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师》动画 影评.docx_第1页
《魔术师》动画 影评.docx_第2页
《魔术师》动画 影评.docx_第3页
《魔术师》动画 影评.docx_第4页
《魔术师》动画 影评.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父爱是最伟大的魔术狄米52010-06-18 03:33:46提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魔术师最后一个镜头出现在荧幕上,我才忽然明白了整个故事,眼泪唰的流出来,控制不住。过去的一百多分钟里,观众随着过气的老魔术师帕斯帕斯和孤女爱丽丝一起在爱丁堡流浪,体验着他们最艰辛最酸楚的底层生活里伴随着爱的温意和感动。可是作者将情绪节奏掌握的十分克制,辛酸用惹人发笑的幽默来表达,欢乐之中又常带有辛酸的隐情,观众的心情随着电影紧凑的推进上下起伏,却来不及仔细品尝。最后一个镜头才揭示了所有的谜底,就像一根针在情绪的气球膨胀到最顶点时戳破了它,积累了一个多小时的情绪终于爆发出来。于是,这部电影给人最大的冲击是在电影结束之后,每次用最后一个镜头去推想前面匆匆而过的故事,都会更了解故事的含义,也就再被感动一次。这是一部卓别林式的幽默电影,有一个欧亨利式的结构,每一帧画面都有呼吸和心跳。而对我这样一个生活在爱丁堡的人来说,这部动画片让我走出影院后,觉得每一次狮王山上吹来的风、风里带来的海鸥、海鸥栖息的古老街道、街道上落下的雨丝都是深情。故事发生在50年代末,正当年轻人的摇滚乐横扫秀场,帕斯帕斯,一个年老的法国魔术师渐渐失去了观众,生计难以为继。他带着道具和一只小兔子到伦敦碰运气,却依旧没有观众,直到偶然的机会来到苏格兰高地上一个偏远的小镇。娱乐稀少的小镇居民热烈欢迎魔术师的到来,更是在这里,帕斯帕斯碰到了他一生中最后一个观众,孤女爱丽丝。爱丽丝相信魔术是真的,相信魔术师可以变出任何想要的东西,当帕斯帕斯离开小镇的时候,爱丽丝瞧瞧跟着他上了船。在爱丁堡,他们住进了最简陋破旧的旅社,同住的都是些穷困潦倒的艺人。魔术师勉强靠演出维持生计,可是爱丽丝爱上了玻璃橱窗里的美丽衣裙和鞋子,并且要魔术师变给她。不会说英文的魔术师在演出的空档尝试了各种卑微的工作,给爱丽丝买了她所有喜欢的东西却总是以魔术的形式变给她,从来没有戳破她那个相信魔术的梦。而他的回报,就是爱丽丝开心的笑脸和甜甜的吻。魔术师很满足,虽然有时候,他会看着一张照片沮丧。直到有一天,魔术师发现爱丽丝不见了,发了疯似的寻找她,终于撞见她和一个英俊的男孩手挽手走在一起。帕斯帕斯明白女孩找到了依赖的人。于是,他留下钱给女孩,还有一张字条:魔术师不存在,就这样像魔术一样“消失”。电影的结尾,那张总是让魔术师黯然神伤的照片终于清清楚楚的放在观众面前:一个小女婴,魔术师不知所终的女儿。所有的故事都缘起自魔术师对自己女儿没能完成的爱,如果说电影里有什么了不起的魔术,那也正是这份爱。帕斯帕斯的魔术也真的太老套了,从礼帽里拉出兔子,从袖子里变出纸牌,从手帕下变出酒,难怪每次观众都提不起精神来。这些魔术表演让他受尽嘲笑,观众的冷淡也让他深深失落。可是爱丽丝相信他的魔术,他从来都不让她失望。为了买她喜欢的东西也让她吃的更好点儿,他半夜里去做洗车工、在珍妮丝商场的橱窗里“变”出商品促销、在威士忌酒店里“变”出酒做广告他的“魔术”是爱丽丝脚下一双小红鞋、然后是一件高贵的白色大衣、一条美丽的蓝色裙子、一双白高跟鞋,却又不仅仅是衣服;从小红鞋到白色高跟鞋,是爱丽丝从“女孩”变成“女人”、从一个自卑的乡下小孩变成优雅、自信的城里女人的“奇迹”。无论他们的环境如何艰辛,同旅馆的落魄艺人们在贫困中消沉、酗酒、甚至绝望到颓废的坐在街边乞讨、上吊自杀,却因为小女孩坚信的魔法与幻想,帕斯帕斯坚持的对女孩子的爱,让他们从未沮丧沉沦,反而保有温暖、创造了女孩成长的奇迹。当女孩变为女人,当女孩找到爱情,帕斯帕斯不再变魔术了,他将小兔归放在狮王山上,只身上路,因为,他已经变完了这一生最伟大的魔术。这个发生在爱丁堡的故事也受到了爱丁堡的礼遇。电影作为2010年爱丁堡电影节的开幕影片,在平日演出歌剧与芭蕾舞的festival theatre上演。导演Sylvain Chomet曾经在爱丁堡生活了五年,这次带着献给这座城市的电影回来,他说“这是这个地球上最好的地方”。从电影每一个画面都看的到他的深情,尤其是在这里生活过的人才会明白那些细节:细密如线的雨丝、厚厚的云层飞快划过头顶时,在眼前的草地上一道金色的光浮动过去、雨里的海鸥与鸽子、在prince street上向北边望,看到远处的闪耀海洋与山坡、城堡下公园里看书的人们这座城市里的流浪艺人至今也还在日复一日在街头、破败的酒吧、小剧场里上演着各种把戏。在珍妮丝商场,电影里帕斯帕斯表演魔术促销的那个橱窗,这几天换上了电影节的海报。电影和现实并不是那么容易分清楚,不仅电影里许多的场景都是真的,不仅电影悠扬的风笛和城里的风笛连成一片,更重要的是,电影画里蕴含着那种说不清楚的爱丁堡的触感、呼吸、心跳和体香。我平时很少在评论里面大量复述故事,可是今天却不知不觉在这么做。电影本身很美好也很简单,努力复述或者评价都是无用的。所有我建议,一个被父母好好爱过的孩子,一个能够懂得的人,亲自去看看这部电影,一切的感动都会了然于心。6月20日,是英国的父亲节,我想说,趁着父母还没有像变魔术一样的消失,好好的去爱吧。魔术并不存在.Luc52011-02-08 10:22:21 希尔维肖迈凭借一部疯狂约会美丽都成为了欧洲动画界的新锐,他那种手绘与CG融合,略带忧伤和荒诞的风格一时间打动了无数观众。慢工出细活,七年时间打造的梦幻师再一次迎来了喝彩。对于熟悉法国电影的人来说,喜剧大师雅克塔蒂本人就是最丰厚的遗产,梦幻师改编自塔蒂未完的剧本,银幕上高瘦的老者形象仿佛大师重生,怀旧的情结充斥于每一个角落。区别于美丽都的夸张和解构,梦幻师里的苏格兰背景较为写实,肖迈本人也因此爱上了那里。电影中的景色显得古朴、壮丽、唯美,尤为适合塔蒂的“场景主义”。在表现技法上,导演对色彩的渲染和人物动作的显得更加娴熟,无论是剧院、酒吧里的魔术表演;还是蒙蒙细雨中的山间美景,都散发出迷人的魅力。不输给真人电影的代入感,让梦幻师命运里的孤独和无奈都融化在优美的音乐之中。与塔蒂的所有作品相通,梦幻师继承了那种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的格格不入,简单又耐人寻味。在流行音乐和电视媒体的冲击下,魔术师这种古旧的行业早已边缘化,孤独的老人拎着兔子在城镇之间流浪,就像在游戏时间里那样不容于年轻一代。若不是小女孩爱丽丝的出现,魔术师或许早已放弃了职业的追求,像那位可怜的腹语师一样落魄街头。颠沛流离的辛酸无人理解,其实这也是塔蒂本人的写照,动画对其标志性的肢体语言模仿也活灵活现。影片中稀稀落落的对白,除了两句法语其他都故意模糊,无时无刻不在重申一份寄托-“即便只有她相信我的魔术,我也要表演下去”。老魔术师看着女孩一天天长大,不惜偷偷的为她赚钱积攒,只为了爱丽丝眼见礼物被“变出”时的惊喜。怎会有人不被此所感动,藏在老魔术师怀中的照片,直到最后一刻才告诉观众温情的来源。可女孩已经长大,老魔术师选择了离去,一如把心爱的兔子放归山林,风笛声渐远,寂寥荡然。世间的魔术并不存在,只有梦幻永存。2010年6月,发于新京报P.s. 朋友问起,再来补充一些片外的花絮。Tati 本来的姓氏就是Tatischeff,一个来自东欧的姓氏,当年轻的雅克闯荡法国哑剧届时,Tati显然更容易让人记住。最后随照片而出的 献给 Sophie Tatischeff,正是塔蒂的女儿,2001年已去世。Sophie也从事电影行业,一开始就给父亲的影片做剪辑师,游戏时间之后的作品基本都有参与。 不过,另一个说法是,原剧本(塔蒂电影第四号),完成于1959年,其实是一个非常私人的“家信”,塔蒂是要送给她的私生女Helga Marie-Jeanne Schiel的。 原作的背景在布拉格,影片被改在爱丁堡,这不是塔蒂家的本意,但那座山坡和海岸,的确是捷克没有的美景。魔术师为了避开女孩,意外得撞进了电影院,银幕上正在放塔蒂自己的名作我的舅舅(1958年戛纳评委特别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我猜,就是这个细节彻底打动了今年的奥斯卡评委。如能获长片动画奖,那真是对塔蒂最真挚的追念;即便没有也无妨,感谢Sylvain Chomet 复活了大师。 据导演Chomet透露,一开始魔术师的设定是老魔术师和一只鸡.后来改成了白兔,定名为男人与白兔,再后来才改成了魔术师。此外还有塔蒂外孙对于影片背后的家族秘史的吐槽,很长,回头摘翻些上来 。一曲旧时代的挽歌太阳42008-11-05 17:45:08很多人都说,这部动画是关于一个父亲与女儿的故事,但我个人对这方面的感触很有限。而整部动画打动我的,是西维亚处处表现出的对那些被遗弃的旧事物的怀念。整部电影的手法是被遗弃的,虽然两者都是通过肢体动作而不是通过语言来表现角色,但魔术师比美丽城更加刻意地使用了传统的镜头,它没有采用那些快速的剪辑,多变的机位与夸张的特写,这些手法,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被遗弃了。电影的开篇是被遗弃的,虽然任有贝拉塔尔这样坚持拍摄黑白电影的人,但单色电影,默片,乃至手绘动画,已经逐渐被大多数人抛弃。魔术师自己是被遗弃的,每次上台,他的观众都会显得越来越寥寥无几,他的报酬也越来越少,他越来越难以找到工作糊口。他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他不会使用机器,他不会开新式汽车,他也许也被自己的妻子遗弃(所以他见不到自己的女儿)。最后,他自己甚至也遗弃了魔术,他放走了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兔子,他离开了那座城市,在火车上,他不再为孩子将铅笔变长,他不再给予他们幻想,或许在他心里,他认为自己也被爱丽丝所遗弃。那个小丑是被遗弃的,没有人再想看他的表演,他变成了一个不快乐的小丑,他变得穷困潦倒,甚至在街上会被小孩子当做流浪汉殴打。他只有每天把自己灌醉,在唱片播放的音乐中缅怀自己曾今的辉煌,最后孤独地选择上吊自杀。腹语师是被遗弃的,他和小丑与魔术师一样,成为了新时代不需要的角色,他也无法通过工作而生存,只好卖掉了像自己亲人一样可以和自己对桌而坐的人偶,最终流落街头。即便如此,也没有人愿意向他施舍,只有同为时代弃儿的魔术师丢给他一枚硬币,在这里,他还遇到了一只同被遗弃的小狗。腹语师的人偶,也同样成为被遗弃的东西,即便它的价格一再下降,却依然没有人愿意将它买下,最后它成为了免费的赠品。影片最后,整座城市灯火尽灭,万物皆息。那一处处被关闭灯光的场景,似乎预示着未来它们也逃不掉被遗弃的命运。由于这部动画并不是西维亚自己的剧本,所以整部影片并没有美丽城三重奏那么辛辣和极端,没有那么漫画化,显得很现实主义,如果极端地来进行判断,它的确不如美丽城。我本以为因为剧本上的差异,使我没有看到西维亚的极端自我风格,会让我产生非常失望的情绪,但整部动画娓娓道来,依然打动人心。对于动画里的那些新事物,西维亚尽量地使他们看来令人讨厌,比如那个娘娘腔乐队,那个开新式汽车的人,腹语师房间的新主人,那些魔术师新的雇主。而对于旧的事物,则使他们看起来很美好,比如那个刚刚通电的小村庄,在那里,魔术师更受人欢迎,那里的酒吧老板更加热情,也不会克扣魔术师的报酬。在美丽城里,西维亚也将那些老奶奶们表现得可爱而智慧,而将美国文化尽可能地表现得肤浅而愚蠢(因为对法国人来说,那也属于新的事物)。我真心的感觉西维亚是个很恋旧,很坚持传统的人。如果你看过雅克塔蒂的表演,我相信你会为西维亚的动画表演所折服的,我期待西维亚的下一部作品,能做到绝对的极端自我。另外还有个彩蛋,即是开场不久,魔术师下了火车开始登上轮船时,下面出现一个警察,这个警察是西维亚动画处女作老妇与鸽子中的那个警察,他也同时在美丽城中当做彩蛋出现过。不想再写新评论,索性就把观后感编辑在本文之上。先来看看导演。导演:Sylvain Chomet大家可以查一下Sylvain Chomet这个名字,不错,他正是动画美丽城三重唱的导演。和上一部影片一样,他依然担当了编剧。这是一部怎样的动画呢?首先应该知道的是这部动画和美丽城一样依然是一部手绘+CG的动画。这部暂名为魔术师的动画是一部长篇动画电影,也是继美丽城三重唱之后,Chomet的第2部长篇动画。影片由Sylvain Chomet在爱丁堡的个人工作室制作,成本大约是1000万英镑。这部动画是基于法国喜剧大师雅克塔蒂的一个原始剧本改编而来。这个剧本是Chomet通过雅克塔蒂最小的女儿Sophie Tatischeff得到的当时他因为要在美丽城三重唱里使用雅克塔蒂1949年的电影节日的片段而向她寻求许可权。有趣的是,一开始Chomet并没有确定要将这个电影以动画的形式表达,而是Tatischeff提出这样做的,因为她不希望任何演员去扮演她的父亲。所以在这部动画里,大家可以看到由Chomet亲自绘制的动画版的雅克塔蒂。影片的背景设定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苏格兰,讲述了一个没落的魔术师在遇见了一个年轻的女孩后生活被彻底改变的故事。雅克塔蒂是一位默片大师,而Sylvain Chomet的动画几乎没有台词,可以想见,这部动画的台词也不会多,至少不会比美丽城多多少。这样的动画,跨越了语言,具备了征服所有人的魅力。最后是上映日期。魔术师预定将于2009年上映。并且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魔术师首次公布了相关画面,公布的一些图这里可以看到:/note/73688571/.魔术师在第60届柏林电影节上进行了全球首映,并公布了剧情:做为舞台表演者,魔术师已濒临绝迹。摇滚明星和流行歌手轻而易举地从魔术师手里夺走了舞台,同样,也夺走了他的经济来源。迫于经济压力,魔术师不得不接受在诸如地下室,花园聚会,酒吧或者咖啡厅这种低档的表演场所里进行演出。在苏格兰西岸的一个小乡村酒吧里的一次不太重要的表演中,他认识了一个叫爱丽丝的天真女孩,这次相遇完全地改变了他的生活。这次表演是被安排用来庆祝这座偏远小岛初次实现电力供应。那晚,爱丽丝和其他人一样,她被他的魔术表演所吸引;但是,爱丽丝又和其他人不一样,因为她完全对他的魔术信以为真,她认为那是真正的魔法。爱丽丝跟随魔术师到了爱丁堡,并在他为当地的小戏院表演的时候为他打理家务。魔术师感动于爱丽丝对于魔术的热爱,为了奖励她,他不停地表演魔术给她看,甚至有的演出都是公益性质不给予报酬的,他仍旧会去表演。他不敢想象做任何让爱丽丝失望的事情(告诉她自己的魔术只是表演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魔术师不敢向爱丽丝以及自己承认自己其实不能真正地使用魔法,取而代之的是为了填补爱丽丝的任何关于魔术的幻想他都得不断地用谎言和实际行动(魔术表演)去补救,因此,把自己弄得倾家荡产慢慢走出视线的法式优雅aluuuuuuuuuuuu52011-02-08 03:42:56/note/133400464/插图对比版下载700m115 提取码:t23363eca1080p 4.7ged2k:/|file|%5B%E9%AD%94%E6%9C%AF%E5%B8%88%5D.L.Illusionniste.2010.FRENCH.1080p.BluRay.x264-FHD.mkv|4695303405|7392240a9fa05104f822b2e1fb297d77|h=ayfr6tiqm3azztdzfiruncxnhkljorfi|/原声 f7e22f1f4b官网特别棒/推荐点击,可以下载超巨大剧照做桌面,还有原画的绘画过程。法语。看着看着,我觉得我的心都要碎了。2003年Sylvain Chomet的疯狂约会美丽都震惊了世界,他娴熟流畅的动作,婉约的配乐,画面精细立意巧妙,人物角色让人惟妙惟肖(当时看完这个电影,恰巧认识了一个我们学院的师兄,也是瘦骨嶙峋,尖尖大大的鼻子,好多人都觉得他像美丽都里的孙子,我痴痴的跟着这个师兄跑了一路,恍惚间觉得荧幕上的人一溜小跑的跑到了生活里。)后来知道魔术师这个片子,真是忍不住要大声欢呼啊。无论是放在哪一个时代,他的动画都是标志性的:极少的台词-仅依靠动作以及配乐画面讲观者的情绪带向高潮,与默片异曲同工;手绘与CG结合的二维动画,你看一眼便觉得惊叹,他们是那样的用心啊!要怎样的沉着怎样的耐心,才能不嫌劳苦的一帧一帧的作画?形象分明而带有讽刺意味的人物设定,典型的欧洲动画,这又与现在占领市场大多数的好莱坞制作鲜明的区分起来了;片子带着一股浓浓的法式优雅,像是刚泡好的咖啡,吸一口香到骨子里,看着看着忽然觉得自己也慢慢的优雅起来,沉着起来。和美丽都一样,这个片子同样也表达了现代与过去之间的冲突。电影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二战末期巴黎的一个老杂耍魔术师Tatischeff(塔蒂真实的名字)他的魔术古板老套,与当时新兴起的摇滚文化行成了鲜明的对比,仅有他一直在带身边的那一张海报,证实了他曾经的辉煌。为了生计,他不得不远走他乡,来到伦敦和苏格兰,来来往往于各种偏僻的小村庄来演出走穴。有一次,他在苏格兰的小村庄酒吧里,认识了一个年轻的英格兰招待员alice。她天真而且无辜,并相信Tatischeff的魔术是真的,这是源自于神灵的。于是她悄悄的跟着Tatischeff坐上了前往爱丁堡的船。在船上,alice一度淡若自如的坐在位置上比划着让Tatischeff变出一张船票,这就很好的说明了alice的纯真。于是他们租住在一个旅馆里,alice心安理得的接受Tatischeff的各种赠予,这对于她来说,就是魔术。他们语言不通,于是Tatischeff非常可爱的说一句话翻一下字典,他们之间发生了不少有趣的小细节。可是电视机的时代已经迅速的席卷了全球,留给魔术的舞台越来越少,年轻的一代,譬如alice,更多的只会被披头士所吸引,而不是那只被塞进帽子里的兔子。为了生活Tatischeff不得不去做洗车工人,甚至是去画招贴海报,在商场做魔术吸引顾客。渐渐地Tatischeff觉得自己再度被孤立了。当他发现alice陷入了热恋中时,他明白了是时候要离开了,于是他把他的兔子放在狮子山上,拿着行李默默地离开了。留给alice的,有一些票子,还有一张字条,写着“魔术是不存在的”。alice默默地看着纸条,拎着行李箱,啪一下灯关了。火车里Tatischeff看了看一张照片,一个陌生婴儿的残破照片。先来交代一下这个片子的幕后背景。这是一部向法国最伟大的喜剧大师雅克塔蒂致敬的片子。原剧本是雅克塔蒂本人于1956年创作的一个鲜为人知的作品,被认为那是写给他当时才十几岁的私生女海尔格(Helga Marie-Jeanne Schiel)的一封特殊的信。这个剧本一直没有被搬上荧幕,是因为塔蒂本人认为片子蕴含太多私人情绪,隐晦而且让人感到不愉快。塔蒂与妻子米谢琳温特的女儿索菲(Sophie Tatischeff)认为除了他的父亲塔蒂先生没人可以更好的演绎出这个片子。2000年,索菲将这个剧本交给了当时靠着处女短片杀入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正在制作Les Triplettes de Belleville (美丽都三姐妹)、并且是默片粉丝的法国动画导演Chomet手中。他们之间的认识源于Chomet向索菲寻求剪辑使用一段塔蒂在电影Jour de fte(节日)中的片段,索菲提出一个建议,让Chomet制作一个动画中的tati,她不希望任何人来演绎他的父亲。不久索菲与世长辞,而私生女海格尔作为长女成为塔蒂唯一在世的直系亲属。二战期间海格尔的母亲与少年塔蒂相恋,但是塔蒂家人反对他们结婚,最后海格尔母亲远走他乡并写下协议承诺不追究塔蒂作为父亲的责任。可能出于愧疚,成名后的塔蒂并未与前来相见的海格尔相认,不久便写出了这部深藏柜中的作品,以表达他内心的情感。特吕弗曾称赞道:“一部布烈松或塔蒂的电影,必然是一部出自一位天才的作品。”杜拉斯也曾说,她鄙视所有活着的导演,除了雅克塔蒂和戈达尔。与卓别林不同的是,卓别林式的喜剧是小丑性质的,他的流浪汉是邋遢的荒诞的,而塔蒂塑造出来的角色,永远是优雅的,比如他荧幕上的经典形象于洛先生,一位游荡在城市与城市之间,不知以何为生计的社会底曾人物,穿着故作体面的西装,因为塔蒂很高大(近2米的身高)裤子总是有点短,露出一截的袜子,小皮鞋,带着一柄黑色的雨伞,帽子或者旅行箱。有的时候是一件大风衣,头发永远是梳的很有条理,表情严肃仿佛毫不在意。于洛先生是个永远都在旅行的流浪汉。甚至故事上也不太一样,卓别林作为一个左翼艺术家,他的故事冒险性的浪漫主义的,而塔蒂就像是一杯咖啡,他的电影是都市,平淡的几乎没有故事没有结尾,那是生活里的每一个人。他并不迷恋于单一形象的塑造,他的电影永远是群体的肖像,有一个人评述塔蒂的电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说“每个人都是于洛先生,每一个人都一样可笑,因为,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它本身就是可笑的。”某种程度来说,塔蒂就是个固执的魔术师。他不屑于去取悦观众,反而一次又一次地以颠覆性的方式来挑战人们对自己生活的思考。默剧被认为是一种失传的技艺,如何通过尽心设计的动作和画面来引人发笑,是我们现在这个声色具备的年代无法理解的。于是塔蒂也被称为是失传的技艺人。了解了背景后,你忽然明白,为什么Tatischeff会对素不相识的alice这么溺宠,潜意识里,他把这个小姑娘当成是自己的女儿,那个他没有尽到父亲职责的女儿。影片带有一贯塔蒂的风格,里面有各种不如意的小人物,住在楼上想要自杀的小丑,最后卖掉心爱的木偶烂醉如泥乞讨的腹语师,爱丽丝羡慕过的走在街上的潮流女性,以及后来也曾羡慕的看着自己的初到城市的土气小妞。电影尾声的一段城市的鸟瞰片段,然后alice和心上人亲吻,看得我心都碎了,这个城市是这么的辉煌,爱丁堡的天际线从来没有看起来这么美好过,若不是这个城市真正存在着,你不敢相信,世界上有这么一个美丽的地方。他那么美,可是那么的无情却又温情。当alice离开酒店后,一股风吹开了Tatischeff留在桌上的法英词典,书页哗哗的翻动,映在墙上的像是一个展翅欲翔的蝴蝶,它挣扎了很久,最后还是没有飞动。最后周围的灯渐渐地熄了,这个城市陷入了睡眠。有一些值得玩味的细节我想提及一下,比如alice由一个小女孩演变成一个踩着高跟鞋挽着头发的年轻女性,暗示了一个父亲看着女儿的成长;导演曾经在爱丁堡居住多年,并把工作室迁移到这里,表示他对这个城市的无限热爱;片子中再度出现三胞胎,与美丽都比较,很多人物角色外形似曾相识,不排除是一个小小的彩蛋?Tatischeff趾高气昂的挽着alice走在街头,之所以这个片子没有被理解为变态的恋童癖,或许是因为片子中蕴含着的天真。穿苏格兰裙的男人大腿好光滑哈。Tatischeff登上的船叫做golden arrow(黄金箭),是史上一个很有名的轮船。电影院播放的是塔蒂的代表作之一我的舅舅,影片中出现的一段真人片段就是塔蒂过去的电影影像。好几个镜头是从窗外望进去的,借助一个看似旁观者的角度,更有世态闲凉的感觉。还有电影介绍时,字幕写了一句话a Sophie Tatischeff(给索菲塔蒂歇夫),这引起了塔蒂的私生女海格尔的不满,她认为这个片子是写给她而不是索菲的,Chomet没有给予她应有的名分。动画中Tatischeff的形象是由Laurent Kircher,一个年轻的原画师创作的,原著中故事发生在捷克斯洛伐克,可是Chomet把它搬迁到了50年代末期的苏格兰,他认为这个不是一个冒险故事,这更像是一个父女之间亲情的叙述。这个动画原来声称花费了1千万英磅,最后电影追加了7百万英镑,动用了180个动画师,其中有80个曾经参与了美丽都三姐妹的制作,动画最初在苏格兰的动画工作室制作,后期是在巴黎和伦敦做的,特别注意的是,有5%的工作是在南韩完成的,主要是渲染和整理等。影片中Tatischeff与alice和背景是分别画的,最后通过3D软件合成。他们运用独特的粉彩调色,将爱丁堡和苏格兰农村景色表现的完美无瑕。看到一个形容词,称为“end-of-an-era doom-and-gloom”。 (我不知道要怎么翻译,只是这个词形象的说明了严峻的现实问题,意思大概就是一个时代到达末日,结束了?)悲凉的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同时我们鲜明的看到杂耍是怎么被濒临了,它不仅仅不再是人们的最爱,甚至他失去了让人们欢笑的魔力。 Tlrama里评述这个电影,给了4星。她将电影与chomet的旧作相比较,认为“魔术师有着和美丽都一样的温柔细腻与深沉,同时它又是滑稽和让人不安的。但是我们还是能从侧面看到导演本身的才能是如何的无与伦比。”著名的LExpress里的Christophe Carrire倒是不太满意chomet的导演,他认为故事本身非常聪明,但是“chomet笨拙的淹没在塔蒂的忧郁中,更多的表现对一个大师的致敬胜于其个人的情绪抒发。尽管这还是一个漂亮的作品,无懈可击的画面和让人惊讶的情结(比如炖兔子那一段章节)有的人会喜欢这个动画多一点,仅此而已。”魔术师那些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细节everstone52011-02-07 11:51:57提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我一向对皮克斯和梦工厂重金打造的商业动画片满心喜欢。然而,看多了就发现它们是一个套路,总是花大力气渲染个人英雄主义,并用温情和正义添油加醋,将故事讲得有滋有味,最后票房和口碑双收。而魔术师对此不屑,它不谈正义,不谈个人奋斗与成功,反而用落魄的魔术师打击观众,就连温情,也只是繁华的都市里疏离的气息。废话少说,只是想回味一下魔术师里那些动人心弦的细节。1、雨一直下片子里下雨的时候真多。有一个镜头是从天空垂直俯瞰街道,雨滴不停地往下落,细密连绵的雨丝在城市上空织成一道立体的巨网,下面是夜晚的城市里来往的车辆,城市的潮湿和阴冷展露无遗。2、兔子睡在肚子上魔术兔子是动不动就要咬人的,然而却睡到了疲惫的魔术师的肚子上,随着魔术师的呼吸一上一下他俩也是相依为命的吧。3、Magicians do not exist魔术师能够在台上变出惊奇,却不能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任何惊喜。这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说在台上逗笑的小丑心里一点也没有欢乐,他一直是笑脸,却从没有真正笑过。他得到的笑声越多,心里也就越苦涩。4、漫长的等待魔术师前面的是一个摇滚乐队,他们一直在台上兴奋地跳动、扭动、嚎叫,台下观众热情似火,魔术师在后台准备了好几遍道具,终于乐队退场了,魔术师上台,观众几乎已经全部散去。5、廉价的小丑摆在橱窗里的小丑,从最初的6磅,降到5磅、4磅、3磅,影片末尾的一个画面,小丑已经是“免费”了。6、餐馆外的菜单魔术师和女孩看餐馆外玻璃上贴着的菜单,遭来店里用餐顾客鄙夷的目光,傲慢的客人还把他当成了门童。下一个画面,他们坐在一家薯条店门口吃廉价的薯条。魔术师打发走女孩,揭下转角墙上的招聘启事。一连串让人心酸的镜头。7、并排而过的摩托车深夜,女孩误入街道中央,魔术师前去保护女孩,连连躲闪过好几辆汽车,正前方一辆汽车打着强光呼啸而来,魔术师护住女孩,举起伞示意,车很快过去,原来是两辆并排的摩托警车,开到了城市里恃强凌弱的墙角。8、电影院的仓皇魔术师为了躲避女孩,仓皇进了一家电影院,在匆匆忙忙的一瞥中,荧幕上的主人公,和他自己一样仓皇。9、离去后的屋子魔术师离去之后,屋子里很安静,桌椅和衣架映着窗外的霓虹灯,在墙上投下影子。忽然窗帘被风刮起,风翻动书页,一时间,墙上幻影重重。还有很多细节,就不一一列举了。这样的动画,看多少遍,都是一种美的体验。越看多这种情节,我就越想去学动画制作,这样就能够把头脑里那些没头没脑的来龙去脉,做成有生命的动画,从脑海里搬到眼前。中国大多数动画还停留在第一阶段,故事都讲不好,制作也够粗劣;美国的商业动画在第二个阶段,故事讲得有滋有味,但却像快餐一样消化也快;诸如玛丽和马克思魔术师这样的动画现在开拓着另一片疆域,他们不传播快餐式的文化精神,而是去探索一些被忽视的东西当然,也就不大招人喜欢。动画师都是魔术师mouserain52011-02-19 20:57:32作为一部电影长片,能够不借助对话而勾勒出一个完整故事,这本身就是一项壮举。而在成功的演绎的背面,则反映出一项浩大工程。这得归功于片子的细腻之处。这种细腻渗透到每一幅背景,前景或背景中人物每一个难以察觉的小动作和令人着迷的音乐中。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片子着重将情节放在了爱丁堡这个环境中法国人这一次似乎更加吸收了北大不列颠的文化气氛,法兰西式的慵懒散漫渐渐被一种英式典雅所覆盖,不过作为本片根基之一的浪漫主义元素还是依托于故事本身挥发到画面每一个角落。看点之一是本片继承的传统手绘技法。相较于迪士尼式的运动规律,本片人物动作的刻画是内敛的,这适用于表现各种微妙的动作,比如魔术师含蓄的点头,缓慢的脚步。这毕竟是动画这种艺术形式难以被其他媒介所取代的唯一特质。一部优秀动画里的“动作”,不仅仅是陈述角色“动”这个过程,在此之上,对于动作速率,幅度,夸张以及违反物理规律程度的把控,是能够在动画师操纵下体现情绪起伏,节奏波动的,这有点类似于电影演员的表演这一块。而一般意义上的真人电影中的表演,则是走了另一条道路,通过“动作”和“动作”的组接来表现超出动作本身的含义(这一点上比较典型的有王家卫的片子,参见剧中演员的表演)。所以说,动画师都是魔术师(扯远了)。回到本片当中,本片当中触动观众的元素,除故事本身外,大部分情绪渲染,气氛把握都是通过动画师一帧一帧的作画而获得的。因此片子无中生有创造出了高于故事(剧本)的艺术价值,而且这种艺术性是完全继承并发扬传统手绘动画的脊梁骨,是一次回归,是一次对动画这种艺术形态所能达到高度的又一次探寻。突然想起了“其实山顶是一个面”这样一个说法。相信本片有足够的高度能站在山顶上,和以往最优秀的动画一起守这座殿堂。等待魔法散场。Lillusionnistekiki20462952011-02-15 17:37:18提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魔术师(Lillusionniste)是法国动画导演Sylvain Chomet的作品,他只有两部电影和一个短片,这是他第二部电影,很感人的父爱成就了世界上最伟大的魔术。一个相信魔术的天真少女,一个过气的暮年法国魔术师,配合淡雅忧伤的故事情节还有爱丁堡下着雨的街景上演了一出灰姑娘变公主的戏码。几乎没有什么台词,虽然字幕组给出的字幕有些地方没有翻译到,可是这部电影几乎是不需要字幕就可以看懂的。二战末期的法国,有一个为生计所迫、过气的法国魔术师Tatischeff,因为那时候魔术已经不是时髦的玩意儿了,大伙都争相去崇拜摇滚明星。所以Tati不得不到处去表演,从城市到乡间小镇,他带着一些简单的道具和一只兔子,在英国的一个小镇的酒吧,他遇到了小女孩爱丽丝,这个纯真的女孩相信魔术师变得魔术都是真的,他可以变出任何她想要的。魔术师离开了这个小镇,女孩偷偷的跟着他去了爱丁堡,在这个很英伦的城市对于女孩来说什么都是新奇的,华美的衣服珠宝、摩登女郎,都让爱丽丝羡慕不已。在爱丁堡,他们住在最简陋的旅社里,魔术师靠演出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爱丽丝想要橱窗内的漂亮外套和鞋子,Tati不得已要在演出之余去做很多卑微的工作半夜去做洗车场工人、和一样潦倒的艺人们画招贴海报、在商场把商品当道具变魔术促销宣传就是这么辛苦,他买回了漂亮衣裙并用魔术的方式变出来给爱丽丝,而爱丽丝始终相信这都是魔术师的魔法。生活虽然艰辛可是因为魔术师并不希望打破小女孩的天真梦想。女孩渐渐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女人,穿着优雅的洋装,漂亮的裙子和高跟鞋。直到有一天,他发现爱丽丝陷入了热恋,于是,他走了,留下一些钱给女孩,还有一张字条:魔术是不存在的。女孩离开他们住的旅社时,餐桌上那本书在风的吹动下不停的翻动,映在墙上的影子像一只展翅欲飞蝴蝶可是再怎么努力展翅也没有能够飞起来。影片结尾,出现了那张让魔术师每每看的时候会黯然神伤的残破照片:一个小女婴。她和魔术师有相同的姓,原来这就是他的女儿。魔术师将对自己女儿没能完成的爱全部给了爱丽丝魔术变出了爱丽丝那件高贵的白色大衣、变出了一条美丽的蓝色裙子、一双白色优雅的高跟鞋爱丽丝也从女孩变成女人,一个卑微的乡下孩子变成优雅的摩登女郎。当他挽着蜕变的她走在大街上,他脸上洋溢着幸福。艰辛的环境下的落魄艺人因为小女孩那一些幻想,并没有沮丧沉沦。当女孩找到爱情,Tati后来也将小兔放生了,火车上,形单影只。陪伴他的仅仅只有那张残破的照片。帮助爱丽丝华丽蜕变也许就是他一生最伟大的魔术吧。父爱是那么深沉又宽广的,父亲总是用宽大的手掌为孩子撑起一片天空,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大鱼、美丽人生、当幸福来敲门每每看到这些影片心里都会有很多涟漪,老爸不在已经快五年了,记得小时候,他会在下班后买好吃的给我,也是突然拿到我面前,好像会变出很多好吃的一样。每次幼儿园放学,我总是缠着他去附近的商店买巧克力、冰淇淋,他总是会满足我。实际上老爸并不多话,也没有过多的表达,他只是想看着我满足的笑容。如果有天国,我想你就在那里(写不下去了,原谅我又流泪了,昨天看完片子我还给朋友说很感动,但是我没有哭,是不是哭点没有那么低了其实)话题继续转移到电影,Sylvain Chomet这部作品画面真的很美,2D手绘动画和CG融合的背景让画面很华丽,尤其喜欢几个空镜头,车站、火车在大桥上行驶、水中的倒影、雨中的爱丁堡等等,他的三部作品我都看过,最喜欢的就是这部。现实残酷,梦有一天始终会被现实打破,小女孩会慢慢懂得这一切。梦想是什么?那是现实的延续。现实又是什么?那是梦想的终结魔法,终有一天会散场的。魔术师的心魔发福的唐吉珂徳42011-11-01 20:13:50影片最后留下了一张黑白照片,就是魔术师一直在后台凝视的那张。据说这部电影就是Tati为了自己女儿所写。然而戏剧化的是,Tati还有一个私生女,声称这父亲没有亲手搬上银幕的剧本是写给她的!无论如何,在观赏之前我们不知道更多的关于影片结尾那张黑白照片的故事,只能从舒缓的画面中感受那种默默隐忍的温情:对于一个当过父亲的人而言,能够再有一次给予爱的机会,也应该是生命中一种馈赠。可魔术师之于小女孩是臆想中的父女吗?还是杀手莱昂和马蒂尔达之间微妙的情愫?还是说,孤独而温存的两个人相遇之后在各自的位置上寻找可以相互靠近的方式?一双年轻的目光在热渴地寻求生活中的魔法,可以一厢情愿地把窗外的棉絮看作是雪花,从壁炉中点燃一屋的橘黄色,等待一个温暖的陌生人到来;另一颗无处寄托的心在流浪中苦觅欣赏的眼睛,在已经冷漠的城市中认真地跳动,无论晚点多少,都一丝不苟地准备出场,试图给人带来由衷的欢乐。她有朴质的勤劳,也有着不加掩饰的憧憬和幻想;他有老式的严谨,更有默默的体贴与深沉的留恋。只是,当这种索求和给予的纽带建立之后,语言的不通反而摆脱了措辞的困扰,彼此都以自己最本能的方式表达各自的需求,一而再再而三地变本加厉,往各自的幻象中越陷越深。当女孩子在镜子前品鉴那种最纯粹的自我陶醉时,魔术师不也在拉下那件旧大衣时充盈了一种久违的骄傲和自尊吗?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拮据而慷慨的法国魔术师还是淳朴又虚荣的乡村女孩,他们其实是在相互满足,相互成全,我们怎么忍心说谁对谁贪婪,谁对谁骄纵呢?然而悲剧在于魔术师的行当是被那个年代逐渐抛弃的,他不得不一再出卖自己的体力(夜间修车铺)和尊严(女士品橱窗秀)来换取金钱,从而兑换女孩子目光中那个信任而值得依靠的形象。深夜,他醉醺醺地回到专门接待艺人的小旅店,推开卧房门,看到熟睡的女孩子,这时镜头节制地顿了几秒,然后缓缓关上。第二天早上我们可以看到沙发上的魔术师向空中伸出了胳膊,勾着手腕他难道不是做了一个有关亲密,有关相依相拥的梦?是回忆还是还臆想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年长者的心中匿藏着一颗孤独依旧的心,然而却在醉酒时都保持着绅士的隐忍与内敛。这种细节的安排与暧昧的暗示可以说是魔术师里最厉害的地方,让人于不经意中突然觉察,唏嘘不已。可残酷的是,对于人物而言,生活给予这种沉湎毫不留情地打击,连廉价的橱窗秀工作都因此而丢掉那样一个梦让魔术师晚了工作时间。然而更残忍的是,除了难以填满的物质要求,另一种情感上的需要是年迈的魔术师无法提供的。当女孩子开始打扮自己时,她其实是在等待被关注的目光,在等待于另一个他者的注视中建立新的自我。魔术师眼中的自己是原先那个,她不要。她要更新的自己。她没有意识到那个更新的自己是不属于那个给予她这一切的人。生命中总有那么一刻像机器的按钮一样灵敏,只要轻轻一点,整个青春的机关就被打开,生命中的图景就此更换,无法挽回。那是蛰伏在生命的源动力,在刚开始的时刻以青涩的形式展现出来,然后一直激荡在血管中,只会随着时间的沉淀变化形式,而不会消尽。因而女孩子的行为不构成对魔术师任何意义上的负义,那是她生命长成的必然节点,只是对于魔术师而言,这无疑是生活把他拉下变魔术的舞台,让他明白自己一直都是在表演魔术,而不是现实。在剧情发展中,我们看到魔术师为了躲避迎面走来的女孩子和她男友误入电影院,第一次站到了观众的位置去观看那个幻化的舞台。这里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位置的转换,魔术师恐怕第一次意识到,他在不断更换舞台的同时,观众也在不停地等待不同的帷幕。她是他唯一的观众,他却不是她唯一的舞台。因此他最后决定离开,留下现金、野花和一张纸条:“Magicians do not exist”。既是写给女孩子,也是写给自己。他是首先相信自己魔术师的身份并依赖于曾经凭借娴熟的手艺赢得的尊重与吸引,然后才有接下来生活的苦役和最后无助的落寞,尽管回忆中有淡淡的回报挽着手在马路上漫步,虚惊一场之后的美味晚餐,可生活中,或者说成长中,有更精彩的节目吸引那唯一的观众。他的魔术并不是魔法,甚至不仅没有魔法师,魔术师也不存在,有的只是坚硬的生活和不知疲倦的时光。除了腹语术除了红鼻头,除了兔子和礼帽,除了贫穷和饥饿,其实还应该有新的生活。但最后一刻我们真说不清魔术师是真正地开始真实面对自己了,还是向生活彻底缴械,完全妥协放生激情的兔子,拧紧输送欢乐的阀门;我们是应该相信风吹起的书页真的是另一双翅膀的化身,还是应该为收起来的长铅笔哀悼呢?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是时候该选择离开了,否则他的生命将会被没有意义的耗尽。因为他对付出已力不从心,由于成长,经他一手出落成的倩影也不再单单为他而优雅。况且,离开对于女孩在而言,也一如断乳,她更需要蜕变,更需要适应没有魔法甚至魔术的世界,用自己的翅膀飞翔。总归是要谢幕的,无论是魔术师给观众展示的兔子,还是生活给魔术师递到手中的幻象女儿。所以电影的名称是Illusionist而不是Magician,不简单是关于手段的把戏,还是关乎大脑的自欺欺人当魔术师在船上伸出手指,翻转间夹出一张新船票时,他已入戏太深。消费主义的世界里,那些被多情善变的城市抛弃的人白鹭52010-06-30 05:35:34提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不谈画面和主线故事了,只说说片中展现的时代浪潮。这是一个消费主义的世界,娱乐人,你要么站在潮流的尖端取悦观众,要么就准备饿死。从一个社会变迁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手艺人们被大都市的流行抛弃之后的凄惨故事。年轻男女对工作和人生没有太残酷的认知,ALICE和男友沉浸在幸福之中,而他们的幸福更像是用来衬托那些手艺过时了的人们的苦难生活的。下面这些人,他们倾尽一生所学之艺讨好观众,一度都受过偏爱,却最终难逃被抛弃的命运:魔术师。在巴黎失业,渡过海峡去英国碰运气。在伦敦的首演几乎没有观众,与摇滚乐队的受欢迎程度天壤之别,于是被扫地出门。在午餐会上的表演中,被烂醉的苏格兰人请去小岛上进行庆祝表演。离开小岛后,来到了爱丁堡,有幸得到经纪人的争取,终于能够在另一个剧院长期演出。期间为了补贴家用,夜间做修车行的侍应,在百货商店表演取悦女顾客,在酒窖变魔术卖酒。能支持这么久不断地工作,也许是因为ALICE这个精神支柱。不久,在剧院的演出席位又被到来的摇滚乐队挤走,而ALICE又找到了心上人。于是魔术师放走了陪伴他常年的兔子,坐上火车。玩偶艺人(会腹语的人)。温柔体贴。给女主角表演,还给她菜谱。似乎也不受戏院的赏识,找不到工作。典当了人偶,开始沉迷喝酒。最后沦为乞丐。小丑。沉闷,酗酒。他介绍魔术师去了剧院,但似乎他自己没有得到演出的工作。自杀未遂之后,搬出了旅馆,不知所踪。杂技演员。热情乐观的三人。他们似乎也没能在剧场表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