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会考考试说明.doc_第1页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考试说明.doc_第2页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考试说明.doc_第3页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考试说明.doc_第4页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考试说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考试说明信息技术一、会考的性质与功能北京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会考,是考查考生信息技术学科学习是否达到国家要求的高中毕业合格标准的水平考试,也是检查和评价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北京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的对象主要是具有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籍的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高中会考成绩达到合格以上等级,考生方可获得北京市高中会考合格证,北京市高中会考合格证是考生取得北京市普通高中毕业证的重要依据之一。信息技术学科会考成绩将记入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为高等院校招生提供重要基础性信息。二、会考范围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的内容为与信息技术学科规定学分相对应的教学内容。考试范围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基础”、“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六个模块。 其中,“信息技术基础”为必考模块,其他选修模块为选考模块。高中学生毕业前必须参加必考模块和一个选考模块的考试。三、会考基本要求高中信息技术会考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结合北京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际情况确定考试范围,综合考查学生的信息素养。考试力求反映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对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从知识、技能、情感三个方面由低到高划分为A、B、C三个层次。前一个层次是后一个层次的基础,较高层次包括较低层次的要求。具体含义如下表。层次各层次要求内容描述中使用的行为动词知识A了解再认或回忆事实性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列举属于某一概念的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知道、描述、列举、识别、认识B理解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理解、解释、比较C应用归纳、总结规律和原理;将学到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建立不同情境之间的合理联系等掌握、分析、评价、发现、归纳技能A模仿操作在原型示范和他人指导下完成操作尝试、模仿B独立操作独立完成操作;在评价和鉴别基础上的调整与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发布、交流、制作、选择、画出、转化、创建C熟练操作根据需要评价、选择并熟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熟练使用、熟练操作、有效使用、合乎规范地使用、创作情感A经历感受从事并经历一项活动的全过程,获得感性认识亲历、体验、感受、交流、观察、考察、参观B反应认同在经历基础上获得并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的反应等关注、借鉴、欣赏、遵守、抵制C领悟内化建立稳定的态度、一贯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化的价值观等形成、养成、确立、树立、构建、增强、提升、保持四、考试的组织实施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领导,北京教育考试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负责组织实施。考试时间安排在高一年级学年末进行。五、考试题型考试题型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包括选择题、操作题。其中操作题以计算机操作的具体方法、步骤以及操作成果是否正确为评判依据。主观题以制作电子作品为主要形式,以学生制作的电子作品的整体水平为评判依据。客观题与主观题所占分数比例约为7:3。六、成绩评定考试总成绩满分100分,其中基础模块内容占60分,选修模块占40分。总成绩85分以上(含85分)成绩评为“A”,85分以下70分以上(含70分)评为“B”,70分以下60分以上(含60分)评为“C”,60分以下评为“D”。七、会考内容标准 1.信息技术基础能描述信息的主要特征及信息技术包含的基本内容。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了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掌握因特网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检索并获取网上信息。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能对获取的信息进行适当的鉴别与评价。理解信息编码对信息处理的意义。理解二进制的基本概念,了解在计算机内部和现代通信技术中二进制编码的应用。能熟练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处理文字信息。能够根据内容要求对文字属性、段落属性及页面进行恰当设置和适当修饰。能使用电子表格工具软件加工处理信息。能够对数据进行排序、检索,能选用适当的图表类型表达数据间的关系,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能选择恰当的多媒体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能制作出反映一定主题和创意的多媒体作品。规范地使用因特网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了解程序设计是信息处理的一种重要途径。能比较熟练地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了解当前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与方法,描述各种方法的特点。能利用电子邮件、网络论坛、实时通信软件等现代信息工具,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理解使用信息技术的基本道德规范和法律要求,了解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特征,掌握病毒防治的一般方法。认识网络道德的基本内涵;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2.算法与程序设计了解程序、程序设计、程序设计语言的概念,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理解算法的意义,能用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等方法描述算法。掌握数据类型、常量、变量的概念和常用方法。了解表达式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掌握程序设计语言(Visual Basic或JAVA)的常用语法,熟悉编程界面中的常用菜单和工具,比较熟练地输入、修改、存取、运行及调试程序。掌握常用数学函数、字符串函数、时间函数等函数的使用方法。了解数组的概念及一维数组的简单应用。掌握基本的逻辑运算规则。掌握累加、计数、累乘、比较大小、求最值等算法。能分析问题,确定算法,能用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编写简单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继承、派生和封装的原理和特点,理解类、对象、属性、事件等概念并学会运用。(此项只针对JAVA语言。)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理解控件、对象、属性、事件等概念并学会运用。(此项只针对VB语言。)3. 多媒体技术应用了解多媒体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多媒体在数字化信息环境中的普遍性,了解利用多媒体呈现信息的特点。了解多媒体信息采集的基本工作原理,能选择适当的工具,分别对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进行采集。了解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的类型、格式及其存储、呈现和传递的基本原理与特征。能根据信息呈现需求,选择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分别对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进行加工制作。掌握规划、设计、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方法。学会使用非线性方式组织多媒体信息。能根据表达、交流或创造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工具创作多媒体作品。4. 网络技术应用了解因特网服务的基本类型、特点与应用领域;了解因特网服务组织的类型、提供的服务与服务特点。了解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类型与特点,掌握常用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能熟练使用检索工具获取所需信息。了解常见的因特网连接方法。了解网络通信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与拓扑结构。了解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信息交换技术。理解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能描述因特网TCP/IP协议的基本概念与功能。理解IP地址的格式与分类;了解域名的基本概念和域名解释的基本过程,了解因特网IP地址、域名的管理办法及相应的管理机构。了解网络安全的概念、措施及法规,能正确对待网络资源。了解小型局域网的构建与使用方法;理解网络服务器的主要作用与基本原理;了解代理服务器的概念与作用。理解WWW、网页、主页、网站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理解动态网站的概念,了解其工作过程。能够使用常用的网页制作软件制作动态网站。学会简单网站的规划、设计、制作、发布与管理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网站主题要求设计评价指标,对常见网站的建设质量与运行状况进行评价。5.数据管理技术理解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解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及数据类型、字段、记录等概念及其关系。能够使用现有数据库辅助学习,开展专题研究。了解数据的抽象描述,初步认识实体关系图(E-R)图。 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及组成。能独立进行数据库打开/关闭、建库、修改库结构、添加/删除/修改数据、浏览等基本操作。能够仿照范例进行组织与利用数据,能够对数据进行查询、排序、筛选、统计、定位。能够仿照范例进行数据库简单编程,初步掌握设计和实现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基本方法。了解数据库应用系统在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数据规范化的思想、意义及其在数据库应用系统建设中的应用。6.人工智能初步了解人工智能的概念与基本特点;知道人工智能技术随着计算机硬、软件技术进步和应用需求的推动而发展的事实和客观规律。了解人工智能的主要应用领域及发展现状。了解专家系统的基本结构,理解专家系统推理的基本原理,了解一种常用的不精确推理的基本过程。 了解专家系统解释机制的基本概念及其在专家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专家系统外壳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一个简易的专家系统外壳。了解一种人工智能语言的基本数据结构和程序结构,理解相关概念,知道人工智能语言的主要特征。初步学会使用该语言设计程序求解简单问题,并能够上机调试、执行相应的程序。了解状态空间的概念与方法,学会用该方法描述待求解的问题。了解用盲目搜索技术进行状态空间搜索的基本过程,知道启发式搜索的基本思想及其优点。附录:题型示例信息技术基础l 网络信息检索的主要方法有:直接访问网页、_、查询在线数据库。考查内容网上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层次要求A答案使用搜索引擎难度易l 使用搜索引擎检索信息时,可以缩小搜索范围的措施有A. 从复杂搜索意图中提炼出最具代表性和指示性的关键词。B. 细化搜索条件。C. 用近义词代替关键词。D. 使用逻辑控制符AND,利用多个条件同时满足要求进行限制。考查内容根据问题分析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层次要求C答案ABD难度易l 因特网上的共享软件是以“买前尝试”的方式存在于市场的软件。下列对这种软件的版权描述正确的是 A. 这种软件也具有版权,应该对其合法使用。B. 这种软件也具有版权,但可以任意自由使用。C. 这种软件不具有版权,但应该对其合法使用。D. 这种软件不具有版权,可以任意自由使用。考查内容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层次要求B答案A难度易l 下列有关计算机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工具。B. 计算机按照人们编写的程序,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C. 计算机的使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生活质量。D. 由于计算机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最终可以代替人类。考查内容计算机的功能、特征。层次要求A答案D难度易l 学校举办运动会,高一年级3班成立了三个课外活动小组,分别完成校运动会的报道工作。请为他们从下列软件中分别推荐一款软件来完成任务。第一组:使用_软件,设计电子报刊,对运动会的好人好事进行宣传和表彰。第二组:使用_软件,对运动员的成绩进行记录、统计与分析。第三组:使用_软件,对用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进行裁减、调整、合成等处理。A. Excel B. PhotoshopC. Windows media Player D. Word考查内容信息加工和表达方法的多样性。层次要求A答案 D,A,B难度易l 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包括A. 分析问题 B. 设计算法 C. 编写程序 D. 检测调试考查内容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层次要求A答案ABCD难度中l 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A. 数据可以共享、数据独立性高、数据冗余大,易扩充、统一管理和控制 B. 数据可以共享、数据独立性高、数据冗余小,易扩充、统一管理和控制 C. 数据不可共享、数据互换性好、数据冗余小,易扩充、统一管理和控制 D. 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独立性高、数据冗余大,易扩充、统一管理和控制考查内容数据库应用系统进行数据管理的优势及基本思想。层次要求A答案B难度中l 下列选项中能避免感染计算机病毒的科学做法包括A. 不使用移动存储设备 B. 不使用盗版软件C. 不上网 D. 安装防病毒软件考查内容病毒防范、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层次要求B答案BD难度易l 关于计算机病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病毒是人为编制的小程序。B. 病毒常隐藏在数据文件或潜伏在系统中,具有隐蔽性和潜伏性。C. 大部分病毒都没有传染性。D. 病毒对计算机会造成或轻或重的损害,制造病毒的人可能构成犯罪。考查内容计算机病毒和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层次要求B答案ABD难度易l 按照文件类型或性质,利用“资源管理器”将给定的多个文件分别存放在不同的自建文件夹中。考查内容使用文件管理系统对信息分类管理。层次要求C答案略(上机操作)难度中l 利用EXCEL软件建立一个全班同学个人信息管理文档,要求包括同学的姓名、性别、通讯地址等信息,并能快速列出全班男生或女生的信息。考查内容使用电子表格对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层次要求B答案略(上机操作)难度中算法与程序设计(VB)l 在用计算机编程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A. 调试程序 B. 分析问题 C. 设计算法 D. 编写程序考查内容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层次要求 A答案B难度中l 在描述用计算机程序解决某一问题时,算法中有部分流程图如下图所示,它最适合用_结构程序实现。考查内容算法的描述、伪代码的使用、流程图和三种基本程序结构。层次要求A答案分支难度易l 计算机语言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java语言或BASIC语言属于_语言。可以被计算机直接执行的是_语言。考查内容区别计算机语言的分类。层次要求A答案高级,机器难度易l 下列可以作为VB合法变量名的是A. i7 B. 7i C. i#7 D. if考查内容变量的命名。层次要求A答案 A难度易l 写出生成两位随机正整数的表达式_。考查内容函数、表达式。层次要求B答案Fix(Rnd*90)+10 难度难l 将下列求100以内素数的程序代码填写完整。Rem 验证100以内的素数Private Sub Form_Activate() Dim n As Integer Dim k As Boolean Cls For n = 4 To _ k = Check(n) If k = True Then Print n; End If Next nEnd SubRem 验证素数的函数Public Function Check(m As Integer) As Boolean Dim i As Integer i = 2 Do Until (m Mod i = 0 Or i = _) i = i + 1 Loop If m Mod i = 0 Then Check = _ Else Check = TrueEnd Function考查内容穷举算法、方法的调用(过程调用)、条件语句。层次要求B答案100,m 1,False难度难l 编写一个程序,其功能是通过键盘输入圆柱体的半径和高,计算机输出圆柱体的体积和面积。(底圆面积S1=r2 、圆柱体的体积V=Sh、圆柱体的表面积S=2rh)考查内容用程序设计方法解决实际际问题。层次要求B答案Rem 求圆柱体的体积和表面积Private Sub Form_Activate() Dim r As Integer, h As Integer Dim s1 As Single, a As Single, v As Single, s As Single r = InputBox(r=, 圆柱体的底面半径, 5) h = InputBox(h=, 圆柱体的高, 7) s1 = 3.14 * r * r a = 2 * 3.14 * r v = s1 * h s = a * h + 2 * s1 Print 体积:; v Print 表面积:; sEnd Sub难度中l 小王编写了一个简单的VB应用程序。程序要求键盘输入一个不超过50的正整数n,随机产生n个两位正整数并求n个正整数的平均值。小王在运行程序时总是出错。小王把认为有错的语句的行尾注释了“有错语句”,你能帮他修改一下源程序吗?源文件如下:Rem 调试修改程序Private Sub Form_Activate() Dim a(50) As Integer Dim sum As Long: n As Integer 有错语句1 Rem 输入正整数个数n:(0n=50) Do n = InputBox(输入n:(0n 0 Or n = 50 有错语句2 Rem 生成包含n个两位随机正整数的数组a For i = 0 To n 有错语句3 a(i) = Fix(Rnd * 90) + 10 Next i Rem 计算数组a中n个元素的和 sum = 1 有错语句4 For i = 1 To n sum = sum + a(n) 有错语句5 Next i Rem 输出n个元素的平均值 Print Average=; sum / i 有错语句6End Sub 考查内容程序调试能力和编程的基本功。层次要求B答案 在一行说明多个变量类型时用逗号分隔; 循环判断的逻辑运算符为And; 循环变量的初值应为1; 累加变量sum的初值应为0; 下表变量的下表应为变量i ; 求平均值的除数应为变量n。难度难算法与程序设计(JAVA)l 将变量a加1后的值在屏幕上输出并换行,程序的语句是_。考查内容数据输出语句。 层次要求A答案 System.out.println(+a);难度易l 写出生成两位随机正整数的表达式_。考查内容函数、表达式。层次要示A答案( int)(Math.random()*90+10;难度中l 数学家莱布尼兹在1674年得到圆周率的的表达式:下面是求的程序代码,请将代码填写完整。public class Pi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double s=0; for (int n=1;n10000;_) s=s+_; System.out.println(s= +4*s); 考查内容解折迭代算法、循环语句。层次要求B答案 n+ 1/(double)(4*n-3)-1/(double)(4*n-1); 难度难l 编写一个程序,其功能是通过键盘输入圆柱体的半径和高,计算机输出圆柱体的体积和面积。(底圆面积S1=r2 、圆柱体的体积V=Sh、圆柱体的表面积S=2rh)考查内容用程序设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层次要求B答案 public class test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double r,h,s1,s,v; r=Double.parseDouble(args0); h=Double.parseDouble(args1); s1=3.14*r*r; v=s1*h; s=2*3.14*h+2*s1; System.out.println(圆柱体的体积是:+v); System.out.println(圆柱体的表面积是:+s); 难度中l 小王编写了一个简单的Java应用程序,并以Array0.java文件名保存。可他在编译运行时系统总是提示出错。在行尾注明“本行没错”是小王可以肯定没错的语句,注释有“*”号是系统提示出错的地方。你能帮他修改一下源程序吗?源文件如下:Public class Aray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throws IOException/* Float sum=0; /* /输入正整数个数n InputStreamReader 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ystem.in); /本行没错 BufferedReader input=new BufferedReader(reader); /本行没错 System.out.println(“输入正整数(n):”) /* String s=input.readLine(); /本行没错 int n=Integer.parseInt(s); int a=new intn; /生成包含n个两位随机正整数的数组a For (int i=0;i=n;i+) /* ai=Math.random()*90+10; /* System.out.println(); /计算数组a中n个元素的和 For(int i=0;i85”的正确含义是A. 从“参赛作品表”中查询所有作品得分大于85分的学生。B. 从“参赛作品表”中查询所有作品得分大于85分的字段。C. 从“参赛作品表”中查询所有作品得分大于85分学生的得分。D. 从“参赛作品表”中查询所有作品得分大于85分的记录。考查内容“数据库的建立、使用与维护”单元中:在一个数据管理系统中,能够熟练地正确地使用SQL语言的INSERT、DELETE、UPDATE、SELECT语句对数据库进行编辑与查询。层次要求A答案D难度中l 在数据库术语中,一个实体集被称为A. 字段 B. 列C. 表 D. 信息考查内容 (1)理解概念模型、实体(集)、联系、实体关系图的含义。(2)理解数据表、字段、记录等概念。层次要求B答案B难度易l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某区县电教馆准备为每年开展的中小学电脑作品活动制作一个管理系统,工作簿“竞赛数据.xls”中是该区县某年开展电脑作品制作活动的相关数据,基于该工作簿中的数据完成以下操作。(1) 创建一个名为 “电脑作品大赛.mdb” 数据库,将工作簿“竞赛数据.xls”中的“参赛学校”“参赛作品”“参赛选手”工作表中的数据导入到“电脑作品大赛.mdb”的新表中,得到“参赛选手”“参赛学校”“参赛作品”三个数据表;合理地修改数据表的结构,以保证字段的大小、类型等合理规范。 (2) 为“参赛选手”表添加“学校编号”字段,并确定合理的类型和宽度。利用“参赛学校”表所提供的对应数据,通过创建更新查询填写该字段的数据,然后删除该数据表的“学校名称”和“学段”字段。(3) 为“电脑作品大赛.mdb”的三个数据表创建合理的表间关系。(4) 设计“获奖名单”查询,其中至少包括获奖同学信息及其获奖作品。并按照成绩降序排序。(5) 设计“各学校获奖情况”查询,查看不同学段各学校的比赛成绩,其中至少包括有学校名称、学段、联系电话、获奖人数、获奖作品总成绩等信息。(6) 任选一个数据表,为它制作一个可以编辑数据的窗体。(7) 根据“各学校获奖情况”查询制作报表并进行数据分析。考查内容 (1)数据表、字段、记录等概念。(2)根据关系模型确定数据库中各个数据表的结构以及表间关系。(3)创建数据库、数据表结构、表间关系等操作。(4)对数据表进行插入记录、修改记录、复制记录、删除记录、更新数据等操作。(5)在一个数据管理系统中,能够熟练进行修改数据表结构及表间关系的操作。(6)对数据库进行选择查询、投影查询、连接查询以及交叉表查询等操作。说明:排序与筛选均属于查询。(7)进行数据的导出、外部数据的导入等操作。(8)依据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并得出结果。层次要求B答案略(上机操作)难度难人工智能初步l 人工智能的目的是实现某些脑力劳动的机械化,让机器能够A. 具有思想B. 和人一样工作C. 完全代替人的大脑D. 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考查内容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点。层次要求A答案D难度易l 人工智能诞生于 A. 17世纪中叶B. 1946年C. 1950年D. 1956年考查内容人工智能的发展和作用。层次要求A答案D难度易l 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以下属于人工智能应用的项目是 A. 数字通信B. 图像处理C. 电子音乐D. 图像识别考查内容知道人工智能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和典型应用。层次要求A答案D难度易l 人工智能的知识表示方法中,既能够反映事物的特征,又能够反映事物之间联系的是 A. 状态空间表示法B. 产生式表示法C. 谓词逻辑表示法D. 与或树表示法考查内容知道知识的概念、知识的分类和知识的表示方法。层次要求A答案C难度易l 专家系统能弥补人类专家的不足,主要体现在A. 心理因素的局限、个体能力的局限、人类智慧的局限。B. 思维模式的局限、客观条件的局限、人类智慧的局限。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