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前期田间管理技术.doc_第1页
作物前期田间管理技术.doc_第2页
作物前期田间管理技术.doc_第3页
作物前期田间管理技术.doc_第4页
作物前期田间管理技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田间技术与生物学观察 实习三 作物前、中期田间管理技术(本实习在教学基地进行,讲授2学时,操作管理结合田间调查、观察分次进行)一、实习目的:了解各主要作物前、中期田间管理的技术措施,并通过操作掌握每项措施的技术要点,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同时结合管理、观察、调查和作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材料与用具:教学观察田和试验田种植的各种作物,肥料、农药、除草剂等生产资料,田间管理所需农具。三、实习内容、方法步骤和要求:(一)去脊或放苗:露地播种播后起脊的大豆种子大部分扎根后,一次将脊全部去掉(播后3天左右);花生接近出苗时将垄顶去掉,子叶上面保留1cm土即可(A环节),约在播种后7天左右。地膜覆盖栽培的棉花出苗时要及时去脊或放苗、封孔(播种时已讲授和安排)。(二)花生清棵:子叶节未露出地面的需将幼苗周围的土扒掉,使2片子叶露出,勿伤子叶。结合清棵除掉幼苗周围杂草。(三)查苗补苗:首先调查各作物出苗(成活)株数,并计算出苗(成活)率,检查有无缺苗断垄现象;如缺苗较少(株距较大的只缺1株,株距较小的缺2株)可不补苗,定苗时两端双株留苗,也可补苗;如连续缺苗较多,必须补苗(或补种,据田间出苗情况而定)。个人责任行如苗子不足,可以借苗,但必须注意是同一品种。补苗时间可在三叶期进行,补苗的方法步骤:带土取苗挖大坑施肥(尿素2g,与坑内土拌匀)稳苗(出土线略低于地面,土陀四周细土围严压实)浇水(浇足)覆土(与地面平,不再踩压)。甘薯可待秧蔓较长或有分枝后剪蔓补苗(没有备用苗)。(四)间苗定苗:间、定苗时应做到“四去四留”,即去小留大、去弱留壮、去病留健、去杂留真。一般每穴选留1株壮苗,缺苗断垄处注意双株留苗(花生不间定苗)。1.棉花:齐苗后可陆续间苗(先去掉病弱苗),34叶期定苗。2.大豆、玉米:每穴只有2粒种子,不必间苗,大豆3-4叶定苗,玉米4-5叶定苗。棉花、大豆间、定苗时可从子叶节下掐断,玉米必须将基部茎节挖出。(五)中耕除草:田间种植的所有作物均需进行中耕除草,可遵照“四必锄”的原则进行,中耕时做到横锄、竖锄、不漏锄;深度具体以作物、时间、目的而定;总体要求株间浅(一般2-3cm)、行间深(一般5-6cm),并掌握由浅到深,除净杂草,土壤疏松不板结。地膜覆盖的中耕行间。幼苗周围的草可拔除,草多的可拾出地外。各作物进入生长中期后都应结合中耕进行分次培土。(六)病虫防治:经常观察各作物病虫害发生,如发现先拟定防治方案,并进行防治。(七)肥水管理:作物苗期需肥水较少,且田间已造墒施肥,一般不需追肥浇水,但甘薯需早追提苗肥,酌情在缓苗期或伸蔓期追施N肥,并酌情浇水;大豆进入分枝期也应酌情浇水。进入生长中期(玉米进入拔节期、大豆进入初花期、花生进入花针期,甘薯封垄、棉花进入花铃期后),作物进入需肥需水高峰期,需加强肥水管理,根据各作物需肥、水特点和苗情要酌施肥水,到时据苗情具体安排。(八)喷植物生长调节剂:进入生长中期多数作物易出现徒长,需酌情化控。(九)棉花整枝:棉花进入蕾期,当出现第一果枝后应及时整枝,蕾期整枝任务主要是去叶枝和抹赘芽。四、作业:1.按所讲要求随时做好各项田间管理工作,并随时观察各作物形态特征及其变化。2.根据出苗期、出苗率调查,结合播种时情况和气候条件等,分析作物出苗好、差、快、慢的原因?并根据现有苗情拟定下一步管理方案。六、考核:根据田间管理情况和实习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核。附:几种作物栽培技术要点一、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一)选用优良品种,搞好种子处理1选用高产抗病抗倒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如郑单958、聊玉20、登海11号、浚单20、农大108、掖单22号、淄玉9号等,套种的可选用生育期较长的品种,麦后直播的应选用生育期较短的品种。2种子处理:(1)播前晒种;(2)药剂拌种未包衣种子应采用1605或甲胺磷乳油100倍溶液拌种(防地下害虫),0.5%CuSO4浸种(减轻黑粉病),拌种后堆闷23个小时,晾干播种;(3)微肥拌种,硼、锌、钼,每kg种子用24g,少量水融化后拌种。(二)酌情整地,抢时早播1套种玉米:目前因小麦群体增大、产量提高,很少套种;如能套种一般可在麦收前710天套种。2夏直播玉米:整地方法主要有:(1)麦收后抢时、抢墒浅耕或灭茬、耙耢后播种;(2)局部开沟施肥播种;(3)铁茬播种,出苗后再深中耕松土。播种时间越早越好,高产玉米适期下限为6月1025日(视品种不同)。3播量与播深 播量一般34kg/亩(据种籽大小、留苗密度而定),播深一般46cm。(三)种植密度与种植方式1种植密度:适当增加密度是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早熟紧凑型品种亩留苗5000株左右,中熟平展型品种4000株左右,晚熟品种35004000株。同一品种低产田宜稀,高产田宜密。2种植方式 中低产田宜采用等行种植,行距一般6075cm,高产田宜采用宽窄行种植,大行80100cm,窄行3550cm。(四)化学除草1玉米播后苗前除草:可用乙莠水、都尔、乙草胺乳油或阿特拉津等兑水喷雾。2玉米苗期除草:在玉米三叶期前后(杂草三叶前)可用乙莠水、玉农乐兑水喷雾。(五)及时查苗补苗与间定苗(同前讲)(六)合理施肥、平衡施肥据分析:每生产100kg籽粒约需纯氮2.5kg、五氧化二磷1.2kg,氧化钾2.2kg左右,三者大体比例为2:1:2,另外玉米对锌、锰、钼较为敏感。对一般地块而言,亩施纯氮20kg、五氧化二磷10kg、氧化钾12kg,硫酸锌、硫酸锰各1kg、硼砂0.5kg,基本可满足亩产650750kg玉米的需要。施足底肥或种肥也是夏玉米高产的重要环节,凡有条件的应尽可能施足基肥或种肥,可用施肥总量的1/31/2作底肥或510kg/亩三元复合肥作种肥。玉米追肥一般分为两次进行:第1次为拔节期(67片展开叶),第2次大喇叭口期,(1213片展开叶)。高产田或底肥、种肥较足的,一般掌握“前轻后重”的原则,即在拔节期追施剩余肥料的3040%,大喇叭口期追施6070%。地力较薄或未施底肥、种肥的一般掌握“前重后轻”的原则,即在拔节期追施6070%,大喇叭口期追施3040%。(七)合理灌溉夏玉米要获得高产一般要浇好四水:即造墒水(保证苗全、苗壮,浇麦黄水或播后浇蒙头水)、拔节水(促进茎叶生长,有利于花分化)、抽穗水(有利于受精结实、增加穗粒数)和灌浆水(促进灌浆,增加千粒重)。总之,玉米大口灌浆期间(抽雄前10天抽雄后20天)为需水临界期,必须满足水分供应。麦套玉米苗期遇旱也要及时浇水。玉米生育期间遇涝要及时排水。(八)其他管理措施: 1拔除小弱株:大口期前后拔除不能结果穗的小弱株。2人工辅助授粉:可提高雌穗授粉受精率,减少秃顶缺粒,促使粒多粒饱,可增产510%。授粉在雄穗开花盛期,雌穗大多吐丝时进行。一般在上午911时(露水干后),边采粉,边授粉。采粉要隔行或隔株进行,地头地边不可采粉。连续进行23次。3拔除雄穗:可增产510%,在雄穗刚抽出尚未开花时隔行(株)拔掉或剪掉雄穗,地头地边不能拔,拔时不要带顶叶。授精以后花丝凋萎时,全部剪掉。4禁止打叶、削顶:会增加秕粒,降低产量,不宜采用。 (九)综合防治病虫害:主要有蝼蛄、地老虎、粘虫、蓟马、蚜虫、灰飞虱、玉米螟等虫害和大、小叶斑病、矮花叶病、粗缩病,要注意及时防治。防治方法主要有:1使用包衣种子或药剂浸拌种;2、毒饵或毒土防治地下害虫;3、及时防治玉米螟和大、小斑病。 (十)适时收获:当玉米苞叶干枯松散,籽粒变硬发亮,乳线消失,基部出现黑色层时,收获产量最高。夏玉米成熟晚时应尽量晚收。如果急需腾茬,可带穗收刨,收后丛簇,促其后熟。二、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一)合理轮作:大豆不宜重茬和迎茬,也不宜种在其他豆科作物之后。最好选用3年内未种豆科作物的地块。(二)选用良种,搞好种子处理:1.目前山东主要推广品种:齐黄28号、齐黄31、菏豆12号、菏豆13号、山宁12号、鲁豆11号、高丰一号等可酌情选用。2.种子处理:(1)种子精选,除去病虫粒、小秕粒、杂粒等,要求纯度、净度达90以上,发芽率达85以上。(2)药剂拌种:病虫害严重的地区要选用适宜的药剂,进行药剂拌种。有条件的地方可对种子包衣处理。(3)微肥拌种:常用钼酸铵拌种,增加根瘤菌数量,并促进开花结荚。(三)种植密度与种植方式:1.种植密度:大豆有倾向于适当稀植的趋势,高产田,分枝性强的品种,可在6000-10000株/亩,行距60-70cm;一般品种1-1.2万株/亩,行距50-60cm;中产田、一般品种1.2-1.8万株/亩,行距40-50cm;瘠薄地可在2万株以上,行距30-40cm。2.种植方式:高产田以大小(宽窄)行种植,一般田等行种植为好。(四)抢时早播、足墒下种:是夏大豆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大豆是典型的短日照作物,营养生长时间短是限制夏大豆产量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播可延长营养生长时间,播种越早,产量越高。提倡麦收前10天左右麦垄套种,直播一般应在6月15日前播种。无论何时播种,一定要注意抢墒、造墒,做到足墒下种,才利于实现一播全苗。(五)化学除草:1. 苗前除草:大豆播种后,墒情较好田块,可采用芽前除草,效果很好。可选用乙草胺、都尔、禾耐斯等除草剂进行喷雾防治,大豆3叶期后中耕灭茬不影响效果。2. 苗后除草:在大豆出苗后,分枝期之前,杂草4叶期之前可用精禾草克、精稳杀得、乙草铵等除草剂防除禾本科杂草;用虎威、杂草焚水剂等除草剂定向喷雾防除阔叶杂草。(六)查苗补种与间苗定苗1查苗补种:大豆出苗后立即查苗补种,缺苗时用同品种种子浸种后补种,或结合间苗带土带水移栽补苗。断垄30cm的应补种或补栽,30cm以下的可在断垄两端留双株,不再补种。没有种子时可以进行幼苗移栽。2间苗定苗:大豆间苗,是提高大豆产量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之一。大豆23片复叶时,要及时剔除疙瘩苗、小苗、病苗和杂苗,按计划密度定苗。定苗密度以计划收获株数增加5%左右为宜。(七)及时中耕、灭茬与培土:大豆前期一般要中耕三次,以通气,增温,保墒,协调生长,促进花芽分化。第一次在间定苗后进行,一般中耕深度不超过3cm;第二次在苗高10 cm左右时进行,中耕深度应掌握在4-6 cm;第三次在大豆封垄前结合培土浅中耕2-3 cm。(八)合理施肥:大豆是需磷、钾肥量较多的作物之一。每生产100kg大豆需氮2.45.0kg、五氧化二磷2.63.3kg、氧化钾2.05.0kg。种植夏大豆的田块,应该掌握“重磷钾、适量补充氮”的原则。要在增施农家肥作基肥的基础上抓好以下3个环节:1. 种肥:播种时,每亩沟施磷酸二铵5kg或三元复合肥810kg均可。要特别注意肥、种隔离,以免烧种烧苗。2. 追肥:没施底肥、种肥的地块,可结合苗期中耕灭茬亩施1015 kg磷酸二铵或N、P、K大豆专用复合肥;施过底肥、种肥的地块,一般应在初花期追施尿素810kg/亩,配合一定数量的磷肥效果更好。(开花结荚期是一生中需肥最多的时期)。 3. 喷肥:在鼓粒期喷施多元素复合营养液,具有增荚、增粒和显著的增产效果。可酌情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或大豆微肥等。(九)合理灌水,及时排涝:大豆苗期一般不用浇水。开花结荚到鼓粒期,是需水最多、高产的关键时期,此期遇旱应及时灌水,以满足大豆对水分的迫切需求。同时,大豆耐涝性差,怕渍。如此期雨水过多,应注意及时排渍,防止渍害。(十)及时防病治虫: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豆杆蝇。主要病害有根腐病、霜霉病、立枯病等。(十一)喷施生长调节剂:根据田间植株生长状况,适时选择喷施增产灵(4-碘苯氧乙酸)、矮壮素、2.3.5-三碘苯甲酸、亚硫酸氢钠、多效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控制大豆徒长,防止倒伏,调节体内代谢,具有显著的增花保荚效果,是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十二)适时收获:大豆鼓粒后期茎叶变黄,即进入生理成熟阶段;当2/3叶片脱落,多数豆荚变成褐色或棕色,就进入黄熟期;叶全部脱落,荚内种粒变硬,手摇植株种子发出响声为完熟期。高蛋白大豆收割应在黄熟期,在场院堆放57天,完成后熟阶段再摊开晒干脱粒。一般大豆在完熟期收获。大豆必需在植株上晒干后脱粒,脱粒后不再晒种子。三、甘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一)深耕改土与起垄栽培甘薯要求选择土质疏松、耕层深厚(2530cm)、保墒蓄水好、肥力适度的沙壤土,以利块根形成膨大。对过沙或过粘地,应进行改良。大田栽培以采取垄作,南北向种植为好。(垄作方式插秧时已讲)也有采用大垄双行种植的,垄宽1.2m、高4045cm、垄顶宽40cm,垄顶上交错栽2行。(二)施肥基肥甘薯每生产1吨块根要从土壤中吸收氮7.0kg,磷3.5kg,钾11.0kg。施用三要素比例一般为2:1:3。亩产3000公斤以上的甘薯一般每亩施有机肥20004000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硫酸钾2025公斤。有机肥要结合深耕施用,磷钾肥也可结合起垄施用。(三)选用良种与培育壮苗1. 品种选择:优良品种是甘薯高产的基础。甘薯生产中根据不同用途分别选用淀粉型、鲜食加工型、菜用型等不同类型的品种。我省适宜淀粉加工用品种有徐薯18、鲁薯7号、济薯15号等;适宜鲜食及加工用品种有北京553、鲁薯8号、济薯18号、济薯5号、烟紫薯1号等,适宜菜用品种有台农71、福薯76。2. 培育壮苗:壮苗是甘薯高产的保证。春薯采用苗床育苗,夏薯多建立无病采苗圃(二级育苗),(育苗方法略)。(四)栽秧 基本要求:适时早栽,合理密植,保证全苗。1. 栽秧时期,2. 合理密植,3栽秧方法(4种),4. 提高栽秧质量:(薯苗消毒,栽秧深度,秧苗露地高度,浇水封窝等4个环节),插秧时已讲。(五)加强田间管理1. 前期(栽秧 封垄)春薯持续6070天,夏薯持续40天。主攻方向:春甘薯保证全苗,促茎叶早发、早分枝、早结薯,以促为主;夏甘薯也应以促为主。主要措施有:(1)查苗补苗:在栽秧后34天进行,要选壮苗、浇足水且施少量的穴肥。 (2)早中耕除草:春薯生育期内23次;夏薯12次。中耕在封垄前进行,封垄后停止中耕。应先深后浅,沟深(10cm)背浅(1.5-2cm);最后一次锄地应结合清沟整垄,以利于雨季排水和结薯。除草:土壤处理可选用“都尔”或乙草胺,于栽后喷洒地面,并尽量避开薯苗;秧苗较大时可选用盖草能喷雾。 (3)早追提苗肥:前期追肥应以N肥为主,一般亩施硫铵1015kg;时间以缓苗期追肥效果最好,其次为伸蔓期;方法,在垄半坡偏下处开沟(或穴)集中追施。(4)及时浇水:春薯在此期干旱,浇水可明显增产。方法:隔沟灌水,水量浇到沟的1/31/2为宜,以防板结,降低土温。夏薯看天而定。2. 中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