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波辅助萃取-GC-MS联用快速分析蔬菜样品中痕量二嗪农摘要:随着化肥、农药、塑料农膜等农用化学品施用量的增加,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有机磷农药由于所含的不稳定和水溶性化合物较多,它们极易被植物根部吸收,而又能以多种化学或光化学的途径较快地降解,在生物链中的积累较低,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领域。与此同时,有机磷农药对生物机体机能的毒害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建立有效、快速、灵敏的有机磷农药痕量残留的检测技术成为当前日益关注的课题。有机磷农药必须先经过一定的预分离才能进行分离检测,传统的预分离手段有索氏提取、超声提取、机械振荡提取等,但是这些方法耗时,步骤繁琐,溶剂用量大。微波辅助萃取(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MAE)是利用微波能来强化萃取过程、提高萃取效率的一种新技术。它具有高效节能,节省溶剂,轻污染,多份试样同时处理的特点,因此现在倍受分析工作者的青睐。本文建立了微波辅助萃取-GC-MS联用技术分析蔬菜样品中二嗪农的分析方法。选取合适的萃取溶剂类型,萃取溶剂体积和微波辅助萃取优化时间。用优化的实验条件测定了200 ng/g合成蔬菜样品。本方法省时省溶剂,操作简便,适合于环境样品中有机磷农药的快速测定。关键词:微波辅助萃取(MA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有机磷,二嗪农,蔬菜。Determination of Diazinon in Vegetable by GC-MS Using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use of fertilizers, pesticides and plastic membrane, environment is polluted and damaged seriously. Organophophorus pesticides which contain unstable and water-soluble compounds are easily absorbed by roots. As a result of their relatively rapid degradation and low accumulation in the biological food chain,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are widely applied to a variety of crops, including green vegetables and fruits. Hence, the monitoring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in environmental matrices has become a priority field in pesticide research and analysis.Traditional pretreatment procedures such as Soxhlet extraction, ultrasonic extraction and direct extraction with organic solvent or hot water are time-consuming and produce large amount of solvent waste, as very efficient in extracting the target analyte.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MAE) is a new extraction technique, which can improve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by microwave energy and keep the target analyte the primal status. The different components can be well-proportionedly heated-up by MAE, so we can obtain the perfect selectivity. The high extraction efficiency is on account of average and fast increasing temperature within matrix. Because MAE is simple, efficient, accurate, solvent saving and suitabl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 mass of samples simultaneously, it has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analytical scientists.In this work, a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Diazinon in vegetable by GC-MS using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was developed.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the extraction of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such as the extraction solvent type, composition and volume, the extraction time were studied in detail. The 200 ng/g synthetic vegetable samples are determinated in the optimizing condit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ethod is simple, efficient, accurate and solvent saving. It is very suitable for the rapid determination of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in vegetable sample. Keywords: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MAE), GC-MS,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Diazinon, Vegetable. 1 前言有机磷农药是含磷的有机化合物,有较强的杀虫效果,是现代农药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由于大部分有机磷农药属于广谱杀虫剂,也有一些具有选择性杀虫效力,广泛应用使之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化学污染物质。因而快速、简便、准确的测定其在环境中的残留量就显得非常重要。本实验选取了目前使用较广的二嗪农进行分析方法的研究和比较。1.1 有机磷农药二嗪农概述【1,2】 表1 二嗪农简述名称二嗪农结构式分子式C12H21O3N2PS分子量 304.34性状纯品为无色油状液体。工业品为苍白色到暗棕色油状液体,纯度95以上。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为40 mg/L ,可与乙醇、丙酮、二甲苯混溶,亦可溶于石油。在水与稀酸性溶液中能缓慢水解,在碱性溶液中水解速度于对硫磷相同。二嗪农在120 以上分解,易氧化。在贮藏中,微量的水能促进二嗪农水解,变成高毒的四乙基-硫代焦磷酸脂。能和大多数农药混用,但不能与含铜杀菌剂混用。毒性小鼠经口LD5080135 mg/kg。日本稻米、大豆、果实、茶、蔬菜允许残留量0.1 ppm。作用方式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无内吸作用 1.2有机磷农药的分析现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环保和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其分析测定工作也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出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鉴别和分析检测方法。下面将就简单综述下这一方面的研究现状。农药残留分析步骤一般包括样品的采集和保存、农药的提取和浓缩、试样的净化、农药的定性定量分析。1.2.1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3】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是分析的前提条件。对于农药残留分析这样的痕量、超微量技术,条件稍有改变或操作上稍有不同就会造成测定数据的很大差异,所以试样采集的标准化是获得准确数据的基础。采集样品总的要求是随机性和代表性,因此应尽可能采集不同的样品或相当数量的试样。采样时手、容器和工具必须彻底清洗,以免污染样品;还应避免在小区边缘取样,因为喷雾漂移或重叠会污染边缘。有的对照区如用别的药剂处理要注明,并研究是否会干扰测定结果。新鲜蔬菜和果实应在采摘后立即进行分析,如果保存则必须按以下条件:10天之内在05 ,10天以上在-10 -20 冷冻保存;谷类及干饲料等可在05 长期保存。不论那种情况都要密封在聚乙烯袋里,以免干燥。由于农药在动植物体内及环境中可能代谢降解,必须注明从取样到分析的间隔天数。1.2.2 样品的提取和浓缩【4】样品提取总的要求是尽可能完全地提取出所含农药成分,而尽量少地提取出干扰物质。首先涉及的就是提取溶剂的选择。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应选择与待测农药极性相近的溶剂。要求提取剂不能与样品发生作用,毒性低。对极性小的农药,可以用非极性溶剂来提取,也可用混合溶剂来提取;对含水量较高的样品,如蔬菜、水果等,宜用极性溶剂。常用的提取剂有丙酮、石油醚、甲醇、苯、乙酸乙酯、环己烷、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等。如用80%甲醇水溶液来提取其果中的多效唑5、用二氯甲烷提取柑橘中的有机磷农药6。提取农药的方法很多,除了浸渍、漂洗法,匀浆、捣碎法,消化法,索氏提取法和机械振荡法(MSE)等传统方法外,还有以下几种高效的方法:(1)液-液萃取:液-液提取的方法一般用在水中有机磷农药的提取。有机磷农药的极性一般较大,范围也较广泛。一般选用己烷或石油醚进行分配提取,也可以加入盐来防止乳浊液的形成。振摇后,接着进行分离、蒸发,再预浓缩,然后用正己烷定容,最后用GC-FPD测定。其中,为达到灵敏度的要求,往往预浓集的步骤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一般液-液萃取使用的样品量在1 L以下,这使得许多待测有机磷农药的预浓集不够充分。另外,对于大体积样品(如120 L)可使用Goulden大体积萃取器。(2)液-固萃取7:此法适用于提取土壤、沉积物等固体样品中的有机磷农药,经典的方法为索氏提取。在索氏提取之前,样品要进行一些预处理。土壤样品需要风干或磨成粉末,植物或食物样需要切碎、研磨。提取一般使用甲醇、二氯甲烷、丙酮以及甲醇+二氯甲烷和丙酮+正己烷混合溶剂。Meikle【6】和Christie用丙酮淋洗含有14CNellite土柱并通过索氏法用氯仿反复提取16个小时之后,评价了水的提取效果。通过反复提取,没有发现更多的农药。在平衡166天和203天后,14C标记农药的回收率分别是72和100。利用这个系统,作者自称能完全回收所提出的几种Nellite衍生物。当然我们还可以直接将样品与上述的有机溶剂或热水使用机械振摇器进行振荡提取。提取液经过滤、干燥和溶剂蒸发后,进行色谱测定。(3)固相微萃取: 固相微萃取(SPME)是八十年代末由加拿大Waterloo大学Pawliszyn等人开发研制的一种非溶剂的分析萃取技术,其萃取原理与气相色谱类似。SPME已成功的应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样品中各类极性或非极性有机物的分离提取过程中。农药是环境中存在的一大类污染物,组分繁多,样品处理步骤复杂。应用SPME-GC方法对土壤、水、和生物体内有机磷农药的分析,检出限在ng/gpg/g ,RSD小于30,线性范围在103105数量级。BoydBoland等8对水中60种农药(其中20种是有机磷农药)通过SPME-GC方法进行同时测定,并对PDMS和PA萃取涂层进行对比。(4)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是以超临界流体作萃取溶剂提取目标萃取物的一种萃取过程。超临界流体萃取已经应用于植物样品、环境样品、多聚物以及食品中有效成份的提取。SFE一般使用CO2作为萃取剂,其优势在于:传质速度快、萃取效率高、低消耗、无毒性、条件温和、适宜于高含量杂质分析以及与检测系统的兼容性好等。SFE的另一特征在于:通过控制溶剂强度实现选择性分析。有关SFE用于有机磷农药的提取的报道已经有一定的数量了。Hopper M.L9.在60 以含有3(V/V)丙酮的改性的超临界CO2对脂肪试样进行SFE萃取和提纯后,以DB-17柱,150230 程序升温,火焰光度法检测GC测定有机磷农药,获得好的结果。M.T.Tena等10将橙试样经Hewlett-Packard 7680T柱,以CO2为超临界流体进行SFE后,有机磷农药的回收率为92104,RSD不超过10,较传统方法为高。(5)固相萃取:固相萃取的优点是装置简单、操作方便、萃取速度快、适用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固相萃取(SPE)的形式很多,根据固定相形状的不同则可分为柱型和盘型两种。无论是盘式还是柱式的SPE都使分析物预浓集步骤的选择更加灵活多样,并且SPE可进行在线操作,从而可实现自动化分析。将SPE用于有机磷分析的报道已经相当常见了,而且SPE-GC-NPD连用分析有机磷农残,可以得到较好的回收率,精密度也较好。(6)微波辅助萃取:微波辅助萃取(MAE)操作简单、高效、省时省溶剂,成为固体样品萃取的有效手段。用微波辅助萃取来提取有机磷的报道在国内鲜有报道,在国外也刚刚起步。经常使用的提取溶剂包括:二氯甲烷、甲醇、丙酮、甲苯以及各种溶剂的混合物。有研究11证明对新鲜的加标样品以及放置时间不等的各类“陈旧”样品进行微波辅助萃取,47种有机磷化合物中有35种化合物的回收率在80120之间,可以满足痕量分析的要求;对有机磷化合物的微波稳定性的试验12得到结果表明温度和溶剂类型都是影响分析结果的重要因素,用正己烷:丙酮1:1的混合提取剂型,温度50 时可得到89.5的回收率。在以往的农药残留分析中常用蒸馏器和K-D浓缩器对提取液进行浓缩,而当前普遍使用的是旋转薄膜蒸发仪,在减压下对提取液进行蒸馏浓缩。1.2.3样品的净化13净化的目的是在样品提取富集后除去干扰物。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液液分配法、单一和混合填料的固相萃取法(包括Seppak微型小柱,填料有Florisil、硅胶、凝胶、氧化铝、Celite545、纤维素、活性炭)、薄层层析法、化学方法(如磺化法)、低温冷冻柱法。目前主要用前两种方法,但有机氯农药因其结构相对稳定多采用磺化法。而且,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进步,提取和净化经常可以一步完成。基质固相分散法(MSPD)是1989年由美国Louisiana州立大学的Barke【14】教授首次提出的。此法浓缩了传统的样品前处理中的样品匀化、组织细胞裂解、提取、净化等过程,避免了样品的损失。例如,利用MSPD技术测定26种蔬菜和9类水果中120多种农药残留,回收率大于80,且与蔬菜、水果的品种无关。所以它是一种简单高效实际的提取净化方法,适用于各种分子结构和极性农药残留的提取净化,提高了分析速度、减少了试剂用量、适于自动化分析。1.2.4 分析检测技术 检测方法应具备简便、快捷、灵活度高的特点,根据检测目的,待测农药性质和样本的种类等,采用符合要求的方法。用于蔬菜中农药检测的常用方法有如下几种:(1)气相色谱法(GC):使用气相色谱法,多种农药可以一次进样,得到完全的分离和高的定性定量分析,再配置高性能电子捕获,火焰光束或热离子等选择性的检测器,使分析速度更快,结果更可靠。气相色谱具有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分离效能高、灵敏度高以及应用范围广等特点。目前70%的农药残留量检测是使用气相色谱来进行的。用气相色谱测定的关键的如何选择检测器。理想的检测器应肩具备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线形范围宽,响应速度快以及结构简单、造价低、操作安全、应用范围广等特点。(2)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以液体作为流动相的一种色谱法。它可以分离检测极性强、分子量大的离子型农药,尤其适用于对不易气化或受热易分解的农药的检测。目前,应用于农药残留检测最多的是紫外吸收检测器,其次是荧光检测器。紫外吸收检测器(UVD)的优点是灵敏度高、流量和温度变化小,是梯度淋洗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检测器,但是只能检测对紫外光有吸收性能的农药。荧光检测器(FD)是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的检测器,比UVD灵敏度高12个数量级。但由于大多数农药本身不发射荧光,经衍生化反应又较麻烦,限制了FD的应用。(3)超临界流体色谱(SFC):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是八十年代的新技术。以超临界流体为流动相,使用各种类型的较长色谱柱,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分析分子量较大、对热不稳定的化合物和极性较强的化合物。它可与各种气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器匹配,可与红外、质谱联用,可通过调节压力、温度、流动相等组成多重梯度,选择最佳色谱条件,综合利用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的优点,克服了各自的缺点,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分离和检测手段。SFC法目前尚处于开发阶段,被用来从高脂肪样品中对脂肪进行完全分离的手段【15】。(4)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S-MS):这是一种将液相色谱与质谱联接起来并采用内喷射式和粒子式接口的技术。适用于分析对热不稳定、分子量较大、难以用气相色谱分析的化合物。它具有检测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定性定量同时进行,结果可靠等优点。LS-MS对简单样品可进行分析前净化并具备多残留分析能力,用于对初级监测呈阳性反应的样品进行在线确证,其优势明显。另外,研究开发毛细管液相色谱与离子捕获检测器的配合大大拓宽液相色谱用于高灵敏度分析的范围。(5)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它是将气相色谱仪和质谱仪串联,成为一个整体使用的扩大技术。它具有气相色谱的高分离性能,又具有质谱准确鉴定化合物结构的特点,可达到同时定性、定量检测的目的。在农药代谢物和降解物的检测,以及多残留检测方面均具有突出的优点。例如眸峻等【17】用此法测定谷物中噻吩甲氯的残留量,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9.7%-93.2%。又用此法18测定两谷和油籽中丰索磷的残留量,最低检测量为0.01mg/kg,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6.9%-96.5%。GC-MS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联用技术,在销售的商品质谱仪中占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从毛细管气相色谱柱中流出的成分可直接引入质谱仪的离子化室,但填充柱必须经过一个分子分离器降低气压并将载气与样品分子分开。在分子分离器中从气相色谱来的载气及样品离子经一小孔加速喷射入喷射枪中,具有较大质量的样品分子将在惯性作用下继续直线运动而进入捕捉器中,载气(通常为氦气)由于质量较小扩散速率较快,容易被真空泵抽走,必要时采用多次喷射。经分子分离器后,50%以上的样品被浓缩并进入离子源,而压力则由1.0105 降至1.310-2 Pa。组分经离子源电离后,位于离子源出口狭缝安装的总离子流检测器检测到离子流信号,经放大记录后成为色谱图。当某组分出现时,总离子流检测器发出触发信号,启动质谱仪开始扫描而获得该组分的质谱图。用于与GC联用的质谱仪有磁式、双聚焦、四极滤质器式、离子阱式等,其中四滤质器及离子阱式质谱仪由于具有较快的扫描速度(10 次/秒),应用较多,而离子阱式由于结构简单,价格较低,近些年发展较快。GC-MS的应用十分广泛,从环境污染分析、食品香味分析鉴定到医疗诊断、药物代谢研究等,而且GC-MS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进行药检的有力工具之一。 图1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此外,使用生物测定法和酶联免疫法测定农药使得样品的预处理变得更加简洁,分析效率更加提高,因此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 3 微波辅助萃取技术19微波是一种波长从1 mm1 m之间(频率范围在300300,000 MHz)的电磁波,最常用的加热频率是2450 MHZ,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合成、环境保护等许多方面。微波辅助萃取(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MAE)是利用微波能来提高萃取效率的一种新技术。在萃取过程中可以将溶剂和样品放在密闭式或者开放式的萃取釜中,均匀地施加微波能进行萃取。在微波能的作用下溶剂对固体样品中目标萃取物的萃取过程被加速,目标萃取物在样品和溶剂之间进行再分配,并最终被萃取到溶剂中。微波辅助萃取的特点:瞬间产生高温,萃取时间短;加热均匀;加热具有选择性,可通过选择适当的溶剂提高萃取效果;加热过程伴随着生物效应。微波辅助萃取系统通常都要具备下列条件:采用密闭容器;用少量溶剂进行多种样品的同时萃取;实现温度、时间和萃取条件控制并重现性好;萃取率高;操作安全。以下简要介绍一下重要的两种微波辅助萃取系统:高压密闭微波辅助萃取系统和开放式微波辅助萃取系统。(1) 高压密闭微波辅助萃取系统高压密闭微波辅助萃取系统的微波炉主要由磁控管、波导管、微波腔、波形搅拌器、循环装置和转台等几个部分组成,应具有抗爆、防燃、耐腐蚀等多重安全措施。该系统的萃取过程是在密闭萃取釜中进行的。当施加微波能时,萃取釜中的溶剂和样品吸收微波能而产生高温和高压,使得目标萃取物与样品基体之间的价键发生断裂并迫使溶剂进入样品内部,或目标萃取物中极性组分所形成的蒸汽带到样品的外部,促使溶剂与目标萃取物之间的充分接触,从而达到高效萃取的目的。(2) 开放式微波辅助萃取系统开放式微波辅助萃取系统与高压密闭微波辅助萃取系统不同。该系统由微波炉和索氏抽提器两部分组成。由于不需要在高压下进行加热,所以微波炉得结构要比前者简单得多,与家用微波炉非常相似,只是在微波炉的顶部开有可供安装冷凝管的小孔,在炉腔内设有固定索氏抽提器的固定架。它得整个萃取过程是在开放(常压)体系下进行,主要是将微波加热与索氏抽提相结合。萃取用的溶剂必须是极性的(单一的极性溶剂或含有极性溶剂的混合溶剂),以便能够吸收微波能。2 实验部分2.1 实验仪器及试剂仪器设备:MK-型压力自控微波炉(上海新科微波技术应用研究所);R201旋转蒸发仪(上海申科机械研究所); HP-6890气相色谱仪带质谱检测器(MSD-5973)配G1701B.02.05工作站(Hewlett-Packard, USA),所用色谱柱为SE-54熔融毛细管柱(30 m0.2 mm0. 5 m,5%聚苯甲氧基硅氧烷 + 95%聚二甲基硅氧烷)。试剂:对硫磷、二嗪农、水胺硫磷标准:均为100 g/mL(广州质检所化学仪器经营部)。各种有机磷农药标准溶液用丙酮稀释成2 g/mL的混合标准贮备液,贮存于冰箱中。甲醇、二氯甲烷、丙酮、正己烷:分析纯试剂(广州化学试剂厂),使用前经过全玻璃系统重蒸。自制双蒸水:在蒸馏水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于全玻璃蒸馏系统中重蒸。无水硫酸钠:分析纯,700 灼烧4 h,贮于密封瓶内备用。2.2 实验条件色谱条件:进样口温度为250 ,不分流进样,进样量为1 L。采用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30 ,然后以10 /min的速度升至260 ,然后保持1 min。载气为高纯氦气,恒定流速1.0 mL/min。质谱条件:接口温度280 ,EI离子源,电子能量70 eV,离子源温度230 ,四极杆温度150 ,质量扫描范围50550 u。采用选择性离子流。2.3 样品处理合成样品制备: 称取5 g已剪碎的蔬菜样品(空白样品),加入一定量的有机磷农药混和标准,制成200 ng/g合成蔬菜样品。在室温放置10 min使有机磷分布均匀。微波萃取过程:将5 g蔬菜样品剪碎放入PTFE溶样杯中,加入0.5 mL的有机磷混标,静置10 min,加入25 mL萃取溶剂,盖上密闭活塞后,放入密闭溶样罐中,旋好外盖,在微波溶样系统中以第一档压力加热6 min。从微波炉中取出溶样罐,在空气中冷却至罐内恢复常压。萃取液经过抽滤干燥后(抽滤瓶底下放有无水硫酸钠作干燥剂,干燥2 h以上),棉花漏斗过滤出去硫酸钠,滤液进行旋转蒸发,用萃取液转移到样品瓶中,并用氮气吹扫至干。最后,加入0.5 mL的正己烷溶解残留物,取1 L进行GC-MS测定。3 结果与讨论3.1 定性和定量实验用GC-MS按仪器操作条件进行定性,采用选择性离子流:二嗪农304、137、179(m/z)。以峰面积定量,不分流进样,进样量1 L。本实验采用程序升温分离出二嗪农,标样色谱图见图2,样品分离色谱图见图3。 图2 二嗪农标样色谱图图3 有机磷农药的色谱图(图中最大峰为二嗪农)3.2 微波条件的优化对微波辅助萃取的实验条件优化的第一步就是选择合适的萃取溶剂。一般的,选择萃取溶剂需要兼顾溶剂吸收和转化微波的能力,溶剂与基体的作用,溶剂对待测物的溶解度,对待测物萃取的选择性,还有对后续反应的影响等等。对微波能的吸收与永久偶极子在电磁场中的重排有关,因此溶剂必须有介电极性才能吸收微波能,即溶剂吸收微波的能力与溶剂的介电常数()有关。一般的,溶剂的介电常数越大即极性越大,对微波的吸收能力越强。而将微波能转化为热能的能力由介电损失因子(”)表征。使用微波能的总效率则由损耗因子tan来表示,该损耗因子等于介电损失因子与介电常数的比。根据用多种有介电极性的溶剂对生菜中二嗪农进行MAE萃取的回收率结果比较来看(表2),萃取二嗪农时,丙酮正己烷能得到最好的萃取效率,但与此同时,考虑到二氯甲烷沸点低、极性小,方便后续步骤,因此最终选择二氯甲烷作为萃取溶剂。表2 多种溶剂对生菜中二嗪农进行MAE萃取的回收率结果比较溶剂二氯甲烷丙酮丙酮正己烷(1:1,V/V)甲醇二氯甲烷(1:1,V/V)二嗪农回收率(R)77.674.811263.1在选定二氯甲烷作为萃取溶剂后,微波萃取效率就主要受二氯甲烷体积和微波加热时间影响。通过用二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进行比较,对二氯甲烷体积和微波加热时间进行优化。表3 微波辅助萃取生菜中二嗪农的正交实验设计(OCD9(32))及回收率结果(R%)微波加热时间(min)二氯甲烷体积(mL)二嗪农的回收率(R%)20.0 64.82 25.0 72.130.0 78.520.0 71.94 25.0 77.630.0 62.420.0 56.96 25.0 79.730.0 62.9从表中发现,微波加热2 min时,随着溶剂体积的增加,从20.0 mL到30.0 mL二嗪农的萃取回收率增加;而微波加热时间增加后,如加热4、6 min时,采用25.0 mL萃取溶剂能得到最好的萃取效率。这说明微波加热时间和萃取溶剂对微波辅助萃取生菜中的二嗪农萃取效率的影响是相关的。当微波加热2 min时,萃取未充分,因此萃取回收率随溶剂体积的增加而增加。到微波加热4 min时,萃取较充分,溶剂体积为25 mL时达到最佳萃取效率,再增加溶剂体积会发生溶剂泄漏的现象。微波加热6 min,萃取效率达到最大,表明萃取充分。显然由表可知,最好的萃取效率在微波加热6 min,溶剂体积25.0 mL的条件下达到。因此,综合考虑选定优化的微波辅助萃取条件为微波加热6 min,溶剂体积25.0 mL。3.3 方法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实验建立了MAE萃取GC-MS分析测定蔬菜中二嗪农的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4.00 400 ng/g;方法的检出限:二嗪农为0.29 ng/g。3.4 合成生菜样品的测定 在选定的微波条件下,我们制备了200 ng/g的生菜合成样品,平行测定5次,得到的RSD和回收率数据见下表4。表4 合成生菜样品的精密度与回收率名称标样1标样2标样平均样品1样品2样品3样品4样品5保留时间(min)10.60810.60810.60810.57910.57810.58510.58510.590峰面积297969319317308643403836267300197156384986229361回收率130%866%639%124%743%由上面的数据处理可得到本实验在标样添加浓度2.0 g/g时,回收率在63.9%130%之间,比较文献上报道的传统方法:二嗪农用分光光度法3,当标样添加浓度0.4 g/g,回收率7094%,当标样浓度在4 g/g时,回收率是8097%;用气相色谱法3时,当添加浓度0.5%时,回收率为7598%。同时,在所有分析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分析小组张卓旻师兄的结果,他的回收率在72.2%102%之间,RSD在1.5%11.0%之间【20】。从实验结果来看,有点差强人意,每个样品处理检测出来的偏差较大。分析主要原因是人为操作误差,由于每组实验皆是由不同的实验小组来完成,那就不可避免出现偏差比较大的情况。样品1的回收率很大,而样品3的回收率又过低,第一小组的同学可能是在实验时引入新的杂质,且这种物质的保留时间跟要测的二嗪农十分相近,故峰面积叠加使使结果异常增大。第三小组的同学可能在实验时操作不小心,导致标样物质转移时损失,使峰面积特别小。但是通过3法与Q值检验法都证明这两个异常值不能舍弃,所以在计算精密度时并不能简单忽略不计。最后计算出本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1.36%,而查文献有毛细管气相色谱法21RSD为0.7116.91%。明显,在实验操作上我们还有待提高。4 结论微波辅助萃取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快速高效的样品预处理方法。MAE操作简便、省时省溶剂,再加上GC-MS高效的分离分析特点,是测定蔬菜样品中有机磷农药的一种高效的方法。本实验利用生菜合成样品建立了微波辅助萃取-GC-MS测定蔬菜样品中二嗪农的分析方法。通过比较几种不同溶剂微波萃取效率并考虑到溶剂对后续处理的影响,选取了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并采用二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设计对影响微波辅助萃取的因素,包括溶剂体积、微波加热时间进行了优化。不同实验小组,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测定了200 ng/g合成蔬菜样品,回收率在64.0%130%之间,RSD为31.36。参考文献1 林郁,农药应用大全,农业出版社,1986,P369,P564,P6356362 王德民,石健,王智,王一新,农药应用技术大全,天津科技出版社,1985,P146152,P1701713 严国光,王福钧,农业仪器分析法,农业出版社,1982,P4794814 马亭博士论文,微波萃取技术在食品于中草药有机成分研究中的应用,1998,广州,P 2 115钱传范,明九雪,多效唑在芒果中的残留农药,1998,37(9):29-306段文仲,郝冬生,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水果中多种农药残留的方法研究农药,1998,37(8):20-227 W. D. 冈吉 等,土壤和水中的农药,科学出版社,1985,P285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051-2025节流压井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 内部管理培训课件
- 汽车账号营销方案范文(3篇)
- 中餐营销方案及案例(3篇)
- 数字营销策划方案(3篇)
- 化学老师安全培训课件
- 内训师课件改进措施
- 化学岗班组安全培训计划课件
- 化学实验室安全培训会课件
- 内蒙古安全生产培训题库课件
- 2025年华能上海电力检修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保洁日常标准培训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项目)选拔赛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高一 人教A版 数学 第三章《幂函数》课件
- 氩气瓶的安全使用要求
- 《大模型原理与技术》全套教学课件
- 糖尿病足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 象棋入门课件教学
- 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江苏省选拔赛精细木工项目技术文件(初稿)
- VR医学模拟手术训练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