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_第1页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_第2页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_第3页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_第4页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 船显性内容与目标通过学生的感知和对信息的捕捉,实践研究性的学习过程。会用有特征的形构成不同用途、不同特点运动状态的船,表达个性。隐性内容与目标在探究性学习和儿童艺术表现过程中,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了解、认知船的过程中,潜在地启示学生劳动创造文明、智慧的意识,拓宽知识面。在创造中启迪智慧,培养个性。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在感知中用有特征的形构成某种船。难点:在探究过程中立意和构思,生动地画出船的状态。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师生共同寻找有关船的图片、画刊、插图或影视等图像资料。二、感知与启示:以小群体形式由学生共同展示所收集的资料。每个小组选择最佳资料向全班展示或播放。三、探讨与交流:依据直观图像,学生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受。教师归纳和提炼学生的见闻,突出船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性特征。四、设计创作:1 表现船身:用有特征的形概括自己感兴趣的船身。2局部结构的表现:体现船身的种类。3 装饰船:用线和色为船身增添细节,体现船的功能。4 背景:与船的状态相应用色、线或画水域等场面来衬托船。五、评价与交流:展示作品并讲画面情景。由作品所展现出的有关船的类型、情景,联想出围绕船发生的故事。六、课后拓展1有关船的故事。2世界各国有哪些远洋史和航海家,他们为人类做了什么贡献?3了解船的种类和功能;最大的船有多大?最先进的船是怎样的?未来的船是什么样的?第7课 手形的联想教学目标:1感知手形的变化与组合,进行结合身边熟悉的事情进行联想,探索装饰与组合的美感。2培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装饰美化生活的能力,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3从不同的角度对手形进行联想,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进行装饰与组合。解决教学重难点要点:通过观察-想象-联想,感知不同角落的手形与身边熟悉事物的联系,通过欣赏、讨论、研究手形的装饰与组合美,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相启发。教学过程激发兴趣,以手形引发对手的联想1伸出手看一看,这是什么?观察联想2试一试,能否用手形做一个跟生活中相似的物体?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像什么?想到了什么?还会变成什么?结合观察,想一想,这些形状像什么?小组探讨这些形状和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相同?如果它们在一起玩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欣赏感受1欣赏手殂装饰:A手形变成了什么?B用什么方法?2欣赏手形绘画:A这里有手吗?B谁能将手变成什么?3你还能想到什么方法?愉快表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演与联想,并画成一幅画。1用自己的手画成你认为像的形象。2对手进行想,画到纸上,或画在你的手上。将这些形象在一起的时候可能发生的事情画下来。成功展示比一比看谁变得最好。第8课 狮子大王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初步了解如何利用观察、比较方法,抓住动物特以及突出表现动物特点。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新能力。3通过画画、做做、演演狮子的形象,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教学重难点:重点:如何利用观察、比较方法抓住狮子特点,进行大胆表现。难点:狮子头部特征的表现。教学活动(1)引导学生体验狮子大王的猛,导入新课播放狮子吼叫的声音,出示雄狮的形象引出课题(2)分析自然界中狮子的特征提出研究问题,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3)分析艺术作品中狮子的表现。设问:艺术作品中如何突出地表现狮子的特点?(4)分析学生优秀作业中狮子的表现。提出问题:A这些学生作业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B有什么好办法能使狮子毛做得又快又好。课后拓展:回家以后可以找一找生中哪些地方有狮子的形象,它有什么作用?第9课可爱的动物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相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各种材料和特性,探讨巧妙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2通过探索用各种媒材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3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情感、激发自信和美术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欣赏、感知、探索、理解自然界即艺术作品中动物的形、色、动态之美,引发学生喜欢动物之情和环保意识,探索用各种媒材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合作意识和综合学习的能力。教学难点: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教学准备:教师:动物的图片及动物活动的视频资料,艺术家及儿童表现的动物题材作品。学生:废旧材料(如:牛奶盒、药盒等)、卡纸、彩色纸、剪刀、画笔等教学内容:表演激趣1听音乐,模仿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动作,再请部分学生出来模仿某一动物,让学生猜猜。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形体、颜色、花纹及生活习性等。欣赏感受1欣赏动物活动的视频资料及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引导学生欣赏、比较动物的颜色、外形、花纹、动作特征等。2欣赏艺术家和儿童表现的动物题材的作品,了解不同的表现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喜欢那张作品?为什么?3学生分组讨论最喜欢哪种动物,为什么?思考、探索、创作1出示课本中学生制作的动物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美,可以从形、色、花纹、动态,探讨应用那些材料制作。请部分学生上讲台示范如何制作。2师生共同总结制作动物的方法:(1)根据所带材料决定制作的动物;(2)根据所动物选择材料。3讨论:(1)本组织作一组什么动物?(2)用什么材料?(3)如何分工?(4)为自己的一组动物编一个故事4各小组汇报。5布置作业:小组合作制作一组自己喜欢的动物。6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制作动物的活动,展示、评价1各组展示自己的动物,并进行故事讲演,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可以用小组轮流上台展示、表演,其他小组观看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请展示小组作出回应的形式)。小结、拓展1思考:通过本课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了解了什么?2出示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艺术的图片,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3延伸:你还知道那些动物的的知识?你知道我国的那些珍稀动物吗?动物与人的关系是怎样的?第12课 用春天的色彩装扮自己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和掌握简单的制作方法,学习简单的人物装饰方法。 应会:明确人物装饰的部位,巧用材料进行装饰。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和创新表现的能力。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利用彩纸进行人物装饰。难点:巧妙利用材料及创新表现。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的基本方法:(1)通过欣赏、分析资料解决。(2)了解纸的特性及制作,掌握装饰人物如何巧妙利用材料,通过讲解分析作和演示解决。学习材料表现春天色彩的彩纸、剪刀、胶水等。教学评价评价点 1学生对学习活动是否有兴趣,并能积极参与。 2能否说出最喜欢谁的作品,并说出理由。 3能否说出人物装饰的主要部位。 4能否用春天的色彩制作头饰、服装,把自己和同学们打扮起来。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 (2)展示上节课的作业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利用这些彩纸学习人物装饰。 (3)播放课件:生活中的人物观看图片。了解人物装饰的部位和方法及人物装饰在生活中的运用。小组讨论:结合少数民族服饰或服装表演,说-说人物装饰的方法。交流自己的图片资料。研究、发现、分析制作方法,交流学习。把自己的设计讲给天家听。(4)启发引导讨论问题:你了解哪些人物装饰方法?一般在人物的什么部位进行装饰?(5)播放课件: 分析制作方法,同时进行展示-将几种不同的范作分发给各组研究讨论。(6)教师与同学共同演示: 用春天的色彩装扮一名同学。 分析制作方法:你能设计几种装饰方法吗?(7)请几名学生通过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创新设计,并且进行人物装饰。(8)布置作业要求: 用春天的色彩装扮一名同学,集体或个人完成。(9)展示分析作品。(10)小结。第13课我们身边的线条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节课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线条、认识线条、感受线条,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进行表现的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充分重视学科的综合性,以点带面扩充学生知识也是发展学生智能的有效手段。发现生活中、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感,并初步尝试其表现方法。难点:线的组织。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好学习材料(毛线、粘贴板、水粉或水彩、蜡笔或颜色笔等),课前收集带有线条的物品,观察生活中我们熟悉的线条。教师:线条丰富的自然物的图片、用变化丰富线条表现的艺术作品、笔、电线(毛线)等、课件、音乐、评价表。 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果教室中线的物品不够丰富,可以在课前带领学生到校园中去做找线游戏,或者布置在生活中观察自己身边的线条。教学评价:评价方法:(1)发展性评价法。(2)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3)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重在形成性评价。采用成长记录袋的方式。(4)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评价点:(1)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2)能否从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发现线条的美感。(3)是否初步了解了线的名称及其作用。(4)能否用线画出一幅有一定秩序又有不同种线的变化的图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探究新知。1电脑动画引人:介绍一位好朋友-会变的线条,导人新课。 2初探: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寻找教室里的线条,小结归纳并且汇报观察结果。问:谁能发现我们身边哪儿有这些线条? 学生寻找身边的线条。 3再探:学生可以在课前搜集来的物品上寻找:树叶、雨花石、海螺、羽毛。线状的物体。如人的头发、毛线、电线、蜘蛛网、柯桩的年轮、水的旋窝、柳条、面条、五线谱、铁轨、弹簧、叶子的边沿等在自己掌握的基础上,了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线条应用。如轮廓线。如门框、城墙等(欣赏课件图片)二、认识线条。1线条的形态:(1)比一比:根据刚刚的观察,通过小组合作用毛线在粘贴板上贴出不同的线条,看谁贴出的线条多样?谁的线条最特别?(2)汇报展示,归纳:波浪线、长线、短线、直线、曲线、折线、弧线、螺旋型线、弹簧型线、城墙型线等。(3)这些线美吗?(引发学生对线条的探究)2线条的变化与内涵美:(1)线条可以看到:史前时期画在陶器上的纹饰、吴冠中的春如线、韩美林等画家的作品、中国古代草书、象形文字等,通过视觉上的刺激感受线条。(我们一起用手跟着画)(2)线条可以听到:听不同风格节奏的音乐,线条会随着音乐高低翩翩起舞。通过听觉上的刺激感受线条。(我们一起跟着线条舞)(3)线条可以感觉到:根据教师的提示画出有感情的线条,如刚强有力的线条、温柔的线条、奔放的线条、平静的线条、烦躁的线条、潇洒的线条有情感的线。线条还蕴涵丰富的情感。它可以有它自己的一种生命,一种表现力,以及它自己的个性特征。一一保罗克里曾。线条的表现力是神奇的,或长或短,或平稳,或多或少,或跳跃,或流畅,或凝重,或刚毅,或柔弱。(我们一起跟着做表情)(4)线条可以摸到:摸不同质感的物体,通过触觉上的刺激感受线条。(我们一起谈谈感觉)三、线条的变化和组合(1)Flash小游戏:你们看,线条们一根根,多孤单啊!你能给他们找找好朋友吗?把几种不同形态的线组合在一起,创造出更丰富的构成效果。归纳:组合有一定的秩序,排列紧密,形态富于变化的线条很美。(2)欣赏课本学生范作,给自己最喜欢的线条画取一个好听的名字:你从小朋友的画中看到了什么?(3)可以设计一些练习如扩散的圆形、美丽的树叶、想象中的花、快乐的歌、燃烧的太阳等,供学生进行主题漫想,创作线条画。四、学生进行创作,教师辅导,随时发现问题。五、分小组区域展示作品。六、评价。(1)自评。(2)互评。(3)师评。(4)评师。七、小结延伸: 第14课 下雨(一课时)教学目标 1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情景。 2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3锻炼学生以动作、线条再现情景的能力。4让学生了解表现事物和情景可用多种不同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感受人间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学难点: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表达自己的不同感受。教具准备:三段不同的雨声音乐、带图像的课件、学生示范作品学具准备:彩色笔或油画棒教学过程:一、声音、音乐引入,回忆自己观察的下雨的情景。回答问题。 播放音乐。问:这三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出示课题。 二、再欣赏雨的音乐。合着音乐,用手的动作表现不同的雨。 问:你能用手的动作表现雨吗?播放音乐。 三、分组讨论。 (1)说说可用哪些细小的形状和线条来表现不同的雨。到各组引导学生进行讨,参与表演,以激起学生的表演热情。 (2)用语言或动作表演人或物在不同雨中的感受、表现情绪。 (3)欣赏优秀小组的表演。适时地评价和表扬。 四、欣赏并分析教材中的图片。五、讲作业要求。你最希望画出哪一种情绪?用什么表现你印象最深的下雨的情形? 六、学生作业 :自选绘画材料,运用多种方法表现播放有雨声的音乐。巡视指导,展示生动有趣的作品。七、展示、评比。分小组评比。分析并展示作品。 八、课后小结 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可以通过我们双眼的观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只要小朋友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和尝试,就可以画出我们想画的一切。 第15课 童话城堡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认识各种形,会用大小不同的形概括、组织成建筑群。 (2)隐性内容与目标引起学生关注身边的建筑,尤其是典型建筑。感受建筑的美以及它与生活的关系,体会和了解建筑的文化内涵,培养合作意识。学生将自己的作品用童话故事的形式介绍给伙伴,文学与艺术的综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感受城堡的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创作。难点:城堡的外形美感与创新。学习材料(1)用线画:软质铅笔(HB、2B)、深色彩水笔、碳素签字笔、画纸。(2)用色画:油画棒、彩水笔、画纸。(3)剪贴画:彩纸、废彩色广告纸、剪子、胶水或彩色双面胶。(4)资料:城堡的图片、软盘、童话故事、连环画等。教学活动感知与启示(1)介绍自己知道的城堡。 (2)谈谈它给我们什么感受。欣赏与分析观赏资料、图片、课本图片。提出问题:怎么盖房屋?构思讨论: (1)你准备为哪里(游乐园、幼儿园)设计新城堡?它什么样? (2)你设计的城堡中有什么有趣的故事? 小组学生像摆积木一样拼城堡。学生作业按步骤有序地进行创作: (1)整体构成:表现特征。 (2)分辨层次:城堡的前后关系。 (3)刻画局部:用线和色。最好有特征、有童趣、有理想。 (4)有情节地画背景。展示评价用多种形式(分组、结对)。 看画讲故事。教学评价 1评价方式 (1)开展有目标的评价活动,实现创作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教学意图。 如:幸福美好的生活需要什么理想的城堡?怎样使童话故事的城堡更好看、更有趣? (2)为所喜爱的人物、角色创造什么样的城堡?能与作者情趣、责任目标相关联的评价更富引导性,更能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 (3)在学生合作活动时(如教学设计二)所进行的商讨、选择和集体再创作,内含着的评价是无形的自我教育,富有很强的生命力。2评价点(1)能否向同学讲述有关童话城堡的故事。(2)能否画出自己想象中童话城堡的样子。课后延伸 1什么样的房屋最舒适、方便? 2城市里、村镇中(家乡)应该有什么设施?什么样的环境? 3将来怎样改变家乡、社区的面貌?相关资料 建筑专科书籍(例如(老屋、资料库软件中外典型的建筑资料)。 中外童话名著:白雪公主中皇宫及小矮人的房屋。灰姑娘、(渔夫与金鱼的故事、孙悟空大闹天宫中的宫殿。报刊中各地居民、现代社区住宅、公寓等。第16课 钓鱼教学目标 1加深对各种材料的认识,能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创造性的组合。 2体验创作的乐趣。 3培养学生利用不同材料设计制作的能力。 4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收集、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探寻制作、装饰鱼的方法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教学难点:制作、装饰的方法。教具准备:海洋音乐、不同材料制作的鱼、自制的钓鱼工具、游戏活动用品、各种材料。学具准备:各种纸材、布材、有体积感的轻巧的材料(如塑料瓶、蛋糕盘等)、剪刀、胶水、彩色回形针、彩线、一根细竿、双面胶、透明胶、美工刀、画笔等。教 学 过 程撕纸游戏 借形画鱼(1)观察、回答。 (2)撕纸游戏:随意撕出任意形。 (3)学生尝试在撕出的形状中添画装饰,使之变成一条鱼。认识材料 借物做鱼(1)认识材料。 (2)学习设计制作方法。 (3)根据收集到的材料讨论、交流设计构思。 (4)利用各种材料和多种方法制作鱼。钓鱼活动感受创造的乐趣 (1)学生添做挂环。 (2)讨论将做好的鱼用来做什么? (3)当挂饰,美化教室居室。 (4)做钓鱼的游戏玩。 (5)制作钓鱼竿。 (6)学生进行钓鱼比赛。 课后小结请学生谈创作与活动的感受,教师总结。第17课 好吃的水果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在感知活动中,启发学生去体会和表现物体特征、形状及带给个人的不同感受。 应会: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创作出有情趣的画面。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创造力,体验生活美。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情趣的感知与回忆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表现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独特的感受,在感知或回忆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展开创作。学习材料(1)师生各自找来自己最喜爱的水果,作为感知材料。(2)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表现工具。教学活动(1)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可以从学生喜闻乐见的谜语形式导入,如: 身披鱼鳞盔甲, 头顶公鸡尾巴。 动物园里没有, 热带水果有它。 (打一水果答案:菠萝) 一颗一颗又一颗, 颗颗玉珠缀碧萝。 不是珠宝不能戴, 甜甜滋味人人爱。 (打一水果答案:葡萄)(2)教授新课 游戏: 在同学之间出有关水果的谜语-4猜谜语-回忆、观察、对比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地去观察、回亿不同水果的外部特征。 观察分析: 结合图片或录像,观察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水果。出示同学自带的水果,咬一咬、尝一尝、想一想。 分析:不同水果的外部特征。 回忆:你最爱吃什么水果?它怎么好吃?你记得上次吃它时的样子吗?是甜甜的很陶醉还是被酸倒了牙? 欣赏: a趣味性:教师尝试以一种童话的语言激 发学生带着想象去欣赏画面。如书上一幅作品表现一个小女孩对西瓜的喜爱,她吃完了甜甜的西瓜,满足地躺在那里,还在想:如果有一间大大的西瓜屋子,还可以在西瓜皮上开个小门小宙,能天天住在里面,多好啊 b多样性:艺术作品的面貌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的,在形式上可以启发学生以多种手 段、风格进行个性表现。 (3)学生完成作业 讨论:你想表现什么水果?是以水果为主还是以人物神态为主? 如何表现出好吃的水果? (4)教师辅导 了解学生想法,帮助解决作业中的问题。 对于创作及制作能力不太强的同学,采取同学及老师共同激发、共同帮助的方法进行辅导。(5)展示评议作业 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相结合。 (6)总结。 18课 伙伴(欣赏、评述)教学目标:1学习简单的观察、欣赏艺术品,区分中国传统国画和西方油画雕塑、摄影不同表现形式的方法。2通过讨论和交流,学习和提高学生表达自己艺术感受和描述作品、讲述故事的能力。3培养学生珍惜友情,真心友善待人待物。爱护珍视生命的情感。重点:学习观察及欣赏美术作品和分辨不同作品效果的方法。难点:理解不同背景下的艺术作品所表现的情感,并加以描述。教学准备:教师:收集一些表现友情的作品(画家或学生的),学生:可钱袋和小伙伴一起的照片或录像等资料教师活动激趣导入教师创设学生喜爱的形式,导入课题。谈话导入:说说的自己的好伙伴是谁?向大家介绍欣赏评述1欣赏书中的艺术作品,重点欣赏艰苦的岁月,找找这尊雕像中有哪些伙伴关系。2选自己最喜欢的作品,编一段故事和同桌的同学讲讲。请学生表演作品中伙伴的动作和话语。如:两个小八路在一起和小鸟说什么?想什么?德育渗透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伙伴之间的情感。1你喜欢你的好伙伴吗?你要为他做些什么?你想和他说些什么?2讨论:人与动物可以坐好伙伴吗?教师讲述:法国小姑娘蒂皮与野生动物的故事,欣赏她与动物在一起的图片。实践交流教师创设情景,播放找朋友的音乐,大家在一起生活在班集体的大家庭中,相互之间都是好伙伴。你能睡音乐一起找找自己的伙伴吗?第19课 花的世界教学目标:1感知、探讨、理解花的自然美、艺术美,认识花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