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一 复习旧知识.doc_第1页
活动一 复习旧知识.doc_第2页
活动一 复习旧知识.doc_第3页
活动一 复习旧知识.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乡第三课时 教学设计活动一、复习旧知识1、为什么闰土、杨二嫂有如此大的变化?自然环境 天灾:收成坏、饥荒社会环境 人祸: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苛税、兵匪官绅横行。2、作者为什么要写闰土与杨二嫂,用意何在? 闰土代表辛亥革命以后破产的农民阶级,杨二嫂则代表了辛亥革命后濒临破产的城市工商业者,作者写这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人,旨在指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改变社会现实的使命,反而加重的人民的苦难,所以作者很失望但在失望之中强烈的希望实现社会变革。活动二、初步探究设疑解疑仔细阅读课文第三部分(78-88),思考问题1、“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这是为什么?2、“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着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中的“高墙”指什么?3、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中的“路”有什么含义?4、文中点出了哪三种旧的生活态度?这三种生活态度分别代表哪几种人的生活?5、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中的“新的生活”是指什么样的生活?交流展示:1、因为“我”回到故乡,所见故乡的景象、故乡的人让“我”感到失望,故乡没有给“我”留下好印象。2、指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下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淡隔膜。3、路: 一是离开故乡的路; 二是人生的路4、“辛苦展转”,像“我”那样异地谋生,到处奔波,生活不安定。“辛苦麻木”,像闰土那样在社会的重压下贫困艰辛,精神麻木。“辛苦恣睢”,像杨二嫂那样挖空心思算计他人,生活每况愈下而自私、尖刻、贪婪。全句表达了作者希望“应该有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5、新生活指的是:没有剥削压迫,自由、平等、充满幸福和希望的生活。活动三、深入探究设疑解疑1、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为什么“害怕”?2、为什么说“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3、课文结尾再次出现海边奇异的图画,表现了什么?4、“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交流展示:1、因为“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没有剥削压迫,自由、平等、幸福的新生活,但愿望能否实现是未知数,“我”不知道,所以想到希望的能否实现,自然便害怕起来。2、闰土的愿望祈求神灵只是希望眼前能过上幸福生活,所以说“切近”,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所以茫远。3、海边奇异的图画是“我”对美好希望的想象和憧憬。4、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意思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结尾充满了哲理。活动四把握作者人物形象分析1、文中有许多描写“我”的心情的句子,分析“我”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2、“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交流展示:1、回故乡急切见故乡悲凉忆故乡沉重、忧愤忆闰土高兴、佩服、依依不舍见杨二嫂惊吓、困窘见闰土兴奋、惊异、悲哀离故乡失望、气闷、悲哀、憧憬未来2、“我”二十多年前远离故乡,过着辛苦辗转的生活。回到故乡,看到故乡的衰败萧索,看到故乡人的生活穷困悲苦,看到故乡人纯真人性的扭曲感到痛苦悲哀。但“我”对故乡的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我”希望故乡人过上新的生活。“我”对闰土怀有深厚的感情,表现了“我”对劳苦人民的同情与爱,对等级观念的否定。所以说“我”不是消沉的知识分子,而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闰土:是一个勤劳善良,质朴老实,痛苦麻木,但不觉悟的农民形象。作者对其态度,塑造其目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揭示帝国主义、封建社会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杨二嫂:是一个贪婪、尖刻、鄙俗,自私庸俗的小市民典型。作者对其态度,塑造其目的:既可恨、可鄙又可怜。1.用她的自私刻薄来衬托闰土的纯朴善良;2.用她的变化来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活动五主题探究1、“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从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如闰土)2、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 从闰土父子和杨二嫂身上,可以看出这样轮回的影子:闰土:少年中年?水生:少年“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中年(现在的闰土)? ?杨二嫂:年轻中年3、渴望纯真的人与人的关系。 再回故乡,“我”和闰土、杨二嫂等人已经有了深深的精神上的隔阂。“我渴望打破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渴望建立超越庸俗的物质关系的新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活动六景物描写的作用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初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三、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 ;四、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运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感情。开头景物:(第2、6段)反映农村的衰败和“我”的悲凉心情。神异图画:(第12段)创造明朗愉快的气氛,烘托“我”对少年闰土的热爱。离乡景物:(第78、84、88段)创造静谧气氛,形成情景交融的深远意境。活动七写作特色1、通过对比突出主题思想。少年润土与中年润土的对比,反映农民命运的日益悲惨;“我”和润土前后关系的对比,反映封建等级观念对人们思想的禁锢;杨二嫂的前后对照,反映了封建传统观念对人性的扭曲;故乡景象的对比,反映了每况愈下的中国农村经济。2、通过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3、通过准确的描写表现人物。(语言描写)4、巧妙的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使小说结构流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