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8经验之谈.doc_第1页
TEM8经验之谈.doc_第2页
TEM8经验之谈.doc_第3页
TEM8经验之谈.doc_第4页
TEM8经验之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写在前面的话,为了丧失自信和想放弃的同学们。 专八证书目前本不属于你,考过值得高兴,不过也并非失去。 经常有同学、同事对我说,“考试太难了,考也考不过。”,“好久没复习了,没希望了”,云云。于是我想把下面这一句所谓哈佛“校训”送给大家,“当你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When you realize its too late, its actually the earliest time to act.) 另外,过级、拿证不应该成为考试的最终动机,那种通过自学而获得的坚忍,耐心,与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才更值得一辈子珍惜。 还有学弟学妹时常联系我,如何备战专八?何种参考书更好?近万单词如何记忆?如何练听力口语?作为学长和过来人,我有义务帮忙,也有权利分享。这篇文章出自我自己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难免有一家之言之嫌,但本人始终坚信思想是需要碰撞的!可以不赞同,没必要鄙视。闲话少说,开始正文。 我将按照考试的先后顺序进行(记性不好,现查的2009年真题,除人文与改错) 一、听力(A.讲座mini-lecture B.采访 C.新闻)20 由于听力是专八考试进行的第一项,所以在这里一定要作为重中之重提出来。为什么是重中之重? 1、第一项听力考得好与坏,直接影响接下来的考试。一旦听力考不好,下面的考试心理压力将增大,增幅与你没心没肺程度有关。况且mini-lecture不好对付,或者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最但对付的。原因下文说到。 2、听力无法在一两天内得到提高,但,一周可以使你有小小幅提高,半个月可以使你有小幅提高,一个月可以使你有中小幅提高。总而言之,持续就能提高,重复就是记忆。 下面我说说,为什么我认为mini-lecture份量十分重,而且引出另一个关乎专八究竟是考什么的重大课题。 首先,想像一下,(无论你考没考过专八)专八开考时的场景。发一张白纸 你手里拿一支笔 播放讲座录音 考生做笔记 发考卷答题。 好,到这里,我问你,专八这种考试考什么?答案你再熟悉不过,也许你很快就能给我一个正确答案,但也许很可惜,在中国这种教育体制下你永远无法回答正确。举个例子,奥巴马将访问你们村儿,村长给每个人发个专八证,于是村民高兴坏了,“这下俺就能听懂大马哥说啥了”。滑稽?可就是这种心态普遍存在于考证一族的内心深处,毒害之深,深如蚁力神。又如在招聘会现场你深情款款地对面试经理说,“请给我一道选择题!”,一样,滑稽可笑。 无论你有没有证书,是驴子是马张嘴便知;无论你念没念过大学,只要踏踏实实学习英语,同样可以在大城市找一份翻译工作。直白点说,如果把证书看重了,路子看歪了,不仅学习不快乐,而且即使痛苦地考过四六八级(司法、报关员等等在内),仍然感到学无所用。 专八这种相对高水平考试(或者说所有考试)考得是态度和能力,能力体现出态度,态度反作用于能力。最可喜的是,如果态度好,即使没考过,你也敢挺着胸脯说,老子踏踏实实学过,能力也不比你差!(案例:大三时我的词汇量大概2000多,英语放弃了两年半(非科班出身),暑假到北京酒吧街打工,来自美国的历史教师Daniel得到过我的帮助,特地找到我请喝啤酒聊天,交谈基本没有障碍。) 至于听力怎么练习,几年前,我读钟道隆的书,得知秘诀只有一个字:dictation。现在我看来,得dictation者,得天下。会dictation者,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将全线飘红。练dictation时请记住:不可一词无来历,不可一句不讲究。(钟道隆) 用钟老师的方法,考前集中训练一个来月,我的专八听力错了三个。 说明有三:1、“集中”说明了还有不集中的时候,考试有技巧,但学习没速成。2、有人用mp3、mp4练习听力,而我的“精听”工具只有复读机,相信李阳,俞敏洪年代即使有mp4也不会被采纳,有的同学被我劝阻后仍心有不甘的回应道,我的mp4有复读功能,您老out了吧?我只回答一句,复读机因何而被发明?mp4呢?高科技不代表专业。3、综观TEM-8的听力考题,可以发现所有的试题类型都基于由what, where, when, who, why 和how所包括的内容,即事件、人物、地点、时间、原因和方式等等,你要练习边听边记的本领,须长期训练,可无师自通。4、听写写满几本再扬言你是外国语“专业”的。 顺便介绍一下你不能不熟悉的大师,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逆向英语法创始人、通信工程专家、复读机发明者钟道隆教授。45岁自学英语,46岁成为翻译;设计发明了电脑语言复读机,后放弃专利权。52岁自学电脑,成为电脑作家。十几年写作与翻译了30余本书;57岁学习和研究记忆方法,背出圆周率4000余位。(贡献与阅历太丰富) 二、阅读(四篇)20 这项我本无发言权,谈几句即收。 常见的不良阅读习惯需要克服,包括:逐字阅读、出声阅读、唇读、心读、指字阅读、回读(这条有时不可避免,但要尽量减少)等。我单词语法基本功较差,阅读速度较慢,导致20道阅读正确率不足50%。汗颜。但是由于考前假期没有放松过阅读的训练,做了10年真题加托福题若干,共计50余篇(每天两篇),并手工制作单词记忆卡片百余张,长难生单词共计千余个,使自己自信不减反增,即使考场上所有背过的生词一个没用上,仍无愧于心,并高枕无忧(我个没心没肺的!)。 感触有三:1、自信是关键。2、当不了全才,就当专才,有一门特长足矣。 3、我讲课时对孩子们常说的一句话,“遗忘是记忆的一部分” 三、翻译20 我的英汉、汉英两道翻译,如果参照答案估分没太大出入的话,在17-18分间。我单说英译汉,得益于我有读杂志、小说和写日记的习惯,而日记里我作了不少押韵对仗的所谓“诗”,清楚点说,在专八考场上,大多数人都在研究如何精准标准的英-汉互译时,我在挖空心思研究:1、汉译英VV原则(Variety of vocabulary)。2、英译汉的对仗和押韵(这点比较重要,我把科技说明文翻译成诗了),前两天学商科课程时,才意识到这就是所谓的核心竞争力(通俗的讲,就是你的同行或对手无法模仿的技能)。我并非主张都去在专八考场上写诗,而是善意地建议和提醒大家,每个人都一定有他她的特点,这种特点会在适当时机转化成优点和优势。努力找到它! 四、写作20 唯一可以临时抱佛脚的单项,就是多背模板,范文,可以让老师多给几个印象分。还有不要忽略举几个切题的例子,大道理谁都懂,可以讲,但不宜长篇大论,脱离实际。换句话说,大家都读了万卷书,未必都行了万里路,未必都阅人无数,文章也要体现知行合一。另外,我认为多多背范文并不益善,背得越多,写作深度越浅,终究是弊大于利,没了创造性不说,还制造了依靠临时抱佛脚而后沾沾自喜的假象。提高写作,吾之见还是多读些所谓杂书,以开阔视野,功利性不可太强。 由于我平时听力训练较多,所以有必要再唠叨几句,平时练习听special English足以应付所谓专八及以上难度云云考试,没必要一直听standard折人磨己,还费电。能拍着胸脯说全部听懂慢速的恐怕你我没见着几个,专八考试中新闻朗读稍快些是事实,必须跟住。但就mini-lecture而言,语速和慢速VOA相差无几,大部分时间练习慢速英语是更加现实可行的。当然策略要有,就是在考前几天(具体时间依学习进展而定)进行强化和模拟训练,既然是强化,就应该也必须比平时练习难度加大,比如听力改听快速VOA或BBC或ABC。这样做的好处是,在考试时会立马习惯朗读者的语速。我本人一直用标准VOA训练,在考试中听mini-lecture时,感觉磁带语速太慢,甚至出现开小差的情况,而周围有同学已经跟不上了,这就是普通结合强化训练后的好处。在添答案的时候,要学会词形的转换,举个简单的例子,录音中听到的是intense,答案却可能是intensify。 虽然我这里说着不费力,但实际操作起来就远没那么简单了。给同仁们几点忠告。 首先,本人认为对待有些考试功利性不可太强,忽略了能力的提升而一味的为了考试而复习,将使人丧失目标,结果往往是想得到的反而失去。而自信满满,问心无愧的人反而能在千军万马中杀他一条血路。 其次,越是不会越不应该着急生气,捶胸顿足,如果天天开开心心什么都会,学习就失去意义了。困难越多越应高兴。 第三,单词如砖瓦,没有砖瓦,盖不了大厦。有人,应该是很多人背单词有个坏习惯,就是从来手里不拿笔。徐特立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我用了几本草纸来背单词,我也记不清了,很多,很乱。 第四,重要的事情往往不紧急,紧急的事情往往不重要。用这句话形容学习与考试,再恰当不过。 第五,为了不在将来留下遗憾,不在工作中留下阴影,请认真对待这次考试。拿着外语八级水平(不是一纸证书)到任何大中小城市找工作,将非常容易。各位烤鸭,我不得不承认,专业八级让人有那种越复习越绝望的恐怖本人系北京某语言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但因为是专业语言类院校,所以也可以考专八,但却只能大四才可以考。本人英语水平一般,真正复习专八的日子就是考试之前三周,因为从开学到考试也就是三周。估计要只有两周的话,我也就复习两周了。在家根本没有心思学习,尤其是大过年的现将学习计划和考试心得告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考试计划:(我知道超级变态,但女人嘛,一定要对自己狠一点)复习用书:范文背诵,人文知识(冲击波),人文知识(星火),考试指南(蓝本),真题详解(新航道十年真题), 听力(冲击波),听力指南(常春藤),改错(冲击波),改错(星火),翻译(冲击波),网络人文知识(自己整理的,共79页)复习计划:范文背诵,真题每天4个,之后热点作文每天5-6个topic,最后百宝箱每天一节;人文知识(冲击波),按板块,共需7天。人文知识(星火),在冲击波之后做,只做题,共需2天。网络人文知识,考试前一天巩固练习做每天1套考试指南的题和解析、1套真题及解析听力指南(常春藤),一天1套;听力(冲击波),理论1天,之后每天2套题;改错(冲击波),第一章一天,第二张每部分各两天,第三章共需14天,每天5个;改错(星火),前两章一天,第三章10天,每天四个;翻译(冲击波),前两章共需1天,第三章第一节,每天5篇,14天能看多少看多少,第二节5天估计看都看晕了吧,我早就做晕了。这么多计划,除了翻译没怎么看之外,其余的内容基本全部完成。其实计划很好写的,关键就是有没有毅力和勇气去实施了!心得:听力:最变态的不外乎第一题,填空。2009的专八这一题公认的难,连我们老师都对不了几个。我每次做练习的时候一般就对4、5个吧,这题肯定是失分题,但求别失太多就好。这题没有技巧,就是多练习。笔记方面能记多少就记多少,不要为了记笔记扰乱了自己的思路。很可恶的就是这道题经常考细节,你碰巧记住了就能答对,记不住就没办法,只是活该。听懂了文章的大意根本没什么用,所以在平时练习听力的时候建议大家多练习“精听”,我想各位英语专业的精英们应该明白什么意思哈。后面的十道选择题是不难的,别走神就行了,尤其注意听新闻的第一句话,一般听的不难,题也不难。所以对于十道选择题,希望大家做到不要失分!我平时练习的时候一般都对8、9个,偶尔全对,当天我晚饭就会多吃一点奖励自己一下阅读:我本人考过托福,毫不夸张的说,我觉得八级的阅读更变态。因为托福阅读很多题就算你没有读懂,也可以做对;八级的文章就算你读懂了,题也很有可能做不对!而且本人一向阅读不好,又特别讨厌阅读,所以没有买专门的阅读练习。只不过做了全套的那几十篇阅读,经常连一半都对不到,感觉很吃亏。因为阅读是选择题,一个2分,这方面实在不知道该分享什么。估计考过了也是因为阅读做的挺运气的吧!改错:这题更加让我崩溃。如果让我说英语,我会觉得很容易,因为我很喜欢口语,也经常和外国朋友交流。但是让我细抠英语语法,那我情愿做100篇阅读了经常出现这种情况,看哪里都是错的,又好像都是对的。我一般都是对2、3个,我们都说,4个以上就是高手了我知道我水平低,所以我选择题海战术,麻痹神经,说不定到时候能熟能生巧。你们看我做的题量就知道了,所以这道题战果也不理想的同志们,多做题找感觉吧!不要灰心,一定要平衡自己的心理!这道题可以做的很快,建议大家不要在这道题上浪费8分钟以上,这样既可以不被自己迷惑(对的又改错了),也可以节省时间给阅读。翻译:这道题的时间很富裕,所以不用担心做不完,还是可以自己支配时间的。建议大家不管是中翻译还是英翻中,都要看2遍以上原文再进行翻译,译完了之后,要读一遍自己的译文,看看上下文逻辑和连接有没有问题,千万注意!不要犯低级的语法错误,比如单复数错了,过去时没有变形等等,考官对这些很敏感的,一看就看出来了,而且马上印象就会不好!尤其是这道题是主观判卷的,一定要给考官留一个好印象哈!笔迹工整,让判卷判的都晕了的考官看着也舒服啊!我本人是没有怎么练习翻译,我真是很后悔当初还花钱买了翻译的练习,真是看不下去。其实如果大家能够静下心来,看看翻译的常用方法也是很好的!人文知识:这道题是唯一一道经过短时间的积累可以稳稳拿分的题。我明白,让大家头疼的一定是没有特定的参考范围。但这其实反而很有利,因为就因为这样,所以考官一般都会选择大多数人都能知道的人文知识出题,而并不是出了某本书上的犄角旮旯处还可以振振有词说我们没有复习到。所以大家不要有太多的负担,看冲击波人文知识理论部分不错,然后如果不放心的话可以做星火的题或者像我似得,从网络上找一些别人总结的题来做。总之都是巩固自己的记忆嘛!因为冲击波哪本书是中英文双语的,所以我比较推荐。而且比较薄,让人一看就有欲望继续看下去,嘿。我可不是买书的啊写作:本人因为写作比较还可以,做一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复习。主要是看看范文,就是我复习书里面的那本书,很不错的看完了之后激发一下自己的灵感就行了。我一篇都没背,就是考试的时候构思时间长了点。建议大家一定审好题,我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