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邻建筑沉降方案.doc_第1页
毗邻建筑沉降方案.doc_第2页
毗邻建筑沉降方案.doc_第3页
毗邻建筑沉降方案.doc_第4页
毗邻建筑沉降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兴居首旅华远大厦 毗邻建筑 沉降观测方案地兴居首旅华远大厦 毗邻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北京中建华海工程测绘有限公司2004年4月目 录一、工程概述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通过对建筑物的沉降进行一个时期的跟踪观测,获得建筑物准确可靠的沉降数据,了解建筑物的实际沉降情况,为建筑安全提供数据保证。二、执行规范 (一)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 GB 1289791) (二)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 (DBJ 012195)三、沉降基准点布设(一)布点原则1. 沉降基准点是沉降观测的依据,每项工程应有三个稳定可靠的基准点,并每半年检测一次,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2. 沉降基准点与观测点的距离不宜太远,以保证足够的观测精度;3. 沉降基准点须埋设在建筑物的压力传播范围以外,距离新建建筑物基坑边线不小于基坑深度2倍距离。同时为了防止沉降基准点受到冻胀的影响,沉降基准点的埋设深度不小于1.5米,以保证沉降基准点的稳定。(二)基准点的埋设及测量1基准点埋设:在工程压力传播范围之外预先合理埋设三个半永久性高程基准点BM1、BM2、BM3,),埋设位置见附图1,具体埋设位置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埋设方法如下图所示:照片1-沉降基准点稳固埋设效果图2基准点高程的引测:基准点稳定后,使用Leica NA3003电子水准仪从国家城市水准点沿场区测设一条二等附合水准路线与三个基准点联测,经平差计算后的三个基准点高程数据作为本工程沉降观测的基准点高程。 3.沉降观测基准点网布设成附合水准路线,其主要技术要求和测法应符合下表:等 级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每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观测方法及要求二 等1.00.300.60.8往、返各两次注:n为测站数四、沉降观测点的布设(一)观测点布设针对本工程实际情况,毗邻建筑物布设沉降观测点16个,埋设在首层外墙侧立面,平面位置见附图1。(二) 埋设方法为了不影响建筑物外观,观测点采用暗藏式。埋设时用32的电锤在设计位置打孔,将直径28mm、长度12cm的预埋件放入孔内,周围用环氧树脂填充使牢固。观测时将活动标头旋紧,一站测量完成后取出标头,拧紧保护盖,再进行下一站的测量作业。沉降观测点埋设、装配示意图照片2-沉降观测点稳固埋设效果图五、观测技术要求(一) 观测仪器观测仪器选用Leica NA3003数字式精密自动安平电子水准仪及与其配套铟瓦条码尺。该仪器相对于光学精密水准仪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精度高。该仪器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误差为0.4mm;照片3Leica NA3003电子水准仪2. 自动化程度高。该仪器采用CCD测量传感器自动测量条码尺,自动显示与记录标尺读数和视距,与计算机进行数据通讯对观测数据进行自动平差。它取代了观测员肉眼观测、人工记录、计算,消除了读数误差,提高了作业速度。(二) 观测方法 沉降观测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要求,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观测过程中做到:主要观测人员固定、仪器及附属设备固定、安置的镜位固定、观测方法及程序固定。(三) 观测的技术要求沉降观测按国家二等水准精度进行,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表:等 级仪器型号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积差视线高度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二等Leica NA300350m1.0m3.0m0.3m4(四)测站观测顺序 1往测:奇数站为后前前后; 偶数站为前后后前。 2返测:奇数站为前后后前;偶数站为后前前后。(五)数据记录及处理 沉降观测作业时,观测数据由Leica NA3003电子水准仪自动记录并存储在内存卡中;内业处理时通过读卡器将观测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调用专用软件进行平差处理并打印结果。(六) 观测中应遵守的事项1. 观测前30分钟,晴天应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下,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2. 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的三脚架时,应使其中两脚与水准路线的方向平行,第三脚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3. 自动安平水准仪圆水准器应严格置平;4. 除路线转弯处外,每一测站上仪器与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置应接近一条直线。六、观测周期1、观测点埋设完毕并稳定后,连续观测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观测点的初始值;2、土方开挖期间每周观测一次;3、基础施工至回填土完成期间每半月观测一次。七、沉降资料的提交(一) 沉降观测点埋设完毕并稳定后,连续观测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沉降观测点的初始值;并提供首次技术报告。技术报告包括:作业说明;沉降观测记录;基准点与沉降观测点位布置图。(二) 正常观测过程中,每观测一次,提供作业说明、沉降观测记录、时间-荷载-沉降量曲线图。(三) 沉降观测工作完成(作业终止)后,提供汇总技术报告。技术报告包括:作业说明;基准点与沉降观测点位布置图;沉降观测记录;时间-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