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菊竹沟金矿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pdf_第1页
河南省菊竹沟金矿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pdf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 床 地 质 2012 年 MINERAL DEPOSITS 第 31 卷 增刊 河南省菊竹沟金矿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 申扎根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总院 河南 郑州 450052 河南西峡县菊竹沟金矿位于秦岭构造带北秦岭构造亚带中东段 朱阳关 夏馆断裂带上 北秦岭构造带 主要由北西西向展布的深变质中元古界秦岭群 中元古界宽坪群和新元古界 早古生界的丹凤岩群和二郎 坪岩群构成 是在洋壳基底上发育起来的优地槽褶皱带 在漫长的地质发展史中 经受了多期的构造 岩浆 热事件的影响 其岩浆活动 构造断裂及成矿作用相当发育 是我国重要的贵金属和有色金属成矿带 1 成矿地质背景 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秦岭群雁岭沟组 石槽沟组古老变质岩系及古生界二郎坪群小寨组陆缘碎屑 岩系 秦岭群雁岭沟组岩性为石墨大理岩 白云大理岩夹二云石英片岩 斜长黑云石英片岩及斜长角闪岩 片岩片理发育 常有细小石英脉断续充填 大理岩中的蚀变破碎带为金矿的赋存部位 与矿化关系密切 古生界二郎坪群小寨组主要岩性有斜长黑云石英片岩夹斜长角闪岩等 区域构造位于秦岭中央造山带东段北秦岭叠瓦状逆冲推覆构造带内 经过了长期的近南北向水平挤压 应力的作用 形成了北西 南东向为主的断裂构造 力学性质属压性和压扭性 具有多期活动特征 是区内 的控矿断层 形成宽约几十米的破碎带 主要由无定向的棱角状 次棱角状碎裂岩组成 岩石的硅化 石 墨化 褐铁矿化现象强烈 区内褶皱构造不发育 地层表现为总体倾向南西的单斜构造 区内发现的岩浆岩类有花岗岩 黑云二长花岗岩等 岩体受北西向构造的明显控制 延伸方向和区域 构造线方向一致 多呈岩珠或岩脉侵入 由于遭受多期次区域变质 动力变质甚至混合岩化作用 岩体表 面蚀变较强 局部碎裂状 角砾状 2 矿床地质特征 菊竹沟金矿目前发现 3 条处矿化蚀变带 有 5 个矿体 矿脉较集中分布于菊竹沟破碎蚀变带 黄柏沟 破碎蚀变带和西沟脑破碎蚀变带内 呈北西向平行排列 属于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 含矿围岩为秦岭 群雁岭沟组大理岩 二云石英片岩等 菊竹沟破碎蚀变带规模最大 是北西向朱 夏断裂带的次级断裂 走向北西 倾角陡立 影响宽度大 延伸远 呈北西向带状分布 矿化蚀变带断续长度 1 800 m 宽 150 m 由 5 条脉组组成 每条脉组一般长 度 400 500 m 宽 2 4 0 m 其中规模较大的矿体为 K24 矿体 长 500 m 厚度 0 95 6 80 m 平均 3 88 m Au 品位 1 02 4 73 g t 质量分数 下同 平均 2 06 g t 黄柏沟破碎蚀变带 矿化蚀变破碎带北西走向上延伸约 920 m 宽约 2 5 5 0 m 走向上呈舒缓波状 有膨大缩小现象 矿体在矿化蚀变破碎带中不连续脉状 矿体与破碎蚀变带产状基本一致 控制长大 100 m 矿石为含金石英脉质碎斑岩 一般位于硅化碎裂大理岩蚀变最强部位 探槽取样分析 Au 品位平均 3 49 g t 西沟脑破碎蚀变带 矿化蚀变破碎带北西走向上延伸约 500 m 宽约 100 m 由 3 条硅化碎裂大理岩 脉组组成 脉组控制延伸约 200 400 m 宽约 2 5 6 0 m 延伸方向多为 300 330 倾角 40 60 782 矿 床 地 质 2012 年 各且间隔不大 约 15 40 m 相互近平行产出 探槽和钻探工程控制金矿体 3 个 金品位 2 48 6 05 g t 金矿石矿石矿物主要有自然金 黄铁矿 闪锌矿 黄铜矿等 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 方解石 白云石 等 矿石结构主要有粒状结构 粒状鳞片状结构 胶状结构等 矿石构造主要为侵染状构造 矿化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 黄铁绢英岩化 黄铁矿化 绿泥石化 绢云母化 石墨化 高岭土化等 前三者与金矿化关系最为密切 常有多种蚀变相互叠加形成金矿的特征蚀变 在空间分布上黄铁矿化常与 绢英岩化 硅化密切伴生 具有多期的特点 黄铁矿化多呈细脉状 浸染状或脉状 团块状分布于绢英岩 化或硅化岩石中 为主要载金矿物 3 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远景 菊竹沟矿区位于秦岭造山带北秦岭构造亚带的朱夏断裂带上 朱 夏断裂是一条多期次活动的韧性剪切 变形变质带 华力西早期自南向北的大幅度推覆 使部分秦岭群超覆在二郎坪群之上 随后大规模走滑 形成超大韧性剪切带 同时发育诸多次级断裂 不仅为成矿提供了低压 扩容空间 而且能为成矿提供大 量热动力条件 区域上金矿床表现出明显的断裂控矿特征 特别是与 NW 向构造关系密切 菊竹沟矿区也 不例外 尤其是 NW 向韧性剪切带的次级断裂构造更利于金矿的形成 矿区内的 F2 F3 F4 断层均为朱夏断裂带上的次级断裂 它们控制了区内蚀变破碎带的分布和矿体 的展布 矿化强度与破碎蚀变带的规模呈正相关 破碎蚀变带规模越大蚀变越强 矿体越大 矿石品位越 高 菊竹沟矿段破碎蚀变带 F2 断层 规模大 围岩不仅有大理岩还有片岩 斜长角闪岩 围岩蚀变强 规模大 矿石矿物组合较复杂 除主成矿元素金 还伴生银 锌 铜等的矿化 同时推测有隐伏岩体存在 具有后期岩浆热液的叠加和改造富集的特点 其外围的西沟脑和黄柏沟矿段 表现为低温热液成矿特征 矿石矿物组合简单 以金矿化为主 与围岩成分较单一为大理岩 受岩浆岩影响小有关 菊竹沟矿区内金矿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均产出于朱 夏断裂带上的次级断裂破碎蚀变带内 说明与区 内的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二是围岩均为雁岭沟组含石墨大理岩 显示出对层位有一定 的选择性 三是矿石成分及有用组分均较单一 除见少数黄铁矿等硫化物外 其它金属硫化物仅在镜下见及 少量闪锌矿 黄铜矿 浅部为氧化的褐铁矿 赤铁矿 四是围岩蚀变表现为以菊竹沟矿段硅化 黄铁绢英 岩化 黄铁矿化最明显 外围其他矿体围岩蚀变相对较弱 较简单 具有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特点 说明深 部含矿热液是以菊竹沟地区为中心 向外 向上沿构造有利部位富集成矿 因此 该地区金矿成因属构造 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 受北西向韧性剪切带控制 金质矿源主要来源于地壳深部 金矿成矿溶液通过陡倾 深大断裂带到成矿有利部位 矿质的活化迁移 沉淀富集 多期的构造 岩浆热事件的影响 其岩浆活动 构造断裂及成矿作用促进成矿物质迁移富集成矿 深部和周边具有找大的找矿前景 通过对菊竹沟 黄柏沟 西沟脑一带开展化探次生晕找矿工作 沿菊竹沟 F2 构造破碎带 黄柏沟 F3 构造破碎带具有明显的化探异常 菊竹沟异常强度高 规模大 有多个明显的浓集中心 北西方向展布 长度约 4 000 m 向两侧未封闭 元素组合以金银为主 伴生砷 锑 铋 面积 2 5km2 金平均为 23 51 10 9 最高 155 10 9 面积 1 2 km2 西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