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选读模块检测.doc_第1页
唐诗宋词选读模块检测.doc_第2页
唐诗宋词选读模块检测.doc_第3页
唐诗宋词选读模块检测.doc_第4页
唐诗宋词选读模块检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二年级唐诗宋词选读模块检测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请同学们注意:本卷分第卷、第卷;第卷答在“答题卡”上,第卷答在答卷纸上;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卷 选择题(34分)一、单项选择题(3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绮筵(yn) 江渚(zh) 芳甸(din) 逶迤(sh)B玉箸(zh) 草檄(jio) 訇然(hng) 魂悸(j)C荆杞(j) 青冢(zhng) 盘飧(cn) 旧醅(pi)D乱飐(zhn) 薜荔(b) 降幡(fn) 珮缨(pi)2下列称呼与诗人完全对应的一项是王右丞 孟襄阳 青莲居士 少陵野老 韩昌黎 香山居士A王勃 孟郊 李白 杜审言 韩偓 白居易B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韩愈 白居易C王勃 孟郊 白居易 杜甫 韩偓 李白D王维 孟浩然 白居易 杜审言 韩愈 李白3下列有关唐诗与唐诗人的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唐诗人中常有并称,比如初唐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又如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B王维、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诗人。王维山水田园诗蕴含了空明之境与宁静之美,孟浩然的山水诗也具有平淡自然的风格。C盛唐边塞诗表现了诗人追求不朽功名的高昂意气,同时岑参在其中还抒发了冷峻直面现实的悲慨,而高適诗中则别具奇伟壮丽之美。D中唐诗人着力于诗歌新途径的开辟,如韩孟诗派重主观、尚怪奇,而元白诗派则崇实尚俗,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4下列有关古代诗歌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代人常以诗歌相互酬唱交流沟通感情。对“原唱诗”的回复称为“和诗”,在标题中常含“和”字,如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B唐人常以汉朝自比,如高適燕歌行中“汉家烟尘在东北”,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汉家大将西出师”,其实都是指唐朝在边疆的战争。 C比喻是诗歌最常用的艺术手法之一,可使形象的诗歌语言更加生动、传神,比如“玉箸应啼别离后”中的“玉箸”指的是因战争而导致亲人分离的思妇的眼泪。D“行”,即歌行体,是古典诗歌的体裁之一,乐府诗常用此体。高適燕歌行,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李白将进酒,杜甫兵车行,都是沿用了古乐府的旧题。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古者二十行冠礼,唐代男子成丁裹头巾以象征行成人礼,如“里正与裹头”(兵车行)。B古人尚左,官职晋升常称“左迁”,如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即抒写升职之欣喜。C古人有避讳的讲究,如西晋时因避晋文帝司马昭讳,古诗中常称王昭君为明君或明妃。D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瀛洲、蓬莱、方丈是东海的三座仙山,李贺梦天“黄尘清水三山下”中的“三山”即指此。6下列对唐诗语句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人在“春江花月夜”的美丽景色中,引发出对人生似水流年的伤感。由时空的无限,遐想到了生命的渺小与短暂,感到神秘而亲切,表现出了一种伤感而深沉的生命意识。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正如苏轼所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但此联不仅有生动的画面感,还有声音;不仅有声音,还令人有“发现”之感。以动衬静,表现了一种饱含生命力的幽静的美。C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此联具有强烈的对比性:从形象上看,一横一竖,一下沉一高举,一边是晋军摧毁铁锁,一边是吴主举旗投降。从气氛上看,晋军得胜豪气万丈,东吴兵败无限凄惶。D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此联两个比喻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孤雁”、“秋蓬”两个形象的贴切,而且在于对于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传神的描述,赋予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表现了战乱中的零落之苦。7李白杜甫二人是唐代诗坛的泰山北斗,中国文学史上光照千古的双子星座。下列对李白杜甫诗歌比较的分析与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李白诗歌“豪放飘逸”,兼有朴素明快、清新俊逸、奇特瑰丽、真挚深沉、旷达潇洒等风格;杜甫诗歌“沉郁顿挫”,情感诚挚、深厚而浓郁、忧愤而蕴藉,语意常停顿挫折,或起或伏,诗歌有情有景,相间相融。B李白表现自我的诗歌意象与画面形象常带有梦幻飘逸的色彩,如奔腾自“天上来”的“黄河之水”,瑰丽惊悚的梦游仙境;杜甫写漂泊诗歌的意象个体的孤独与渺小,渲染一种悲怆、伤感的氛围,如“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中孤独的“沙鸥”。C李白诗中的抒情主体飘飘欲仙,狂傲不羁,陷入了疯狂与癫狂的状态,表达一种个体逃避现实、玩世不恭的消极思想;杜甫历经世乱饱受流离之苦,故诗怀“忧国”之情,渴望朝廷大规模用兵以早日平定“安史之乱”,却无暇顾及人民的苦难。D李白诗歌喷薄而出,艺术手法往往是奇特的想像,大胆的夸张,巧妙的拟人,比如“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杜甫则“语不惊人死不休”,长于磨炼诗句,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即以细腻的手法表现一幅开阔雄浑的景象。8为下面这首五言律诗所缺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 。 ,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A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B建德非吾土,月照一孤舟。风鸣两岸叶,维扬忆旧游。C月照一孤舟,风鸣两岸叶。维扬忆旧游,建德非吾土。D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9依据诗人的性格经历及其诗歌风格特征做出判断,下列作品与诗人对应正确的一项是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耀。 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未照。 世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A杨炯 陈子昂 韩愈 李白B李贺 刘禹锡 柳宗元 孟浩然C李白 杜甫 李贺 王维D岑参 韩愈 柳宗元 王维10对下面这两首绝句的理解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从军北征 李益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A. 春夜洛城闻笛写悠扬的笛声随春风传遍春夜的洛城,抒写离情别绪的曲子,不知勾起多少未眠人的思乡之情。这其中当然包含了作者。B. 从军北征写边塞军旅生活。荒漠月夜,雪后风寒,征人已很愁苦,而横笛吹出的偏偏又是抒写行旅艰难和别离伤悲的乐曲,这就更叫人愁上加愁了。C. 从整体风格上看,春夜洛城闻笛哀婉低回,沉郁顿挫;而从军北征则气象阔大,格调豪放。D. 这两首诗都写由笛声引起的普遍感受。不同的是,前诗多写乐声,突出一个“闻”字;而后诗情景交融,写边塞风光与征人望月的动作,更富有形象性。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柳子厚墓志铭 唐韩愈 子厚,讳宗元。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俊杰廉悍1,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2,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3,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4,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5。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6,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7。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8。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9,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10,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11。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12,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使子厚在台省时13,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14,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以十五年七月十日,归葬万年先人墓侧。(文章有删节)【注释】 1廉悍:方正、廉洁和坚毅有骨气。 2踔厉风发:议论纵横,言辞奋发,见识高远。 3泛滥:文笔汪洋恣肆。停蓄:文笔雄厚凝炼。 4教禁:教谕和禁令。 5质钱:抵押借钱。子本相侔:本金与利息相等。 6书其佣:记录下当佣工的劳动所值,即记录工资。 7播州:今贵州绥阳县。 8连州:在今广东连县。 9征逐,往来频繁。 10诩诩:夸大的样子。强:勉强。取下:指采取谦下的态度。 11坐:因他人获罪而受牵连。废退:指远谪边地,不用于朝廷。 12穷裔:穷困边远之地。 13台省:御史台和尚书省。 14自力:自我努力。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 士穷乃见节义B虽少年,已自成人 虽重得罪,死不恨C免而归者且千人 且万无母子俱往理 D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 材不为世用12下面对文章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柳宗元的父亲事亲孝顺、为人刚直,为了照顾家中老母曾弃官不做,因不愿巴结讨好权贵也曾失去职位。B刚登上政治舞台的柳宗元意气风发,才华出众,名声很大,引得很多新贵显要渴望登门造访拜他为老师。C柳宗元在柳州时励精图治移风易俗,改变了当地以男女质钱而被没为奴婢的陋习。D从文中对柳宗元的评价来看,韩愈对于柳宗元早年参加“永贞革新”企图改革政治的行为是不太支持的。13文中划线的句子说出了文学创作与欣赏过程中一个规律性的现象,对此中外许多作家都有所论述。以下各句所表达的意思与划线句子不相吻合的一项是:A“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B“最美丽的诗歌就是最绝望的,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法缪塞五月之夜)C“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引孔子语)D“欢娱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韩愈荆潭唱和诗序) 第卷 (66分)二、默写填空(10分)14 ,江潭落月复西斜。(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5明月松间照, 。(王维山居秋暝)16战士军前半死生, 。(高适燕歌行)17世间行乐亦如此,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8 ,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将进酒)19新鬼烦冤旧鬼哭, 。(杜甫兵车行)20细草微风岸, 。(杜甫旅夜书怀)21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2惊风乱飐芙蓉水,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23人世几回伤往事,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三、阅读表达(26分)结合文言文阅读材料,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柳宗元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注释 伏波故道:汉代路博德和马援两人都曾被封为伏波将军,两人也都远赴岭南。 翁仲:墓前石人。 “今朝”两句:化用传为李陵所写的别诗“临河濯长缨,念别怅悠悠”。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刘禹锡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注释 黄丞相:汉代黄霸,早年被重用曾两次任靠近长安的颖川太守,后为丞相。 柳士师:即柳下惠,春秋时期著名的贤者,其任士师(狱官)时,曾因直道而行三次被贬黜,这里指柳宗元。 桂江:即漓江,流经柳州。 连山:在连州境内。24上面两首诗是写于同地同时的唱和之作,结合柳子厚墓志铭一文提供的信息,请具体说出作者是在什么样的人生境况中写作的。(2分)25柳宗元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一诗最后以夸张之辞说自己临别时“垂泪千行便濯缨”。联系全诗,简述诗人的千行之泪是因何而发。(6分)26两位命运相同的诗人在临别之际的这两首互赠之诗,自然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其不同之处也所在易见。请从结构章法和情感内涵的角度简析这两首诗的区别。(4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注释 五湖:指太湖。 汀洲:水边或水中平地。 白蘋:水中浮草,花白色。27本诗的颈联是写景名句,请写出你能想到的与这两句的意义内涵或画面构图相似的古诗词名句 。(2分)28全诗无一处著“离别”二字,却又句句写离别之事,传离别之情,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抒写离别的。(8分)29对仗(对偶)是近体诗中必须用到的修辞手段,中国传统的民间文艺样式对联便是从近体诗的对仗发展而来。根据对仗的要求(不考虑平仄),为下面几句话(任选两句)拟出下联。(4分)(1)春江花月夜 (2)静坐常思己过 (3)吟诗写画风流客 四、写作(30分)30下面几幅出自不同画家手笔的杜甫肖像,哪一幅更符合你的想象?你心目中的杜甫是什么样子?什么样的场景更能传达杜甫的精神?依据你对杜甫诗歌的学习以及对诗人的了解,写一篇800左右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描绘你心目中的杜甫,写出你对诗人的认识体验。可以结合某一幅画面,拓展联想;可以对不同的画面进行比较欣赏;也可以脱离画面,用自己的想象和语言描绘出属于自己的诗人形象。 图1 图2 图3 图4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模块检测参考答案1、D 2、B 3、C 4、D 5、B 6、A 7、C 8、A 9、C 10、C 11、A 12、B 13、C 14、江水流春去欲尽 15、清泉石上流 16、美人帐下犹歌舞17、古来万事东流水 18、古来圣贤皆寂寞 19、天阴雨湿声啾啾20、危樯独夜舟 21、云横秦岭家何在 22、密雨斜侵薜荔墙23、山形依旧枕寒流24、柳宗元刘禹锡二人因参与新政被贬谪远州,元和年间二人被招回京城,转而又再次被外放至边州,这两首诗写于二人第二次被贬谪外放途径衡阳的时候。25、尾联表两个断肠人相别,国事、家事、身世、友情融为一体,将全诗的感情推向高潮。即将分路,天各一方,这流不尽的泪水竟足以濯缨洗冠。 “垂泪千行”,看似乖谬,实则在理。这艺术上的夸张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和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