仪器的性能可靠且重现性 好 分析所得正常人红细 胞内氨基酸值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慢性肾 功能衰竭和原发性肝癌 患者红细胞内 多种氨基酸有显著变化 实验证明 生理盐水洗 涤红细 胞会使红细胞内 的各种 氨基酸有不同程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戊二酮苯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气象、水文仪器及装置项目建议书
- 教育技术推动现代课程设计的核心力量
- 2025年河北省鹿泉一中物理高二下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中职新媒体营销课件
- 商业案例分析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助力企业发展
- 中职数学直线复习课件
- 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技术力量
- 教育心理学在学生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案例
- 中职教育政策宣讲课件
- 2025年重庆市辅警招聘测试题及答案
- 2025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发展报告
- 2025年高考真题-物理(江苏卷) 含解析
- 自然拼读教学培训
- 小学数学论文8篇
- 2025至2030中国网络动漫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报告
- 国家开放大学机考答案6个人与团队管理2025-06-21
- 2025至2030中国海洋工程防腐涂料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风险报告
- GB/T 25383-2025风能发电系统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
- 2025年时事政治考试100题(含参考答案)
- 2024年安徽焦甜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