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月是故乡明关于我国古代思乡诗词的研究摘要:思乡怀人是我国古代诗词最常见的主题之一,思乡情结仿佛是诗人们无法逾越的心篱。他乡为官,戍守边疆,却又道路崎岖,交通落后,通信不便,这使得古人离久逢难,难免产生无尽的思乡怀人之情,并最终通过一定的含有别情离绪的意象、特定的表达技巧来寄托这一深沉、浓郁的乡情、乡思与乡愁。关键字:诗词 思乡 一、我国古代思乡诗词的产生提起关于思乡的诗词,我们可以说是耳熟能详,李白的“低头思故乡”,杜甫的“月是故乡明”,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等等,不胜枚举。那么,古人为什么会写下如此之多的思乡诗词呢?1.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 “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这是宋代欧阳修在送惠勤归余杭的诗句,它道出了一个千古不变的事实:安土重迁、依恋故土是人类的真性情,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飞鸟尚且故巢难离,又何况人呢?一个人,对于故乡,那是生于斯,长于斯,是人生记忆的发源地,是情感的寄托所。故乡的土地,故乡的亲朋,在离别后都成了思念的对象,特别是在一个人得意或者失意时,千头万绪涌上心头,而此时最不能少的事情便是思乡、怀人了。可是,路遥途远,通信不便,如何释放、传递此种情感呢?那就只有把它写下来,形成诗词,用这种最能抒情的方式来解决了。2.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古代诗词中思乡内容多与道路崎岖,交通工具落后有直接关系。从古人诗词中可见一般。如“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的蝶恋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晋陶渊明饮酒)“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唐王湾次北固山下)“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南宋陆游游山西村)从这些诗词中可以读出以下信息,古代高山连绵,碧水无尽,而水上交通工具却只有落后舟船,陆路只有原始的车和马,与我们现在天堑变通途,交通工具先进便捷而多样,千万里的路程几个小时便可到达的状况相去甚远,他们思念故土亲人时,若要见面,往往经年累月地跋涉才能实现。此外,古代缺少先进的信息传递技术也是思乡诗词繁盛的一个原因。现代社会,除纸张外,又发展出了电话、网络等信息载体及传递工具,而古人却只能将思念之情刻在简上,写在绢上、纸上,通过舟船、车马,或者行人来传递,其速度之慢可想而知。因此,情感传递不畅的结果便是积淀下来诉诸笔端,形成诗词留存下来。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战争频仍、残酷及战时久长也是古代思乡诗词兴盛的原因。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等诗词均有体现。古代君王或扩边,或抗敌,使得国家战事频繁,且处于冷兵器时代,战争起来后敌我双方以近身厮杀为主,常造成旷日持久作战的局面,因此参军的将士与家乡亲人别离后往往成为永诀。在此种情况下,将士的思乡之情又怎能不浓重?于是,诉诸诗词。二、我国古代思乡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词贵在含蓄,诗词作者对于情感的表达总是比较委婉,突出特点就是以意象的使用代替直抒胸臆。那么,什么是意象呢?意向就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在漫长的的诗词发展进程中,一些特定的事物被古人不断运用于诗词中,其被赋予的某种内涵便被固定下来,为人们所接受,成为了表达某种情意的常用意象。如“月”“鸿雁”“杜鹃”“梦”等便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常用意象。1.月表现思乡情感的意象中,“月”是最常见的意象。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白居易的“共看明月庆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都极具代表性。人间共赏一轮月,常引他乡之人想起故乡的月,引起乡愁无限。而且,月有圆缺之变,远在他乡之人,往往感怀,月圆之夜,发出月圆人难圆的感慨;月缺之时,又会兴悲欢离合之语。只一轮月悬于广阔夜空,它的孤寂,又可映照游子独在异乡的情形。总之,诗人抓住了“月”的形态及圆缺的变化,以及天下共月、月只一轮的特征,把自己望空对月时的寂寞孤独和思念家乡亲人的心境融于“月”之中,创造出了蕴含离情别绪的思想意象“月”,也寄托了诗人的希冀和渴盼。2.鸿雁传说古代四美之一的王昭君出塞后思念故土,常望着南飞的鸿雁兴叹,叹雁可归乡,而人却不能。古代诗词中也有许多关于鸿雁的描写。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杜牧的“带霜南去雁归梦当时断,参差欲到家”, 杜甫的“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欧阳修的“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朱敦儒的“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等诗词名句都以鸿雁为意象表达思想念远之情,读来令人潸然。之所以如此,与“鸿雁”随季节迁徙的生活习性有关。诗人们见鸿雁南飞,便会想到回家,想到借鸿雁传书递送思念,然而这却是无法实现的,于是将思乡之情借“鸿雁”抒发于笔端。久而久之,“鸿雁”成为了承载讯息、书信的那种企盼感的意象,有了游子羁旅在外的伤感和急迫思乡之情的蕴涵。3.杜鹃“杜鹃”这一意象蕴含了凄凉哀伤的思乡之愁,这大概源于我国古代“望帝啼鹃”的故事。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鸣,声若“不如归去。”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思乡意象了。华阳国志中有:“子规鸣声凄厉,最容易勾起人们别恨乡愁。”所以子规鸟又叫思归、催归,它很容易引起游子的乡愁和思念亲人的感情。如李白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起句写眼前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曲折地传达出对友人的无限思念与深切同情。再如,王维送梓州李使君:“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黄庭坚醉蓬莱:“杜宇声声,催人到晓,不如归是。”柳永安公子:“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王令送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等均是以杜鹃寄托思乡之情。4.梦“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此夜断肠人不见,起看残月影徘徊。“听角思归(顾况)就诗中作者怎样运用记梦来表达乡思之情,我们可做这样的理解:“诗人描写梦中的故园已经荒废,说明离家已久,思情更切,长夜漫漫,梦魂颠倒,梦醒时分更觉断肠,继续入梦已不可能,起看残月,顾影徘徊,复听晓角,更是悲从中来。”写梦境表达思乡主题的还有,武元衡的春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购买碳晶门的合同范本
- 路灯售后维修合同协议
- 路面破碎承包合同范本
- 软件合同范本合集模板
- 返聘人员劳务合同范本
- 退货合同补充协议范本
- 通风空调维护合同范本
- 酒吧转租协议合同模板
- 酒店管理托管合同范本
- 酒店超市外包合同范本
- 《童年》读书分享PPT
- 小学数学-《出入相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课件设计
- 年小区业委会工作经费预算说明
- 货运安全责任制度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二》
- 失业证明模板(通用6篇)
- T、K、Y管节点焊缝超声波检验缺陷的判定
- YS/T 781.4-2012铝及铝合金管、棒、型材行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技术要求第4部分:氟碳漆喷涂产品
- ZJ70DB钻机绞车安装、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
- GB/T 20220-2006塑料薄膜和薄片样品平均厚度、卷平均厚度及单位质量面积的测定称量法(称量厚度)
- 汽车 照明与信号系统检修精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